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x襄垣县地质灾害规划报告phpns.doc

    • 资源ID:17423805       资源大小:889.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襄垣县地质灾害规划报告phpns.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x襄垣县地质灾害规划报告phpns.精品文档.前言本规划以2009年为基准年,规划期为2009年2015 年,近期为2009年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15年。规划范围为襄垣县所辖行政区域。第一章 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襄垣县是山西省财政收入超亿元的大县之一。境内不仅拥有国营大矿五阳煤矿,拥有91座地方煤矿及其它矿山,09年煤炭资源整合及重组后现保留16座煤矿;电力及焦化企业也甚发达;太焦铁路、武墨铁路与208国道、黄榆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从县内通过,连接乡镇的三级公路网络已经形成。在工业、电力和交通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人类工程活动也大大破坏了自然环境,诱发了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突出地表现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特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煤炭采空引发的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及公路开挖形成的陡立边坡引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第一节 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危害一、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地质灾害(隐患)类型襄垣县境内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4类,依次为不稳定性斜坡段、滑坡、采空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泥石流。1.不稳定性斜坡在修建房屋建筑及交通线路、特别是山区公路时,不可避免地傍山切坡,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2.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3.采空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和地裂缝襄垣县地面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煤层开采形成采空区,使煤层顶部砂岩及页岩等上覆岩层成为一种架空结构,原有的周围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采空区上覆岩土体的变形破坏经历一定时段之后,开始出现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4.泥石流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水、土、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地质灾害(隐患)规模及险情特征各灾害规模分级标准依据实施细则和岩土工程勘察手册,见表1-1。表1-1 地质灾害规模分级标准 级别 分级标准灾害类型巨 型特 大 型大 型中 型小 型滑坡(104m3)1000010001000010000010100<10泥石流(104m3)10010100110<1崩塌、危岩(土)体(104m3)10010100110<1地面塌陷(km2)101100.11<0.1地裂缝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20m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1020m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10m,或长<1km,宽1020m地裂缝长>1km,地面影响宽度<3m,或长<1km,宽<10m根据地质灾害可能威胁的人数或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即险情),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大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中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小型: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 1.不稳定性斜坡不稳定性斜坡2处,规模均为小型,地理位置较偏僻,没有明确的威胁对象,险情特征小型。2.滑坡滑坡8处,按照分级标准古韩镇艾河古滑坡的规模为大型,其余均为小型,公路边坡,威胁对象为过往车辆及行人,险情特征小型。3.采空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和地裂缝襄垣县共形成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点102处, 按照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中型地面塌陷坑21处,小型地面塌陷坑81处。地裂缝181处,按照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分级标准,规模均为小型。4.泥石流潜在泥石流地质灾害2处,现已工程治理,险情特征为小型。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1.不稳定性斜坡在修建房屋建筑及交通线路、特别是山区公路时,不可避免地傍山切坡,不稳定斜坡段在县境内较少,调查到 2处,位于善福乡桑家河与古韩镇上庄附近山中,地理位置比较偏僻。2.滑坡调查到滑坡8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3,从行政区域分布在善福乡、下良镇、北底乡、古韩镇四个乡镇。主要分布于襄黎公路上庄村东、王庄、艾河村路段、北上公路北底乡东宁静一带及新石公路下良镇西邯郸一带。3.采空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及地裂缝调查到的地质灾害点153处,分布于襄垣县中北部西营镇的辘轴凹、和家垴,下良镇西部的麻匠家、石板煤矿、东故县、西故县、黄泉沟等,善福乡的坪上、贾垴、东拔沟、桑家河等,古韩镇的杨仙岭、郝家庄、西港等,夏店镇的北田漳、湖家沟、白草坡煤矿开采区,涉及59个行政村,面积约475.11km2,其中塌陷坑面积约9.06km2。4.泥石流调查到的地质灾害点共2处,五阳矿矸石山潜在泥石流物源及襄垣电厂贮灰场潜在泥石流物源,五阳矿矸石山由国营大矿五阳煤矿的煤矸石堆积而成,由两座矸石山组成,均位于浊漳河南源的右岸;襄垣电厂贮灰场位于夏店镇付村附近,距浊漳河西源北岸约20m,浊漳河西源是浊漳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上游建有后湾水库。河水流量主要流域内降水量和水库放水量的影响。主要地质灾害成因特征1.不稳定性斜坡在修建房屋建筑及交通线路、特别是山区公路时,不可避免地傍山切坡,而大部分切坡地段没有护坡措施,这就容易使得在自然状态下相对稳定的斜坡变得不稳定或使得在自然状态下本来就不太稳定的斜坡变得更加不稳定,容易发生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2.滑坡县境内的滑坡规模不等、性质不同,但其的影响因素却是相同的,即地形地貌、岩体结构是滑坡形成的基本因素,降水是滑坡形成的激发因素,人类活动(包括人为开挖边坡和煤矿开采塌陷与地裂缝的扰动)是滑坡发生的诱发因素。襄垣县滑坡地质灾害的成因分为两类:开采扰动诱发的滑坡崩塌,该类滑坡崩塌灾害位于采空区上方,采矿活动为其主要诱发因素,如桑家河滑坡群;边坡开挖诱发的滑坡崩塌,灾害位于公路沿线,人工开挖为其主要诱发因素,如新石公路、北上公路、襄黎公路沿线崩滑体。斜坡上岩土体所受的作用力经常随岩土体含水率和水位的变化而变化,而正是这种作用力的变化引起滑坡的发生。岩土体含水率和水位的变化在雨季最为明显,所以滑坡多发生在雨季。3.采空塌陷(潜在采空塌陷)及地裂缝襄垣县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的形成主要受采矿活动的影响,采空区形成之后,使煤层顶部砂岩及页岩等上覆岩层成为一种架空结构,原有的周围应力平衡状态遭到破坏,采空区顶板岩层在自重和上覆岩土体的压力作用下,产生向下弯曲与移动。当顶板岩层内部形成的拉张应力超过该岩层的抗拉强度极限时,直接顶板发生冒落,上覆岩层弯曲、移动、破裂,随着采空范围扩大,在地表形成塌陷变形及地裂缝灾害(图1-1)。 图1-1 采空影响示意图图1-2 采煤引起地面变形示意图在地表塌陷区边缘,相邻两点在变形过程中,处于拉伸状态,水平距离趋于增大,在地表形成拉张裂缝。如图3-2所示,取地表a、b两点,由于两点下沉量不同,其差值为W=Wb-Wa (Wb为b点的下沉量, Wa为a点的下沉量),线段ab由水平状态变为倾斜状态。其倾斜度为: 由于两点水平位移不同,其差值为U=Ub-Ua (Ub为b点的水平位移,Ua为a点的水平位移),使线段ab拉长,土体变形而产生地表裂缝。从地质灾害分布图可以看出,不同开采规模与开采方式下形成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的规模是不同的。大型国营煤矿,开采技术先进,开采规模较大,因此在大型煤矿采空区上方形成规模较大、与采空区相一致的地面塌陷区及地裂缝;相对而言,中、小型煤矿的开采规模较小,开采技术落后,特别是小煤矿的无序开采、掠夺性开采,导致在地表形成较分散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地质灾害。4.泥石流山区沟谷或者山地坡面上,由于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水、土、气混合流。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二、主要地质灾害危害及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煤炭开采引发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是襄垣县重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它影响范围大、波及面广、造成的危害大。近年来,随着地质灾害范围的不断扩大,襄垣县大量房屋被毁,大片耕地及地下水资源遭到破坏,不少村庄被迫整体搬迁,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7265余万元。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据调查,襄垣县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灾害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破坏耕地。据统计,由于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的形成使襄垣县近12000亩耕地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大部分农田减产,有的农田已无法复垦耕种,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水平。间接引发地下矿井透水事故。1988年8月18日和1993年8月4日,特大暴雨使浊漳河水位猛涨,洪水溢出河床,沿河岸小煤矿产生的地面裂缝及小型地面塌陷透入五阳矿井。两次分别透水16.7×104 m3和116×104 m3,造成死亡2人和4人、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6400万元和1.7亿元人民币的重大井下透水事故。 毁坏房屋及水利、交通设施。地面地质灾害导致全县居民房屋受损1800余间,许多受灾村庄被迫整体搬迁;长达105km的襄垣县引水南干渠,因地裂缝及地面塌陷横穿而过,自1994年以来无法正常使用;1997年虽投巨资进行修复,但至今仍不能正常发挥效益;区内398m公路因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而使路面凹凸不平、开裂,严重影响了正常交通;在太焦铁路襄垣站五阳站之间古韩镇张家庄附近,距铁路东侧路基20余米处发育有数条平行于线路延伸的地面裂缝,对太焦铁路和附近榆黄公路的安全运输构成威胁。水资源枯竭。在襄垣县煤矿采空区,由于地面地质灾害的出现,使地表水及浅中层地下水向下漏失,导致当地地下水位下降、近367眼水井因地下水资源枯竭而废弃。当地有大约70个村庄普遍存在人畜吃水困难的现象, 另外,王桥镇、古韩镇、善福乡、夏店镇、下良镇、侯堡镇、及北底乡部分村庄的煤矿开采区,受地面地质灾害形成的时间滞后性的影响,虽然已终止采煤多年,但目前许多地方的陷坑仍然处于不稳定状态,还在继续向外扩展,对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第二节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一、 分区原则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的目的是较可靠地反映未来地质灾害状况,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防灾减灾决策和区域经济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基本原则如下:地质环境条件与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因素相结合的原则地质环境背景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基础条件,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分布、发育特征;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具有改造和破坏作用,往往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时,应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因素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因素。主导因素原则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很多,其中有一种或几种因素,决定着地质灾害的发生,起主要和主导作用。因此,在综合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抓住突出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作为分区依据之一。动态原则地质环境是一个动态系统。地质灾害的孕育、形成、发展具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尽管各灾种、各灾点的变化过程不同,但总体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发育规律。因此,应当基于地质灾害现状分布、发育规律,采用考虑地质灾害持续性、继承性的动态方法进行分区。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原则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受地质环境条件、自然气候、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难以完全定量化,因而采用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合理阐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危害。以点带面类比原则地质灾害受多种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其活动时间、地点、强度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也即随机性;同时受区域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控制,其发生又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分区时应基于调查点上的灾害特征与分布规律,类比分析具备相同自然地质条件的区域面上的灾害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二、 分区方法地质灾害易发区是指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分区在研究影响致灾的各种因素和发生(包括潜在发生)的地质灾害的数量、密度、波及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可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四类。划分方法首先以定性分析划分各个评价单元,其次对各个评价单元进行定量确定,最后进行综合评定。定性划分首先根据地形地貌、地层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矿产分布及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与地质灾害现状将调查区划分出数个评价单元,并依照细则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主要特征简表(见表1-1),对各个评价单元进行定性评价。表2-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主要特征简表灾种易发区划分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不易发区滑坡崩塌构造抬升强烈,岩体破碎严重或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强烈。暴雨型、久雨型滑坡,规模较大。如崇文镇西关、张庄、杨村镇太和等地构造抬升强烈剧烈,以灰岩为主,局部有黄土覆盖层,有修路(房)切坡形成的高陡边坡,岩体较破碎,易发生崩塌。暴雨、久雨型滑坡规模小,中速蠕滑岩体呈软硬相间,植被较好,人类工程活动轻微中等,冻融滑坡,规模小,低速蠕滑岩体坚硬完整,植被好,人类工程活动轻微,缺少滑坡、崩塌形成的地貌条件,基本上无自然滑坡采矿诱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灾害点密度0.1个/km2,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面积5001000 m2/km2或1000m2/km2灾害点密度为0.050.1个/km2或<0.05个/km2,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面积为5001000m2/km2,潜在地面塌陷发育灾害点密度<0.05个/km2,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面积为100500m2/km2或<100 m2/km2灾害点密度为<0.05个/km2,地面塌陷、地裂缝破坏面积<100m2/km2泥石流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坡面泥石流;沟谷较多,10条沟/20km以上,活动强,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10次以上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条沟/20km;强烈活动,淹没农田,堵塞河流等。沟口堆积扇规模小或不发育坡面和沟谷泥石流均有分布,35条沟/20km;中等活动,沟口有堆积扇,但规模小,排泄区基本通畅以沟谷泥石流为主,物源少,排导区通畅;12条沟/20km,多年活动一次。沟口无堆积扇地裂缝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第四系厚度大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四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地,超采地下水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形成拉裂构造第四系覆盖薄,差异沉降小定量确定根据调查区客观情况,采用袭扰系数(R)法定量评价。利用野外调查所得的各评价单元地质灾害现状与发育程度(数量、规模)等求取R值,大致分四个步骤进行:1.灾害密度确定统计各类灾害的数量、总面积、总体积及各评价单元面积,求取评价单元各类灾种的点密度、面积密度和体积密度。2.密度系数的确定密度系数分点密度系数(a)、面密度系数(b)、体密度系数(c)三种,分别表示单位面积地质灾害点的数量、面积和体积。对于滑坡、崩塌、泥石流、崩滑危险性斜坡段及危岩(土)体取值标准参照表1-3,采空塌陷、地裂缝取值标准参照表1-4,分别确定出各评价单元内各类地质灾害点的a、b、c值。表1-3 a、b、c取值表点密度(个/km2)点密度系数(a)面积密度(m2/km2)面积密度系数(b)体积密度(m3/km2)体积密度系数(c)14500041000040.1135005000350001000030.050.12100500210005000200.051<1001010001表1-4 a、b取值表点密度(个/km2)点密度系数(a)面积密度(m2/km2)面密度系数(b) 14100040.1-13500-100030.05-0.12100-5002<0.051<10013.袭扰系数(R)求取根据以上所求密度系数计算求得各灾种袭扰系数,计算公式如下:a.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危岩体、崩滑危险性斜坡段)地质灾害:R=a2+b2+c2b.采空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R=a2+b24.易发程度分区确定a.对滑坡、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R27中易发区 12R<27低易发区 3R<12不易发区 R<3b.对采空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R18中易发区 8R<18低易发区 2R<8不易发区 R<2R值确定后,分析对比各灾种R值,以其中最高一级作为评价区易发程度。综合评定遵循定性分析为主,定量评价为辅的原则,当二者不一致时,以较高一级为准,将评价单元评定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且按灾害的分布、类型、数量、成因等进一步划分亚区,并以主要灾种命名。三、 分区结果根据上述分区原则与方法,充分研究现状调查资料,同时考虑行政区划分等,将调查区划分为8个评价单元,并对每个评价单元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确定,最后进行综合评定,共划分出3个大区、8个亚区,其中高易发区有1个亚区、中易发区有5个亚区、低易发区2个亚区。各分区、亚区空间分布见图3-1,综合评定结果见表3-1。表3-1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综合评定表区亚区面积(km2)灾种点密度系数a面密度系数b体积密度系数c袭扰系数R易发程度评定名称代号名称代号易发程度评价方法最终评定定量定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A1227.1地面塌陷3318高易发高易发高易发高易发地裂缝3318高易发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113.4地裂缝3213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地面塌陷215低易发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21.0滑坡42224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31.1滑坡32114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滑坡、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41.6滑坡32217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不稳定斜坡32114中易发地面塌陷、地裂缝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B550.6地面塌陷228低易发中易发中易发中易发地裂缝215低易发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C1567.6低易发低易发低易发C2312.0低易发低易发低易发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采空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1)A1:分布于县境中部煤矿集中开采区地段,呈南北向带状分布,涉及西营、下良、善福、古韩、夏店、王桥及侯堡7个乡镇,面积约227.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9.34。区内灾种多为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及地裂缝,数量较多,规模也较大,稳定性差。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出露地层为中、上更新统(Q2+3)地层及石炭系砂岩、泥(页)岩,最高海拔1075m,最低海拔930m,相对高差145m。本区矿产资源丰富,人类工程活动以煤矿开采为主,开采历史悠久。由于矿区较集中,煤层埋藏浅,采矿后形成的采空区面积较大,易发生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灾害。该区共调查地质灾害点236处,地质灾害点有采空塌陷、地裂缝,稳定性差较差,主要造成耕地破坏和房屋损毁,随着煤矿的继续开采、回采率的增加,采空塌陷、地裂缝灾害的发育程度将进一步扩大,其造成的损失也将更严重。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1.采空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1)分布于县境北部西营镇东侧,面积13.4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14。区内调查地质灾害点4处,灾种多为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稳定性差。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地面标高8801050m,相对高差170m。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砂岩页岩互层及泥岩组合与灰黄色粉质粘土、棕红色粘土及浅黄色粉土。本区共发现地质灾害点有采空塌陷及地裂缝在采矿区(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受其影响的村庄有:西营镇、马家坡、石桥、东寨等村。2.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2)分布于新石公路下良镇西邯郸一带,分布面积1.0km2m2。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区内最高海拔948m,最低海拔883m,相对高差65m。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共有地质灾害点滑坡2处,总体积为1800m3,稳定性差,主要影响公路及过往行人、车辆安全。3.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3)分布于北上公路北底乡东宁静一带,分布面积1.1Km2,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最高海拔938m,最低海拔806m,相对高差132m。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砂土及粉土。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发育1处,总体积为5000m3,稳定性差,主要影响公路及过往行人、车辆安全。4.滑坡崩塌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4)分布于襄黎公路上庄村东、王庄、艾河村路段,分布面积1.6Km2。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最高海拔1288m,最低海拔1027m,相对高差261m。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2处,不稳定斜坡1处。滑坡其总体积为201000m3,其中艾河村古滑坡体积200000m3,已稳定。主要影响公路及过往行人、车辆安全及耕地。5.采空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低易发区(B5)分布于县境南部候堡镇刘家岭落土沟一带。面积50.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31,区内灾种主要为采煤引起的地面塌陷及伴生地裂缝。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地面标高9101070m,相对高差160m。出露地层岩性主要为砂岩、砂岩页岩互层及泥岩组合与灰黄色粉质粘土、棕红色粘土及浅黄色粉土。本区共发现地质灾害点有:采空塌陷处,地裂缝处。受其影响的村庄有:刘家岭、富家凹、新庄及东回辕等村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1)分布于县境西部,涉及西营、下良、善福、夏店、虒亭、王桥及上马等乡镇,面积567.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8.33,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地面标高8801180m,相对高差300m。出露地层岩性多以中更新统、上更新统亚砂土、亚粘土为主,间夹钙质结核及古土壤层。该区相当较偏僻,根据地质环境特征及人类工程活动特点,致灾因素少,判定该区地质灾害发育机率较小。局部高陡边坡有发生崩塌灾害的可能,应注意防范。2. 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2)分布于县境东部,涉及西营、下良、北底、王桥及古韩等乡镇,面积312.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6.57,本区地貌属低山丘陵区,黄土残塬沟壑地貌,地面标高8301230m,相对高差400m。出露地层岩性多以中更新统、上更新统亚砂土、亚粘土为主,间夹钙质结核及古土壤层。该区相当较偏僻,根据地质环境特征及人类工程活动特点,致灾因素少,判定该区地质灾害发育机率较小。局部高陡边坡有发生崩塌灾害的可能,应注意防范。第三节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二、地质灾害防治成效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结合新农村建设,将实施对采矿权灭失地的农村地质灾害进行治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襄垣,改善山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级负责、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县农村地质灾害进行治理,地质环境得到恢复,以消除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农村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以避让为主,对于已被破坏和受灾害威胁区内的民众进行避让搬迁。新迁地址拟选在主沟口向阳面开阔地段或公路以东较平坦区段内。2、被破坏可耕地的地裂缝需回填,夯实整平,进行复垦。3、被疏干的井泉已直接影响着两村人畜饮水和生活,建议打深井以解决两村民众燃眉之急。地质灾害成功预测预报三、存在问题第四节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分析一、襄垣县面临的总的防灾形势襄垣县的地质灾害突出地表现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特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煤炭采空引发的采空塌陷、地面裂缝及公路开挖形成的陡立边坡引发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等。县内密布的古、老、新采空区的存在与不断扩大,导致地面发生复杂的开采沉陷变形与地裂缝、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浅层水源枯竭、水利设施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在煤矿开采区,形成地面裂缝124处,裂缝413条;地面塌陷88处,陷坑145个,面积达9.06km2。全县已有26952亩耕地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近1800间房屋开裂、甚至坍塌;太焦铁路大约10km从可能采空区范围内通过,在襄垣站五阳站之间铁路东侧距线路20余米处已发现平行于铁路延伸的地裂缝数条;在善福乡桑家河上河大丰公路旁侧,因煤矿开采及边坡开挖形成桑家河滑坡群;398m公路因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灾害而遭到破坏;约70个村庄地下水漏失,367眼民井干枯;105km的水利灌溉渠系破坏。比较典型的重大灾害有1988年8月18日和1993年8月4日发生的五阳矿矿井透水及1994年6月发生的972库库洞坍塌事故。前者是特大暴雨使浊漳河水位猛涨、溢出河床,洪水沿沿河小煤矿产生的地面塌陷及地面裂缝透入五阳矿井。后者是由于煤矿采空塌陷与煤矿疏干排水,使库区地面发生塌陷和裂缝,引起4座库洞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破坏。地面塌陷与裂缝导致的库洞开裂、坍塌、变形,给战略物资库造成巨大的损失。滑坡、崩塌灾害主要分布于襄垣县东部山区新石路、北上路及中部上大路的部分路段,多为小型滑坡、崩塌,方量一般小于1万方。尽管灾害规模不大,但若遇大雨,公路崩滑物常常阻断交通,造成当地经济损失。二、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自然致灾因素分析矿山开采及其它人类工程因素分析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任务第一节 指导思想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对地质灾害进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第二节 基本原则地质灾害防治要取得最充分的减灾效果,必须遵照下列原则:预防为主的原则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和无法准确预测的自然现象,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地质灾害的认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通过对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及调查、监测资料的全面分析,比较准确及时地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削弱灾害活动程度,尤其是人为地质灾害可通过调整人类活动,防止和减少灾害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实践证明,适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防止灾害发生,减少灾害损失的最有效途径。持续性原则地质灾害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条件下形成的。随着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的不断进行,地质灾害也在不断地发生。因此,地质灾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了取得有效的减灾效果,地质灾害防治必须长期坚持下去。重点防治原则由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财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的地质灾害进行全方位的彻底防治。因此,只能根据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和破坏损失程度以及社会发展需要,首先选择重要的地质灾害进行防治,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减灾效果。最优化原则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技术比较复杂,投入资金较大,因此防治工程必须本着最优化原则,实现防治工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与最小风险、最大利益的有机结合。第三节 目标任务一、目标总体目标建立相对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分散的受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的居民逐步得到搬迁;人口密集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步得到治理,地质灾害治理率达到××%以上,其中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搬迁)率达到××%以上。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础调查、群专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适时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使已查明的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人数减少××%以上。分期目标1、近期目标(20092010年):建立并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体系、群测群防体系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立区政府负总责,国土、建设、气象、水利和交通等部门责任明确、分工协作配合的地质灾害防治运作机制,明确各矿山等企业对本辖区地质灾害进行防治负责的责任机制;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期排查和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定期调查制度;地质灾害治理率达到7%以上,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较大的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让、治理工程完成××%以上;使已查明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以上。2、中远期目标(20112015年)完善的群测群防体系,初步建立专业监测网;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建立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基础调查、群专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处置、适时治理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地质灾害治理率达到××%以上,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较大的中型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让、治理工程完成××%以上; 使已查明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减少××%以上。二、任务管理体系、应急机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在本规划期内建立、完善以政府部门的管理体系为主体,以群测群防体系、专业监测预警体系为支撑体系和科普宣传教育体系等为辅的四个工作体系;分期、分批以不同形式进行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及宣传教育工作;并定期开展遇险撤离演练;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调查及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在规划期内再开展一次系统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核查及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调查工作;完善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地质灾害监测建立健全区地质环境监测机构,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监测专业骨干网络;建立矿山企业内部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及地质灾害防治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地质灾害防治搬迁、治理工程对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避让、治理,规划期内安排部署防治工程25个,近期安排部署防治工程12个,中远规划期内安排部署防治工程13个。各重要地质灾害的防治分期安排见表2-1、表2-2。表2-1 重要地质灾害点防治措施及近期防治建议表编号位置灾害类型规模防治分级防治分期防治措施治理经费估算(万元)乡(镇)村庄XY129下良镇上良村地裂缝可见长200-300m,宽0.3-0.5m深3-5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81XY132曹家坪地裂缝可见长200-300m,宽0.5-0.7m深3-4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60XY189夏店镇向庄村地裂缝可见长200m,宽0.4m,深3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224XY237古韩镇大黄庄村地裂缝可见长100m,宽0.8m,深3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410XY243兴庄村地裂缝可见长200-500m,宽0.2-0.5m深2-5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95XY245崔村地裂缝可见长200m,宽0.5m,深3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112XY246东南上村地裂缝可见长300m,宽1m,深3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59.5XY253西营镇观岩村地裂缝可见长50m,宽2m,深1.5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59.5XY256辘轴凹村地裂缝可见长100-400m,宽0.1-0.2m深1-1.5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137XY262侯堡镇东廻辕村地裂缝可见长500m,宽0.5m,深1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739XY264善福乡郝家沟村地裂缝可见长37m,宽0.7m,深0.3m。重点近期监测、工程231XY265路村乡庄里村地裂缝可见长20m,宽0.4m,深0.6m。重点近期监测、避让84表2-2 重要地质灾害点防治措施及中期防治建议表编号位置灾害类型规模防治分级防治分期防治措施治理经费估算(万元)乡(镇)村庄XY125下良镇东故县地裂缝可见长100m,宽1.5m,深5m。次重点中期监测、避让27XY126西故县地裂缝可见长20-150m,宽0.1-0.3m深1.5-5m。次重点中期监测、避让14XY133梁庄村地裂缝可见长90m,宽1.5m,深4m。次重点中期监测、避让53XY269西邯郸村滑坡300m3次重点中期监测、工程2.5XY270西邯郸村滑坡1500m3次重点中期监测、工程6XY139古韩镇南田漳村地裂缝可见长200-350m,宽0.2-0.4m深3-8m。次重点中期监测、避让21XY271王庄村滑坡12000m3次重点中期监测、避让24XY272艾河村滑坡1960000m3次重点中

    注意事项

    本文(x襄垣县地质灾害规划报告phpns.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