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免疫学与微生物.doc

    • 资源ID:17484256       资源大小:168.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免疫学与微生物.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免疫学与微生物.精品文档.单项选择题1.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E A特殊结构 B基本结构 C侵袭力 D毒素 E毒力 2.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好的是D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间歇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流通蒸汽法 3.可用于脑膜炎球菌分离的培养基是B A血平板 B巧克力平板 C沙氏培养基 D双糖培养基 E碱性平板 4.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杆菌是C 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 B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C伤寒杆菌 D霍乱弧菌 E志贺痢疾杆菌 5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C A大肠杆菌 B变形杆菌 C无芽孢厌氧菌 D白色念珠菌 E链球菌 6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C A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 B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 C诊断IV型超敏反应 D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 E测定细胞免疫功能 7可直接测量病毒大小的方法是A A电镜观察 B光镜观察 CX线衍射法 D超速离心法 E超过滤法 8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A A麻疹病毒 B流感病毒 C鼻病毒 D冠状病毒 E副流感病毒 9可灭活肠道病毒的物质是E A75%乙醇 B 胃酸 胆盐 D蛋白酶 E氧化剂 10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HBc(+)的解释是C 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乙型肝炎恢复期D 无症状抗原携带者 E血清有强传染性 11.属于逆转录酶病毒的是A A HIV B ESV C HSV D HBV E CMV 1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 A日本脑炎病毒 B脑膜炎双球菌 C森林脑炎病毒 D麻疹病毒 E疱疹病毒 13.支原体与L性细菌的区别是E A无细胞壁 B多形态性 C可通过细菌滤器 D可形成”油煎蛋”菌落 E生长时需要胆固醇 14.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B A肥达反应 B外斐反应 C 冷凝集试验 D协同凝集试验 E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15.梅毒螺旋体的传染源是A A早期梅毒患者 B晚期梅毒患者 C隐形感染者 D昆虫和节肢动物 E猪和野鼠 16.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B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特应性湿疹(皮炎) C类Arthus反应 D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E血清病 17.下列哪种情况是自然主动免疫C A通过注射抗病毒素获得的免疫 B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 C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 D通过初乳获得的免疫 E通过胎盘获得的免疫 18. 免疫耐受试验结果表明D A 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 B 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 C 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 D 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 E 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晚,维持时间较长 19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 )C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20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 )C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21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 E ) A朗罕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并指状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2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 B ) AIgM抗体显著升高 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C潜伏期长 D浓度低 E亲和力低 2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 B )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2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 D ) A荚膜 B鞭毛 C细胞壁 D芽胞 E菌毛 25芽胞的特性中不包括( B ) A革兰阳性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 B是细菌的繁殖体 C对外界抵抗力强 D可用于细菌鉴别 E某些芽胞可引起严重的外源性感染 26可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破伤风杆菌 C白喉杆菌 D霍乱弧菌 E脑膜炎球菌 27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 C ) A发热 B白细胞反应 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DDIC E休克 28与抗吞噬作用无关的物质是( C ) ASPA BK Ag CLPS DVi Ag EM蛋白 29在标本采集中的错误做法是( C ) A采集局部皮肤应消毒 B采取无菌操作 C标本容器无需灭菌 D采集后立即送检 E贴好标签 30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B ) A无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 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 31病毒体的定义是( E ) 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 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 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 D可独立生存的病毒 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 32下列病毒中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 A ) 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流感病毒 C脊髓灰质炎病毒 D乙型肝炎病毒 E风疹病毒 33HIV感染者可传播HIV的物质除( C )外 A血液 B精液 C唾液 D羊水 E器官 34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是( B ) A吸入孢子 B接触或食入带菌鼠、猪尿的污染水、土壤等 C皮肤伤口感染芽胞 D犬咬伤 E性接触 35.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 E ) A 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 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 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3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 B ) AIgA BIgG CIgM DIgD EIgE 37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D ) AE受体 BPHA受体 CC3b受体 D抗原受体Sm Ig E抗原受体TCR 38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A ) A过敏性休克 B接触性皮炎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新生儿溶血症 E肾小球肾炎 39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 A )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40在外界生存力最强的细菌是( D ) A化脓性球菌 B肠道杆菌 C无芽胞厌氧菌 D芽胞厌氧菌 E结核杆菌 41可传递的细菌遗传物质是( D ) A菌毛 B鞭毛 C芽胞 D质粒 E荚膜 4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除( E )外 A热原质 B内毒素 C外毒素 D侵袭性酶 E抗生素 43外毒素的毒性作用特点是( C ) A发热 B白细胞反应 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 DDICE休克 44半抗原的特点是( C ) A大分子 B通常是多肽 C本身无免疫原性 D仅能刺激B细胞活化 E只有与载体结合才能与相应抗体反应 45显微镜下呈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菌是( C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肺炎球菌 D脑膜炎球菌 E淋球菌 46流感病毒吸附细胞的结构是( C ) A衣壳 B包膜 C血凝素 D神经氨酸酶 EGP120 47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体内的播散是通过( B ) A粪便 B血液 C细胞 D尿液 E唾液 48.具有菌丝和孢子的微生物是( B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螺旋体 E.支原体 49.细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 A ) A.转化 B.转导 C.接合 D.溶源性转换 E.基因突变 50.下列抗菌物质中可裂解细菌肽聚糖的是( A ) A.溶菌酶 B.抗体 C.补体 D.细菌素 E.氯霉素 51.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的物品是( D ) A.食具 B.药品 C.敷料 D.牛奶和酒类 E.温度计 52.下述病原微生物中,对外界抵抗力最低的是( D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HBV C.钩端螺旋体 D.梅毒螺旋体 E.衣原体 53.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 ) A.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B.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破坏细胞膜 D.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 E改变细胞分泌功能 54.与衣原体感染有关的物质是( A ) A.原体 B.始体 C.包涵体 D.核糖体 E中介体 55.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优点是( B ) A.耐热B.既可产生血清抗体也可产生肠黏膜局部分泌型抗体 C.只需服用一次 D.6月龄以下婴儿不需服用 E免疫力低下者也可服用 56.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 C ) A.HBsAg B.HBcAg C.HBeAg D.前S1抗原 E前S2抗原 57.一般不通过血液播散的病毒是( D ) A.乙型脑炎病毒 B.脊髓灰质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狂犬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58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除( B )外 A. 潜伏期短 B. 以IgM为主 C. 抗体在血中浓度高 D.在体内维持时间长 E抗体量多 59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是( D ) A.细菌脂多糖 B.抗原 C.抗体 D. 抗原抗体复合物 E凝聚的抗体 60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T细胞是( D ) A. TH1 B. Ts C. TD D. Tc ETH2 61在感染早期首先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抗体是(B ) A. IgG B. IgM C. IgA D. sIgA EIgE 62可用于检测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T细胞表面受体是(E ) AIgG Fc受体 BC3受体 CPHA受体DIL受体 EE受体 63.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 D ) 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 B.抗肿瘤 C.抗致病菌生长 D.产生干扰素 E.产生维生素供机体利用 64胸腺依赖抗原是指( E ) 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 B能直接激活B 细胞的抗原 C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 D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E既引起细胞免疫又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 65能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 C ) AC5b BC5b67 CC5b678 DC5b6789 EC9 66不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 D ) ATh细胞和B细胞 B巨噬细胞和Th细胞 C树突细胞和Th细胞 DNK细胞和肿瘤细胞 ETc细胞和肿瘤细胞 67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是( C ) AIgG BIgM C细菌脂多糖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凝聚的IgG1 68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 A ) A粘肽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类脂A 69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 D ) A特异性多糖 B脂多糖 C核心多糖 D脂类A E脂蛋白 70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 B抗原性强 C可脱毒制备类毒素 D耐热 E毒性强烈且有选择性 71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 D ) A肽聚糖 B特异性多糖 C壁磷壁酸 D膜磷壁酸 ESPA 72诊断流脑的简便方法是( D ) A 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 B血培养 C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 D脑脊液或皮肤淤斑取样涂片染色镜检 E咽拭子培养 73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 C ) A磷酸 B蛋白质 C核酸 D类脂 E肽聚糖 74病毒的致病物质是( 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热原质 D蛋白质和核酸 E侵袭性酶 75灭蚊可预防感染的病毒是( D )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狂犬病毒 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76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除外( A ) 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巨细胞病毒 DEB病毒 E单纯疱疹病毒 77引起胎儿畸形的最常见病毒是( A ) A风疹病毒 B麻疹病毒 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E乙型肝炎病毒 78巨噬细胞表面与抗体调理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C ) ACD4 B.CD8 C.IgG Fc受体 D.TCR E.BCR 79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B )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356789 80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D ) A破伤风杆菌 B肉毒杆菌 C白喉杆菌 D伤寒杆菌 E霍乱弧菌 81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 B ) A 无细胞结构 B含两种核酸 C对抗生素不敏感 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 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 82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 A ) A粪便 B血液 C鼻咽分泌物 D尿液 E唾液 83.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的方法是( D ) A.紫外线照射 B.干烤灭菌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煮沸法 84.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D ) A.内毒素 B.外毒素 C.侵袭性酶 D.菌毛 E.肠毒素 85.对破伤风毒素的错误叙述是( B ) A.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 B.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 C.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D.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 E毒素不耐热 86.主要引起婴儿腹泻的肠道细菌是( D ) A.肠炎杆菌 B.痢疾杆菌 C.沙门菌 D.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E.霍乱弧菌 87.破伤风的特异性治疗应注射( A ) A. 破伤风抗毒素 B.破伤风类毒素 C.破伤风菌苗 D.抗生素 E.白百破三联疫苗 88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 D ) A. 化学成分主要为类脂 B.表面突起称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 C可保护病毒 D.可抵抗脂溶剂 E.可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89.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除 ( D ) 外 A.人乳头瘤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2型 C.乙型肝炎病毒 D.流感病毒 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90.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是( D ) A.流感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E.腺病毒 91.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 ( D ) A. HBsAg、HBcAg、HBeAg B.HBsAg、抗HBe、抗HBc C.HBsAg、抗HBs、HbeAg D.HBsAg、抗HBc、HBeAg E. HBeAg、抗HBs、抗HBc 92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因为HIV( D ) A. 基因可和宿主细胞基因整合 B.感染后引起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 C.易变异,逃避免疫攻击 D.侵犯CD4+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 E.引起持续的潜伏感染,不易被机体清除 93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 B ) AC123456789 BC124536789 CC142356789 DC124356789 EC356789 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一) 1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生发中心生成受影响 C胸腺依赖区T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形成也受影响 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 2免疫对机体A有利 B有害 C有利又有害 D无利也无害 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3IgMAIgM在分子结构上有铰链区 B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 CIgG的溶血作用比IgM强D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 E血清中IgM由4个单体通过了链连成四聚体 4IgGAIgG以单体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体液中 BIgG4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 CIgG半衰期相对较短D为天然血型抗体 E不参与ADCC反应 5寄生虫感染时明显水平升高的Ig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补体A具有相应受体 B具抗感染作用 C经典途径成分包括C19 D体液补体抑制因子中包括H因子 E以上均正确7补体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AC1q 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 AG5a BC1q CC3 DI因子 EH因子 9具有调理作用的是A抗原 B抗原和补体 C抗体和补体 D补体 E. 抗体 10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2 BIFN CIL4 DIL一10 E以上均是 11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AIGF BIFN CSCF DIL10 ELIF 12下列英文缩写含义正确的是 AEPO-血小板生成素 BIL-白细胞介素 CSCF肿瘤坏死因子 DTNF集落刺激因子 ECSF-干细胞生长因子 13浆细胞瘤和B细胞杂交瘤生长因子是AIFN、TNF一 BTNF、IL1 CIL2、IFN DIL6 EIL6、IL1 14可使NK细胞成为LAK细胞的是AIL一1 BIL2 CIL3 DIFN EIL10 15MHCI类分子的功能A为CD8+杀伤性T细胞的识别分子 B参与外源性抗原呈递 C参与内源性抗原呈递 DA十B EA十C 16. 在诱发同种免疫反应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 B富含HLAPR抗原细胞 C多形核细胞 D肥大细胞 E红细胞 17编码HLA·I类分子基因位点AHLAA、B位点 BHLAA、B、c位点 CHLADR位点 D. HLADR、DP、DQ位点 EC4、C2、TNF、21经化酶基因位点 18仅表达HLAI类分子 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血小板 D单核细胞 E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9有丝分裂原A刀豆素A B植物血凝素 C美洲商陆丝裂原 D细菌脂多糖 E以上均是 20MHCI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 BCD3 CCD4 DCD8 ECDlO 2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分子是ACD4 BVLA一1 CPNAd DE-caderin ECD2 22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AE受体 BpHA受体 CC3b受体 D抗原受体(SmIgMD) EIL2受体 23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干细胞的是AILl BIL2 CIL3 DIL一8 EEPO 24调控I型超敏反应的是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5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A辅助性T细胞 B杀伤性T细胞 C抑制性T细胞 DB细胞 ENK细胞 26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 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C抗原呈递作用 D杀伤肿瘤细胞 E以上均是 27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A单核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红细胞 28AFP是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异嗜性抗原 D自身抗原 E肿瘤相关抗原 B1型题 AABO血型不符 B抗原抗体复合物 CRF因子 D抗核抗体 EHLA抗原 29与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直接相关的是 30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31引起输血反应常见的原因是 3220世纪初,Forssman用豚鼠肝、脾、肾上腺等脏器制备的生理盐水悬液免疫家兔获得的抗体,除能与原来的相应的脏器抗原反应外,还可使绵羊红细胞发生凝集,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A可能绵羊红细胞发生了自身凝集 B脉鼠某些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存在共同抗原决定簇C脉鼠与绵羊之间有完全相同的血型抗原 D脉鼠脏器在制备悬液过程中其抗原结构发生了改变E体外实验中,绵羊红细胞的抗原发生了改变 33男,30,受到多种细菌感染,并发现缺乏C3成分,那么在该患者中哪些由补体介导的功能将不会受到影响A. 裂解细菌 B. 对细菌的调理 C. 产生过敏毒素 D. 产生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E. 以上均不对答案:1A 2E 3B 4A 5E 6E 7A 8A 9C 10E 11B 12B 13D 14B 15E 16B 17B 18C 19E 20D 21A 22D 23C 24E 25D 26E 27A 28C 29E 30B 31A 32B 33E医学免疫学模拟试题(二)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E脾 2人类T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AE受体 BIgG Fc受体 CC3b受体 DDHA受体 EIL2受体 3关于IgA下述哪项是正确的A二聚体IgA结合抗原的亲合力,高于单体IgA BIgA1主要存在于血清中CsIgA是膜局部免疫的最重要因素 DsIgA具有免疫排除功能 E以上均正确 4与类风湿因子有关的Ig是AIgG BIgA CIgM DIgD E. IgE 5惟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决定Ig的类和亚类的部位是AVL十VH BVL十CL C铰链区 DDH ECL 7体液补体抑制因子是AC1q BIgG1 CIL2 DH因子 EB因子 8各种单体抗体分子都有的特性是A分子量在10万以下 B具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抗原结合部位 CH链与L链借非共价键相联D能结合补体 E能促进吞噬 9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不包括A肿瘤的诊断 B肿瘤的治疗 C血清Cl-含量测定 D激素水平测定 E细胞受体测定 10关于细胞因子A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 B单一细胞因子可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C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两种方式发挥作用 D细胞因子的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 E以上均正确 11既属于免疫球蛋白基因超家族又属于造血因子受体超家族的是A.IL6受体IL2受体 B.IL2受体IL4受体 C.IFN-受体IFN受体 D.IL8受体 E.IL1受体 12宿主的天然抵抗力A经遗传而获得 B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 C接种菌苗或疫苗而获得D母体的抗体(IgG)通过胎盘给婴儿而获得 E给宿主转输致敏巴细胞而获得 135种免疫球蛋白的划分是根据AH链和L链均不同 BV区不同 CL链不同 DH链不同 E连接H链的二硫键位置和数目不同 14B细胞能识别特异性抗原,因其表面有AFc受体 BC3受体 CIPS受体 DE受体 ESmIg 15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E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碱粒细胞 16初次注入大量抗毒素的马血清所引起血清病的发病机理属于 A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型变态反应 17I型变态反应可通过下列哪种成分转移给正常人A患者的致敏淋巴细胞 B患者的血清 C致敏淋巴细胞释放的转移因子D巨噬细胞释放的淋巴细胞激活因子 E以上均不是 18对重症肌无力的论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致病的抗体是抗乙酰胆碱(ACR)抗体 B抗ACR抗体的主要作用是在补体参与下损伤骨骼肌细胞 C它的发病与胸腺病变有一定关系 D在病人血清中尚可检出其他自身抗体(如抗胃壁细胞抗体) E该病有遗传倾向性 19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者反复持久的细菌感染常发生在 A新生儿期 B出生半年内 C12岁儿童 D学龄期儿童 E青少年期 20慢性肉芽肿病发病原因是 A红细胞内酶缺陷 BT细胞功能缺陷 CB细胞功能缺陷 D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 E补体功能缺陷 21人或动物体内代表个体特异性的能引起强烈而迅速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A组织相容性抗原 B移植抗原 C白细胞抗原 D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22巨噬细胞摄取抗原的方式是A非特异性吞噬颗粒性抗原 B非特异性吞噬可溶性抗原 C被动吸附抗原D借助表面IgGFc受体结合抗原抗体复合物 E以上均是 23致敏TC细胞的作用特点是A无抗原特异性 B受MHC类分子限制 C可通过释放TNF杀伤靶细胞D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 E可通过分泌细胞毒性物质杀伤靶细胞 24TC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与下列哪种成分无关A协同刺激分子受体 BMHCH类分子 CIL12 DIFN一 EIL2 25容易引起免疫耐受性的抗原注射途径为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 B静脉腹腔皮下、肌肉 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D皮下肌肉腹腔静脉 E腹腔皮下、肌肉静脉 26型超敏反应重要病理学特征是A红细胞浸润 B巨噬细胞浸润 C淋巴细胞浸润 D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E中性粒细胞浸润 27在减敏治疗中,诱导机体产生的封闭抗体的是AIgM BIgG CIgE DIgD EIgA 28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细胞上CD4抗原,荧光素应标记在ACD4抗原上 BCD4单克隆抗体上 C固相载体上 D抗人Ig抗体上 E某种动物红细胞上 B1型题 ATC B. Ts CTH DNK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 29具有CD4分子表面标志的是 30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起辅助作用的是 31对多种类型免疫细胞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32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1)能与发生二硫键全部断裂而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另一种破伤风类毒素抗体(抗体2)不能与因同种原因变性的破伤风类毒素发生反应。对于这一实验结果,最可能解释A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无特异性 B抗体2对破伤风类毒素上的构象决定簇有特异性C抗体1对破伤风类毒素的氨基酸序列有特异性 D抗体2对二硫键有特异性 EB和C正确 33某孕妇为Rh-,第一胎分娩Rh+胎儿,为防止再次妊娠的Rh+胎儿产生溶血症,应给Rh-母亲注射 A抗Rh因子抗体 BRh抗原 C免疫抑制剂 D免疫增强剂 E以上都不是答案:1B 2C 3E 4C 5A 6D 7D 8B 9C 10E 11D 12A 13D 14E 15B 16C 17B 18B 19D 20D 21D 22E 23。E 24B 25B 26E 27B 28B 29C 30C 31B 32E 33A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的B、的C、的D、的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根涂黑。 1实验动物新生期切除胸腺后,淋巴结内A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 B生发中心生成受影响C胸腺依赖区T细胞数目和生发中心均不受影响 D深皮质区T细胞缺乏,同时生发中心形成也受影响E浅皮质区无明显影响 2免疫对机体A有利B有害 C有利又有害D无利也无害E正常情况下有利,某些条件下有害 3IgMAIgM在分子结构上有铰链区B天然的血型抗体为IgMCIgG的溶血作用比IgM强D在个体发育中合成较晚E血清中IgM由4个单体通过了链连成四聚体 4IgGAIgG以单体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体液中BIgG4固定补体的能力最强CIgG半衰期相对较短D为天然血型抗体E不参与ADCC反应 5寄生虫感染时明显水平升高的Ig是AIgG BIgACIgMDIgDEIgE 6补体A具有相应受体B具有抗感染作用C经典途径成分包括C19D体液补体抑制因子中包括H因子E以上均正确 7补体经典途径的成分包括AC1qBIgG1CIL2DH因子EB因子 8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AG5aBC1qCC3DI因子EH因子 9具有调理作用的是A抗原B抗原和补体C抗体和补体D补体E. 抗体 10下列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是AIL2BIFN CIL4DIL一10B以上均是 11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AIGFBIFNCSCFDIL10 BLIF 12下列英文缩写含义正确的是 AEPO-血小板生成素BIL-白细胞介素CSCF-肿瘤坏死因子DTNF-集落刺激因子 ECSF-干细胞生长因子 13浆细胞瘤和B细胞杂交瘤生长因子是AIFN、的TNF一BTNF、的IL1 CIL2、的IFNDIL6EIL6、的IL1 14可使NK细胞成为LAK细胞的是AIL一1BIL2CIL3DIFNEIL10 15MHCI类分子的功能A为CD8+杀伤性T细胞的识别分子B参与外源性抗原呈递C参与内源性抗原呈递DA十BEA十C 16. 在诱发同种免疫反应中,免疫原性最强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富含HLAPR抗原细胞C多形核细胞D肥大细胞E红细胞 17编码HLA·I类分子基因位点AHLAA、的B位点BHLAA、的B、的c位点 CHLADR位点D. HLADR、的DP、的DQ位点EC4、的C2、的TNF、的21经化酶基因位点 18仅表达HLAI类分子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血小板D单核细胞E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9有丝分裂原A刀豆素AB植物血凝素C美洲商陆丝裂原D细菌脂多糖E以上均是 20MHCI类分子的配体是ACD2BCD3CCD4DCD8ECDlO 2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分子是ACD4BVLA一1CPNAdDE-caderinECD2 22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 ;AE受体BpHA受体CC3b受体D抗原受体(SmIgMD)EIL2受体 23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干细胞的是AILlBIL2CIL3DIL一8EEPO 24调控I型超敏反应的是A巨噬细胞BT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 25具有抗原呈递功能的是A辅助性T细胞B杀伤性T细胞C抑制性T细胞DB细胞ENK细胞 26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细胞功能A吞噬并清除病原微生物B清除衰老细胞,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C抗原呈递作用D杀伤肿瘤细胞E以上均是 27能分化为巨噬细胞的前体细胞是A单核细胞BB细胞CT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红细胞 28AFP是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嗜性抗原D自身抗原E肿瘤相关抗原 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的B、的C、的D、的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的多次或不被选择。 AABO血型不符 B抗原抗体复合物CRF因子 D抗核抗体 EHLA抗原 29与引起移植排斥反应直接相关的是 30与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有关的是 31引起输血反应常见的原因是 A2型题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下面都有A、的B、的C、的D、的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3220世纪初,Forssman用豚鼠肝、的脾、的肾上腺等

    注意事项

    本文(免疫学与微生物.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