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多重耐药菌课件2018学习教案.pptx

    • 资源ID:17442107       资源大小:240.3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多重耐药菌课件2018学习教案.pptx

    1.概念(ginin) 2耐药机制第1页/共20页第一页,共21页。 多重耐药(多重耐药(MDRMDR):对):对3 3类或类或3 3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一种)的获得性类以上抗菌药物(每类中至少有一种)的获得性(而非天然的)不敏感(而非天然的)不敏感(mngn)(mngn)(中介或耐药)(中介或耐药) 泛耐药(泛耐药(XDRXDR):对除了):对除了1212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类抗菌药物之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有一种)不敏感至少有一种)不敏感(mngn)(mngn)。也就是只对。也就是只对1212类抗菌药物敏感类抗菌药物敏感(mngn)(mngn)。 全耐药(全耐药(PDR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药物菌不敏感):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药物菌不敏感(mngn)(mngn)。第2页/共20页第二页,共21页。常见常见(chn jin)(chn jin)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un p)-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第3页/共20页第三页,共21页。细菌细菌(xjn)耐药机制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可分为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 固有耐药性又称天然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较为稳定,如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 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主要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p to qi jn)产生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第4页/共20页第四页,共21页。获知获知(huzh)(huzh)方法:方法:血培养血培养痰培养痰培养各种导管、伤口、分泌各种导管、伤口、分泌物培养物培养第5页/共20页第五页,共21页。 血培养: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血培养: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biobn)(biobn)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接种于营养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 采血量:对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采血采血量:对婴幼儿和儿童,一般采血15ml15ml用于血培养。成人血培养的标本用于血培养。成人血培养的标本(biobn)(biobn)量为量为10ml10ml,血液和肉汤比一般推荐为,血液和肉汤比一般推荐为1:5101:510 采集血培养都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采集血培养都应该在使用抗生素之前进行,推荐同时采集2323份血,份血,“双侧双套双侧双套”采集采集第6页/共20页第六页,共21页。痰培养:将痰液标本接种于营养(yngyng)培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对营养(yngyng)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法第7页/共20页第七页,共21页。常见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hunzh)的隔离措施耐甲氧西林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萄球菌其他多重耐药菌其他多重耐药菌患者安置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单间隔离单间或同种病原同室隔离人员限制限制,减少人员出入严格限制,医护人员相对固定,专人诊疗护理限制,减少人员出入手部卫生遵循手卫生规范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遵循手卫生规范眼、口、鼻防护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戴防护镜近距离操作如吸痰、插管等带防护镜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应穿一次性隔离衣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或灭菌专用,用后应清洗与灭菌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物体表面每天定时擦拭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每天定时擦拭消毒,抹布专用,用后消毒每天定期消毒,擦拭用抹布用后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终末消毒床单位消毒标本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密闭容器运送生活物品无特殊处理清洁、消毒后方可带出无特殊处理医疗废物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双层医疗废物袋,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解除隔离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第8页/共20页第八页,共21页。细菌耐药监测细菌耐药监测(jin c)及预及预警机制警机制 患者:患者:1.1.确诊感染的患者入院确诊感染的患者入院(r yun)(r yun)时做到有样必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时做到有样必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疗,早隔离。2.2.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对上级医院转回病人、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入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对上级医院转回病人、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入院院(r yun)(r yun)时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时进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及时采集标本。第9页/共20页第九页,共21页。临床临床(ln chun)科室:科室: 1.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提高病原学标本的送检率,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本,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及时送检相应合格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患者和定植患者。若属于(shy)医院感染散发则于医院感染散发则于24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小时内报医院感染报告卡。2.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短时间发生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短时间发生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立即上报医务科、院感科,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应立即上报医务科、院感科,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医院组织专家组进行调查,同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第10页/共20页第十页,共21页。临床临床(ln chun)科室:科室: 3.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临床科室收到病原学检查结果后,要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或调整抗菌药物。 4.加强对免疫力低下、危重患者、有相关流行病学史患者进行(jnxng)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填写多重耐药菌病人登记表。第11页/共20页第十一页,共21页。临床临床(ln chun)科室:科室: 5.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并做好标准预防措施。 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qgun)切开、气管(qgun)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7.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第12页/共20页第十二页,共21页。预防和控制预防和控制(kngzh)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的传播 (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二)减少或消除定值 (三)应用疫苗预防耐药菌感染 (四)阻断传播: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gunl) (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六)加强政府的干预 (七)重视国际交流与协作第13页/共20页第十三页,共21页。隔离隔离(gl)措施措施 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2.隔离病房不足时才考虑进行床边隔离,不能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3.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设置隔离病房时,应在门上粘贴接触隔离标识,防止无关人员进入。 4.进行床边隔离时,在床栏上标贴接触隔离标识,以提醒医务人员以及家属。当实施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病人,MDRO感染病人安排(npi)在最后。第14页/共20页第十四页,共21页。隔离隔离(gl)措施措施 5.如病人需离开隔离室进行诊断、治疗,都应先电话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它科室作好准备,防止感染的扩散。 6.在该病人转送去其他科室时,必须(bx)由一名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7.接收部门的器械设备在病人使用或污染后进行清洁消毒。 第15页/共20页第十五页,共21页。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多重耐药菌的隔离措施(cush)落实情况:落实情况: 1、接触隔离医嘱; 2、在住院(zh yun)病人一览表上有“MDRO”蓝色小牌的隔离标识; 3、在住院(zh yun)病历夹上贴有“MDRO”蓝色小牌的隔离标识; 4、在隔离病室(或隔离区)有“MDRO”蓝色小牌的隔离标识; 5、在病人床头卡挂标有“MDRO”蓝色小牌的隔离标识; 6、病人床边备快速手消剂; 7、病人床边备隔离衣; 8、可复用的医疗器械(体温表、血压计等)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 9、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每天清洁消毒; 10、对病人及家属宣教; 11、转诊或行检查前通知接诊、检查科室; 12、接触该病人或其环境前后进行手卫生.第16页/共20页第十六页,共21页。第17页/共20页第十七页,共21页。接触接触(jich)(jich)隔离具体措施隔离具体措施 1.在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2.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清洁和消毒用品。3.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4.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并洗手和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5.使用过的抹布、拖布必须用1000mg/l有效有效氯溶液浸泡(jnpo)消毒处理。第18页/共20页第十八页,共21页。6.非急诊用仪器(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不能专人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消毒。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wn chng)后用75%酒精进行擦拭三遍消毒。8.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1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好转或治愈、培养阴性,方可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第19页/共20页第十九页,共21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20页/共20页第二十页,共21页。NoImage内容(nirng)总结1.概念。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放入利器盒。(四)阻断传播(chunb):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3.当感染者较多时,应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7.进行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的仪器必须在检查完成后用75%酒精进行擦拭三遍消毒。第19页/共2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二十一页,共21页。

    注意事项

    本文(多重耐药菌课件2018学习教案.pptx)为本站会员(知****量)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