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 资源ID:17458170       资源大小:640K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精品文档.九年制学校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1课 人类的形成课时划分1教学课时第1 课时总备课数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包括人类的出现、氏族社会的产生等相关史实。2、过程与方法: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氏族社会的产生和原始社会解体等相关重点问题的阐释和分析,使学生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人类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尺。教学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教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学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 ,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导入新课:可借用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也就是“上帝造人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关提问,从而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1、人类的出现:(1)讲清人类起源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基本阶段,即“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概念。“猿类”是指生活在千、百万年以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是指从猿到人的过渡,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则是指已能够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2)关于人类进化史,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旨在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和探究。教师要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从教科书和已掌握的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作为思考和探究的素材。组织系列式的议论和讨论,并与教师的陈述和总结相结合。2、教师简要介绍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参加会议代表的广泛性,便于学生理解会议的重要作用,也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含义打下基础。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资料片段或录音片段,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3)关于人种的起源问题,教师可结合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分子宣扬的“种族优劣论”和所谓的“白种人是最优秀的种族”等相关言论,引导学生积极探讨人种起源的原因,驳斥“种族优劣论”的邪说。考古发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已经遍布亚、非、欧、美各洲大陆,由于混血和地球各区域地理条件差别造成的巨大影响,人类经遗传而造成的肤色、毛发、鼻唇等也极不相同,终于形成黄、白、黑三大人种。但这是外貌特征的差异,各人种在体质和智力上并无优劣之分。人种的划分是人类起源后在迁徙过程中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形成的。近现代史上,帝国主义宣扬的“种族优劣论”是为他们的侵略战争服务的。3.“氏族社会”是本课的重点。(1)提问:“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人类为什么过着群居生活?”引导学生看书作答,使学生对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有初步的了解,也为下面讨论“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等有关问题做准备。(2)讲述氏族社会的产生时,应积极引导学生从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婚姻关系的变化(即从血族群婚到族外群婚制的转变)角度去分析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通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 (3)利用活动与探究中提出的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讨论:问题一:氏族社会的产生有什么作用?问题二: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打出讨论题后,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寻找答案。阅读理解教科书相关内容及材料;在讨论氏族社会产生的作用时,教师可作适当的提示和引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讨论上述问题时,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议论,鼓励发表不同意见,再选派代表进行概括和总结,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时,可提示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提出看法要说明理由;二是看问题要全面。4.“原始社会的解体”是阅读教材,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时要注意通过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探究能力。例如:(1)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2)国家与氏族组织相比有哪些不同特征?(3)为什么说残暴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三、最后教师可用本课标题“人类的形成”作全课总结。投影图示:四、课堂练习:(使用投影)五、推荐作业:制作与本课有关的自由阅读卡。附:板书设计一、人类的出现二、氏族社会: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三国家的产生: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2课 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课时划分课时1教学课时1总备课数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历史。包括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明古国的相关历史知识。2、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种姓制度等相关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奴隶制度的实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特征的能力。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金字塔的建造、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一是古代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二是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教法 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学法联系课本内容讨论。教学准备座谈,课前收集典型资料。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复习提问: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有何共同点和不同点?二、导入新课:1.教师可利用课文导言中狮身人面像的故事,让学生初步领略亚非地区大河流域灿烂而神奇的文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金字塔的国度”是本课重点之一。(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7至8页的内容及其相关历史资料,让学生在现有条件下获取知识的有效信息;(2)利用多媒体手段,放映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及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让学生尽可能多角度地获取课本外的知识信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3)组织系列讨论:利用课文中动脑筋的栏目内容,用投影仪或幻灯机打出讨论题:问题一: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问题二: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筑的?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发挥。最后选派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作最后总结。问题一: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是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话。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文明两者的关系。在非洲广阔的土地上,尼罗河由南向北、倾泻而下,注入地中海。古埃及人的活动范围,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不仅使河流沿岸的土地得到灌溉,而且水退后留下肥沃的黑土,便于农作物生长,这就给古埃及人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尼罗河不仅养育了埃及人民,而且也孕育了埃及文化,马克思说:“计算尼罗河水的涨落期的需要,产生了埃及的天文学”,古埃及的科学文化知识正是在利用和改造尼罗河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因此,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河水犹如母亲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埃及儿女。问题二: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特别是史书(希罗多德的著作)的记载,都认为是依靠奴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但是在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埃及人是如何用原始的工具将一人来高、两吨半重的巨石从山上凿出?又是如何将巨石从几英里甚至几十英里外运来,再吊上甚至高达一百多米的塔顶?对于这些问题,无人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一些学者推断,古埃及人是借助畜力和滚木,把巨石运到建筑点的,他们又将场地四周天然的沙土堆成斜坡,把巨石沿着斜坡拉上金字塔。就这样,堆一层坡、砌一层石,逐渐加高就是金字塔。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推断金字塔并非地球人所造,而是外星人所为。当然,要真正揭开金字塔的建筑之谜,还得依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和勤奋研究。3.“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1)结合课本地图或教学挂图,讲清“新月沃地”的概念含义。(2)提问:两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和尼罗河流域相比,有什么共同点?由此使学生认识大河流域人类文明产生的共同规律,为后面的“古代人类文明为何产生在大河流域”问题探究奠定基础。(3)讲述两河流域人类文明的产生,着重向学生介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和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不必补充材料,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4)汉谟拉比法典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适当介绍一下汉谟拉比法典被发现的经过(1901年,法国考古学家在伊朗的苏撒考古时发现,后被劫夺到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清汉谟拉比制定法典的目的和法典本身的历史价值。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中的小字材料,然后根据法典的部分条款组织学生讨论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陈述总结:从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看,它处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在阶级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国家政权的工具。 4.“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本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教师应精心设计教法,将研究性学习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教学时建议教师:(1)结合课本地图古代印度和插图印度河流域古城遗址,讲清古代印度地理范围,印度河流域的自然条件。(2)关于印度文明的兴起,要向学生强调印度河流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约公元前2500年,由印度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开始在印度河流域产生。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一支游牧部落(即雅利安人)从中亚高原南下,他们征服了印度居民,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3)关于种姓制度,教学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及其相关材料,最大限度地从课文中获取有关种姓制度的知识信息;将下列问题制成投影片,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一: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四个等级是否是造物主用不同的方式创造的?问题二:不同等级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有什么区别?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什么影响?5.最后,教师利用教材13页的亚非文明地图,最好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利用投影仪投影,对全课进行总结。6、作业:课后练习。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3课 西方文明之源课时划分课时1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3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2、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教学难点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对初中生具有一定理论思维上的难度;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定难度。教法 讲述法,辅以讨论法。学法相互讨论、疑难发问。教学准备学生谈本课相关的事例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主要亚非文明古国,指出本课学习的内容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由此导入新课。也可以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三、讲授新课:1、开始讲授新课时,建议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2.对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不必过多展开,只要指出爱琴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即可。3.讲述希腊城邦的出现,教师应讲清二点:(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可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4.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典型史料,精心设计教法,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5.对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6.“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一目,建议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教师讲解时,还应注意:(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四、归纳、小结五、作业:罗马共和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征服战争?请你编写成生动的故事在下节课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四课活动课一 古代世界文化之旅课时划分 课时1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4 课时教学目标本课是活动课,教学目标即课文中的“活动目标”。教学重点作为历史课中的活动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应当围绕世界古代文化的学习,扩展视野。教学难点作为历史课中的活动课,教学活动的难点是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得到合作、选择、表达的训练。不能只想到活动训练而忘记历史学习的任务。教法 阅读、思考、小组讨论学法相互讨论、疑难发问。教学准备搜集活动相关材料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选材学生进行本节活动课的学习,会面对大量历史图片、文字材料。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或分工时接受的地区,进行选材。世界古代文化可以根据埃及文化、两河流域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希腊文明、罗马时代等分类。指导学生在选定的区域,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再分类。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五彩缤纷,都系统的进行收集和介绍也是无法作到的,因此可以根据地理区域说明、宗教背景、世界遗产、旅游文学、旅游交通、古迹图片、人物传记、古代建筑等类别进行分工收集。也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考虑下列专题:四大文明古国古今对照、丝绸之路与中外交往、希腊神话对世界文学的影响、罗马竞技场与奥林匹克精神。指导学生选材时不能仅仅凭个人的感觉与好恶,而应当从历史学习的角度,注意收集有历史意义的文字和图像资料。要选择历史价值高的资料,例如时间最早、面积最大、具有特别事件、转折意义、结束标志等等的资料。指导学生特别注意在收集的过程中学会资料的分类保存,图片与相关文字说明的同步收集,以免最后无法整理和说明。根据学生收集资料的来源选择分类保存的方法,例如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复印用文件夹或信封袋;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络资料下载,或数码相机拍摄,或扫描保存,也得有电脑中的文件夹;无法复印与扫描的书籍用纸条别在需要使用的页面里。(二)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编辑文字材料和撰写图片说明世界古代文化有大量资料。从课堂展示的角度看,每个组每个学生准备的资料就只能是一部分。因此应当根据自己的资料收集方法和展示方法,对文字资料进行编辑,对图片资料加以适当的说明。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首先,从历史资料的角度,所有文字和图片说明都得有基本的历史要素,即要有历史发生的时间、地点、简单过程、结果的简介。对于世界古代文化而言,要特别注意正确注明公元前后的时间,注意标明古今地名对照,注意选择有价值的事件作过程介绍。其次,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都得有历史评价。评价一般可以从“最”入手。也可以是事件的性质,对地区文化发展的政治、经济影响,以及国际影响。要将评价作为“画龙点睛”看待。要学会简短、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第三,说明的文字要统一、规范。世界古代历史上,人名和地名的翻译很多种,因为考虑到世界各地文字差别,又考虑到古代外语和现代外语的区别,还考虑各种版本书籍先后选择使用的不同译名,因此不能要求学生去考证,只要求学生能够做到自己文字图片资料的前后一致,最好是根据一本规范、标准的书籍,统一名词的翻译。(三)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展示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方法要根据学校可以提供的条件。有几种方法提供学生选择。一是学校橱窗里陈列的方法。需要做成展板,事先要让学生量准学校橱窗的大小尺寸。二是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机展示学生的成果。所有参加展示的图片图书根据使用的先后顺序整理好,也要保管好。三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展示。要让学生们事先准备好,保存在计算机里,教师事先看一遍,以免课堂上出现技术故障。这个活动课涉及的内容,时间久远,地点也多,因此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在展示成果的时候表达时间和地点概念。一般的说,有一张世界地图,在展示成果的时候标明地点是很好的方法;用一张历史年表做背景也是十分必要的。展示成果会有一个或多个解说员,教师事先要进行指导。学生上讲台,教师主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控制时间,注意心态平静、仪态大方,注意使用历史术语而不要太口语化。最好事先练习一次。要指导学生,展示成果的宣传稿,色彩和图案处理要得当。如果是复印的历史图片,只能显示黑白颜色,因此应当有彩色底版和彩色边框。色彩和图案都要尊重历史、宗教和民族习俗,形成对异民族、异文化的理解的态度。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测验单元-一课时划分课时1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5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共性问题进行测验,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2、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教学重点第一单元知识检测教学难点第一单元知识检测教法 自测学法自测教学准备自测试卷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2、发放试题3、开始测试4、收试卷5、阅卷6、分析、总结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讲评第一单元测试题课时划分 课时1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6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2、抓住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教学重点讲授试卷教学难点讲授试卷教法 讲授法学法小组讨论。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1、组织教学。2、总评:本次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作选择题时,个别学生审题不清;2)在作填空题时,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3)有些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答案不全。2、采取补救措施:1)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2)加强对学生“写”的训练;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点评:分析试卷,按选择、填空、问答的顺序有重点的讲解。在选择题中,重点讲解第1、3、8 、11、15题在填空题中重点讲解第1、4、5题。(其他详见附页-单元测试题)4、留出时间让学生改错、巩固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4课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7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家如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 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一是教材对日本大化改新作了重点介绍,而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可能是学生较难理解的。二是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教法 问题目标教学法、启发式、小组讨论法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地图册、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相关图片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二、导入新课:出示“亚洲封建时代”的地图导入新课。首先请学生关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教师边引导学生看图边向学生介绍日本的自然特点:它是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三、讲授新课:.1、“大和统一日本”:(1)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2)后来,奴隶制国家大和兴起。(3)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2.“大化改新”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用问题“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导入这一内容。教学时可按下列四个步骤:(1)教师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大化改新”的开始,教师可事先指导部分学生阅读导入框“宫廷政变”的小故事,自编一个历史短剧在课上表演,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2)学生看书了解“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3)教师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4)学生谈谈自己对“大化改新”的看法。进行小组讨论: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一位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小组再推选代表在班级发言。开展学生讨论重在让他们学习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小组合作。最后由教师小结: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3.“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教材“动脑筋”问题: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还可以增加一个问题: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的哪些习俗?4.学习“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这一部分内容时,建议教师首先向学生指出: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本目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采用下列步骤:(1)展示课件或地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2)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即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在内部矛盾丛生、商业连遭破坏、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的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3)关于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及阿拉伯统一的过程,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4)伊斯兰教的作用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5.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寻访了古代的“日出之国”(日本)与“新月之乡”(阿拉伯),这两个国家与地区在当今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四、练习:回顾中国古代史有关内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五、活动与探究假如你是7世纪40年代大和国的归唐使,请对比当时大和与中国唐初的社会状况,上书天皇,力劝他进行改革。板书设计:一、大和统一日本”:(1)日本各岛在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2)大和不断征服扩张,5世纪统一了日本。二.“大化改新:1)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三、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创立伊斯兰教(时间、地点、教义等);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 8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基督教在西欧社会的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拜占廷帝国的灭亡等史实。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进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比西欧早约1 000年,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在当时都显示出先进性;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说明开放宽容导致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弱。教学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与罗马教廷的地位;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教学难点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意义;拜占廷帝国衰弱的原因。教法 问题目标教学法、启发式、小组讨论法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2)导入新课:在学习本课具体内容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希腊、罗马历史的主要内容, 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是西欧奴隶社会历史结束的标志。日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王国,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后来,在法兰克王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等国。欧洲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由此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一、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先利用课本第32页的注释向学生介绍基督教的诞生以及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而且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也发生了分化。然后请学生阅读“丕平献土”的小故事并展开讨论:结合“丕平献土”和教材导入框的小故事,谈一谈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在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发表各自见解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在整个中古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说明:正是在整个中古时期教会对西欧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以至于以后西欧中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事件,无不与教会有关。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2)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3)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本目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使学生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三、.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教师首先让学生看地图,对拜占廷帝国的疆域有一个空间概念。然后说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它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四、.在学习拜占廷帝国灭亡的过程时,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以下三点:(1)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五.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拜占廷帝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之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六.课堂小结:西罗马帝国在公元5世纪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在中古欧洲社会,西欧封建制度、城市的产生与基督教的发展对后世影响极大。而作为古代西方文明的继承者拜占廷帝国的衰落则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七.作业小调查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历史小短文,描述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某一著名城市的发展简况附:板书设计一、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时间和著名城市。(2)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3)市民阶级的形成及意义。二、.在学习拜占廷帝国灭亡的过程:(1)6世纪后四处征讨,财尽民穷。外患不断。(2)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3)15世纪中期,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测验单元-二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课时第 1课时总备课数第 9课时教学目标1、抓住共性问题进行测验,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2、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教学重点自测教学难点自测教法 自测学法自测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1、组织教学。2、发放试题3、开始测试4、收试卷5、阅卷6、分析、总结课后反思九年制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单元(章)名称、课题讲评第二单元测试题课时划分 1课时教学课时第1课时总备课数第10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矫正错误,查缺补漏,巩固提高;2、抓住共性问题进行点评,从实际出发,培养能力。教学重点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教学难点苏联的解体。教法 讲授法学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幻灯片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1、组织教学。2、总评:本次测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在作选择题时,个别学生审题不清;2)在作填空题时,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3)有些学生在回答问答题时,答案不全。2.采取补救措施:1)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2)加强对学生“写”的训练;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案全册.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