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页).doc
-
资源ID:17396334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高考政治经济生活专业班复习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考点整合(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1、总体小康: (1)表现(总体上P100、微观P100、宏观P101)、(2)总体小康的特点P101: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例1】至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 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A. B. C. D.【例2】.根据国家统计局小康水平的分析报告,2004年西部地区实现程度为84. 18,东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7. 86,中部地区实现程度为93. 18。由此可见,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 ) A.低水平的小康社会 B.不全面的小康社会 C.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社会 D.总体小康社会2、全面小康(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提出、特点):P101 (2)经济建设目标P102: 4个方面 (3)全面小康建设过程的特点:P103【例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是()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 人民生活同步富裕 A. B C. D.【例4】(不定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达到的目标是()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B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根本扭转 D.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二)促进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1、树立科学发展观(1)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片面发展经济的后果):P103 (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理解:P103-104 (3)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P104 教材有改动):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能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能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例5】.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 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发展节水型工膝业、农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社会。据此回答。我国水法的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 A.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B.坚持全面的发展观 C坚持协调的发展观 D.坚持可持续发展观【例7】在中国经济系统和循环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绿色经济系统、绿色循环体系和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要注重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制度政策创新体系、绿色科技支撑体系、法律保障体系、绿色经济激励体系、绿色监督管理体系、绿色评价预测体系和人才技术绿色培训体系的建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注: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1)简要说明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意义。 (2)有人认为:“衡量经济建设成就的唯一指标是GDP的增长。”对此谈谈你的看法。例7.答案:(1)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此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GDP的增加,甚至把GDP作为衡量建设成就和成绩大小的唯一指标,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让会问题,甚至出现“没有发展的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2、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为什么要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原因或重要性)?P105(2)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体措施)? P105 4个方面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什么?怎么样?):统筹城乡发展(原因、措施):统筹区域发展(原因、措施):【例8】(不定选).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 A.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 B.西部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 C.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D.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跟踪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标志是( )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的目标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人民的衣食住行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跨越A. B. C. D.2. 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错误的是() A.它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它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它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D.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 A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袁争力 D.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党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C.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5、.总体上小康是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为此,我们要() 坚持科学发展观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坚持“五个统筹”的思想 构建和谐社会 A. B. C. D.6、多年以来,GDP一直是我国经济评价的重要指标,受到广泛的重视。在这之前,我们所有经济理论都是围绕GDP提高而展开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GDP数字( )GDP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GDP对经济的评价是不全面的,它不包括经济消耗和环境指标等方面 GDP的增加标志着我国经济实力水平不断增强 GDP是考核官员政绩唯一标准 A. B. C. D.7. 零点调查公司最近对我国7个大城市居民的统计表明,7成以上的城市居民知道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但只有1/3的人准备改变生活方式,以节约资源。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必须( )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树立科学发展观 C.大力发展新能源 D.增加能源进口8.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说明() A.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应把实现工业化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B信息化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推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 C.我国已实现了信息化,但仍面临着全面实现工业化的重任 D.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面临着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必须协调好两者的关系9、2005年12月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东西部地区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新跨越,必须() 发展附加值高、消耗低的高科技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争创品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加强环保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 A. B. C. D.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全局来看,主要是为了() A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发展 B.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调整 C.加快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D.统筹我国区域发展,推进现代化进程11.振兴老工业基地()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是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产物 A. B. C. D.12.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主要是() A. 消除城乡差别 B.扩大消费,缩小东中西部差距需要 C.推进工业化的需要 D.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3.“工农差别、城乡差别扩大的趋势要逐步扭转。”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目标的提出( )。 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是由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根本原则决定的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相一致 A. B. C. D.1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这样做的意义是()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发挥工业的主要作用,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缩小工农、城乡差别,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表现 A. B. C. D.15、2005年10月8-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 A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B实现城乡工业一体化 C.缩小社会分工 D.使农村变城市(二)、不定项选择题 16.为完成工业化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型”之处体现在() A.注重依靠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B.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注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D.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7. 2006年4月上旬,山西省政府提出下一轮经济结构调整规划:未来三年,旅游、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将逐步壮大,而煤、焦、铁等传统产业将进一步新型化,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山西省的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符合() A.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B.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D.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8. 要解决经济发展与能源约束的矛盾,就必须() A.落实科学发展观 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C.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D.以高新技术产业取代传统产业19 .( 2006年广东,第32题)过去20多年来,我国服务业的增加值增长了近10倍,年均递增10以上,其中,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占据主导。但服务业在我国经济总量中仅占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则高达70以上。这表明()A我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程度还比较低 B.传统服务业发展过快成为当前第三产业面临的主要矛盾C.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已取得了巨大成功 D.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还不合理(三)、非选择题:20、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04年底,中央下发“一号文件”促进农民增收;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6年开始全面取消农业税。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成为经济运行的亮点和重点之一。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9次会议经表决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 材料二:我国的资源储量和消耗情况重要资源人均储藏量占世界人均水平%我国创造单位GDP能耗为发达国家的倍数2003年我国职员能耗占世界总消耗的比重石油天然气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原油钢铁铁矿石水泥氧化铝煤8.34.14.37.711.57.42730402531材料三: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概况。指标年份人均GDP水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中部与东部GDP差额比中部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1980年88 增大了6倍 不断下降1999年832003年75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2)结合材料一,谈谈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3)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二反映的问题,亮出你的金点子。(4)请就如何解决材料三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答案:(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国家积极采取措施,统筹城乡发展。材料二反映了我国人均资源储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低。材料三反映了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2)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若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方面回答也可。)(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国家政策给予扶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地区要立足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东部发达地区要加大帮扶、支援力度,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