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21管理学必看.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21管理学必看.精品文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文都考研强化班内部讲义管理学2011考研指南 2011年课程代号:821 参考书目:罗宾斯管理学第九版开考学院及专业:知识产权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 息 学 院: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特别说明:考试试卷由工商管理学院命题。第一部分 参考用书使用说明 2011年初试指定参考用书: 管理学(第九版) 斯蒂芬·P·罗宾斯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特别说明: 2003年到2007年近五年的考验参考书中都有一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郭跃进教授编写的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也就是说以前管理学初试参考用书为两本,然而今年却只有斯蒂芬·P·罗宾斯所著管理学(第7版)一本参考书,有些的同学就慌了,因为他们认为郭跃进的管理学是中南财大自己编的书肯定会重点考察,而罗宾斯的书只是辅助性考察,这是常理,毕竟好多学校在多本指定用书中都是以自己学校编写的教材为组要考查对象,其他书只是辅助参考,基于这点有些同学可能认为今年试卷难度是否会加大,其实不然,原因有两点:第一,仔细分析过试卷的同学可能会发现,虽说近几年都是两本参考书,但几乎100%的题目的答案都可以在罗宾斯的书中找到答案,但在郭跃进的书中只能找到60%左右的答案,因此应该认为减少一本书是人性化的回归,毕竟两本书的框架体系差不了多少.第二,财大本校本科生用的就是罗宾斯所著管理学,这一点能充分说明在复习中一定要以罗宾斯所著管理学为重点,同时也可以辅以其他一些经典教材(当然也包括郭跃进的书),但一定要分清主次.教材使用建议:1. 上辅导班前一定要通读教材,阅读要全面,包括一些不考的章节都看一下2. 上完辅导班后结合讲义对照课本在认真看一遍书,这时就不用看一些根本不可能考的章节了,同时重点看讲义上标示重点的考点,同时也要兼顾其他,以不变应万变,获取高分.3. 罗宾斯的课本的特点是生动活泼,把一些概念用案例来辅助讲解,一定要重视这些例子.4. 每小节后面都有一些简短的问答题,建议把这些题目的要点都答在课本上,一定要注意答题时凭自己的记忆答题,再对照课本看自己的答题情况,然后加以改正.第二部分 往年录取情况简介特别注意:从2010年开始我校取消公费自费制度,开始实行奖学金制度!2007年录取人数情况专业名称原计划指标上线数最终录取人数公费人数(不含保送)企业管理(公司管理)303332 10人力资源管理2533 3312 技术经济与管理533 3 2006年2007年录取分数线急中南公费线专业名称06国家线06中南线07国家线07中南线企业管理(公司管理)340343(380公费)330330351公费 人力资源管理340345 3303301技术经济与管理340340330330在2008年研究生录取中,管理学院的国家线是330分,中南的录取分数线也是330分,单科线也是国家线,根据这些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了解到只要过了国家线考上中南的概率是很大的。2009年情况有点特殊,原因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国际为了缓解结业压力,把考研分数线降低,只有315分,工商学院中包括技术经济管理,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这几个专业都是只需要315分。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和市场营销则是维持了几年前的情况,初试分数线继续保持在330左右,公费线继续保持在350到360之间,录取人数方面:1. 公司管理36人2. 物流管理3人(因为只有3人上线,就只录取了3人)3.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30人以上。4. 市场营销 25人左右第三部分 专业课复习进度安排2008 9-2008 10 认真阅读指定用书,不留一个死角200810. 专业课辅导强化班,认真听课,积极交流作好笔记2008 11月 针对讲义再看课本,把握重点,易考点,注意全面,整理自己的笔记200812上旬 专题复习,计算,问答,论述,案例等,200812-考前 扎实全面背诵,把握重点,上冲刺班.第四部分 知识点串讲首先参考课本的第8章(战略管理),第12章(人力资源管理),第14章(行为的基础),第15章(理解群体与团队)这些章节不是考试范围,可以粗略的看看甚至不看,在后来的知识点背诵过程中就不需要记忆这些章节了。重点章节:第2.3.6.7,10.16.17章,近几年的真题中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章节。第一章 管理与组织导论本章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管理、管理者及管理学的含义,了解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和技能结构;掌握管理的职能、性质和管理学的特点。本章重点:1.管理者的定义,及对管理者的分类.2.管理的定义,及具体含义.3.管理的效率与效果.4.管理的职能(法约尔最初提出的五项职能和现代压缩后职能).5.管理角色理论中的十种管理角色及其归类.6.管理技能7.管理系统8.管理的权变变量9.管理的普遍性.本章重点剖析:1.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管理者通常被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2.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的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 这一过程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职能组成的基本活动中。3. 管理的效率是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因为管理者所面对的资源是稀缺的输入,包括象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所以他们必须有效的利用这些资源.,效率通常是指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但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者还应当关注效果,也就是完成活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效果通常是做正确的事,即所做的事有助于组织达到目标.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效果是关于做事的结果,或者说达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者不能只是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的目标,也就是关注效果,同时还要尽可能高的效率完成工作.4. 法约尔最初提出的五项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经过不断发展,这些管理职能进一步被压缩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项职能.(1)计划:确定目标,制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2)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由谁去做。 (3)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参与者以及解决冲突。 (4)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确保其按计划完成。5.管理者角色(亨利·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范畴 涉及人际关系: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涉及信息传递: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涉及决策制定:企业家、混沌驾御者、谈判者 6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和素质,分别是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1)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某种特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会计和计算机技术等技能.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该技能非常重要.(2) 人际技能包括如何与员工沟通,如何激励引导员工工作使其付出最大的努力来工作,该技能对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3) 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过程.对于高层管理者而言,概念技能非常重要.7.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系统是由相互依赖和相互关联的事物组成的统一整体,组织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多种因素.8. 不同的和变化的情境要求管理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比较普遍的权变变量包括:组织规模,任务和技术的例行程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个体差异.9.管理者工作的普遍性 (1)无论在组织的哪一个层次上,低层和顶层(2)无论在何种类型的组织,盈利和非盈利的(4) 各种规模的组织,大规模和小规模第二章 管理的昨天和今天学习目标及重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明确各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对管理的贡献.本章重点1.管理的历史背景.(早期管理的例子,亚当·斯米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国富论>>和工业革命,)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贡献.3.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4. 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人际关系学说阶段(霍桑试验)和现代行为科学研究的内容5. 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章重点剖析:1. 管理的历史背景(1)早期管理的例子:埃及金字塔的建设,罗马教会的管理和中国长城(2)亚当·斯米关于劳动分工的著作<<国富论>>:将工作分解成一些单一和重要性的作业,提高工人技巧和熟练程度。 (3)产业革命:采用机器化大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2. A科学管理理论中泰罗的四条管理原则:1、对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科学的分析,以科学的方法代替陈旧的操作方法。 2、科学的挑选人,培训人,促进工人的进取心。 3、在科学的方法下,与人合作。 4、管理人员和工人各负其责。B吉尔布雷斯夫妇(时间和动作的研究):用动作摄影来研究如何消除手和身体的多余动作,还研究采用适当设计的工具和设备来优化工作绩效.C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贡献(1)提出了四条管理原则,分别是开发出一套科学方法,合理挑选员工,与工人合作,管理者和工人承担各自胜任的工作.(2)时间与动作研究消除多余的工作.(3)使用具有刺激性的报酬体系.3. 般行政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A法约尔:他认为管理是一种涉及所有关于人的控制和协调的共同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包括五个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第一个将管理定义为五个职能人),同时还提出了14条管理原则。B韦伯描述的一种理想的组织类型官僚行政组织,这是一种组织形式,其特征为,依据劳动分工的原则,具有清楚定义的层次,详细的规则和规章制度,以及非个人的关系。他的理论成为当今许多大型组织结构设计的模型。4. 行为科学理论A人际关系学说阶段(霍桑试验)霍桑试验得出的有关结论:人是社会人;影响工作效率的因素:工人的积极性,家庭和社会及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钱不是唯一的决定的因素,感情有重大影响 ;基层管理要重视人际关系,和工人多交流 非正式团体左右着工的行为,对员工产生影响;霍桑试验作用在于引起重视人的因素,人们开始从积极的寻求提高工作满意和士气的途径B现代行为科学研究:激励理论,领导理论,群体研究,组织发展理论及其他行为命题的研究5. 未来管理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1、全球化2、劳动力多元化3、创业精神4、电子商务5、管理创新与弹性6、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戴明) 含义:1、强烈地关顾顾客 2、坚持不断的改进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 4、精确的度量 5、向雇员授权7、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8、工作场所精神境界第三章 组织文化与环境本章重点1.管理万能论与管理象征论.2.组织文化的定义及维度.3.(名词解释)强文化与弱文化.4.(问答)文化的来源以及员工如何学习文化.5.(问答及论述)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6.外部环境的定义及分类.7.(问答及论述)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8.利益相关者管理.本章重点剖析1. (1)管理万能论:认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它在管理学理论和社会中占主导地位。 (2)管理象征论:认为管理者对实质性的组织成果起着极为有限的作用,因为大量的因素是管理者所不能控制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象征性的效果。 (3)管理实际现实:是两种观点的综合:每一个组织中都存在着限制管理者决策的内部约束力量(组织文化)和外部约束(组织环境),但在一个相当大的范围内,管理者能对组织的绩效施加重大影响。2.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观体系,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雇员的行为.组织文化有七个维度:a关注细节,b成果导向,c员工导向,d团队导向,e进取性,f稳定性,g创新与风险承受力.3. (1)强文化:强烈拥有并广泛共享的基本价值观的组织。 (2)强文化作用:强文化传递那种选择是可取的,那种选择是不可取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者的决策。 (3)一个组织文化的强弱或居于其间与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雇员的流动程度及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4. A文化的来源(1)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 (2)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的东西 B员工如何学习文化:故事,仪式,有形信条,语言.5. 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 文化制约者管理者的行为,它象一个自动过滤器,左右着管理着的知觉,思想,感觉和行动.强文化把哪种选择是可取的, 哪种选择是不可取的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同时也把哪些行为是恰当的也传递给了管理者.文化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几大职能中也影响着管理者的行为.6.外部环境:指对组织绩效起着潜在影响的外部机构或力量,分为具体环境和一般环境。 具体环境:指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环境、组织的具体环境的相关要素有: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和公众压力集团 一般环境:包括那些对组织有潜在影响,但其相互关系尚不清晰的力量。这些力量主要有: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因素和全球条件.7. 环境对管理者的影响评价环境的不确定性: 变动程度:a动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大幅度改变;b稳态环境:组织环境要素变化很小 复杂程度: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稳定的和简单的环境是相当确定的,而越是动态和复杂的环境,其不确定性越大. 越是动态和复杂的环境,管理者在这种环境中影响力最小,越是简单和稳定的环境,管理者在其中的影响力最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威胁者一个组织的成败,管理者应当把这些补缺定性降低到最低.8.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指组织外部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活动影响的任何相关者.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管理方式包括:利益相关者伙伴关系,跨域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扫描和监控环境.第四章 全球环境中的管理本章整体重点论述1.三种全球观,包括民族中心论,多国中心论,全球中心论.2.几个重要的区域贸易联盟包括: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东南亚国家联盟.3.全球性组织,多国公司,跨国公司和无国界组织.4.(易考论述)全球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了解国外与本国的法律差异. 经济环境,包括汇率的波动,通货膨胀和不同的税收政策. 文化环境(民族文化):包括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差距,不确定性规避,生活的数量与质量.第五章 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本章重点归纳1.社会责任的古典观与社会经济观2.社会责任、社会义务和社会响应及其关系3.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4.共享价值观的定义,作用及建立共享价值观的途径5.管理道德及四种道德观6.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及道德行为的改善本章重点剖析1. 社会责任的古典观认为管理唯一的社会责任就是使利润最大化.社会责任的社会经济观认为管理的责任不仅是使利润最大化,而且还要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2. 易出名词解释(1)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2)社会义务是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当它符合了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它已经履行了它的社会义务。(3)社会响应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区别: 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决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从而找出基本的道德真理。社会响应是由社会准则引导的社会准则的价值,他们能为管理者做决策提供一个更有意义的指南3. 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大量研究表明,在公司的社会责任和经济绩效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的关系,经济标准只能评价短期绩效,但社会责任对经济绩效在很厂的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即存在一些评价的方法论问题,我们只能下出这种接结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一个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明显降低了其长期经济绩效。4. 共享价值观的定义,作用及建立共享价值观的途径。A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管理是管理者建立.推行和实践组织共享价值观的一种管理方式,一个组织价值观反映了赞同什么以及信奉什么,共享的组织价值观构成了组织文化,并影响了组织的运营方式和员工的行为方式.B共享价值观的作用(1)共享价值观为管理决策和行动充当指路牌.(2)共享价值观对员工的行为进行塑造以及沟通组织对其成员的期望.(3)共享价值观影响着市场营销的成效.(4)共享价值观是建立团队精神的一种途径C建立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公司全员参与(2)允许各部门或单位适当调整价值观.(3)预期并接受雇员的抵制(4)实践这些自己亲自参与建立的价值观.5. 四种管理道德观道德:通常指规定行为是非的惯例或原则(1)道德的功利观:完全按照成果或结果指定决策的道德观点(2)道德的权利观:这是与尊重和保护个人自由和特权有关的观点,包括隐私权、良心自由、言论自由、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3)道德公正观理论:这要求管理者公平公正地加强和贯彻规则。(4)社会契约整合理论:根据实证因素(是什么)和规范因素(应当是什么)来制定道德决策。6. (易考论述)A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1)道德发展阶段:前惯例 惯例 原则。 (2)个人特征,包括价值观,自我强度和控制点。 (3)结构变量:组织结构设计有助于形成管理者的道德行为。有些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而另一些只能给管理者制造困惑。模糊性最小的结构设计有助于促进管理者的道德行为。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也会影响道德行为。一种可能形成叫高道德标准的文化,是一种高风险承受力,高度控制,以及冲突高度宽容的文化。 (5)问题强度:人们所受的伤害越大,认为是邪恶的舆论就越强;行为发生和造成是伤害的可能性就越高;从行为到后果的间隔时间就越短;观察者感觉与行为受害者越接近,问题强度就越大。B道德行为的改善:一个综合的道德计划应包括经过甄选去除不符合道德要求的求职者,一个成文的道德准则和决策规则,高层管理的承诺,明确和实现的工作目标,道德培训,综合绩效评价,独立社会审计和正式的保障机构第六章 决策本章重点归纳1.决策定义及决策的程序.2.(论述)决策的普遍性.3.决策的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及决策的满意原则.4.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5.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6.群体决策7.决策风格.本章重点剖析1.决策:按组织目标在组织内外条件约束下,对多个可行方案进行比较选择,并执行选择结果的管理活动, 决策程序: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为决策标准分配权重,开发备选方案,分析方案, 选择方案, 实施方案,评价决策效果.2. 决策的普遍性.(1)计划.计划中的决策问题主要有确定组织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个人目标的难度,以及选择合适的战略保证目标的达成.(2).组织.组织中的决策问题有确定合适的管幅度,采用集权还是分权,职位应当怎样设计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等诸多方面.(3)领导,领导中的决策包括怎样处理员工情绪低落的问题,选择什么样的领导方式最合理,以及有关激励员工的问题等方面.(4)控制.控制中的决策问题包括要对哪些活动进行控制,怎样控制,绩效偏离到什么程度才算显著偏离等.3. 决策的理性假设,有限理性及决策的满意原则 (1)理性假设 :问题是清晰明确的,要实现单一而明确的目标,所有方案和结果是已知的,偏好是清楚的,偏好是一贯而稳定的,不存在时间或成本的约束,最终的选择将使经济报偿最大化。这些导致理性决策的制定. (2)有限理性及决策的满意原则:有限理性是把问题的本质特征抽象为简单的模型,而不是直接处理全部复杂性的决策行为。然后在组织的信息处理限制和约束下,管理者努力在简单的模型参数下采取理性行动,起结果是一个满意的决策而不是一个最大化决策,即是一个解决方案“足够好”的决策。4.A决策问题的类型(1)结构良好问题:指那些直观的、熟悉的和易解决的问题。(与完全理性假设接近一致)(2)结构不良问题:是新的或不同寻常的、有关儿问题的信息是含糊的或不完整的问题 B 程序化决策:运用例行方法解决的重复性决策 a程序:是管理者能用于响应结构良好问题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顺序步骤。 b规则:一种清晰的陈述,告诉管理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政策:政策使管理者沿着特定的方向考虑问题. C非程序化决策 :这些决策是独一无二的,是不重复发生的。当管理者面临结构不良问题或新出现问题时,是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解决方法可循的。它需要一种定式的反应。 5. (1) 确定性决策:每一方案的结果都是已知的,能做出理想而精确的决策(2) 风险性决策:在制定决策时可以估计某一结果或方案的概率的情形的决策(3) 不确定性决策:在制定决策时不能作出确定性和合理的概率估计时,不确定性就产生了,这时候决策者的选者会受到他的心理取向的影响。6. A集体决策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信息更完整,方案更多,对方案的接受程度更大,以及更具合法性(2)缺点:耗费时间,它可能被少数人所左右,产生遵从的压力并是责任不清B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1)头脑风暴法:利用一种思想产生过程,鼓励提出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2)德尔菲法:一种更复杂更耗时的方法,除不需要群体成员列席外类似于名义群体法 (3)电子会议:将名义群体法与尖端计算机技术结合7.决策风格.依据决策者的思维方式(理性,直觉)和模糊承受力(高,低)等将管理者的决策风格分为:分析型,概念型,命令型,行为型四种决策风格.第七章 计划本章重点1计划工作的含义及目的.2.计划与绩效的关系.3.计划的种类4.(论述)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5.(极其重要)目标及目标管理6.计划工作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7.(名词解释)动态环境下的计划(滚动计划法)本章重点剖析1.A计划工作的含义:包含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目标,以及开发出一组广泛的相关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工作.B计划工作的目的:(1)计划建立了协调,他给出了管理者和非管理者的努力方向.(2)计划可以通过迫使管理者具有前瞻性来降低不确定性.(3)计划还可以减少活动的重叠和浪费.(4)计划设定了目标和标准,这些目标和标准可以用于控制.2.计划与绩效的关系.(1)一般地说,正式计划通常与更高的利润,更高的资产报酬率及其他积极的财务成果的联系。 (2)高质量的计划过程和适当的实施过程比泛泛的计划更可以导致较高的债效。 (3)正式计划并不一定导致高绩效,外部环境的影响通常更重要更关键(4)计划与绩效的关系还受到计划时间结构的影响,一组织要改进他的绩效,至少需要四年的系统性的正式的计划工作。3. 计划的种类A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依据重要性划分) 战略性计划:应用于整体组织,为组织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位的计划。 战术计划:规定总体目标如何实现的细节的计划。B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依据时间划分) 长期计划为超过3年期的计划,短期计划为1年或短于1年的计划。C具体计划与方向性计划(按内容详尽性划分) 具体性计划:具有明确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没有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的计划。 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些一般的方针,指出重点但不限定具体目标上或是特定的行动成果.4. 计划工作的权变因素.(1)组织的规模和层次:较低层次的管理者主要制定战术决策,随着组织层次的升高,计划工作就越带有战略导向。(2)环境的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计划更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期限也应更短,同时也应该更加具体灵活。(3)未来许诺的期限:管理者的计划应当延伸到足够远,以便在此期限中能够实现当前的许诺,计划对太长的期限和太短的期限都是无效的。(4)组织的生命周期: 幼年期指导性计划,短期计划 成年期具体计划,长期计划 衰退期指导性计划,短期计划 5. 目标及目标管理A目标:目标是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期望的产出,他提供了所有管理决策的方向,构成了衡量标准,参照这些标准就可以度量实际工作的完成情况.B传统目标设立过程 传统目标设立中目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设立,然后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组织的各个层次上。目标在处在自上而下分解过程中,丧失了清晰性和一致性 C(1)目标管理(MBO)定义:目标由下级与上同共同决定,并且定期检查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而奖励则是根据目标的完成情况来确定。 (2)MBO的作用:MBO将目标人微言轻一个激励因素,让人们确切了解对他们的期望,使他们参与自身目标的设立过程,将他们实现目标的进展不断地反馈给他们,以及根据实现目标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奖励,这些因素增强了MBO的激励作用。D目标管理的步骤 (1)约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 (2)在经营单位和职能部门之间分配主要的目标。 (3)单位管理与其上同一道合作具体目标。 (4)在部门成员的合作下将具体目标落实到最个人头上。 (5)管理者与下级共同判定行动计划并达成协议。 (6)实施行动计划。 (7)定期检查完成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向有关人员反馈结果。 (8)通过基于债效的奖励强化目标的成功实现 E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1)在动态条件下,目标管理可能失去作用。(2)可能导致雇员 过分关心自己的目标,而忽视组织的整体目标。(3)要切实执行,不能流于形式。 6.计划工作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1)易造成刚性(2)动态的计划难以制定计划.(3)计划不能代替直觉和创造性.(4)计划强调的是今天的竞争,而不是明天的生存。(5)计划会强化成功,但也会导致失败。第八章 战略管理 (本章不考)第九章 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说明:本章主要以计算为主本章重点归纳1.(名词解释)环境扫描,预测及标杆比较.2.预算3.排程(甘特图,负荷图和网络计划技术PERT)4.盈亏平衡分析和线性规划5.项目管理和脚本计划本章重点剖析1.环境扫描:指游览大量的信息以觉察正在出现的趋势和形成一套设想. 预测:是组织计划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标杆比较:寻求具有那些杰出绩效的竞争对手的最佳实践,管理者分析这些实践,然后通过复制这些实践来改善自身的质量的一种行为.2.预算:预算是一种数字性的计划,用于对特定的活动分配资源.又分为:固定预算法,比例增长法,零基预算法(零基预算并不是强调一切活动都从零开始,而强调的是对所有的活动进行必要的支出与效益的比较评估,对所有要在下个时期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必要的审核,确保支出的合理性)3.(1)甘特图:轴上表示计划的工作和实际完成情况之间的关系,在另一轴上表示用去的时间(监控计划的和实际活动进度) (2)负荷图:监控整个部门或特定资源的能力利用 (3)PERT网络计划技术:监控项目的进程,识别可能的瓶颈环节,以及必要时间调度资源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4.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公式BE = TFC /(P-VC) TFC,全部固体成本; p,产品单价;vc,产品单位变动成本.线性规划: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对实现目标的多种可行方案进行选择,以使目标达到最优化5.项目管理和脚本计划 项目管理:是使项目活动按时间进行,不突破预算,符合规范的管理过程. 脚本计划:其目的在于制定出可能导致不同结果的多种方案,虽然脚本计划不能预见未来,但它能够通过不同的情况条件下演示潜在情况的方式而减少不确定性.第十章 组织结构与设计本章重点归纳一、组织的定义及其类型1、定义2、组织类型政治组织、行政组织与经济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机械式组织与非有机式组织二、组织设计的要素1工作专门化2部门化3指挥链4管理幅度5集权与分权6正规化三、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战略与结构2规模与结构3技术与结构4环境与结构四、常见的组织设计1传统组织设计2现代组织设计本章重点剖析一、组织的定义及其类型1、定义2、组织类型政治组织、行政组织与经济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机械式组织与非有机式组织机械式组织是传统设计原则的产物,它具有严格的结构层次和固定的职责,强调高度的正规化,有正式的沟通渠道,决策常采用集权形式。它是按照不同的设计原则对组织的划分.有机式组织是相对于机械式组织而言的,它是现代组织设计原则的产物,强调纵向和横向的合作,职责常常根据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更多地依靠非正式渠道进行沟通,决策常采用分权形式。有机式组织具有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分权化的松散结构和具有熟练技巧的职业化的员工,能够领先职业标准来指导自身行为,无需过多规则和直接监督.机械式组织与与有机式组织的主要区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式组织有机式组织1、严格的层级关系1、松散、灵活的具有高度的适应性2、因定的职责2、合作(纵向的、横向的)3、高度的正规化3、不断调整的职责4、正式的沟通渠道4、低度正规化5、集权的决策5、非正式沟通渠道 6、分权的决策二、组织设计的要素1工作专门化:工作专门化是用来描述组织中的任务被划分为各项专门工作的程度。工作专门化的实质是不将整项任务交由一个人承担,而是将其细分为若干步骤,各成员只完成单独的某一项任务,而不是全部工作,这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2部门化:组织中的活动应当经过专业化分工而组合到部门中,选择部门化方法需要反映最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和各单位目标的要求,部门化方式:职能部门化/产业部门化/顾客部门化/地区部门化/过程部门化 3.指挥链:指从组织高层延伸到低层的这样一条持续的职权线,它界定了谁向谁汇报工作。(职权,职责和统一指挥原则)4管理幅度:管理者能够有效地直接指挥的下级数量 5集权与分权:集权化反映决策集中于组织中某一点的程度,分权化指低层人员提供投入决策或则实际作出决策的程度。6正规化:指组织中各项工作标准化,以及员工行为受到规则和程序的约束。三、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1)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应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目标是由组织的战略决定的,所以,结构应该服从于战略.如果管理者对组织的战略作出了重大调整,那么此时也应该修改组织的结构,以适应和支持这一调整变革(2)组织规模.组织的规模明显的影响着组织的结构,如大型组织趋向于比小型组织具有更高程度的专门化,部门化和集权化,规则条例也更多.(3)技术.任何组织都采用某种技术,用技术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因此技术也影响者组织的结构,技术越常规化,组织结构应当标准化,机械式.工程技术的组织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手工技术应当分劝化,非常规技术的组织应当采用灵活,高度分权化,低正规化的有机式组织.(4)环境.环境的不确定性越大,组织越需要有机式组织设计提供灵活性,然而在稳定简单的组织中,机械式组织趋向于最有效.四、常见的组织设计1传统组织设计:简单结构,职能型结构和事业部型结构.a简单结构就是一种低度部门化,宽管理幅度,职权集中于一个人手中,且正规化程度较低的组织设计,其主要缺点在于只适合小企业,对成长后的企业不适用,并且过于依赖一个人是有风险的.b职能型结构是将相似和相关职能的专家组合在一起的组织设计.其缺点在于会使管理者看不清组织整体的最佳利益,职能专家相互隔离,不了解其他单位工作.c事业部型结构是一种由相互独立的单位或事业部组成的组织结构.其缺点在于活动和资源重复配置导致成本上升,效率降低2.现代组织设计1.基于团队的结构.2.矩阵型结构3.项目型结构4.无边界组织5.学习型组织第十一章 管理沟通与信息技术本章重点一、沟通的定义及过程1、沟通定义:指意义的传递和理解.2、沟通作用:民主管理,保证科学决策,改善人际关系,鼓舞士气,改变职工态度,改变职工行为3、沟通过程:信息发送者通过编码转化为信息,信息通过媒介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解码转化为信息,然后反馈给发送者,全过程都会受到噪音的影响.二、人际沟通方法:口头,书面.非语言(体态语言.语调)三、人际沟通障碍1、沟通障碍的类型:过滤,选择性知觉,情绪,信息超载,防卫,语言和民族文化.2、沟通障碍的克服途径:运用反馈,简化用语,积极倾听,控制情绪,注意非语言提示.四、组织沟通1、组织沟通的类型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横向沟通,斜向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2、组织沟通网络:链式网络,轮式网络,全通道式网络第十二章 人力资源管理 不考第十三章 变革与创新管理本章重点1.组织变革的定义,必要性及变革力量.2.变革的方式:风平浪静式,急流险滩式.3.变革的阻力及减少变革阻力的技术.本章只需要了解的知识点4.变革的类型:结构变革,技术变革,人员变革.结构变革1改变组织的复杂性规划和集权化程度等,结构要素 2对实际的结构设计作重大改变,变化结构类型,职务再设计。 技术变革1引入新的设备,工具或操作方法 2用自动化以机械取代人力 3扩大计算机化的应用范围 人的变革组织发展 5.变革管理中的新问题(组织文化变革,持续的质量改进和流程再造,如何处理员工的压力).6.创新的激发和培育.本章重点剖析1.组织变革:组织变革又称为组织发展,指的是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内部情况等方面的变化,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组织生存与发展能力的过程或结果.变革力量: (1)外部力量:新的竞争出现,政府法律加条例 ,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变化 . (2)内部力量:管理当局重新制订或修订其战略,组织劳动力队伍的改变,新设备的引进,员工态度的变化. (3) 管理者作为变革的催化剂和管理变革过程的人.任何管理者和可能成为变革推动者,但变革推动者也可以是非管理者(内部的职能专家或外部的咨询人员)2. 变革的方式: 风平浪静式:变革是对组织平衡状态的一种打破,组织被看作是稳定的,可预见的,只是偶然的危机才扰乱了它的秩序。 急流险滩式:变革是持续的,不可预见的,管理者必须对不断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