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全册.doc

    • 资源ID:17468356       资源大小:469.50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全册.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全册.精品文档.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课题:认识东、南、西、北(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2、能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出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学习过程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一)、尝试学习:1、出示例1,看图思考,再填空。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 )面。教学楼在校园的( )面,大门在校园的( )面。2、精讲理解 讲解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 讲解辨认校园中各建筑物所在的位置。 前面是图书馆图书馆在校园东面小明站在校园的 后面是体育馆体育馆在校园西面中间(面向东方) 左面是教学楼教学楼在校园北面右面是大门大门在校园的南面 认识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二)巩固练习1、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方都有什么?2、第3页做一做,看图,说出东西南北及相对的方向。3、课本第5页第2题。说一说这个小朋友房间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三)归纳总结1、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它三个方向的方法: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3、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三、当堂检测1、填空 当你从北往南走时,左手方向是( ),右手方向是( )。 大树的影子在西面,那么太阳在( )面。2、选择题。 张丽放学回家往东走,学校在她家的( )。A、东面 B、西面 C、南面 D、北面 学校大门朝南开,走进大门下对着教学大楼,教学大楼在大门的( )。A、东面 B、南面 C、北面 D、西面 小华面向东站着,他向左转,又向后转,这时他面向( )方。A、南 B、西 C、北 朵朵和豆豆面对面站着,朵朵面朝东,那么豆豆面朝( )。A、西 B、东 C、北3、按说明填空。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体育馆在操场的西面,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大门在操场的南面。操场 北课题: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准确地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正确地描述行走路线。二、学习过程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尝试学习:1、出示例3图,观察:多功能厅在哪两个方向之间?2、讲解这个方向称为“东北方向”3、我们知道了“东北方向”,你能说出下面的这几个方向是什么吗?(1)、位于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叫东北,位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叫东南,位于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叫西北,位于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叫西南。(2)、请你画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3)、观察例3图,说说校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有什么。(二)巩固练习1、说说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方位的知识?(第7页做一做)2、完成课本第7页做一做,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三)、归纳总结: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方法:(1)利用指南针辨认;(2)借助身边的事物辨认,先找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再找其它三个方向,最后找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三、当堂检测1、看图填空李明家学校玲玲家百货大楼公 园王刚家 百货大楼在学校的( )面 公园在百货大楼的( )面 玲玲家在公园的( )面,公园在玲玲家( )面法院公安局2、说一说,红红上学、放学该怎样走?北红红家百货大楼新华书店医院学校3、选择题。 在北面和东面之间的方向是( );在西面和南面之间的方向是( )。A、西南 B、东南面 C、东北面 飞飞家在学校的西面,洋洋家在飞飞家的南面,洋洋家在学校的( )。A、北面 B、南面 C、西南面 D、西北面课题:认识八个方向简单的路线图(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学习过程(一)、复习题:南( )( )西( )北( )东把下边的方向补充完整。(二)、尝试学习1、观看动物园导游图(出示例4,提出问题) 这是什么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馆?它们分别在什么位置? 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2、精讲理解 根据方向标志确定各动物馆所在方向西北北东北西南东南南西北东狮山熊猫馆猩猩馆飞禽馆大象馆水族馆猴山长颈鹿馆大门 描述去各动物馆的行走路线。a、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b、学生进行具体描述(注意答案不唯一) 理解位置的相对性相对的方向:东 西 南 北东南 西北 东北 西南如:猴山 向东北方向走 飞禽馆(在飞禽馆西南方) 向西南方向走 (在猴山的东北方)(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二第3、4、5、6题。(四)归纳总结1、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2、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用“先向再向最后向”描述出来。三、当堂检测1、先看路线图,再填空。 少年宫 图书馆 幸福路育才路体育馆 医院 光明街 商场 动物园广场场电影院 科技馆 小兰坐车从广场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行驶( )站到少年宫。 小兰从商场出发坐了4个站,她可能在哪站下车?2、选择题。 小刚从家里出来往西走100米,又往北走50米,再往东走200米,就来到了邮电大楼,邮电大楼在他家的( )方向。A、西 B、北 C、东北 小东家在学校的东南面,小刚家在学校的西面,小东家在小刚家的( )A、东南面 B、东面 C、南面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课题:口算除法(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口算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会口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数。2、能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二、学习过程(一)、复习:1、口算8÷4= 9÷3= 24÷6= 35÷7= 40×2= 500×6=2、口答。80里面有( )个十,400里面有( )个百,240里面有( )个十,3600里( )个百。(二)、尝试学习:1、观看课本11页的情景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学生通过观察图,交流图中得出的信息。3、精讲理解: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后,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提问:60÷3等于多少呢? 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思考:6000÷3等于多少?4、 教师讲述思考过程及算法:算法一:想着分实物的过程口算算法二:利用数的组成口算算法三:利用表内除法口算算法四:想乘法,算除法(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填一填。800÷2=( )。想:800里面有( )个百,( )个百除以2是( )个百,即为( )。540÷9=( )。想:540中有( )个十,( )个十除以9是( )个十,即为( )。2、做课本11页做一做和13页1、2、5题。(四)、总结归纳1、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2、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三、当堂检测1、口算。80÷2= 150÷3= 300÷6= 400÷8=250÷5= 240÷6= 180÷2= 630÷9=490÷7= 560÷7= 210÷7= 540÷9=2、列式计算。 2700是3的多少倍? 1200里面有几个6? 把3600平均分9份?每份是多少?3、填空题。 240里面有( )个十,用24个十除以3等于( )个十。 口算720÷8时,想:72÷8=9,所以720÷8=( ),或者想( ),所以( )。 因为12个百除以3得( )个百,所以1200÷3=( )。课题:口算除法(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各个位上的数都能被一位数整除)的口算方法。二、学习过程(一)、复习: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8÷7= 900÷3= 560÷8=280÷7= 9000÷3= 5600÷7= (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3。提出问题: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2、要求平均每人得到多少张?列式为66÷3=3、引导学生探究66÷3的估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想着分实物的过程,进行交流。 教师讲述口算的过程和方法。66张纸有6沓零6张,先把6沓平均分成3份,每份2沓;再把6张平均分成3份,每份2张;2沓和2张合起来是22张。利用数的组成口算: 先算:60÷3=20,6÷3=2,再算:20+2=22(三)归纳总结: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用几十和几去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得到的商加起来(四)、巩固练习1、12页做一做第2题。96÷3= 先算: 再算: 最后算:三、当堂检测1、计算。90÷3= 64÷2= 63÷3=96÷3= 36÷3= 84÷2=46÷2= 48÷2= 99÷3=2、填一填。口算84÷4,先把84分成( )和( ),先用( )÷4=( ),再用( )÷4=( ),最后把两个商合起来就是( ),所以84÷4=( )课题: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第三课时)一、学习目标:1、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2、能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二、学习过程(一)、复习:1、口算80÷2= 320÷8= 2800÷7=2、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指名用竖式计算:8÷2= 15÷5=(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1,观看课本15页的植树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要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怎样列式?2、精讲理解: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2÷2= (棵) 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提问:乘法口诀中有“二( )四十二”的口诀吗?(没有)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教师讲述口算方法:先算:40÷2=20,再算:2÷2=1,最后做:20+1=21。教师讲述用分小棒的方法,把4捆零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先分整捆,再分单根。 想一想:用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试一试:写出竖式。 交流笔算方法。3、出示例2,思考:52÷2=?怎样笔算? 先看懂课本上小棒图的演示算法。 用竖式怎样计算?自己试一试。(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6÷3= 68÷2= 84÷4=46÷2= 63÷3= 55÷5=2、你能算一算,填一填吗?(四)总结归纳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如果有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三、当堂检测1、用竖式计算84÷2= 52÷2= 90÷6=69÷3= 75÷3= 82÷2=2、填空。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 )上的数,商写在( )上,再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 )上的数,商写在( )上。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第四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2、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位置的确定,能够判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二、学习过程、复习:1、笔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8÷2= 69÷3= 68÷4= 85÷5=说一说你的算理。2、我有96张相片,每页相册可以插6张。这些相片要插多少页?(二)、尝试学习1、出示课本17页上的例3,探究256÷2的计算方法。(1)写出竖式(2)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2除以2,商1写在百位上,1×2=2,2-2=0,百位上没有余数。(3)再用十位上5除以2,商2写在十位上,2×2=4,5-4=1,十位上余下来的1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继续除。(4)再用16除以2,商8写在个位上,2×8=16,16-16=0没有余数2、出示课本18页上的例4,探究256÷6的计算方法。(1)写出竖式(2)先用被除数256百位上的2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3)就用被除数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6,商4写在十位上,4×6=24,25-24=1,十位上余下来的1和个位上的6合起来继续除。(4)再用16除以6,商2写在个位上,2×6=12,16-12=4,还剩余4张。3、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巩固练习1、 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1)257÷5的商是()位数(2)804÷6的商是()位数(3)183÷4的商是()位数(4)317÷2的商是()位数2、完成课本18页的做一做。(四)总结归纳: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百位除起,当百位上的数小于除数时,将百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3)每次除得的余数要比除数小。2、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是两位数;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和除数一样大时,商是三位数。三、当堂检测1、填空。(1)、325÷5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2)、464÷4的商是( )位数,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3)、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者等于除数)时,商的位数( )被除数的位数;当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商的位数比除数的位数( )1位。2、课本第19页的第5题。3、课本第20页的第7题。课题: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第五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商的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2、理解0的占位作用,并能熟练地进行笔算并解决问题。二、学习过程(一)、复习:口算下面各题0×1= 0×2= 0×4= 0×6= 0×7= 0×9= 0×0= 0×3= 0×5= 0×10= 总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二)、尝试学习1、自学课本23页例5(1)问题:0÷5= 0÷2= 0÷8=(2)启发:根据除法与乘法的关系进行计算。(3)探究:0÷5=( )想乘法:5×( )=0 口算5×0=0,算除法0÷5=0(4)同理可得:0÷2=0 0÷8=0(5)探究0不可以做除数的原因。例如:2÷0=( ),要想0×( )=2,0和几相乘都不可能等于2,所以0做除数没有意义。(6)因此,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2、学习课本23页例6: (1)从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208÷2=(2)探究208÷2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2除以2,商1写在百位上,百位余数为0,再用十位上的0除以2,商0写在十位的上面,十位余数为0,最后用各位上的8除以2,商4写在个位的上面,个位也没有剩余。(3)简便写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所以0÷2=0这一过程可以省略。(三)、巩固练习1、填空0除以( )的数都得00不能做( )数。2、口算0÷3= 0÷6= 0÷9= 0÷199=(四)总结归纳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做除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占位。三、当堂检测1、 2 3 5 72、(判断对错) 720÷4的商是三位数( ) 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有0( )3、王叔叔5分钟打了750个字,张阿姨4分钟打了408个字。 王叔叔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 张阿姨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课题:商的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第六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2、理解算理,能正确熟练的进行笔算并解决问题。二、学习过程(一)、复习:1、判断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402÷2( ) 288÷4( ) 210÷8( ) 408÷4( )2、笔算:505÷5= 609÷3= (二)、尝试学习1、出示课本25页例7(1)读题、列式。 尝试探究,试算650÷5 教师巡视时,请一名笔算正确的学生板演。 请板演学生解说试算过程。2、精讲理解: 提问:用百位上的6除以5,商1,余1和十位上的5合起来除以5商3,没有余数,计算完了没有?个位上的0怎么办? (2) 想一想:哪一步可以省略不写?讨论:如果少了这个0,商成了几位数,对不对?3、出示课本25页,例7(2)读题、列式。 讨论:如何计算245÷8 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教师板书 教师讲解商末尾有0有两种情况: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的上面商0即可。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为余数。 巩固练习:课本25页做一做。(四)总结归纳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再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即可。三、当堂检测1、用竖式计算327÷3= 816÷4= 642÷4= 703÷5=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X”) 商中间有0,被除数中间不一定有0( )被除数末尾有0,商的末尾不一定有0( )0÷47=47÷0( )6400÷5商的末尾有2个0( )3、小猴子共摘了643个桃子,每4个桃子装1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能正确地填写表格,并对表中数据进行合理分析。2、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产生及其优越性,增强统计的意识和能力。二、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爱好。 师:我们班男、女同学都喜欢的活动是哪一项呢?学生猜测,意见不一,引出主题:用统计解决问题。(二)尝试学习1、复习与铺垫。(1)选择适当的方式收集数据。师:这里有6项活动,现在想又快又清楚地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项活动,我们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每个同学只能选一项活动。预设1:全班一同举手表决 。预设2:男生和女生分开统计。(2)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3)分析数据。从这两张统计表的数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2、比较与体验。(1)这两张表有什么共同之处?(统计的项目相同,统计对象和数据不同)(2)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3)为了便于分析,比较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况,可以把这两张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样的表叫做复式统计表。出示:活动人数性别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3、认识复式统计表。(1)名称。应确定为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2)复式统计表的行数和列数。列数不变,行数要增加1行。(3)表头。表头要 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信息来确定,所以要有“活动”和“人数”,但还要区别“男生”、“女生”,所以还要有“性别”一栏。我们可以用斜线将左上角一格分成3部分。(4)完成复式统计表的填写。4、复式统计表的简单分析。出示课本37页统计表下面的三个问题,让学生回答。(1)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女生呢?(2) 参加调查的一共有多少人?(3) 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三)归纳总结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统计表,这样的表叫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四)巩固练习。1、课本37页“做一做”。2、练习八第1题。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2、掌握一个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方法。二、学习过程:(一)、复习:口算20×5= 30×6= 7×50= 20×8=4×20= 2×60= 80×5= 10×9=(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1:每筐装15盒草莓,李阿姨买了3筐,一共买了多少盒草莓?2、自读题目。 列出横式 。 用自己方式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学生遇到问题举手示意。)3、交流汇报:方法一:想着实物的组成过程。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口算:把15分成10和5,先分别算出10×3和 5×3的积,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方法三:在头脑中列出竖式。4、想一想:150×3怎样口算呢?先算出15×3=45,在45后面加一个0(三)、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80×10= 60×20= 50×40= 24×10= 700×20= 90×90= 40×80= 12×200=2、每件衣服80元,卖出30件,每条裤子60元,卖出50条。售货员阿姨一共可以收多少钱?(四)、总结归纳1、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当堂检测:1、口算。40×40 = 90×50= 200×40= 22×30=50×60= 80×20= 12×30= 11×70=2、填空。(1)口算40×30,可以先算4×3,再在得数的末尾添( )个0,结果是( )。(2)口算13×20,可以先算13×2,再在得数末尾添( )个0,结果是( )。3、小明每分钟跑了100米,30分钟跑了多少米?4、我买20枚8角的邮票和30枚6角的邮票。一共要付多少钱?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二课时)估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估算的方法。2、能运用估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学习过程:(一)、复习:口算:70×70= 60×90= 80×50= 11×40=30×80= 20×70= 40×60= 31×20=40×30= 90×70= 20×50= 60×80=43×20= 22×30=(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2:每排有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2、自读题目,根据下面的提示完成例2。 列出横式 。 用自己方式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学生遇到问题举手示意。) 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用估算的方式计算。3、精讲理解:(1)、引导学生在只要会把因数中任意的两位数或者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数来计算就可以。(2)、我们可以把22看作( ),因为( )最接近( );把18看作( ),因为( )最接近( )。(3)、由于( )×( )=( ),所以( )×( )( )。(三)、巩固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口算下列各题39×64 89×51 53×6277×74 49×98 45×3938×69 297×23 304×532、一页书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四)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两个因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用口算的方法估算出结果,或把其中一个因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用口算的方法估算结果。三、当堂检测:1、用估算的方法口算下列各题49×64 22×56 43×6197×64 59×84 65×9218×69 397×31 604×582、填空在97×47 这个算式中我们可以把97看作( ),因为( )最接近( );把47看作( ),因为( )最接近( );由于( )×( )=( ),所以( )×( )( )。也可以这样估算:97( ),( )×47=( ),所以,97×47( )。还可以这样估算:47( ),97×( )=( ),所以,97×47( )。3、果园里种着23排苹果树,每排有62棵。果园里大约一共种着多少棵苹果树?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二、学习过程:(一)、复习:笔算下列各题:23×3= 41×2= 34×2= 44×2=(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1:每套连环画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2、自读题目。 列出横式:14×12 用自己的方式尝试计算。(教师巡视。)3、精讲理解:介绍竖式。 14 因数 ×12 因数 28 2 ×14的积(两套书的本数)14 . 10×14的积(10套书的本数)168(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3×13= 33×31= 43×12= 11×25=41×21= 32×12= 22×14= 21×34=2、一群小朋友坐过山车,一次可以坐22人,刚好够坐13次,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四)总结归纳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当堂检测:1、写出32×12=384的竖式,并说说各个部分所表示的含义。2、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12×44= 32×13= 42×11= 21×23=23×32= 41×21= 22×23= 34×12=3、一个排球43元,一副羽毛球拍14元,李老师要买11个排球和12副羽毛球拍,500元够吗?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一、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中的进位方法。二、学习过程:(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31×22= 33×21= 52×13=2、改错1 2 1 4×2 2 ×2 22 4 2 82 4 2 84 8 2 8 2 8(二)、尝试学习:1、出示例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2、自读题目 列出横式 。 用自己方式列出竖式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学生遇到问题举手示意。)(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3×34= 54×13= 39×27= 17×28=2、公园的门票是35元一张,买23张门票需要多少元钱?(四)总结归纳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计算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当堂检测:1、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4×36= 27×14= 15×62= 36×25=63×52= 42×28= 48×31= 45×34=2、一个因数是69,另一个因数是82,积是多少?3、某工厂有14个车间,每个车间有65名工人。 这个工厂一共有多少名工人? 如果男工有634名,那么女工有多少名? 课题 连乘问题一、 学习目标:1、 能够运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2、理解同一个问题思考的角度不同,理解方法也就会不同。二、学习过程(一)复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3×52= 42×28= 48×31=2、一箱保温壶装12个,5箱一共装多少个?3、一个保温壶45元,60个保温壶一个卖多少钱?(二)尝试学习出示课本52页例3:一箱保温壶有12个,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1)读懂题意。已知什么?要求什么?(2)尝试计算,说说你列的算式算出来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3)交流不同的解决方法。45×12=540(元) 12×5= 60(元) 540×5=2700(元)60×45= 2700(元)综合算式:45×12×5=2700(元) 12×5×45=2700(元)(4)教师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要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才列出算式。(二)巩固练习1、张庄小学新盖16间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全册.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