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教学案例.doc
-
资源ID:17469138
资源大小:13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教学案例.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册瑶族舞曲教学案例.精品文档.瑶族舞曲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二课 欣赏瑶族舞曲本课教案背景:课程标准: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二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教学内容分析瑶族舞曲是作曲家刘铁山、茅沅、根据民间歌曲长鼓歌舞为素材而写成的管弦乐曲,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感情丰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地描绘了瑶族青年男女在节日夜晚欢歌漫舞的情景,表达了瑶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赞美之情。1951年,作曲家刘铁山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访问并采风。后来,便写成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这首合唱曲便成为管弦乐瑶族舞曲的基础。1955年前后,作曲家茅沅根据合唱曲改编为管弦乐曲。1956年,正式演出。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学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本土音乐文化,初步了解长鼓、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过程和方法: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的音色、力度、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学习者特征分析: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乐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就成了本课的重点,而记忆乐曲的旋律,引领学生作出对节选部分的乐曲的正确分析便成了本课的难点。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作业收集相关的瑶族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并大胆的利用网络教室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二时的欣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计算机”音乐课。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教学难点: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课前对学生的要求1.第一课时利用计算机课堂,分组收集关于瑶族方面的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在网络教室进行汇报。2.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第二课时在多媒体教室利用电子白板课件演示进行汇报展示。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和教学环境设计本节课旨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聆听、感受、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之美;以学生发展为本,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新课程主张自主、创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欣赏、感受、思考、讨论、创编和表演相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感受音乐带来的快感。教学环境设计: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并向大家简单的介绍。利用多媒体展示瑶族的民族服饰 民族风光等。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瑶族风光片展示给学生,通过语言介绍,了解“盘王”、“长鼓”等关键词,为欣赏教学打好铺垫。播放走进瑶家山寨的段短片,让学生着重更了解与瑶族舞曲相关的内容。利用姐妹艺术“有声的文字语言”。让学生更直观自然地了解了关键词,盘王、长鼓、长鼓舞等。二.学习新知1.好看的风光,好听的乐曲,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非常有特点,被喻为“有音无影”。也就是根据动听的音乐联想出舞蹈的场景。那么如此美妙动听的旋律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学生带着疑问,欣赏视频介绍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家刘铁山的短片。2.再次聆听:分段聆听并随着音乐做该主题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学生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情感。并自觉完成p11页课后习题。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三.巩固练习1.拓展延伸:把课内外有机融合,拓宽学习渠道,提升课堂立意,播放上网收集下载的中央电视台主持走访曲作者刘铁山的视频短片。(百度视频) 并播放在青歌赛上演唱的瑶族舞曲改变的歌曲。学生与教师共同欣赏其他形式的瑶族舞曲并和老师一起观看。2.达标检测:瑶族舞曲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乐曲?创作于哪一年?曲作者是谁?说出三个以上少数民族的特色乐器。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请你听听现在播放的乐曲是瑶族舞曲的哪一部分?描写了怎样的情绪?教学反思、总结本课通过视频短片采访曲作者,学生很直观的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非常好。学生印象深刻。在听唱想大比拼音乐游戏中,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能够做到用心聆听音乐,并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认真做答,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聆听音乐,我还加进了学生拍长鼓节奏的方式为瑶族长鼓舞伴奏,学生不仅了解了瑶族长鼓典型的节奏型,并能随着音乐充分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风格. 本课的教学不足之处是让孩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相关知识部分渗透的还不够具体,因为学生平时对西洋乐器的接触不是很多,况且现在的音乐多采用电声伴奏,因此在教学时,只是在音乐游戏环节时,让学生去听辩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它的名称,而老师没能再运用图片、音响等可视可听的素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每一种乐器,这是很大的遗憾。另外,有些主题的配器,我自身也不是非常肯定的说出来,含糊不清,还需要再反复推敲教材,反复聆听乐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