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2综合测试题(附答案).pdf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期末测试题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 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4 条染色体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4用下列哪种情况的肺炎双球菌感染健康小鼠会使之生病和死亡()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 种A加热杀死的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 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B活的,但缺乏多糖荚膜C加热杀死的肺炎球菌和缺乏细胞荚膜的肺炎球菌的混合物D既缺乏多糖荚膜又加热杀死的5抗维生素 D 佝偻病是由位于X 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2下图所示的是一种罕见的疾病 苯丙酮点之一是()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儿子正常女儿患病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尿症(PKU)的家系图,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 是显性,a 是隐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8 的基因型为 AaBPKU 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C8 与 9 结婚,生了两个正常孩子, 第 3 个孩子是 PKU 的概率为 1/6D该地区PKU 发病率为 1/10000,10 号男子与当地一正常女子结婚,生病孩几率为1/200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1 页 共 30 页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6下图是某家系一种遗传病的遗传图解,成员中1、2 和2 为患者。推测合理的一项是()121234AIII2 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50%123B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II3 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50%D该病为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7从某生物中提取出DNA 进行化学分析,发现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46, 又知该 DNA 的一条链(H 链)所含的碱基中 28是腺嘌呤, 问与 H 链相对应的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数的()A26%C14B24%将互补的碱基连接起来C自然界中的变异主要是基因重组,所以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D 将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的花粉授到基因型为 aaBb 的玉米的雌蕊的柱头上,所结籽粒胚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11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 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D118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D 转录的信使 RNA 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9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不同世代间基因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B已知染色体状况:A B C A B C D E FA B C D EA B C E FA b c d eABCD12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A(4)(5)(7)(8)B(1)(4)(5)(6)C(1)(2)(3)(6)D(1)(4)(5)(7)13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A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D种群通过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CD10有关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 Dd 的豌豆,能产生雌雄两种配子,且数量比接近 11B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DNA 连接酶的作用是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2 页 共 30 页14 所谓 “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中不包括()A捕食者大多捕食年老、体弱或年幼的食物个体B捕食者多数在个体数量较小的种群中捕食C捕食者往往在个体数量较大的种群在捕食D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二、非选择题1 并指 I 型是一种人类遗传病,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导致个体发病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已知一名女患者的父母、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患者,祖母和外祖母表型正常。 (显性基因用 S 表示,隐性基因用 s 表示。)请分析回答:(1)写出女患者及其父亲的所有可能基因型,女患者的为_,父亲的为_。(2)如果该女患者与并指 I 型男患者结婚, 其后代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3)如果该女患者后代表型正常,女患者的基因型为_。2良种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培养良种有多种途。其一是具有不同优点的亲本杂交,从其后代中选择理想的变异类型,变异来源于,选育过程中因控制。直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子代既有直翼果蝇又有卷翼果蝇。请分析回答:(l)卷翼雌雄果蝇间交配,在16时幼虫发育,子代有直翼果蝇,在 25时幼虫发育,子代全部为卷翼,此实验说明_。(2)右图为雌果蝇体细胞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 该 果 蝇 的 体 细 胞 内 有_个染色体组,有 _对等位基因,其中_位于 X染色体上。若某果蝇的基因型为 BbCcXDXd,理论上可产生_种基因型的配子。4下图 A 所示为人体内苯丙氨酸与酪氨酸的代谢途径,图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三种酶。图(1)人体内环境中的酪性 状 的 遗 传 遵 循、氨酸除图 A 中所示的来源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其二是通过射线处理,改变已外 , 还 可 以 来 自 于有 品 种 的 个 别 重 要 性 状 , 变 异 来 源_。于,实质上是细胞中 DNA 分子上(2)若酶由 n 个氨基的碱基发生改变。其三是改变染色体数目,例如用酸组成,则酶基因的碱基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经过培育和选择能数目不能少于_。合成酶的过程中至少脱得到植株。去了_个水分子。3果蝇的直翼(正常翼)与卷翼由一对等位基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3 页 共 30 页(3)若医生怀疑某患儿缺乏酶,诊断的方法是检验_。(4)右上图B所示 1因缺乏图A中的酶而患有苯丙酮尿症, 3 因缺乏图 A 中的酶而患有尿黑酸尿症, 4 不幸患血友病(上述三种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用 Pp、Aa、Hh 表示)。一号和二号家庭均不携带对方家庭出现的遗传病基因。 3个 体 涉 及 上 述 三 种 性 状 的 基 因 型 是_。(5) 3已经怀有身孕, 如果她生育一个女孩,健康的概率是_;如果生育一个男孩,健康的概率是_。5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已知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是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法育种相比优点图 B是。(2)若将图 A 中 F1与另一水稻品种丙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图 B 所示, 由此判断丙的基因型是。(3)运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时,按照图A 程序得到F2后,应通过的方式来逐代淘汰不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按照现代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导致种群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与杂交现有纯合的水稻品种甲 (DDRR)和乙(ddrr)。请分析回答:(1)在图 A 所示杂交过程中,植株甲所结的种子 中 储 藏 营 养 物 质 的 细 胞 基 因 型为,播种这些种子,长出的植株将会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将这些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后再用试剂处理,所得全部植株中能稳定遗传并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理论上占,此育种方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4 页 共 30 页(A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D4C解析:根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及结果分析,当高温杀死的和缺乏多糖荚膜的肺炎双球菌混合感染时,活的无荚膜肺炎双球菌 (无致病能力)能吸收加热杀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的DNA,从而转化成活的有荚膜肺炎双球菌(有致病能力),导致小鼠生病并死亡。5D7A解析: 解此题目时, 应先绘出两条链碱基符号,并注明含量,这样非常直观,便于推导和分析来理清解题思路,寻求解决方法。明确 DNA 的两条链中含碱基数目相同,且AT,GC,一条链中的A、T、G、C 数量等于另一条链中的T、A、C、G数量,由此可对方程组解出答案。方法一:假定每条链中有100 个碱基,则双链DNA 中(GC)100246 92(个)SY20092108(个)A对TH(AT)(AHT对),AHT对28(个)A对T(A)(AHT对)108(2828) 26(个)即:A对占该链全部碱基的 26方法二:(GC)占双链的 DNA 的 46 (AT)占双链 DNA 的 54(AT)2 (A对T对)GC2(G对C对)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5 页 共 30 页对 T对)占该链的百分数为:A T 54%(A T) (G C)2A3A(A对 T对)(A对 T对) (G对 C对)2(A对 T对)2(A对 T对) 2(G对C对)即: 双链中(AT)的百分数等于每条单链的百分数。A对54%28%26%8D13C9B14B10D11D12 B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 (1)SS 或 SsSs(2)SS、Ss、ss(3)Ss2基因重组,孟德尔第一定律 (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多倍体3(1)表现型是遗传物质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 24Dd 84(1)食物(2)6nn 1(3)患儿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过多的苯丙酮酸(4)PPAaXHXh6B1212(5)10.755(1)DdRrDR、Dr、dR、dr秋水仙素1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4(2)Ddrr(3)多代自交(“连续自交”)基因频率高中生物必修二模拟试题高中生物必修二模拟试题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2、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A纯种黑毛兔 B褐毛兔C杂种黑毛兔DA、B、C 都不对组合规律的的是()代性状的分3:3:1A白:粉:红,3:10:3B白:粉:红,3:12:1C白:粉:红,4:9:3D白:粉:红,6:9:16 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的基因型DF2的 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7 7 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 可以随机交配, 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 R 对感病基因 r 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 rr 占 1/9,抗病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D1/83.基因自由叙述不正确A.子二离比为 9:B.子二代出现与亲本性状不同的新类型C.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1:1:1:1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4、现有高茎(T)无芒(B)小麦与矮茎无芒小麦杂交,其后代中高茎无芒:高茎有芒:矮茎无芒:矮茎有芒为 3:1:3: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ATtBb 和 ttBbCTtBB 和 ttBb()BTtBb 和 TtbbDTtBb 和 ttBBC4/818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9 9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突变,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 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 b(见下图) 。如以该植株为父本,测交后代中部分表现为红色性状。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5某植物的花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 Aa、Bb 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 ll 所示,此外,a 基因对于 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与基因型为 aabb 的个体杂交得到 Fl,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6 页 共 30 页A减数分裂时染色单体 1 或 2 上的基因 b 突变为 B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 3 与 4 自由分离C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D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10.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 女儿正常C.儿子正常, 女儿患病 D.儿子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11 一株黄玉米与一株白玉米互相授粉,比较这两个植株结出的种子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结果是()A.胚的基因型相同, 胚乳的不相同 B.胚的基因型不相同,胚乳的相同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 D. 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相同1212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 1952 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 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 DNA 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 可用15N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313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14.DNA 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从氢键连接处分开的碱基是()A.鸟嘌呤与尿嘧啶 B.鸟嘌呤与胞嘧啶C.腺嘌呤与尿嘧啶 D.鸟嘌呤与胸腺嘧啶15.具有 100 个碱基对的 1 个 DNA 分子区段,内含 40 个胸腺嘧啶, 如果连续复制两次, 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60 个 B.80 个 C.120 个 D.180 个16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000 个碱基对组成, 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 20%。 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至少需要 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32P 与只含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49D该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1717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 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18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叙述,合理的是( )A该计划的实验将有助于人类对自身疾病的诊治和预防B该计划是人类从细胞水平研究自身遗传物质的系统工程C该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一个染色体组中全部 DNA 序列D该计划的实验不可能产生种族歧视、侵犯个人隐私等负面影响19.在细胞中, 以 mRNA 作为模板合成生物大分子的过程包括( )A复制和转录 B翻译和转录 C复制和翻译D翻译和逆转录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7 页 共 30 页20.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所不能引起的变化是().提高突变频率.获得无籽果实.大幅度的改良某些性状.抑制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获得单倍体植株A.B.C.D.21.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能产生能育的后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自由组合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加倍22.纯种红花茉莉(RR)与纯种白花茉莉(rr)杂交得 F1,取 F1的花药离体培养,然后将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得 F2,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A.RR:rr=1:1D.RR:Rr:rr=1:2:123.我国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利用普通小麦(六倍体,染色体数为 42 条)与黑麦(二倍体, 染色体数为 14 条)杂交得到F1的染色体数目和 F1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从而培养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B.RR:rr=3: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 D. 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2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29.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C.Rr:rr=1:1是群落.30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 55,无条纹个体占 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 Fl,则 A 基因的频率和 F1 中Aa 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14 条、28 条 B.28 条、56 条 C.14 条、56 条A30,2lB30,42C70,2lD.12 条、28 条24.羊和牛吃同样的草料喝同质的水可羊肉和牛肉味道不同,其根本原因是羊和牛的()A.蛋白质结构不同 B.染色体数目不同C.消化能力不同 D.不同的 DNA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25.在二倍体生物中, 可能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A.子房壁细胞 B.珠被细胞 C.花粉细胞 D.柱头细胞26.人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因突变,其突变的方式是基因内()A.碱基发生改变(替换) B.增添或缺失某个碱基对C.增添一小段 DNA D. .缺失一小段 DNA27.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D70,4231目前全球已有。188 种杂草中的 324 个生物类型对 19类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所谓“生物类型”是指()A品种多样性B物种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2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数量的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A气候变化B化肥使用C耕作措施变化D除草剂使用33 研究证实, 杂草解毒能力增强是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从种群水平分析,这是因为 ()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8 页 共 30 页A种群内的基因突变加快B种群内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C种群内形成了生殖隔离D种群内的基因突变朝着抗药性发展34相对于抗药性杂草生物类型来说, 对除草剂敏感的为敏感性生物类型, 那么在原来没有除草剂使用的农田生态系统中, 抗药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与敏感性生物类型个体数量的关系是 ()A无敏感性个体B抗药性个体多于敏感性个体C无抗药性个体D敏感性个体多于抗药性个体35.抗药性杂草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严重威胁。下述几种策略中,不可有效延缓抗药性杂草发生的是()_。(4)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0 条则一个细胞核中的DNA 分子数在 14 时期为_个。(5)着丝点分裂分别在横坐标数字的_处进行。37. (14 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A机械除草B除草剂交替使用C人工除草D提高除草剂使用频率二非选择题36 (8 分)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及 DNA 相对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注:图中横坐标各个区域代表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 区域的大小和各个时期所需的时间不成比例。)( 1 ) 图 中 代 表DNA相 对 数 量 变 化 的 曲 线_。(2) 图中 08 时期表示细胞的_分裂过程。8 处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 813 表示细胞的_分裂过程。(3)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和(1)正常果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内染色体组数为,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条。(2)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产生 Xr、XrXr和四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红眼雄果蝇 (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杂交,F1雌果蝇表现为灰身红眼,雄果蝇表现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果蝇的比例为, 从 F2灰身红眼雌果蝇和灰身白眼雄果蝇中各随机选 取一只 杂交, 子代 中出 现黑身 白眼果蝇的 概率为。(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 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 ) 。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 X 染色体不分离。请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9 页 共 30 页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 M 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实骤。结果预测:. 若,则是环境改变;. 若,则是基因突变;. 若,则是减数分裂时X 染色体不分离。38.38.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 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 T、t)患者,系谱图如下。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 Hh 基因型频率为 104。 请回答39.(8 分)无子西瓜是由二倍体(2n=22)与同源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回答下列问题:验步(1)杂交时选用四倍体植株作母本, 用二倍体植株作父:本,取其花粉涂在四倍体植株的_上,授粉后套袋。四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雌配子含有_条染色体, 该雌配子与二倍体植株上产生的雄配子结合, 形成含有_条染色体的合子。(2)上述杂交获得的种子可发育为三倍体植株。 该植株会产生无子果实, 该果实无子的原因是三倍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裂。(3)为了在短期内大量繁殖三倍体植株, 理论上可以采用_的方法。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2)若3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继续分析。2 的基因型为;5 的基因型为。如果5 与6 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如果7 与8 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如果5 与h 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 h 基因的概率为。40.40.(18 分)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 A、a) 、高秆和矮秆(基因为 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 ,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 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 4 株、抗病矮秆1 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 。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 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 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 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 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请回答: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10 页 共 30 页(1)对上述 l 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 DNA,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中, 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 _获得再生植株。(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种配子。(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 F1的过程。高中生物必修二模拟试题答案高中生物必修二模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35*2=70)1.B2 B 3D4A5C6D7B8A9D10D11A12B13B14B15D16C17C18A19D20C21D22A23B24D25C26A27A28D29D30D31C32D33B34D35D二非选择题(50 分)36 (8 分) (1)曲线 A(2)减数受精作用有丝(3)04813(4)40(5)6 和 1137.(12 分)(1)28(2)XrYY(注:两空顺序可颠倒)XRXr、XRXrY(3)3:11/18(4)M 果蝇与正常白眼雌果蝇杂交,分析子代的表现型。39(8 分)(1)雌蕊(或柱头) (2 分)22(1 分)33(1 分)(2)减数(2 分)(3)组织培养(2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40.(10 分) (1)表达有害性基因突变(2)诱变育种基因重组胚状体(3)4(4)【思路点拨】 (1) 由 “甲和丁杂交后代均为抗病高秆” 可知,子代出现红眼(雌)果蝇子代表现型全部为白眼抗病和高秆为显性,据此推出各亲本的基因型:甲( aabb) 、无子代产生38(12 分)(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伴 X 隐性遗传(2)HhXTXtHHXTY 或 HhXTY1/361/600003/5乙(Aabb) 、丙(aaBb) 、丁(AABB) 。(2)基因缺失 DNA 片段后,其数量并未减少,变异类型为基因突变。 突变后的基因无法正常进行转录和翻译,体现了变异的有害性。(3)乙和丙杂交得到的 F1,其基因型为 AaBb,可产生 4种不同类型的配子。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11 页 共 30 页1.1.下列有关基因的不正确下列有关基因的不正确叙述是叙述是A.A.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基因是生物性状的控制者 B.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NA片段片段 D. D.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基因是由成百上千个碱基组成2.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发生的变染色体发生的变化是化是(1 1)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的复制(2 2)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的分离(3 3)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4 4)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5 5)形成四分)形成四分体体(6 6)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联会(7 7)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变成姐妹染色体 A.(1)(6)(5)(4)(2) A.(1)(6)(5)(4)(2)B.(1)(2)(4)(5)(7)B.(1)(2)(4)(5)(7) C.(1)(6)(5)(4)(2)(3)(7) C.(1)(6)(5)(4)(2)(3)(7)D.(2)(3)(4)(5)D.(2)(3)(4)(5)3.3.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表示染色体移向两极状表示染色体移向两极状态的是态的是4.4.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人体的下列细胞中,不可能不可能出现含有出现含有 44+XX44+XX 染染色体组成的是:色体组成的是:A.A.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B.B.次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C.C.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D.D.卵细胞卵细胞5.5.若若 DNA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分子的一条链中(A+TA+T)/ /(C+GC+G)=0.25=0.25,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为A.0.25A.0.25 B.4 B.4 C.1 D.0.75 C.1 D.0.756.6. 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是 A A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B B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杂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 C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D D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7.7.下列细胞中下列细胞中, ,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1)(1)极体极体(2)(2)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3)(3)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4)(4)精原细胞精原细胞 (5) (5)受精卵受精卵 (6) (6)正常体细胞正常体细胞A.(2)(3)(4)(5) B.(3)(4)(5)(6)A.(2)(3)(4)(5) B.(3)(4)(5)(6)C.(2)(4)(5)(6) D.C.(2)(4)(5)(6) D.(1)(4)(5)(6)1)(4)(5)(6)8.8.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的一项是A.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占一半B.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双方的细胞核相互融合融合C.C.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受精卵中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相等数相等D.D.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受精卵中染色体,来自父母双方的各占一半半9.9.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某生物体细胞内含有 4 4 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对同源染色体,其中a,b,c,da,b,c,d 来自父方,来自父方,A,B,C,DA,B,C,D 来自母方,经减数来自母方,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分裂产生的配子中,同时含有四个母方染色体的同时含有四个母方染色体的可能性是可能性是A.1/2 B.1/4 C.1/8 D.1/16A.1/2 B.1/4 C.1/8 D.1/1610.10.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不正确叙述叙述是是A.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C.C.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相同D.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定相同11.11.基因型分别为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DdaaBbCCDd 和和 AABbCCddAABbCCdd 的两种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A A1/4 B.1/8 C.1/16 D.01/4 B.1/8 C.1/16 D.012.12.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它属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于下列何种细胞A.A.肝细胞肝细胞B.B.初级卵母细胞初级卵母细胞 C. C.第一极体第一极体D.D.卵细胞卵细胞13.13.基因型为基因型为 AaBbCcAaBbCc(分别位于(分别位于 3 3 对同源染色体对同源染色体上)上)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是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比是A.4:1 B.3:1 C.2:1 D.1:1A.4:1 B.3:1 C.2:1 D.1:114.14.玉米生长点细胞在分裂后期有玉米生长点细胞在分裂后期有 4040 条染色体,条染色体,则玉米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则玉米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是:高中生物必修 2 期末测试题第 12 页 共 30 页A.20A.20 条条 B.50 B.50 条条C.10C.10 条条 D.5 D.5 条条15.15. 有一批抗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有一批抗病(显性性状)小麦种子,要确定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最简单的方法是这些种子是否是纯种,最简单的方法是 A A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与纯种抗锈病小麦杂交 B B与纯种易染锈病小麦杂交与纯种易染锈病小麦杂交C C与杂种抗锈病小麦杂交与杂种抗锈病小麦杂交D D自交自交16.16.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会出现的现象是出现的现象是A.A.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 B. B.着丝点分裂着丝点分裂C.C.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D. D.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复制17.DNA17.DNA 复制的时期是:复制的时期是:B.B.联会时期联会时期D.D.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18.18.右图为某遗传病图谱,如果右图为某遗传病图谱,如果 4 4 号与有病的女号与有病的女子结婚,子结婚,则出现病孩的几率以及该病的遗传方式则出现病孩的几率以及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为A A1/21/2;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隐性B B1/31/3;常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隐性C C1/21/2;X X 染色体隐性染色体隐性D D1/31/3;X X 染色体隐性染色体隐性19.19. 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他俩的父亲都是色盲,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色盲,在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色盲儿子的几率、色盲女儿的几率和男孩中色盲的几率分别是盲女儿的几率和男孩中色盲的几率分别是A A1/41/4、0 0、1/2 B1/2 B1/21/2、0 0、1/41/4C C1/21/2、1/41/4、0 D0 D1/21/2、0 0、1/21/220.20. 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 YYSSYYSS 与白色甜与白色甜玉米玉米 yyssyyss 杂交,杂交,在在 F2F2 中得到白色甜玉米中得到白色甜玉米 8080 株,株,那么那么 F2F2 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约为A A160 B160 B240 C240 C320 D320 D4804802121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酸被3232P P 标记及氨基酸被标记及氨基酸被1515N N 标记的细菌内,标记的细菌内,连续连续繁殖三代,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232P P 和和1515N N 标记的噬标记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A A100%100%、100%100% B B25%25%、50%50% C C50%50%、50%50% D D25%25%、0 0第 13 页 共 30 页22.22.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及种皮细胞中含有种子的胚细胞、胚乳细胞及种皮细胞中含有来自母方染色体的比值依次是来自母方染色体的比值依次是A.1/2A.1/2、2/32/3、1 1 B.1/2 B.1/2、1/31/3、1 1C.1/2C.1/2、2/32/3、1/21/2 D.1/3 D.1/3、1/21/2、1/31/323.23.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右图示某生物正在进行某种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位基因A A和和a a位于染色体的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位置 (不考虑交叉互换)(不考虑交叉互换) 可可能是能是A A A A 位于上,位于上, a a 位于上位于上B B A A 位于上,位于上, a a 位于上位于上C C该细胞只有该细胞只有 a a,分别位,分别位于和上于和上D D该细胞只有该细胞只有 A A,分别位于和上,分别位于和上的体细胞共有的体细胞共有 6 610109 9个脱氧核苷酸,个脱氧核苷酸, 假设平均每假设平均每体条数和平均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为体条数和平均每条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数为.30.30, 2 21010 ;.60.60, 2 21010 ;.30.30, 1 11010 ;.60.60, 1 11010 。2525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