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概述.doc
-
资源ID:17533827
资源大小:232.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概述.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概述.精品文档.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概述一、研究起因语文原来可以这么讲语文学习,从上小学起,到从事教学,几十年的印象就是学生一字一字地学,教师一课一课地教。不论程度高低,大家都是步调一致齐步走。潜移默化中,我自觉不自觉地传承着这种教学方式,尽管面对学生学习情况不均的现状,也会自我安慰五个手指还有两短三长,人哪能都一般整齐?直到2009年的秋天,我的思想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开学第一天,区教研室吕学超主任听了我的课。二年级课文内容较浅显,学生预习得很充分,一课讲完意犹未尽,便以单元主题穿插,一气儿又讲了一课。40分钟内,学习内容尽管超出往常很多,但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效果很好。这随机生成的授课方式,吕主任在点评中指出,形式灵活,简洁高效,可以尝试做“单元整体教学“方面的研究。领导的鼓励与肯定启迪了我原来语文可以这样讲。于是在团队的引领下,我开始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尝试。二、研究进程事非经过不知难(一)理论学习明方向主攻方向已定,但到底向哪方面努力呢?第一次听到单元整体教学的名词让我满心惶恐。于是上网搜集相关的理论和案例,潜心研究,努力探索,在别人成功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怀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想法,小起步,长打算,先从一课带一课、一课带两课开始尝试。(二)自主学习做铺垫二年级孩子那么小,要在一课时讲两课、甚至三课的内容,这现实吗?生字怎么把握?朗读如何指导?基本知识训练能否到位?探究摸索中,我们总结了“自主预习三步走“的预习策略,“一标、二读、三画”,扫清学生学习中的大部分障碍;“课上指导小组合作强化训练个体掌握”四个步骤,学生逐步养成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于是,课堂逐渐热闹起来,师生们不拘泥于字斟句酌式地学习和讲授,学生习得了,教师解放了,留给师生的时间充裕了,一课带一课甚至两课也逐渐成为现实。(三)小组合作重实效渐渐地,依托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发现课文识字的难点解决了;依托课内预习,觉得学生朗读课文并不是那么困难原来困扰我们的一些问题似乎都迎刃而解了。但根据课堂观察,一些简单的基础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大都能解决;部分难度稍大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也能解决好;而小组合作大部分只是所谓优秀生的思想重现,称不上是集体合作的结晶。咋办?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做到“参与·合作”而不是“一言堂”,其前提是每一个参与者必须有自己的思维。几经摸索,“评价激励(让学生建立自信)小组分工(让学生有事可做)集体展示(让学生凝心聚力)”慢慢浮出水面,既能展示集体思想,又不泯灭学生个体智慧。当小组合作能力初步彰显时,学习目标更明确了,知识点更集中了,课文越品越有味了,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了。 (四)整体建构成策略在区小学语文工作室和吕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我与高都小学的陈冰冰老师、双月湖小学的周丽老师,各自做着同一主题而又稍具个性的研究。如火如荼的态势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一轮又一轮地商讨、辩论、研究,“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这株小树,终于跻身于区新课改策略的大军之中。此单元整体教学是指以语文主题单元为依托,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整合单元教材,为达到自能高效学习而对阶段性、系列性教学活动进行全盘考虑的教学。旨在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学习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在相同或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有机整合中,开拓学生视野,熏陶学生情感,发展学生思维,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三种课型的具体操作流程【预习指导课】查阅资料个性阅读深入读文思考质疑自主读文初步感知标注字词合作交流【品读探究课】合作交流梳理提升学法迁移自主阅读问题引领品读感悟展示收获问题交流【回顾拓展课】反思交流取长补短成果汇报检查落实课外拓展综合提升基础练习巩固运用三、关键事件(一)我们要研究什么团队成员间的不同声音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团队成员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进一步明晰,不同声音也随之出现,“做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操心费力不讨好,有的老师热情不高,对学生要求高,对老师的要求更高,太难了!”“单元整体教学,别人早就搞过了,我们再做也只是重复昨天的故事。”“穿新鞋走老路,是我们追求的吗?”警语点醒梦中人,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要避免走老路,要研究出自己的特色来。反复思索,几经讨论,我们确立了“基于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验研究。(二)老师的质疑,这不就是串糖葫芦吗理念质疑促进内涵提升研究初期,可能是对整体教学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面对我们精心设计的部分课例,有人尖锐提出,“我以为单元整体教学是什么,这不就是串糖葫芦吗?除了用一根主线牵着外,一课还是一课。这和我们平时一课一课的讲没有什么区别呀!”轻轻的一句,重重的一击。每个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对呀,难道我们做的只是简单机械的相加吗?为此,我们达成了共识,整合一定要系统地整合!围绕单元主题整合教材内容,要力避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体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指导思想。与单篇备课、教学相比,单元整体教学更强调学习资源的整合与生成,着眼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强调一个时间段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实践”,以求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三)学生的惊喜:原来我也可以做老师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自主预习实践后,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上的声音多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连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都站了起来。每个人把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和伙伴交流,你教我,我教你。“原来我也可以做老师。”学习的自信心在自主中得到了强化。(四)剩下的时间干什么?(读书促良性生态循环)在单元整体教学实验初期,讲授课时与常规所用课时相差无几。半个学期过去了,当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方式之后,所用课时颇有盈余,课外阅读的日程又提上了研究议程巴学园苦儿流浪记昆虫记告诉世界,我能行一本本书出现在学生的床头、书桌;诗配画、好书共分享、图书漂流、读书成果展示、课本剧表演一个个活动展现在课堂、校园。人与书为友,书与人相伴,读书与研究恰如其分的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四、解读案例预习指导课、品读探究课、回顾拓展课三种基本课型,将2-3篇课文甚至是一组课文整合教学,合并为一个整体,交叉推进,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一)学法迁移,当堂巩固引导学生掌握方法传统的逐课逐篇教学,容易导致知识的割裂,方法的孤立,学生习得方法后,不能及时运用,达不到掌握的目的。单元整体教学则不然,不同课文之间的学习方法可以相互迁移,多次应用。同一学法在不同内容之间的迁移运用,巩固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如六小阚学红老师的走进父母的爱课例,定位于“品读重点语句,感悟父母之爱”,以“在自主阅读和小组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品读词句、感悟文章情感等阅读技能,逐步实现学法迁移,建立起对单元课文的整体认知和学习经验;在整体学习过程中,不断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设计理念,以“父母之爱”为思想内容的整合点,以“抓中心句提炼核心问题,品重点句段悟课文情感”为学习方法的整合点,以“围绕中心句,品读重点语段,领悟文章蕴含的情感。实现学习方法迁移,学会有效阅读”为重难点,通过“名言导入,激发情感展示收获,理清思路问题引领,品读感悟补充资料,升华情感梳理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学法迁移,个人自学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梳理提升,拓展延伸”等七个环节,实施整体教学构想。下面所列举的具体教学环节,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思想的精华:在“展示收获,理清思路”的质疑环节,为凸显本单元的整合点:父母之爱,教师上课直奔重点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了四篇课文,你认为哪一篇课文既写出了父亲的爱,又写出了母亲的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看文中有没有直接点明父母之爱的句子?(课件出示齐读)相机点明这是本文的中心句。在“问题引领,品读感悟”环节,则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明确师: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呢?(出示学习要求)快速默读课文1-14段,用你喜欢的不同符号分别勾画出母亲、父亲评价巴迪诗的语句,说说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评价,并谈谈你的体会。3、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倾听、表达、对话,在这样的立体学习场中进行和谐交流,披文入情,情动辞发。把“读”作为语文学习的灵魂,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灵性解读文本,创意学习语文,自主诵读积累,实现快乐发展。在“梳理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环节中,教师师:我们回顾一下刚才学习19课的方法。师: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小组合作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1快速浏览文章后填空:我们认为本文的中心句是(),理由是()。2围绕中心句提炼出核心问题,再品悟重点句。(抓住重点词语,谈感悟,感情朗读)【出示要求】指导学生有侧重地精读一篇课文,精心梳理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就本单元另一篇精读课文展开合作学习,汇报,交流,补充,评价,教师相机引领提升。在“学法迁移,个人自学慈母情深学会看病”环节则直接以【考考你】1.我认为慈母情深一文的中心句是( ),理由是( )。文中最令我感动的语句是( ),我体会到了( )的母爱。2.我认为学会看病一文的中心句是( ),理由是( )。文中最令我感动的语句是( ),我体会到了( )的母爱。真正体现了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注重指导学生对已习得的阅读方法的迁移使用,从而在不断的阅读训练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多线并进,对比品味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对比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或多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可以使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在传统课堂上,人们往往只能困于课文中的一条主线围绕几个事物之间进行对比,其评价往往不客观具有一定的狭隘性。单元主题教学,将两篇(多篇)课文的两条(多条)主线同时推进,将不同课文中的几个事物分成几类对比品味,挖掘文本的积极意义,帮助学生建构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在张曼老师执教的“对比中感悟 品读中提升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单元整体教学”中,关注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年龄段特点,用两幅截然不同的学生课堂表现插图进行对比,引入文本学习,通过对比直达教者的最终目标。而两份账单的对比,更凸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课堂用鲜明的对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品读感悟中体味妈妈的无私付出,有舍有得,教学环节紧凑,重点突出,效果明显。(三)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我们拿这些例子要做什么,要达成什么?求全责备是一些教师的通病,每篇课文总是希望犄角旮旯都能讲到,生怕遗漏了一个知识点:我得把我认为该讲的都讲一遍,“水过地皮湿”,我尽心了,也安心了。这种想法是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相背离的。关注学生首先从学生实际考虑,站在整体的高度,教师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精华”。教学父母的爱之“回顾拓展课”,站在整体的角度,舍弃教材内容的“细枝末节”,汲取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个文本的核心价值,采取“整体回顾,提升写法,酝景生情,写评段落”的步骤,把课文回顾、写法指导、写作和修改整合成一个整体,以往需要2-3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只需一个课时,提高了课堂效率。授课开始就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体现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强目标性,有助于课堂流程的有效开展。师:经过短短的时间,我们已经学完习了第六单元父母的爱,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课文蕴含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父母的爱,梳理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接着教师以“梳理方法走进爱”“走进生活体会爱”“运用方法表达爱”三个话题引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梳理师:首先,让我们回顾课文走进爱。在本组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的心,让你感到深深的父爱?对写作方法的梳理师:细致的外貌描写,形象地刻画出父亲那种深深的爱,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地震中的父与子)师:课文以这两句对比鲜明的话语为线索贯穿课文,让我们体会到父母之爱的真正含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师:就如电影里的慢镜头和快镜头一样,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母亲的劳累与艰辛,这个场景不仅定格在作者的心里,更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慈母情深)对写作方法的迁移师:走进课文,不仅让我们又一次受到了父母之爱的震撼,还归纳、明确了作者表达爱的方法。看下面的段落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自己情感的?(1)爸爸清瘦的脸上显出严肃的表情,眉毛皱了起来,眼光也不再像往常般温和,好像一只愤怒的狮子,大声对我说(我的爸爸)(2)很快地,门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借着灯光,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母爱如佛) (3)路灯亮了,我心里咯噔一下:糟了,这回又晚了。我慌慌张张向家里跑去。心里七上八下,像揣着一只小兔子似的(那一次,我懂得了父爱)对总结方式的提醒师:爱的方式多样,表达爱的方法也很多。现在让我们回顾梳理学习收获,以这样的方式本组课文通过对人物( )( )( )( )的描写,字里行间透露出父母对孩子的( )( )( )的爱,同时表达出子女对父母的( )( )之情。引导梳理学习方法不是重点,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及时巩固训练重点,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和多样总结的学习能力。明确写法后,引领学生感受父母之爱,融情与境,找寻情感的喷发点。继而进行第三个环节“表达爱,运用习得的方法”在教后反思中,我写到每一堂课都是一种创造,每一种生成都是一种美丽。教完本课,我由学生的表现想到每位学生的潜能,就如郭思乐“生本教育”理论所说,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而教师则要退后,他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我们要在课堂上做到四个突出:突出自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突出学法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突出合作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突出探究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这样我们的课改才充满生机和活力。(四)自主合作 提升能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常态教学中,一篇课文往往预设若干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基本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学习。一节课如果完成2-3篇课文的学习,这种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而单元整体教学,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基本消除拦路虎,大的疑难问题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解决与提升,提高了学习效率,提升了自主合作能力。六小王玉莹老师的“依托小组,放眼整体,逐层推进,大量识字” 低中年级词语整合课型“预习指导”课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王老师将目标定位在“利用小组,巩固识字方法,提高识记能力,实现学习方法迁移,学会有效识记,积累品悟语言,感受团队学习快乐”,实施“激情导入,整体感知小组合作,逐课检测梳理重点,强化识记重点词语,分层运用分析字形,指导书写归纳总结,布置作业”六个环节,达到了集中快速、高效识字的目标。本节课中的亮点很多,比如第二环节引导学生逐课识字时,所用方法成螺旋形上升,逐步增加难度师:小组内再读一读生字词,说一说组内学习时注意了什么?(引导梳理合作方法)哪个组的小老师领读?(29课掌声)师:这一课,同学们先自己练一练,小组之间进行比赛。(30课一次成功的实验)师:这一课,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和同桌合作,遇到困难的还可请教组长、问同学。等你们学会了,咱们单挑。(31课给予树)师:这一课是略读课文,生字会认会读就可以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待会儿咱们小组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动力最足。(32课好汉查理)利用小组力量,变换形式,从识字方法的获得到识字技能的掌握,分步分课梳理、学习单元生字词,提升了团队意识,提高了生字学习的实效。比如在“重点词语,分层运用”一环节,王老师采取“重点词语,试着运用重点词语,学着运用重点词语,融入课文”三个小步骤,把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与课文、生活有机结合,分层提升,达到整体识记、大量识字、理解意义、初步运用的目的。同样,在“分析字形,指导书写”一环节中也是。通过“识字重点,分层识记;识字重点,学会书写”两个环节,引导书写并教会识记方法和理解途径,解决了低中年级生字教学的难点。“挑战小明星”环节的三项PK作业题:“(1)看拼音写词语五组;(2)形近字组词五组;(3)课文优美句段找一找(每课一句)”,则较好地诠释了“完美的一节课的总结不是句号,而是问号或者省略号”的理念,学生在总结梳理自身知识能力生长点的同时,对新的一课充满期待并进行认真准备。五、反思困惑三种课型只是初步研究成果,在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具体实施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整体把握与灵活运用相结合单元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学时空、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全方位开放,大量学生方面的知识信息、方式方法,随时会涌进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活动需要有机整合学习内容,适时适度调整教学计划;要注重整组教材内容的纵横联系,做到心中一盘棋;对孩子的意见要虚心采纳(尊重孩子、保护其自尊心),而且要灵巧地选用(适量、适度)。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厚实文化底蕴,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活动形式。(二)家庭教育与语文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范围、认知能力有限,需借助外力从课内走向课外家庭、家长是首选的课外学习资源。每个孩子生长在不同的家庭,语文教育资源是丰富多彩的,若能积极开发、充分利用,学生的语文学习将获益匪浅。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这块资源地,通过各种形式沟通信息,共同帮助孩子走上自主获取知识的坦途即便家庭条件(成员的文化素养、品质修养、职业性格、生活习惯等等)参差不齐。(三)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单元整体教学注重整体感悟、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巩固知识,注重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天资有差距、家庭条件在短时间难以得到改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把握不好,良莠距离会越来越大。这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面向全体学生,做到爱心一致,要求不一,方法有别。(四)基础训练与能力培养结合单元整体教学,无论是字词句的掌握,还是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有一定跨度,容易顾此失彼注重语言形象的整体把握,易使词句理解过于淡化;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易在学习时间分配上本末倒置时间一长,有可能使部分学生或养成惰性,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或只追求思维猎奇,对语文基础知识、语言基本功则不屑一顾。这需要教师始终不忘“语文教育特点”“工具性”“人文性”相互依存,在打好语言基本功的起始年段,力避“揠苗助长”“南辕北辙”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