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籍大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研究.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农村籍大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研究.精品文档.农村籍大学生学习心理调查研究摘要:本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会调查的研究方法,以湖南理工学院的106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他们的学习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籍大学生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学习需求趋向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关键词:农村籍大学生;学习心理;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纵向多层次;横向多目标;主观性;不协调性1. 问题提出关注农村学生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部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则是帮助研究他们教育问题的一项重要指标。农村学生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以及农村教师素质的影响等等,在学习心理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城镇学生必然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以往关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学生心理的本质、心理的种类出发,抑或是针对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现状、特征的研究,少有以实证方法专门研究一所学校的农村籍大学生学习心理的报告。为了对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准确地把握当前农村籍贯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为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着于2008年12月,对湖南理工学院农村籍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2. 研究方法2.1 被试 选取湖南理工学院共计15个系部的来自4个不同年级的120名农村籍学生(以各系办的学生档案中城乡籍贯作为确定是否属于农村籍的依据)作被试(以年级为单位按照学号等距随机抽样)。剔除14名被试的无效问卷,实得106名被试的有效问卷。2.2 工具 (1)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自编问卷,收集被试的个人特征信息如系部、年级、性别等。(2)学生学习心理调查问卷:自编问卷,共17个问题,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2.3 施测 采用小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由本研究者担任主试。2.4 数据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由研究者本人通过综合统计问卷答案进行数据处理。3. 研究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3.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继续深造或工作,16%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调查还显示,农村籍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他们认为,农村青年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毕业生挣钱多,26%的学生认为高中、大专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只有1的学生认为小学毕业生文盲能获得较高收入。附:表1学习的作用该选项对应人数何种受教育程度挣钱最多该选项对应人数提高自身素质为了继续深造或工作没有考虑过781117大学毕业生高中或大专毕业生 初中毕业生小学毕业生或文盲6928813.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研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占相当份额。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大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86%的大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实用性强的文学、应用数学、计算机学习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近现代史、思想政治、英语不感兴趣。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核心课程之一,有57%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几乎没有用处”。附:表2对学习的态度该选项对应人数是否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该选项对应人数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该选项对应人数对下列哪些课程热情较高该选项对应人数是否认为英语对于以后的生活有用处该选项对应人数热情很高热情中等害怕学习712510有没有9511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 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其它原因423815文学应用数学、计算机近现代史、思想政治英语651794有很大用处几乎没有用处不清楚3360133.3学习需求当前,“一技之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一技之长”看做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对于这一认识的争议性,不属本文讨论的范畴。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农村籍大学生对“一技之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学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同时,78%的学生希望在计算机课上学到较多的、实用的计算机科技知识,使之能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附:表3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己特别感兴趣的目标该选项对应人数是否想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得到教师更多的指导该选项对应人数是否希望学到较多的、实用的知识该选项对应人数有没有不清楚9871想无所谓5551希望无所谓83233.4学习目的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大学毕业后的打算,55%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或考公务员,18%的大学生选择就业,27%的大学生还没有考虑。农村籍大学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籍大学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大一为90%,大二为94%,大三为77%,大四为86%。附:表4大学毕业后的打算该选项对应人数是否愿意以后从事务农该选项对应人数(大一)该选项对应人数(大二)该选项对应人数(大三)该选项对应人数(大四)考研或考公务员就业还没有考虑581929愿意不愿意3232246214234. 综合讨论当前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以往农村学生的学习心理相比,有明显不同。4.1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自己跳出“农门”,走向城市。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的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则致力于追求研究生教育。农村籍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的另外两个特点是务实化和功利化。农村籍大学生越来越强烈地追求未来教育输出的经济价值,他们中的很多人从经济的角度去衡量所学课程价值,继而决定自己在不同课程上的努力程度。他们要求课程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和生产实践,渗透更多的实用技术。我们知道,由于年龄和学识的制约,农村籍大学生的认知、分析、判断等能力还不是特别成熟,而且不稳定。事实上,相当多的农村籍大学生的教育价值观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难以就业,从而使他们对考研失去信心;二是学术性较强的大学文化课程难以满足学生对职业技术的需求,难以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刺激和利益驱动。这些原因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学。4.2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籍大学生由于个人的学习基础、教育价值观和对未来的期望等方面的差异,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具有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的特点。学习需求的纵向多层次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度要求不一。大学毕业后准备就业的学生,只要求课程教学难易适度、学业成绩达中等水平;准备考研的学生,则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学知识,学业成绩达上等水平。学习需求的横向多目标是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广度要求宽泛。他们既要求学好学术性较强的课程知识,又要求充分培养自己的特长,还要求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4.3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对农村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73%的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但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对比分析和对学生本人的考察发现,学生的学习目的具有严重的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学生学习目的主观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已经认识到了未来进入城市就业或在农村非农产业就业的艰难性,但有86.7的学生却表示不准备在农村务农。很明显,如此大的一个群体具有这个想法是极不现实的。此外,40%的学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业上能取得成功,但他们中48%的学生没准备接受研究生教育,从而忽视了科学文化知识对于事业的发展所起的基础性作用。农村籍大学生学习目的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为思想与行动的不协调。调查结果表明,13%的学生将准备在农村务农,但这部分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农业科技方面的资料。同时,55%准备考研的学生中有54%的人在学习上并没有显现出相应的积极性,而是呈现出一种消极等待的学习态度。5. 研究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村籍大学生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2)农村籍大学生学习需求趋向纵向多层次和横向多目标;(3)农村籍大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具有主观性和不协调性。参考文献:1陶国富,王祥兴.大学生学习心理.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62朱保成.应用心理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3戴斌荣,刘正萍.千名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