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doc

    • 资源ID:17466224       资源大小:15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精品文档.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 广州市高一化学中心组提供 2009.4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40分。)1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的结合方式是A形成四对共有电子对 B通过非极性键C通过两个共价键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2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酒精 BCCl4 C苯 D硝基苯3下列有机物中,属于烷烃的是 ACH2=CH2 BCH3CH2CH2CH2Cl CHCH2CH3CH3CH3CH2CH2CH2CH2C D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B乙烷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植物油和动物脂肪都不能使溴水褪色D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氨基酸B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作为工业上生产葡萄糖的原料C油脂的水解反应,都是皂化反应D蔗糖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6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A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D将铜丝在酒精灯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7只用水不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醇和乙酸 B乙酸乙酯和乙醇C苯和四氯化碳 D溴水和溴苯8若甲烷与氯气以物质的量之比13混合,在光照下得到的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其中正确的是A只有 B只有C的混合物 D的混合物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ClCClFFClCFClFA 和 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由乙烯之间的相互加成可以得到聚乙烯C丁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D1mol乙酸与足量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可生成1 mol乙酸乙酯10关于生活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可以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和水解反应B工业上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制取肥皂和甘油C食用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是人体的营养物质D皮肤接触浓硝酸变黄是蛋白质的颜色反应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5小题,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11下列物质可以用来鉴别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试剂是A稀硫酸 BNaOH溶液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12油脂和蛋白质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B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油脂和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熔沸点D油脂和蛋白质都不能使溴水褪色CH2=CHCNH2O 13食品中含有过量的 (丙烯酰胺)可能引起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问题。下列关于丙烯酰胺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C是高分子化合物 D能发生加聚反应14下列变化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B乙烯通入溴水中C苯与液溴在FeBr3催化下反应 D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5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它可以跟碳酸盐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B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C乙酸在温度低于16.6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D乙酸不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三、填空题(共40分)16(14分)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小棍表示化学键,假如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是与氢结合。(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 (填编号)(2)在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 和 ;不仅可以形成 ,还可以形成碳环。(3)上图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与 ;B与 ;D与 。(填编号)17(10分)(1)苯、四氯化碳、乙醇都是常见的有机溶剂。能与水互溶的是 ;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 。(2)一瓶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H4和CH2=CH2,或其中的一种,与一瓶Cl2混合后光照,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无色油状小液滴。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H4,你认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上述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 。18(10分)已知下表数据:物质熔点/沸点/密度/(g/cm3)乙醇-144780.789乙酸16.6117.91.05乙酸乙酯-83.677.50.90浓硫酸3381.84某学生做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1)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2)按装置图安装好仪器后,在大试管中配制好体积比为32的乙醇和乙酸,加热至沸腾,很久也没有果香味液体生成,原因是 。(3)根据上表数据分析,为什么乙醇需要过量一些,其原因是 。按正确操作重新实验,该学生很快在小试管中收集到了乙酸乙酯、乙酸、乙醇的混合物。现拟分离含乙酸、乙醇和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在图中圆括号表示加入适当的试剂,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乙酸乙酯乙酸乙醇BCAE (a) D 乙酸 (b)(4)写出加入的试剂试剂(a)是 ;试剂(b)是 。(5)写出有关的操作分离方法是 ,是 ,是 。(6)在得到的A中加入无水碳酸钠粉末,振荡,目的是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0小题,共40分。)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0分,漏选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答案ACCABDAD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ACDBCBDAC三、填空题(共40分)16(14分)(1)A、C (2分)(2)碳碳双键(2分), 碳碳三键(2分) 碳链(2分)(3) A与C (2分) B与E、F (2分) D与G (2分) 17(10分)(1)乙醇(2分),苯(2分)(2)不正确(2分),因为CH2=CH2也可以与Cl2发生加成反应,而使黄绿色逐渐褪去,生成的CH2ClCH2Cl也是油状液体。(2分)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2分)+CH3COOHCH3CH2OH浓硫酸CH3COOC2H5 + H2O18(16分)(1) (2分)(2)漏加浓硫酸(2分)(3)乙醇的沸点比乙酸较低,易挥发而损耗(2分)(4)饱和碳酸钠溶液 (1分); 稀硫酸(1分)(5)分液,蒸馏,蒸馏(各2分,共6分)(6)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水(2分)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测试题A卷.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