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国标本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精品文档.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 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四篇识字和一个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识字”课有两种形式:词串识字(1、2)、形近偏旁的比较(3、4)。识字1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学生通过观察包饺子、赛龙舟、赏月的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识字2是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极富美感的韵文,精美的插图与词串一一对应。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词串的兴趣。识字3识字4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课文将容易混淆偏旁的生词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练习一分五个板块。“认清笔顺”中复习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学用字词句”初次接触“部首查字法”;“学写铅笔字”主要写好横多的字;“读读背背”积累和节日有关的成语;“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单元教学目标依据低年级学段教学的要求,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定为以下几点:1、学习习惯(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观察课本插图,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2、汉语拼音: 能熟练地读音节,借助拼音读字词。3、识字写字: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两条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2)进一步巩固对偏旁的认识,区别形近偏旁,能根据偏旁了解字义、词义4、阅读:(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5、写话:(1) 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写几句连贯的话。(2) 巩固认识标点符号,并会正确使用。6、口语交际: 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注意正确的说话姿势,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勤于查字典的习惯及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学习。2、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领会词义,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串整体的情味、意趣、形象,整体领会词语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外化为抑扬顿挫、疾徐有致的朗读。3、通过显示两个偏旁从实物到古文字再到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形近易混的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思;了解词语因偏旁有异,所表示的意义范畴也就不同;4、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了解字义,能正确端正地书写。 5、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练习说话写话。单元教学难点: 1、理解词义,正确识写2、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学习的能力篇目名称训练点学习习惯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培养主动识字的意识,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识字11、看图感知,联系生活。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建立词语跟具体形象的联系,初步形成概念。2、利用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形,读准音。3、整体诵读,想象入境。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串整体的情味、意趣、形象。4、尝试用一段较整的话描述自己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传统节日,并写下来识字21、通过看图画、听歌声、猜山名,进而读词串,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寻找、发现大自然的美,了解民族特有的风俗和风情2、自主识字,了解字理,感受字趣3、夸一夸桂林的美景识字3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实物图形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2、通过看图领会词义,进而通过诵读整体领会词语间的内在联系。3、可以借助画面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识字4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实物图形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2、通过看图领会词义,进而通过诵读整体领会词语间的内在联系。3、可以借助画面进行适当的说话训练。二篇目教学分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文本解读这一册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是“勤查字典”;第二是“主动识字”。前者侧重于操作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思想意识的强化。但是,两个习惯是相辅相成、紧密关联的。学生是在主动识字的过程中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形成能力的,“勤查字典”又有效地促进了“主动识字”。2、教学目标分析(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2)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3、教学资源运用 :小黑板、实物投影、字典、字卡。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二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仔细观察课本插图,了解字典的用途,掌握基本的查字典的方法,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观察课本插图,初步养成主动识字、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5、教学构想或建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实际的阅读相似的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字典这位“不开口老师”的功能,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明白查字典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通过实际的翻检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掌握查找、检索的步骤、方法。许多方法是在实践中掌握的,只说不练永远只能是形式。要在日常的学习或生活之中,采取不同的方式,不断强化。让学生的书包中必须有字典这位“无声老师”的陪伴,在学习和生活中遇见不认识的字能及时查找。有了字典的时刻相伴,孩子在无助时自然能想到它!6、课时作业设计自主阅读课外书籍识字11、文本解读本课属于看图读韵文识字,将表示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的词语集中在一起让学生认读,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图和词语。第二部分是要求会写的9个生字。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认识事物,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节日欢乐场面,以及祭扫革命烈士时庄严肃穆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今天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2、教学目标分析(1)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在情境中练习表达,积累语言。3、教学资源运用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补充习题等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文中传统节日和节日中的不同民间风俗能正确认读本课中的词语,了解词语意思能在节日情境中练习表达,积累语言学会本课4个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朗读文中词串,练习背诵(3)了解更多中国的民间传统节日和风俗,能较完整地讲述自己熟悉的节日场景,并试着写一写5、教学构想或建议:(1)词串是一个个的词语串连而成,词语教学不能仅限于反复读和规范写,教学中可以结合插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让词语变得立体,让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丰满、形象起来,这样词语才能活起来,真正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比如学习“团圆”可以收集一些关于团圆的图片,或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一家团圆的场景,形成表象。(2)词串虽然是词语串成的,但关键还在于它是一个整体,除了让学生成行诵读之外还要通过语言描述、观察图画、启发想象、引导回忆等创设节日情境,让学生在节日情境中感受、体验,再指导学生诵读词串,感受词串整体的情味、意趣、形象。同时可以适时的引导学生巩固语言的积累,在“春节”的喜庆场面中,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成语)?(结合建昌苏皖一大会址)在给革命烈士“扫墓”时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在赛“龙舟”的岸边,你感受到了哪些成语?(3)词串的词语间留有语言空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进词语背后的广阔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让学生回忆刚刚过完的春节,让学生说说在“拜年”这一重要且普遍的仪式中,“你是怎样给长辈、朋友拜年的,你是怎样说的?” 说说自己的拜年祝福语,了解练说状况。在“扫墓”时,面对革命烈士)你又会说些什么?去“踏青”时,你会看到什么?(4)传统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有必要让更多的中国传统节日成为孩子熟知的,能脱口而出的话题,比如元宵节、重阳节甚至七夕。(5)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点,力争每节课都让孩子学会一点自主识字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墓:形声字。莫字意为日在草丛之中,时当黄昏,太阳下山,“莫”与“土”联合起来表示“在黄昏时刻下葬”。死者此时下葬,与太阳一起隐没。6、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并组两个词;(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3)背诵词串(4)小练笔: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喜欢的传统节日识字21、文本解读识字2中的插图优美,清澈的漓江水铺开了画的长卷,碧水映秀峰,竹筏立鸬鹚。三幅小插图特写了神奇的象鼻山、挺秀的骆驼峰,再现了榕树下两个孩子对歌的特有的壮乡风情。插图与描写桂林风光,特点的词语是一一对应的。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识字、学词、认识事物,使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发展语言与发展思维相结合。识字2又如一首潺潺流淌的小诗,琅琅上口,声声悦耳,极富美感,是语言美的典型。在识字教学中,既要注意“工具性”又要注意“人文性”,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展示,让学生自己感受、体验、发现大自然的美。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多诵读好听的韵文,不仅能让他们在言语声音的世界中充分感受汉语言形式的魅力,还能使他们更喜欢学习语文。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3、教学资源运用广西壮族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桂林风景图片、桂林山水经典散文、补充习题、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4)正确书写本课的2个生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2)能根据课文内容练习较完整地描述桂林某一美景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画面导入:1、(出示祖国各地山清水秀的风景图片)同学们,咱们的祖国山清水秀,有许多著名的游览胜地。你去过哪儿?2、(播放录象)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3、我们国家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到广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赏桂林山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处就是漓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游轮,到漓江上观赏一番吧。(二)第一行词语教学1、我们的游船已缓缓驶入漓江,(出示漓江山水画面)让我们站在船头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1)碧水:漓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这就是“碧水”。我们文中是用“碧水”一词来写漓江的水美,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漓江的水的,它写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出示画面和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2)秀峰:与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3)倒影:水美、山美,碧水倒映着青山,就更美了! (三)第二行词语教学1、我们的轮船继续前行,听,耳边传来了动听的歌声(播放画面和歌曲),循声望去(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2、(出示词语): 对歌 榕树 壮乡3、学生看图交流对“对歌、榕树”的理解(播放录象)师补充简介壮族: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爱唱歌,壮乡有“歌的海洋”之称,人们喜欢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感受,他们还喜欢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绿水中生活,日子那样的幸福美好。(四)第三行词语教学1、走出了壮乡,轮船渐渐驶进群山之间,这里的山真有趣呀!师配乐读第三行的词。(出示:象鼻 骆驼 笔架)2、交流:看到这三个词,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出示画面和词语):象鼻 骆驼 笔架3、其实桂林还有很多各有特点的山峰,你猜猜它们分别叫什么山?(出示画面:月亮山等)4、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桂林的山的,山有什么特点?(出示画面师配乐朗读)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五)第四行词语教学1、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了,眼前又出现了一幅画,自己读读第四行的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指名读词语(竹筏 鸬鹚 ) 3、看图交流了解:鸬鹚4、(出示配乐画面):无论是晨曦、白天、还是晚霞当中,漓江两岸的美景都是如诗如画: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画廊)(六)总结指导读好韵文这美丽的画卷,识字2用了12个词语就把它们都展现在了我们眼前,读读这篇韵文(七)指导写字碧 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 ;写时要注意的地方趣味识记-碧:王先生,白先生,一起坐在石头上;鼻:自己的田里不长草.( “自”是鼻的古字,像鼻形。今天我们说到自己时,仍然用手指着鼻子表示。)第二课时1、读读背背:把桂林的美景记在心里。2、做小导游:这么美的画,积累了这么美的词,赶快用几句话为大家美美地介绍介绍!3、主动识字,规范写字影 :形声字。从彡,景声。“彡”像斜照的光线,光线照物就会有阴影。“景”是“影”的古字,意即日光照射在“京”(建于高坛上的亭台楼阁)上,当然会有阴影。故可作会意字析解为:太阳(日)升起,阳光斜照(彡),京城里高大的楼台拉下了阴影。 骆驼:形声字。似马类的动物,故以“马”表义。趣味识记“架”:吵架一般先是两“口”相骂,然后就会用“力”推搡,最后还会发展到随手操起“木”棍之类的械具打起来。6、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1)抄写2个生字(2)读背词串第二课时作业:(1)抄写6个生字(2)完成补充习题作业。识字31、文本解读教材分别用图表的形式按实物图、象形字、偏旁的字形形象地提示了偏旁的发展演变功能和表义功能,有助于学生辨析形近偏旁。课文的第一组词语是两种树木的名称及其制品,生字带有木字旁;第二组词语是两种农作物的名称及其总称,生字都带有禾木旁;第三组词语是三种用竹子做成的物品,生字都带有竹字头;第四组词语是三种草本植物,生字都带有草字头。其中,让学生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进而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2、教学目标分析(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正确规范书写,认识“筷”(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4)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记汉字的能力。3、教学资源运用挂图,生字卡片,补充习题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本文两组偏旁分两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并正确规范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4)借助图画感知“禾、木”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记汉字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并正确规范书写,认识“筷”(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4)借助图画感知“竹字头、草字头”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识字的兴趣,提高识记汉字的能力。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复习“木字旁”。(2)“禾”的古文字像什么? 复习“禾字旁”。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 (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大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 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2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出示图片 相机出示词卡:茶叶 菠萝 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6、课时作业设计1、书写生字并组词2、收集同偏旁的字,想想意思识字41、文本解读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用词语印证不同偏旁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范畴。2、教学目标分析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2、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3、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教学资源运用挂图,生字卡片,补充习题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二课时完成第一课时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2、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3、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第二课时1、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2、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3、学会本课1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5、教学构想或建议第一课时一、 指导看图,激趣导入1、出示图1:这是一个怎样的天气?小姐姐在太阳下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2、出示图2:图上画了什么?打靶(或射击)要怎样才能打得准?相机出示词语。3、一个小哥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站在高处向远处看就叫“眺望”。二、 指导自主识字,感受乐趣1、请小朋友有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朗读、默读、同桌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和词语。2、检查自学情况。三、指导读词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词连读的节奏感。2、学生练读。3、指名读,齐读。四、图文对照,找联系。1、出示挂图和演变表:请小朋友们仔细读一读词语,看看图,看你们能从中发现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2、小组交流。3、全班汇报。(说演变表,哪些字跟什么偏旁有关?为什么?)五、 学习生字1、出示字卡,学生认读。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3、全班汇报。4、指导书写:书空笔顺,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指导描红。5、完成习字册。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抽读字卡。2、读左半部分词语。二、看图学习词语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凡是和太阳有关的字大都是日字旁,凡是与眼睛有关的字大都是目字旁。这节课,我们要学着上节课的方法:“看看图,读读词,想一想”,看谁能又快又准地发现词语中的规律。2、自学课文1) 看看图上画了什么。2) 看看图表中两点水旁与三点水旁的演变过程。3) 读一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4) 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3、组织小组交流上述情况。4、集体交流:1) 看图读词。2) 观察演变表,说实物、古文字、偏旁的联系。3) 说说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发现的?三、指导诵读1、看图,一说到南极你就会想到什么?练读有关词语。2、诵读。3、南京有一座全国闻名的长江大桥,你们见过吗?你们知道这座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简介:东海、黄河、长江(借助图片、多媒体帮助学生了解,使词语丰满、生动起来)4、练读,诵读。5、诵读全文。四、学习生字1、出示字卡,学生认读。2、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3、全班汇报。4、指导书写:书空笔顺,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指导描红。6、课时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并组词(2)完成补充习题相关练习练习11、文本解读练习1分五个板块:“看清笔顺”是本单元生字笔顺的复习巩固;“学用字词句”学习部首查字法,为学生独立识字作准备;“写好铅笔字”练习写横多的字;“读读背背”以欢庆节日为主题,学习四个描写节日欢乐、热闹场面的成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看图评议,意在使学生明白在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表达,也要有良好的体态语言的配合,逐步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2、教学目标分析1、复习巩固本单元生字笔顺。2、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 3、学写生字,注意写好横多的字。4、熟记4个和节日有关的成语。 5、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3、教学资源运用挂图、小黑板,单元自测题。4、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本练习分二课时学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本单元生字笔顺。2、读一读对话,学习部首检字法 3、学写生字,注意写好横多的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记4个和节日有关的成语。 2、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5、教学构想或建议(1)学习部首查字法可以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学习(2)“读读背背”的内容可以在识字1的学习中提前渗透学习(3)口语交际:说话要注意姿势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身边的正确或不正确的交际体态语言6、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给一段短文中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了解字义。第二课时作业:背熟四条成语,完成练习册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