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第十五次考试试题(PDF)答案.pdf

    • 资源ID:17384425       资源大小:1.50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第十五次考试试题(PDF)答案.pdf

    1物理答案物理答案222.【答案】(1)AB ;(2);(3)偏大(3)在计算过程中,认为滑轮与绳子间没有摩擦力,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全部转化为重物落地的动能和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而实际滑轮与轴间存在摩擦,计算过程中没有减去克服滑轮与轴间摩擦力做功这部分,因此导致测量的动摩擦因数与实际动摩擦因数偏大。23.324.(12 分) (1)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1(Mm)g(Mm)a1得:a11m/s2(1 分)设木板 B 端与挡板碰前速度为 v,由运动学公式v2v022a1(xL)(1 分)碰后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2mgma2得:a25m/s2(1 分)对木板:2mg1(Mm)gMa3得:a34m/s2(2 分)由题意:碰后 t 秒共速,由速度公式 va2tva3t(5)得:t92v(1 分)由 vt 图像可知:木块与木板的相对位移:L212vt92v2(6) (1 分)由以上可得:L18m,v9m/st2s(1 分)(2)共速后速度 v共va2t1m/s方向向左(7) (1 分)因1NC,即 ZYX,故 A 项错误;B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 N3-O2-Mg2+,故 B 项错误;CMgO 熔点高,工业上常通过电解氯化镁制得单质镁。D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 CH4H2O,故 D 正确;11.【答案】C【详解】A将甲中左侧过量锌粒转移到右侧盛有的一定体积食醋溶液中,测定乙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酷酸浓度,故 A 项正确;B将甲中右侧过量稀硫酸转移到左侧一定质量的粗锌中,测定己中产生气体体积,可测定粗锌的纯度,B 项正确;C碳酸钠溶于水的过程中包含溶解和水解,水解微弱、吸收热量少,溶解放热,且放出热量大于吸收的热量,故 C 项错误;D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并产生氧气,恢复至室温后,可根据己中两侧液面高低判断是否有气体产生,故 D 项正确;【点睛】利用该法测量气体体积时要注意使水准管和量气筒里液面高度保持一致。12.【答案】B【详解】A电池放电时,A 电极锌单质被氧化成为锌离子,所以 A 为负极,所以电路中电流方向为BbaAB,故 A 错误;B放电时 A 去产生 Zn2+,为负极,所以 C 区 Cl-应移向 A 区,故 M 为阴离子交换膜,B区 I2转化为 I-,为正极,所以 C 区 K+应移向 B 区,故 N 为阳离子交换膜,故 B 正确;C充电时 B 电极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则 B 电极应于铅蓄电池中的 PbO2电极相连,故 C 项错误;D充电时 Cl-从 A 区移向 C 区、K+从 B区移向C区, 所以C区增加的离子数为2NA时, 电路中有1mol电子通过, A极的电极反应为Zn2+2e-=Zn, 生成0.5molZn,所以 A 极增重 32.5g,故 D 错误;13.【答案】C【解析】a 点时,只有 AgNO3溶液,由 pAg 可求出 c(AgNO3);c 点时 pAg=6,则 c(Ag+)=10-6mol/L,可近似认为 Ag+不存在,则此时 Ag+与 SCN-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由此可求出 V1;d 点时,KSCN 过量,SCN-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详解】A. a 点时,只有 AgNO3溶液,由 pAg=1,可求出 c(AgNO3)=0.1mol/L,A 正确;B. c 点9时, Ag+与 SCN-刚好完全反应, 20.00mL0.1mol/L= V10.1mol/L,从而求出 V1= 20.00mL, B 正确; C. c 点时, Ag+与 SCN-刚好完全反应,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 点时,KSCN 过量,SCN-水解而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d, C错误; D. 若V3=60mL, c(SCN-)=0.1mol/L 60mL-0.1mol/L 20mL80mL=0.05mol/L, 则c(Ag+)=12100.05=210-11mol/L,反应后溶液中的 pAg=-lgc(Ag+)=11-lg2,D 正确;26(16 分)I(1) 反应中硫酸过量, 在浓缩过程中, 稀硫酸变浓, 浓硫酸的吸水性使 CuSO45H2O 失去结晶水变为 CuSO4(2分)(2)Cu+H2O2+H2SO4CuSO4+2H2O(2 分)(3)减压(1 分)水(H2O)(1 分)(1)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2 分)(2)加入乙醇或醇析(1 分)Cu(NH3)4SO4H2O 晶体难溶于乙醇,能溶于水(2 分). (1)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1 分)(2) 41215 10mol246g/mol4gVVm 100%或-1121.23 10(V -V )100%4m(2 分) (3)AB(2 分)【详解】 I (1) 得到的为硫酸铜和硫酸溶液,浓缩时,硫酸变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使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可使固体变为白色;(2) Cu 在 H2O2作用下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3) 过氧化氢受热易分解,故采用减压蒸馏的方式,则 B 处增加一个减压设备,馏出物为 H2O;II(1)浅蓝色沉淀的成分为 Cu2(O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NH3H2O+SO42-=Cu2(OH)2SO4+2NH4+;(2) 由题中信息,Cu(NH3)4SO4H2O 晶体难溶于乙醇,可溶于水,故加入乙醇(或醇析)可从深蓝色溶液中析出深蓝色晶体;. (1) 装置中长导管可起到平衡气压,防止堵塞和倒吸;(2)与氨气反应的 n(HCl)=103V1L0.500molL10.500molL1103V2L=5104(V1V2)mol,根据 NH3HCl 可知,n(NH3)=n(HCl)=5104(V1V2)mol,则 nCu(NH3)4SO4H2O=14n(NH3)=145104(V1V2)mol,样品中产品纯度的表达式为: 41215 10mol246g/mol4gVVm 100%=-1121.23 10(V -V )4m100%;(3) A滴定时未用 NaOH 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浓度偏低,则 V2偏大,氨含量偏低,故 A 正确;B滴定过程中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消耗 NaOH 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的氨含量偏低,故 B 正确;C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导致 V2偏小,则含量偏高,故 C 错误;D取下接收瓶前,未用蒸馏水冲洗插入接收瓶中的导管外壁,导致盐酸偏少,需要的氢氧化钠偏少,则 V2偏小,含量偏高,故 D 错误;E由于操作不规范,滴定前无10气泡,滴定后滴定管中产生气泡,导致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V2偏小,测定的氨含量偏高,故 E 错误;27(13 分)(1)A(1 分)(2)Li2OAl2O34SiO2(1 分)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或其他合理答案)(1 分)4.7 (2 分)Mg(OH)2、CaCO3(2 分)Na2CO3(或其他合理答案) (1 分)净化(1 分) 6Li2CO3+4Co3O4+O212LiCoO2+6CO2(2 分)(3)0.02mol/L(2 分)【解析】(1)焰色反应常用来检测金属元素,高中要求学生记住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的焰色为紫色,利用排除法可以选择出锂元素的焰色为紫红色。(2)硅酸盐改写成氧化物形式的方法如下:a.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不同氧化物间以“”隔开。b.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且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各元素原子个数比符合原来的组成。C当计量数配置出现分数时应化为整数。锂辉石的主要成分为 LiAlSi2O6,根据方法,其氧化物的形式为Li2OAl2O34SiO2。流程题目中为提高原料酸浸效率,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减小原料粒径(或粉碎)、适当增加酸溶液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多次浸取等。本题中为“酸化焙烧”,硫酸的浓度已经最大,因此合理的措施为将矿石细磨、搅拌、升高温度等。根据柱状图分析可知, Al(OH)3的 Ksp大于 Fe(OH)3的, 那么使 Al3完全沉淀 pH 大于 Fe3的, Al(OH)3的 Ksp=110-33,c(OH-)=3333351 10()1 10spkc Almol/L=110-9.3molL-1,c(H)=110-4.7molL-1,pH=4.7,即 pH 至少为 4.7。“净化”步骤是尽最大可能除去杂质离子,如 Mg2、Ca2等,结合加入物质 Ca(OH)2、Na2CO3,可以推出“滤渣 2”的主要成分为 Mg(OH)2、CaCO3。根据“沉锂”后形成 Li2CO3固体,以及大量生产的价格问题,该过程中加入的沉淀剂最佳答案为 Na2CO3溶液;该过程所获得的“母液”中仍含有大量的 Li+,需要从中 2 次提取,应回到“净化”步骤中循环利用。Li2CO3与 Co3O4在敝口容器中反应生成 LiCoO2时 C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因此推断空气中 O2参与反应氧化 Co 元素,化学方程式为 6Li2CO3+4Co3O4+O212LiCoO2+6CO2。(3)根据题意可知,当电路中通过 0.4mol 电子的电量时,阴阳两极都产生 0.14mol 的气体,阴极产生的气体为 H2,阳极产生的气体为 Cl2和 O2,生成 0.14molH2转移电子为 0.14mol2=0.28mol,所以阴极析出 Cu 的物质的量=0.06mol令阳极气体中 Cl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mol、ymol,根据转移的电子数和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则:x+y=0.14;2x+4y=0.4,解得 x=0.08,y=0.06,所以整个电解过程分为三段:第一阶段,氯离子、铜离子放电,阳极产生 0.06molCl2,阴极产生 0.06molCu,此时溶液的 pH 变化不大;第二阶段,氯离子、水放电,阳极产生 0.02molCl2,阴极产生 0.02molH2,此时溶液中产生 0.04molOH-,溶液的 pH 增大;第三阶段,电解11水生成氢气与氧气,阳极产生 0.06molO2,阴极产生 0.12molH2,此时溶液中 OH-浓度基本不变;所以溶液中c(OH-)=0.02mol/L,故答案为:0.02mol/L。28.(14 分) (1)(2 分) 加入催化剂(2 分)0(2 分)(2)0.2 (2 分)2752p(2 分)(3)(各 2 分)【详解】(1)根据 PV=nRT,此反应 V 一定,正反应 n 在减小,图像显示压强在增大,确定温度在升高,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根据图像分析发现 b 线相对于 a 线不同点只是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时间缩短,确定改变的条件是催化剂;列三段式:CO2(g)+ 2H2(g)C(s)+2H2O(g)c(初) 240cx2x2xc(平)2-x4-2x2x(2-x+4-2x+2x)/(2+4)=5/6x=1K=2221 2=1,lgK=lg1=0(2)根据表格列出各物质物质的量变化:CO2(g)+3H2(g)CH3OH (g)+H2O(g)H10n 0.3-n 0.3-n0.3-n0.3-n平衡时各物质的量为:CO2(g):0.5-n-0.3+n=0.2molH2(g):0.9-3n-0.3+n=0.6-2nCH3OH (g):nH2O(g):0.3CO(g):0.3-n根据 T、V 一定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计算 n0.50.90.20.620.30.3nnn=0pp=1.4,计算得出 n=0.2;平衡后物质的总量:0.2+0.6-20.2+0.2+0.3+0.3-0.2=1.0mol12平衡后各物质分压: CO2(g):(0.2/1)P=0.2PH2(g) :(0.2/1)P=0.2PCH3OH (g):(0.2/1)P=0.2PH2O(g):(0.3/1)P=0.3PKp=30.20.30.20.2PPPP=2752p 3Al-CO2电池是一种以低温熔融盐Al2(CO3)3为电解质,以完全非碳的钯 Pd 包覆纳米多孔金属为催化剂正极的可充电电池,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则负极 Al 失去电子生成 Al2(CO3)3,电解时 Al2(CO3)3中+3 价铝离子得到电子生成 Al,发生还原反应,该反应发生在阴极;该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5. (15 分)(1). 3(1 分) (2). 二者均为分子晶体,但是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2 分)(3). HF 分子中 F 原子有孤电子对,而 BF3分子中 B 原子有空轨道,二者可以形成配位键 (2 分)(4). 四面体 (2 分)abd (2 分)(5). 142;(2 分)g/cm3;(2 分)(6)2(2 分)。【详解】(1)基态 F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5,所以有 3 种不同能量的电子;(2)NH3与 NF3均为分子晶体,NH3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熔沸点更高,故答案为:二者均为分子晶体,但是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3)BF3分子中 B 原子上有空轨道, 而 HF 分子中的 F 原子上有孤电子,对,当 BF3与 HF 靠近时, HF 分子中 F 原子的孤电子对填充 BF3分子中 B 原子的空轨道,二者形成配位键,从而结合形成 HBF4,故答案为:HF 分子中 F 原子有孤电子对,而 BF3分子中 B 原子有空轨道,二者可以形成配位键;(4)H2F+中 F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7+12-1=24,故为 sp3杂化,VSEPR 模型为四面体。NaHF2中 Na+与HF2-之间为离子键,FHF-中含共价键和氢键;(5)晶胞参数等于钠离子和氢离子的直径之和,则氢离子半径=pm=142pm,该晶胞体积=(48810-10cm)3,该晶胞中氢离子个数=8 +6 =4、钠离子个数=12 +1=4,该晶胞密度=g/cm3;(6)根据图知,每个 Co 原子周围有 4 个 O 原子,每个 O 原子被 2 个 Co 原子共有,则每个 Co 原子单独占有的 O原子个数=4 =2;36. (15 分) (1). 1苯基1丙烯 (2 分)(2 分)(2). 加成反应 (1 分)(3). 羧基、碳碳双键 (1 分)17 (2 分)(4).(2 分)(5).13 (2 分)13(6). CH3CH=CH224Br /CCl CH3CHBrCH2BrKOH/ 乙醇CH3CCH32CH CH=CH 催化剂(3 分)【解析】由反应 1 的产物结合信息可知 X 为,由反应 2 结合信息可知 A 的结构为,A 发生银镜反应后再酸化生成 B,则 B 为,B 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则 C为;C 再发生消去反应、酸化后生成 D,则 D 为;D 和 E 合成 Y,根据信息可以推断 E 为。【详解】(1)根据信息可知的名称为 1苯基1丙烯;根据分析可知 C 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苯基1丙烯;(2)反应发生的是信息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B 为,所含官能因为羧基、碳碳双键;根据苯环中 12 个原子共面,乙烯中 6 个原子共面、单键可以旋转,可知分子中最多有 17 个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羧基、碳碳双键;17;(4)和发生信息的反应,故答案为:;(5)D 是,根据同分异构体满足的三个条件可知 Z 分子中有醛基、碳碳三键以及酚羟基。满足以上条件的结构有:苯环上有两个侧链,分别是CCCHO 和OH,按邻、间、对排列 3 种情况;苯环上有CCH、CHO和OH 三个侧链,三个侧链在苯环上有 10 种排列方式。综上所述,共有 13 种,故答案为:13;(6)CH3CH=CH2为原料合成,结合题目信息,可先将丙烯与溴加成生成 1,2二溴丙烷,然后 1,2二溴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炔,最后用丙烯和丙炔合成,故答案为:CH3CH=CH224Br /CCl CH3CHBrCH2BrKOH/ 乙醇CH3CCH32CH CH=CH 催化剂。【点睛】苯环上有两个不同取代基时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有三个不同取代基时有 10 种同分异构体。14生物答案生物答案1.答案D解析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需要载体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A 正确;过程表示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胰岛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上,B 正确;胰岛素基因只能在胰岛B 细胞中选择性表达,因此该细胞为胰岛 B 细胞,过程为胰岛素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 正确;引起胰岛素分泌的信号分子有神经递质、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D 错误。2.答案:B【解析】人体对侵入的新型冠状病毒有一定的免疫能力,A 错误;新型状病毒是 RNA 病毒,遗传物质完全水解产物有 U、核糖,而 T2 噬菌体是 DNA 病毒,遗传物质完全水解产物有 T、脱氧核糖,2 种不同,B 正确;生命结构层次最小的是细胞层次,C 错误;病毒不是通过分裂方式增殖的,D 错误。3.答案 B【解析】为 DNA 分子,复制时,2 条链均可作为模板链,进行半保留复制,A 正确;转录形成时,需要以 DNA 长链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进行,B 错误;密码子 CUU 位于 mRNA 上,编码所携带的氨基酸,C 正确;mRNA 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形成多条相同的肽链,以提高效率,D 正确。故选 B。4.答案:D【解析】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分裂间期时长大于分裂期,分裂间期细胞多,A 正确;做预实验的目的是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B 正确;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标记物易脱落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值会偏大,C 正确;探究细胞体积与物质运输效率实验,不同体积的琼脂块中 NaOH 的扩散效率不同,D 错误。5.答案 C【解析】6.答案 C【解析】根据系谱图判断甲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5和6都不患甲病,但却生了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是隐性遗传病,6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推知甲病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和4都不患乙病,但却生了一个患乙病的女儿,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的基因型为 bbXAXA或 bbXAXa,5的基因型为 BbXAXa,8的基因型为 bbXAXa(12)或 bbXAXA(12) ,9的基因型为(12)BbXaY 或(12)BBXaY。利用逐对分析法分析: (1)甲病:8和9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 14,正常的概率是 34; (2)乙病:8和9后代患该病的概率是 14,正常的概率是 34。所以n 为患两种遗传病女孩的概率为(14)(14)(12)=1/32。通过遗传咨询不能确定n 是否患有遗传病,只能推算n 患有遗传病的概率。故选 C29.答案:(1)低温黑暗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都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低温弱光比低温黑暗的预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影响更显著15(2)低温弱光C3还原解析:(1)反映实验结果的柱状图显示:实验进行的两种预处理:一半置于低温弱光下,一半置于低温黑暗下,而且两种预处理后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对值均低于处理前,低温弱光处理组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对值更低,所以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低温弱光和低温黑暗两种预处理都降低了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低温弱光比低温黑暗的预处理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降低的影响更显著。(2)表中信息显示:与低温黑暗处理组相比,低温弱光处理组的 NADPH生成速率较实验前减弱更显著,而 NADPH 是光反应的产物,说明低温弱光的预处理导致光反应减弱更显著。NADPH参与卡尔文循环中的 C3还原过程,光反应减弱会进一步影响卡尔文循环中的 C3还原过程,最终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较明显。30【答案】(1). 在没有用河豚毒素处理时,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将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用河豚毒素处理,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用河豚毒素的解毒剂处理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统计分析数据(2).(3). 胞吐(4). 扩散【解析】试题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河豚毒素的作用时间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的影响” ,则实验的自变量是河豚毒素的作用时间,因变量是对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过程的影响,根据实验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在没有用河豚毒素处理时,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将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用河豚毒素处理,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用河豚毒素的解毒剂处理中的枪乌贼神经组织,每隔一段相同的时间,用微电极刺激枪乌贼神经组织的突触前膜神经元,测定突触后膜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并记录统计分析数据。(2)河豚毒素可以用作麻醉剂或镇定剂,起效很快,在有专门解毒剂的情况下能及时解毒,如图:(3)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分泌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扩散到突触后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31.【答案】(1). 含 Xb的雄配子致死(2). XBXB和 XBXb(3). 13/16(4). 1/16(5). aaBBaaaaBB16【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对伴性遗传规律、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答此题目,应从实验后代没有雌株入手,分析没有雌株的原因。(1)实验中,后代没有雌株,说明父本不能提供含 X 染色体的配子,即含 Xb的雄配子致死,导致该岛上没有金黄色雌株。(2)根据第组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可推知亲代基因型为XBXb、 XBY, 子一代中绿色雌株的基因型1/2XBXB和1/2XBXb,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3/4XB、1/4Xb,雄株的基因型是 1/2XBY、1/2XbY,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1/3XB、2/3Y,第组的子一代植株随机交配, 子二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 3XBXB、 1 XBXb、 6XBY 、 2XbY , B 基因的频率为(32+1+6)/( 32+12+6+2)= 13/16。(3)将矮茎绿叶雌株和高茎绿叶雄株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高茎绿叶雌株高茎绿叶雄株高茎金黄色雄株211,可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为 aa XBXb、AAXBY,F1中高茎绿叶雌株基因型为 1/2AaXBXB、1/2Aa XBXb,高茎金黄色雄株基因型为 AaXbY,二者杂交,则 F2中矮茎金黄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4)(1/2)(1/2)=1/16。(4) aa XBXb和 AAXBY 多次杂交,在 F1中偶然收获到一株矮茎绿叶雄株(丙)aXBY。可能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缺失。若丙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 23 条,说明缺少基因 A 所在的染色体,基因组成 aaBB;若丙植株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为 24 条,说明基因 A 突变为基因 a,基因组成 aaaaBB。32.答案:(1)生物群落乙A(2)物种 A 和物种 B、物种 B 和物种 C(3)负反馈调节解析:(1)图中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图中物种 A 种群数量明显小于环境容纳量,在一定时间内其种群数量增大,最可能符合“J”形增长模型。(2)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物种 A 处于第二营养级、物种 B 处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物种 C 捕食物种 A 和物种 B,其处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根据以上信息写出食物网(见答案),同时可以分析出其中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的是物种 A 和物种 B、物种 B 和物种C。(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37.答案:(1)水蒸气挥发性NaCl无水 Na2SO4(2)压榨石灰水浸泡(3)乙醚青蒿素在 60以上易分解,应选择低沸点的萃取剂38.答案:(1)显微注射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一般不能表现性别鉴定抗原抗体杂交(2)逆转录限制酶BamH 和Pst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定向改造凝乳酶基因将改造后的凝乳酶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等(答案合理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理综第十五次考试试题(PDF)答案.pdf)为本站会员(得****n)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