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社会学概论专升本复习2011.pdf

    • 资源ID:17378071       资源大小:1.76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学概论专升本复习2011.pdf

    一、一、总论总论一、社会学的涵义、对象一、社会学的涵义、对象P3P3、4 4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具体的综合性的科学。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二、社会学的内容二、社会学的内容 P15-18P15-181.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微观:人的社会化;社会角色;社会互动社会角色;社会互动;基本群体;家庭、婚姻与性宏观:社会组织;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规范与社会设置、社区;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等。化等。2.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社会问题、社会越轨、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社会政策、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等3.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社会学调查社会学调查、现代社会学学调查、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4.分科社会学的内容教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劳动社会学劳动社会学等三、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三、社会学的性质与特征 P20-22P20-22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综合性、广泛性、应用性、多样性、开放性多样性、开放性、敏感性、阶级性、国度性、 宏宏观性观性、实践性、科学性。四、社会学的功能四、社会学的功能 22-2322-23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 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 、为什么(解释) 、将来怎样变化(预测)第二, 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视角、社会学的方法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 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使自己的社会行动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第二, 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度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度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有根据的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实际建议。3.规范性功能:让人们必须。 。 。规范的生活。 。 。 。五、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五、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1.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2.社会学与单科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特殊与个别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的涉及整个社会系统, 系统与各个子系统, 以及各子系统、 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而单科性社会科学则只涉及各有关子系统内部的规律,不具有社会学那样的综合性。3.社会学与其他综合性社会科学的关系:特殊与特殊的关系。4.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极为复杂的问题,2 种意见:一种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或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一种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二、二、社会社会一、一、 社会的概念社会的概念 P52P52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西方对社会的解释有 2 大派别的:一、社会唯实派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之集合,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代表人物:齐美尔、迪尔克姆二、社会唯名派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 是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代表人物:吉丁斯、塔尔德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一、社会是人们的联系或关系,是人们互相交往的产物,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二、人们之间的最基本的、 决定其他一切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二、二、 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 P59-63P59-631.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宏观社会指社会的整体结构,是较大范围的社会关系,如人口结构、民族结构、阶级结构、职业结构等。微观社会指社会的个体结构,即表现日常生活中人际互动的模式。社会学对微观社会的考察着重于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差别与特性, 即每个别人的态度、 性别等都受到个人的心理支配,因而有着区别与他人的个别原因。2.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分为。个人关系,指日常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联系或互动。群体关系,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关系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4. 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联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上分为。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的或生理的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地缘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的区位结构关系或空间与地理位置的关系。业缘关系是指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三、三、 社会的功能社会的功能 P54P541. 整合的功能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 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2. 交流的功能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3. 导向的功能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 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规定和指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4. 继承和发展的功能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累积和发展。三、文化三、文化一、文化的概念及特性一、文化的概念及特性 P67P67文化是与自然现象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全部成果, 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特性:1.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超生理性指文化不能通过生理遗传;超个人性指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超个人性指形成文化的力量却不在个人。2.文化的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多种文化要素多种文化要素复合在一起的。例如:电视、电影、宗教3.文化的象征性文化的象征性指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总是具有具有广泛的意义, 文化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文化现象所直接表现的那个窄小的范围。白旗、白色象征丧事、黑帮、黑市等4.文化的传递性传递性,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两个方面:纵向传递指人类将文化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又称社会化横向传递指文化在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传播。例如:咖啡来自非洲、啤酒来自古埃及55.5. 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的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文化堕距是指文化的各部分变迁的速度不一样, 有的快, 有的慢, 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所造成的社会问题造成的社会问题。二、二、 文化的本质与区分文化的本质与区分 69-7469-741.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指物质世界中,一切经过人的加工、体现了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制度、规范、观念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在使用上是有差异的, 物质文化因自然规律的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被消耗,非物质文化却可以反复使用而不耗损。2.主文化与亚文化主文化指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亚文化一般并不与主文化相抵触。主文化相抵触。亚文化分为:民族亚文化、职业亚文化、越轨亚文化、3.主文化与反文化主文化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对现存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反文化是一种特殊特殊的亚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抵制和对抗。(反文化不一定都是坏东西)4.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评比性文化是指有好有坏、高下之分,即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评出优劣。非评比性文化又称中性文化,是指文化比较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下之分的文化。中性文化多与人们的行为方式、习惯、习俗相联系,如:庆典方式、禁忌、姿态等。由于中性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它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三、三、 文化的结构文化的结构 71-7271-72(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一)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1.文化特质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 文化内容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文化特质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和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文化质的特点是,每种特质都可以独自组成一个单位,不会与其他特质相混淆。2.文化丛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3.文化模式文化模式就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文化模式的研究中分特殊文化模式和普遍文化模式。 特殊文化模式是指不同民族、 国家、地区、社会群体的多样文化结构与文化内容。普遍文化模式,指各种文化模式虽各具特点,但是就其基本结构看却有着共同的东西。9 个方面:语言、物质特质、艺术、科学、习俗、家庭与社会制度、财产的占有方式与交易方式、政府、战争(二)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二)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中心主义又称种族中心主义,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 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 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 常常敌视和怀疑敌视和怀疑为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文化相对主义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 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两者都以极端的立场看待文化模式, 它们有未免有失偏颇, 两者都有明显的形而上学倾向。(三)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三)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1.文化震惊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 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思想上的混乱与心心理理上的压力。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群体之间、地区地区之间也会发生。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2.文化边际指文化的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一种文化的中心地带,往往位于该文化的的起源地与附近, 往往具有比较稳定的、最能代表本文化的文化特征。 该文化的力量在中心地带最强, 因而它接受外来文化或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少、较弱,然而在文化模式的边缘地带, 本民族的特征大大减弱, 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心文化增强, 边际文化也常出现两种以上文化的混合。四、文化的功能四、文化的功能 74-7674-76 共共 74-7674-761.2.3.4. 4.文化是社会或或民族分野的标志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四、社会化四、社会化一、一、 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社会化的概念及意义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的过程。意义:第一, 社会化是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培养、塑造自己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就没有社会,没有那些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社会就不可能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第二, 文化具有完善个体人格、维系社会共同体维系社会共同体、推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文化的统一和延续统一和延续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而文化的统一和延续统一和延续是通过社会化来实现的,离开社会化,就谈不上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社会团结和社会进步。社会化概念的历史发展社会化概念的历史发展广义社会化研究新的发展:1.强调研究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2.扩大“个体”概念的内涵三种理解角度:1.文化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过程社会化的是指是社会文化的内化2.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的人3.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承担角色承担,社会化的过程就是角色学习角色学习的过程。二、二、 社会化的类型社会化的类型1. 初始社会化发生在儿童时期,是整个社会化过程的基础基础任务:向儿童传授语言和其他认知本领2.预期社会化发生在青年时期学习将来要扮演的角色(上学时期)3.发展社会化成年人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适应新的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4.逆向社会化正向社会化: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逆向社会化: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知识和规范给长辈5.再社会化全面放弃原已学得的价值标准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的不同:第一, 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人的完善,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人的改造第二,第二, 再社会化的形式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的形式比发展社会化要剧烈。再社会化虽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三、三、 社会化的条件社会化的条件 86-8886-88、主体、主体 88-9088-90、内容、内容 100100社会化的生物基础:社会化的生物基础: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较长的依赖生活期较长的依赖生活期简述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 (3)生活实践。社会化的社会主体:社会化的社会主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内容:1. 政治社会化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2. 道德社会化指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互动学习到的规范,内化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皮尔杰儿童到的意识的发展:他律阶段、自律阶段3. 性别、角色社会化4. 再社会化四、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四、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一、若干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一)自我意识和人格发展理论1.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形成的自我概念称为“镜中我”,即每个人的“自我”观念其实是他人这面“镜子”的反射。将自我意识分为三个阶段:(1)我们设想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行为方式(2)在作出行为之后,我们设想或理解他人对自己行为的评价(3)我们根据自己对他人的评价的想象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并据此作出下一步反应2.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主我”和“客我”。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发展提供动力;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是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主我与客我是互相建构的。自我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过程。米德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即学会理解他人对于角色的期待,并按照这种期待从事角色行为的能力。米德认为社会化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模仿阶段模仿阶段、嬉戏阶段、博弈阶段3.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无意识”驱动的。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是人类基本的需求和冲动,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在本我、超我中起调节作用,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服从社会的道德要求,处于管制地位,对人格的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完美原则4.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将社会化过程分为八个阶段:(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勤奋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起(5 5)认同与角色混淆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青少年期(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二)生命历程理论生命历程理论基本思想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做是更大的社会力量和社会结构的产物。基本分析范式是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构成的序列。生命历程理论在考察宏观的社会结构与个体的生命历程之间的关系时,四个要点: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生命的相关性、生命的时间安排、人的能动性二、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社会化的生命周期1.儿童期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是整个社会化的基础2.青年期社会化主要问题是“自我认同”,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将何处去”等重大人生问题。预期社会化3.成年期社会化主要是初始社会化基础上的发展社会化或继续社会化。4.老年期社会化的主要问题是身体机能、社会地位和声望的下降,疾病和死亡。三、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早期社会化的困境在于儿童和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还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以模仿的形式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社会化的顺利进行,社会就必须提供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和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提供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社会权威形象。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从而给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造成不良影响。2.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无效的文化传递、使人处于不理地位的社会化。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 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3.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时代之间在价值观乃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对于代差没有正确认识,不有意地加以调适,会造成亲子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时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引发种种社会问题。1.1.什么是基本社会化?其任务是什么?什么是基本社会化?其任务是什么?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其任务可以简括为两个方面:(1)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化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2)社会性成熟,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2.2.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如何理解社会化的内涵?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理解, 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 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五、社会角色五、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概念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107107 及类型及类型 109-112109-112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组织的基础。含义: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的类型: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获得角色的方式:先天的、自己获得的2.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心理状态:意识到自己扮演的、无意识3.规定性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社会角色的规范化:明确规定该做什么的、没有明确规定5.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追求目标:追求利益、表现社会规范二、社会角色扮演二、社会角色扮演 113-118113-1181.社会角色的确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社会角色的确定也就是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回答“我是谁”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实际地位、与别人的关系,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从而充当起某种角色。2.社会角色的表现宣布成为某一角色固然重要, 但要让人们真正相信他是这一角色就要通过一系列的环节表现出来。布景与道具;衣着、仪表与言行举止;台前、台后的表现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配合3.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角色扮演不仅表现为上述静态的几个方面,还有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三个阶段:对角色的期望、对角色的领悟领悟、对角色的实践、4.角色距离角色的距离就是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三、社会角色的失调三、社会角色的失调 119-121119-1211.角色冲突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 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解决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角色过多,则减少兼职。角色规范不一,角色单一化。2.角色不清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方法: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才能解决。3.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解决方法:从角色承担者来说,应对自己人生有所设计,为未来角色做准备工作;对家长来说,主义对子女成长的指导;对社会来说,加强培训和咨询工作, 为那些因社会原因造成角色中断的人给予社会帮助。4.4.角色失败角色失败指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解决方法:处理得当可变为好事六、社会互动六、社会互动a:a: 社会互动的概念社会互动的概念 124124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社会上个人与个人、 个人与群体、 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传播而发生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含义: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2.个人之间、 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互相依赖性的行为发生了互相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 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成为社会互动。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4.社会互动可以使面对面的,也可以再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5.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情境下进行的, 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并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作用。7.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b:b: 社会互动的理论社会互动的理论 125-130125-130一.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特别注意符号沟通问题。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的代表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 符号沟通是将人从动物界区分开来的主要标志。关于社会互动的基本观点:1. 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中介作用2.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行为3. 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东西4.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 解释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5.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认识自己,形成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二.角色理论它是一种以角色为核心的解释人类行为的研究取向。角色与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是角色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三三. .参照群体理论参照群体理论是指个体在心里上所从属的群体, 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 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 反应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四.戏剧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目中创造印象,所以又称“印象管理理论” 或“印象整饰理论”。四类人际礼仪:表达式礼仪、回避式、维系式、认可式五.社会交换论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是外显行为, 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 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六、本土方法论六、本土方法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 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时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130130、132-134132-134社会互动的情境:社会互动的情境:1.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分为。在二人组中,每一方仅仅需要同另一方有关系, 会比较充分比较充分地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 愿望和个人特点, 因此两人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情感和独特性,从而产生一种排他的特征。但是这种亲密性也有可能使两人的冲突更加强烈。在三人组中,每一方都面对着两个人, 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 这时很难达到二人关系中可能具有的亲密性。齐美尔认为三人组中有2 人发生冲突时,第三者可能扮演的角色:中间人、仲裁人、从中渔利者在多人关系中,会产生社会网络,互动形式更为复杂,这时在群体中还可能形成亚群体。2.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根据互动的目的。3.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根据互动参与者之间人际关系的性质来分。社会互动的过程:社会互动的过程:1.贝尔斯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互动可分为下列阶段: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环境辨识的问题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第三阶段:控制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2.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第一阶段:竞争。 第二阶段:冲突。第三阶段:顺应。第四阶段:同化。c: c: 社会互动的维度社会互动的维度 135135 与类型与类型 136-139136-139社会互动的维度:社会互动的维度:向度社会互动的方向,表明互动双方关系的性质深度互动的程度,表明双方互相依赖的大小广度社会互动的范围,表明互相双方交往领域的大小频度频度一定时间发生社会程度的多寡社会互动的类型:社会互动的类型:(一)合作合作是社会互动中, 人与人、 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各方都有某种益处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合作应具备以下条件:1.目标一致 2.对于如何达成目标达成目标取得基本共识3.行为配合 4.要讲信用(二)竞争竞争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必须是同一目标;其次,这个目标必须是比较少和比较难得的;最后,竞争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目标物,而不在于反对其他竞争者。在传统观念中,合作是竞争是一对反义词,不能在统一关系中并存,但在现代社会中, 提出了整合合作与竞争的新商业战略,可能实现双赢。(三)冲突冲突是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斗争的方式与过程方式与过程。(四)强制在这种形式中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某些要求行事。(五)顺从与顺应顺从,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要求行事。顺应,除顺从含义外还指双方都调整自己行为,实现互相适应。d:d: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 140-143140-143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特征:人数众多、无组织、行为者相互依赖行为者相互依赖理论:1.1.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必要且充分 6 个条件:环境条件、结构性夜里、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诱发因素、行为动员、社会控制能力2.模仿理论模仿理论 3.感染理论4.紧急规范论 5.匿名理论 6.控制转让控制转让理论典型集合行为:恐慌、谣言、流行七、社会群体七、社会群体a:a: 社会群体的概念社会群体的概念 147147广义上的社会群体, 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的社会群体, 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特征:1.有明确的成员关系2.有持续的相互交往交往3.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4.有一定的分工协作5.5.有一致行动的能力有一致行动的能力社会群体的类型:社会群体的类型:1.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按成员间关系、亲密程度分初级又称:直接、基本、首属2.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按群体正规化程度及成员间互动方式3.内群体与外群体:按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4.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成员身份归属5. 5.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业缘群体与趣缘群体: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b:b: 社会群体的结构及其作用社会群体的结构及其作用 151-156151-1561.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也称群体内聚力, 指群体吸引其成员, 把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群体中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包括个人、群体自身以及环境等方面。1)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互动上看, 群体自身是否对其成员具有吸引力和成员个人是否感受到这种吸引力,都对群里凝聚力发生重要影响。2)从个人和群体间的利益关系看,这两种利益是否保持一致,也影响着群体凝聚力。3)从成员在群体中的关系结构看, 这一结构是否遵循一致性原则和互补性原则, 也直接影响群体凝聚力的高低4)从群体成员与其领导关系看, 群体成员是否了解和信任其领导的才能, 以及领导资格的取得是否具有合法性, 甚至领导个人是否具有魅力, 这些都对群体凝聚力有重大影响。5)从群体与其环境关系看,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尚不存在分裂性因素, 当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与威胁时,其凝聚力也会大大增强。2.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 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 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准化的观念。3. 群体内部关系从群体规模入手,群体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群体成员间关系的数量和形式。利用“社网图”来分析群体成员间关系的状态及该群体结构的紧凑程度。通过群体内部信息沟通方式,来分析群体成员的地位结构类型和凝聚力状况。4.4.群体领导与角色群体领导与角色c: c: 初级群体初级群体 157-164157-164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1.1.成员有限成员有限2.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的互动3.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4.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5.成员间难以替代6.群体整合程度高7.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非正式手段二.初级群体形成的条件1.1.活动空间接近;活动空间接近; 2.接触时间长;3.相互交往比较自由; 4.交往各方角色交往各方角色、地位间的社会差异较小三.初级群体的功能1.正功能1) 承担着社会化的任务 2)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 3)有助于维护维护社会秩序2.负功能1)从微观心理学角度看,可能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展压抑个性的形成和个人积极性的发展,限制个人的社会发展2)从宏观结构角度看,正规组织中初级群体的存在, 可能干扰正式组织关系, 破坏组织结构,妨碍组织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八、家庭八、家庭a:a: 家庭的概念与婚姻的区别家庭的概念与婚姻的区别 170170;1711711.家庭,作为生活实体,定义可以概括为:实体婚姻+孩子+生活共同体。作为社会设置,定义强调的是:血缘+供养+继承,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2.婚姻,作为生活实体,定义概括为:持续的性关系关系+共同生活共同生活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则是指:1. 两个人按照社会所要求要求的契约关系和程序来组建共同生活2. 双方都与对方原来的家庭结成确定的关系。家庭的类型(结构):家庭的类型(结构):核心家庭又称:夫妇家庭,仅有夫妻加子女或单亲主干家庭父母与已婚子女+或亲属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或亲属d:d: 家庭问题家庭问题 172172421 结构、家庭暴力、离婚率1 1、试论当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变化趋势。、试论当代中国家庭的发展变化趋势。答题要点:(1)家庭规模缩小趋势。优点(略);带来的问题(略)。(2)家庭功能变化趋势:消费功能加强;生、抚功能提高;精神生活功能增强;事业功能扩大。(3)对家庭价值的认识趋于现代化。九、社会组织九、社会组织a:a: 社会组织的概念社会组织的概念 192192对社会组织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组织,即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泛指一切人类共同活动的群体,包括家庭、家族、村社等初级群体;另一种是狭义的组织,即相对于初级群体的次级组织形式,也可称之为正式社会组织正式社会组织。现代组织的特征:1. 1.非人格化特征非人格化特征2.整体和理性与个体非合理性3.道德与非道德性的两重性特征组织结构的基本内容:组织结构的基本内容:一一.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1.目标任务原则2.有效管理跨度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统一指挥原则5.责权对等原则6.精简与效率原则7.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分级管理的原则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1.直线职能式结构2.矩阵组织的结构3.事业部组织结构三、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三、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指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3.非正式群体的功能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1)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2)获得正式正式地位的机会3)3)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情绪反映的充分表露4)提供独立的机会非正式群体的负功能:1)抵制变革2)目标冲突3)3)遵从行为问题遵从行为问题4)谣言问题c: c: 社会组织的管理社会组织的管理 209-215209-215一.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1.传统组织管理理论2.行为科学组织管理理论3.现代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系统理论、组织权变理论、组织经济理论二.组织管理方式1.家长制的管理方式特征: (1)组织内部的权利集中于最高领导人的手里(2 2)分工不明,责任不清)分工不明,责任不清(3 3)任人唯亲,因人设位)任人唯亲,因人设位(4)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5)终身制2.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特征:(1)明确的分工(2)明确的管理和监督(3)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规章制度体系(4)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5 5)量才用人量才用人(6)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3.官僚主义问题十、社会分层与流动十、社会分层与流动a:a: 社会分层的概念社会分层的概念 217217、标准、标准 230230、方法、方法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体现着社会不平等。社会差别:自然差别与社会差别:社会成员间的差别社会地位:正式社会地位、非正式社会地位社会分化类型:水平分化与垂直分化社会分层的方法:社会分层的方法:主观、声誉、客观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标准:收入、职业、教育程度、权利b:b: 社会分层的功能社会分层的功能 230230社会分层对人们社会交往的影响:人们总是倾向于和那些与自己同质因素较多的人交往, 而社会差别所造成的人们之间人们之间的异质性则构成人际交往的障碍构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分层差异给人们交往带来隔阂,各层次间距越大,这种隔阂就越大。d:d: 社会流动社会流动 243-244243-244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社会流动的类型:社会流动的类型:1.根据流动的方向把社会流动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水平流动指的是在同一个社会垂直分化阶层内部的位置转移。 如: 第一、 二产业转向服务业。垂直流动指人们在一个分层结构层面的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2.根据衡量流动的不同参照基点把社会分为一生中一生中的流动(同代流动)和代际流动(异代流动)一生流动指地位的升降变化, 如士兵变将军; 代际流动如子女与父母在同一年龄时期的比较3.根据流动原因又可将代际流动分为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发生的;自由流动是指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合理的社会流动对社会运行的协调作用1)形成开放、动态的分层结构分层结构取代封闭、固定式分层结构,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2)合理流动能够拓宽拓宽社会各层次之间的接触界面,有助于助于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联系,加强了社会整合程度。3)合理流动能有效的激发人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开拓进取精神, 给社会系统注入活力, 从而推动实现高水平高水平的社会良性运行。论述题:1.如何理解现代化转型对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影响?十一、社会规范十一、社会规范a:a: 社会规范的概念社会规范的概念 254254社会设置是由一组相互联系的规范构成的。社会规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规范为我们自己的行为提供了指导行为提供了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他人行为反应的一般模式。社会中通常的规范包括了:习俗、规则、道德与宗教、法律等。b:b: 习俗、风俗、习惯习俗、风俗、习惯 255255社会习俗指社会生活中的一般习惯和常规,他们具有以下特征:A.习惯或常规使人们在多次的往复实践中所积累和形成的, 具有可重复性、 历史性等特点。B.相对于人们行动所追求的特定目标而言,习惯是行之有效的。C.习惯或常规是自发的。D.习惯或常规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性较弱。c: c: 道德、法律道德、法律 255255;256256道德规范或宗教他与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学概论专升本复习2011.pdf)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