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学生“宅”现象北京高校调查研究(1).doc

    • 资源ID:17540721       资源大小:308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宅”现象北京高校调查研究(1).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学生“宅”现象北京高校调查研究(1).精品文档.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项目论文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宅”现象北京高校调查研究问卷设计过于简单,学生的个人特征还不全面;在宿舍的理由不够全面,宅的原因没有体现出来,问卷的递进性不够,而且应该把宅和学业成绩、学校活动等建立联系,最后能够做出适当的定量分析才有意义;1、 结论部分应该包括明确的建议,例如,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宅问题?成 员:董馨驰(风管1班)浦雁然(风管1班)陈丽霞(风管1班)李雨舟(风管1班)曾欢 (风管1班)李甜露(风管1班)指导老师:陈华(副教授) 目录一、前言2二、研究对象及其方法2(一)研究目的3(二)研究与分析的方法31、第一手资料收集:3问卷调查:3深度访谈:3实地调查:42、第二手资料收集:4参阅文献4浏览相关网页:4查看现有文献著作:43、资料分析:4比较分析法:4 回归证明:4深层探因:5三、调查分析和结果5(一)相关定义及现象5(二)调查研究假设的确定6四、论证过程7(一)以性别分类为例7(二)以年级分类为例15纵向对比各年级同项目比较15宅的比例:15(2)在宿舍的时间19(3)大一到大四学生在宿舍时间所偏好的活动对比22横向对比同年级不同项目比较25(1)在宿舍时间25(2) 在宿舍偏好活动30(三)以专业分类为例331、整体分析352、理工类分析373、艺术类分析40五、结论46六、参考文献47七、附录48大学生宅现象调查问卷:48一、 前言自2008年3月13日南方都市报第一次在国内提出“御宅族”这一概念至今,“御宅族”在中国的规模成几何级增长。据调查,截止2009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总数已达338亿,稳居世界首位。其中,30个主要城市就有600多万人属于15岁到35岁的“御宅族”。77的“御宅族”年龄在29岁以下,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56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这些数据都昭示着“宅”正在逐渐成为伴随中国互联网发展派生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并且这种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正逐步年轻化,高校在校大学生形成了“御宅族”的主力军。本文通过对“宅”现象的特点,心理状况,产生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高校在校学生的实地调查,对目前在中国盛行的“宅”现象提出了新的理解和定义,进而针对中国的大批“御宅族”的现状和“宅”的原因提出了适合中国“御宅”一族的“出宅之道”。二、 研究对象及其方法(一) 研究目的本课题直击当代大学生的“宅”的生活状态问题,希望以经贸类院校大学生特有的洞察力和理性以及负责任的态度,通过对大学生这种生活状态的了解,深入研究“宅”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造成了何种影响,通过对“宅”的利弊分析得出探究性的结论。课题试图通过对目前各种媒体报道的深入读解、与北京高校的“宅男”“宅女”零距离接触,了解这种生活状态背后的生活态度、大学生现行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现象、具体表现。心理剖析等多角度深入发现以及解决这种“宅”的生活状态所造成的问题,希冀能够从深层面找出造成大学生“宅”现象的根本原因。我们的研究成果将会让现在的大学生正视自己的生活状态,意识到自己的在生活上、人际交往上、学业上以及心理上的问题并向对自己“宅”的生活状态并不满意的大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向对“宅”乐此不疲的大学生敲响了警钟。(二) 研究与分析的方法1、 第一手资料收集: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共400份)分别给北京文科类、理工类以及艺术类高校的从大一到大四的同学,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 深度访谈:对某些因为“宅”而造成比较大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以及对“宅”这种生活态度的评价;从这些典型范例中寻找出“宅”所造成弊端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实地调查:深入宿舍,在同学们可能发生“宅”现象的环境中进行客观的实地调查,并检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2、 第二手资料收集: 参阅文献在搜寻相关书籍的过程中,我组的收获不大。但是在各大数据库中,我们收录到了不少相关论文。在各种相关论文中,我们汲取了与我组分析有利的参考数据; 浏览相关网页:在网上搜索上关于“宅”现象的报道与探究文章,找出“宅”这一普遍存在的生活状态的表现、内核和影响; 查看现有文献著作:查看关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宅”现象的已有资料论述,参考、对比进行结论的分析。3、 资料分析: 比较分析法:精心整理数据,通过比较找出变量间间到底有无关系,是何关系; 回归证明:通过问卷,验证以上由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具有可信度,确定结论;此方法首先要确定一个原假设。我组设计的原假设为-大学中的“宅”现象带给大学生的弊端多于好处。其次,我组为了便于论证原假设的真实性设计出若干通论假设。所谓通论假设即把社会大众所持观点作为小假设。 深层探因:通过文献检索,网上资料探寻所得结论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更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措施。三、 调查分析和结果(一) 相关定义及现象“御宅”一词源自日本,其原意是指“贵府上”,在20世纪80年代被日本社会评论家中森明夫正式提出,用来称呼一部分足不出户、极度痴迷动漫和电子游戏的人。在日本也用“御宅”出了用来形容对动漫和电玩的狂热之外,也用来来形容对其他方面有超乎寻常喜爱的人。在日本,“御宅族”最初有明显的贬义和歧视,从外观上主要指不注重个人卫生、性格偏激自闭、缺乏社会常识的人,然而,随着“宅”文化的发展和“御宅族”的壮大,现今的“御宅族”也有了不同的分类。然而,当“御宅”这个词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御宅”本身的意义扩大了。宅这个词迅速风靡,立即成为一种生活的代言词,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动漫以及电子游戏迷身上,而是出现了意义更为普遍的“宅男”“宅女”,是指在业余时间都呆在家里的人。但在一定程度上,它是一些“80后”“90后”的一种流行生活方式,由于对现实的失望,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能够执着痴迷的对象和能够追逐成就感的平台;使其更倾向于孤独与寂静,选择一个人“宅”起来做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而且,随着时代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会愈演愈烈的新文化。我们不能轻易否认这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在中国并不是心理障碍者,或者社交恐惧症者等的代名词。相反中国“宅”人群代表一种习惯独处的生活状态和随心所欲生活态度。在本调查研究中,我们将“宅”这个概念主要界定在中国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之内,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身处高校之中,能够获得大量有效的数据,另一方面更是由于我们切身体会到“宅”这种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个性与价值观的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我们将本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宅现象”定义为高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长时间的呆在寝室里,与外界的沟通明显减少以及此种行为所带来的沉迷网络、旷课等一系列反常行为。(二) 调查研究假设的确定然而,“宅”这种生活现象,在高校在校生到底是是利是弊呢?诚然,“宅”代表着享受孤独和宁静的自然状态,和随心所欲的生活态度,然而,这种生活状态和生活态度给高校在校学生带来的弊端可能远远大于了有利的方面。这种“宅”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可以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但是更有可能导致大学生沉湎网络、不思进取,恐惧社交,甚至出现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故根据以上陈述,我们可以得出本次调查研究的假设:对于当代的大学生,“宅”的弊大于利,我们不应该提倡这种生活态度以及生存模式。四、 论证过程(一) 以性别分类为例会在宿舍学习与会长时间打网游的交叉制表会长时间打网游不会会合计会在宿舍学习不会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92.2%7.8%100.0%会长时间打网游 中的 %71.8%50.0%会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82.2%17.8%100.0%会长时间打网游 中的 %28.2%50.0%合计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89.1%10.9%100.0%会长时间打网游 中的 %100.0%100.0%100.0%宅定外卖睡觉时间晚起床时间晚旷课女48.80%51.20%74.40%65.90%14.60%男47.70%52.30%66.20%64.60%35.40%长时间打网游持续追剧定期浏览特定网页在宿舍上网娱乐在宿舍学习女2.40%35.40%73.20%97.60%26.80%男21.50%10.80%78.50%90.80%35.40%将第五题及第六题的各个选项按照性别分析可以看出,男大学生选择宅在宿舍打网游的占受访男性的21.50%,换句话说,男生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人宅在宿舍大部分时间用于打网游了。而观察女大学生的数据也可得出结论: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女生宅在宿舍会持续追剧。而选择在宿舍学习的男生则占全部男生比例的35.40%,女生中占26.80%。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男大学生在宿舍长时间打网游的比例较高,女生更倾向于宅在宿舍长期追剧。众所周知,长时间打网游或是持续追各国的电视剧都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和最初的假设有所出入的是,男女生在宿舍学习的比例并没有处于很低的水平。男生中还有多于三分之一的人会在宿舍学习。由于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宅在宿舍里对于男大学生的主要弊端是其长时间的打网游导致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女大学生则体现在长期追剧上。为了进一步分析男女大学生宅在宿舍的时间里是怎样分配学习与休闲的时间的,我们在以下的数据分析中,会着重分析男大学生用于学习和打网游的时间分配情况以及女大学生用于学习和追剧的时间分配情况。在中国大学生的“宅”文化中,有一部分“宅男宅女”呆在寝室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打网游,目前流行的网游都是以客户端提供的,特征是大多数玩家都会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角色(虚拟身份),而一切存盘以及游戏资讯均记录在服务端。此类游戏大部,分别来自欧美以及亚洲地区,这类型游戏有 魔兽世界、战地之王、EVE 、战地、信长之野望、天堂 梦幻西游等等。由于这些游戏的虚拟身份,以及该网络游戏中“任务”的时间性和群体性,使得网络玩家长时间沉浸在该角色中。根据之前的数据分析我们以得出结论,男大学生中在宿舍长期打网游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所以在此我们会继续分析在打网游的男大学生中有多少比例的人还会兼顾在宿舍学习。并且我们会继续分析选择了“在宿舍学习”的男大学生有多少也会在宿舍打网游。从问卷中的第六题中的F项长期打网游与第五题的A项待在寝室学习进行交叉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寝室的时间里,选择了“学习”且没有选择“长时间打网游”选项的占选择了“学习”的大学生的比例为的82.2%。换句话说,男大学生中,在宿舍会学习的人较少会在宿舍打网游。而选择了“打网游”且没有选择“学习”的大学生占选择了“打网游”选项的学生的比例是50%。这个数据表明,会在宿舍打网游的人只有一半人同时也会在宿舍学习。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会在宿舍打网游的男生普遍只会专心打网游,很少会兼顾在宿舍学习。于是乎,宅在宿舍的弊端对于男生而言就是在宿舍长时间打网游带来的。性别与会在宿舍上网娱乐与会旷课的交叉制表会旷课会在宿舍上网娱乐合计不会会不会性别男性别 中的 %7.1%92.9%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60.0%36.8%37.8%女性别 中的 %2.9%97.1%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40.0%63.2%62.2%合计性别 中的 %4.5%95.5%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100.0%100.0%100.0%会性别男性别 中的 %13.0%87.0%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100.0%60.6%63.9%女性别 中的 %100.0%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39.4%36.1%合计性别 中的 %8.3%91.7%100.0%会在宿舍上网娱乐 中的 %100.0%100.0%100.0%从问卷中的第一题中调查者的大学生的性别中的男生生与第六题中的G项持续追剧以及第六题的D项呆在寝室学习进行交叉对比,如上表显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选择网上娱乐的占所调查的男生的21.5% ,男生选择网上娱乐的只占所调查女生的2.4%。这说明了男生更热衷于网络游戏,男生呆在寝室会选择网络游戏这与之前的假设事项符合的,对于男生来说,网络游戏是更适合宅在寝室的方式。在会选择网上娱乐的男生中,会上网娱乐但是不会旷课的男生占调查总人数的36.8% ,不仅仅追剧而且旷课的男生占调查总人数的60.6%。这就说明了网络游戏的确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与之前的假设实相符的。 会在宿舍学习与会持续追剧的交叉制表会持续追剧合计不会会会在宿舍学习不会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75.5%24.5%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69.4%69.4%会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75.6%24.4%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30.6%30.6%合计会在宿舍学习 中的 %75.5%24.5%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100.0%100.0%100.0%在中国大学生的“宅”文化中,有一部分“宅男宅女”呆在寝室还有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追剧。众所周知,由于连续剧的播放有一定的周期性,在这一个周期中,每个星期都会选择相应的一天的固定时间在电视台播出,就像小说的连载一样。每个星期都会有新一集电视剧集的更新,随后会在网络上进行更新,定时定点的收看最新的电视剧就叫做追剧。对于这些“追剧宅男宅女”来说,追剧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个部分,就像吸了毒一样。在学习和追剧之间,变成了一道选择题,A和B的选项中她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从问卷中的第六题中的G项持续追剧与第五题的A项呆在寝室学习进行交叉对比,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寝室度过的时间中,主观意愿是追剧但是又不在寝室学习的大学生占持续追剧大学生的比例69.4% ,主观意愿是学习但是又不在寝室追剧的大学生占主观愿意学习的大学生的比例是30.6% 这说明实际调查中追剧带来的弊端在此方面表现较突出,大学生即使在寝室学习,也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在追剧上,这与之前的假设相符合。性别与会持续追剧与会旷课的交叉制表会旷课会持续追剧合计不会会不会性别男性别 中的 %92.9%7.1%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46.4%11.1%女性别 中的 %65.2%34.8%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53.6%88.9%合计性别 中的 %75.7%24.3%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100.0%100.0%100.0%会性别男性别 中的 %82.6%17.4%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70.4%44.4%女性别 中的 %61.5%38.5%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29.6%55.6%合计性别 中的 %75.0%25.0%100.0%会持续追剧 中的 %100.0%100.0%100.0%由于一些国外跟国内有时差的关系,一些连续剧会在凌晨进行最新的更新,那么这就导致了这些“宅男宅女”们为了追逐最近的剧情,牺牲睡眠的时间观看电视剧,从而使得次日无法按时起床上课,至此“旷课”现象频繁发生。从问卷中的第一题中调查者的大学生的性别与第六题中的G项持续追剧以及第六题的D项待在寝室学习进行交叉对比,如上表显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抽样调查的大学生中,女生选择追剧的占所调查的女生的35.40% ,男生选择追剧的只占所调查男生的10.8%。这说明了女生对于追剧更加钟爱,女生待在寝室会选择追剧但是不会选择打网游,这与之前的假设事项符合的,对于女生来说,追剧是更适合宅在寝室的方式。在会追剧的女生中,不会旷课的女生占调查总人数的88.9% ,不仅仅追剧而且旷课的女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5.6%。这就说明了追剧的确导致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那就是旷课,并且这个比例超过了50%,这与之前所做的假设也是是相符合的。(二) 以年级分类为例 纵向对比各年级同项目比较 宅的比例:通过图表数据,就各年级“宅”的比例来看,“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排列:大一、大二、大四、大三。其中大一学生“宅”的比例高达83.3%,远远超过了大二、大三、大四。根据调查:大一学生“宅”的主要活动集中于上网娱乐、网络游戏以及在宿舍学习。由此说明大一学生“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刚进入校园,不能很好的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无法合理安排学习和课余活动,没有良好地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将大部分的事件浪费在了宿舍里。 从高中监督式的应试教育环境中解脱,进入大学宽松饿学习环境,大部分新生都有自我放纵的倾向,比较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上其它的娱乐活动。通过对比,我们还能发现,宅的比例基本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递减的,但在大四比重有明显的回升。大四“宅”在宿舍主要的活动有上网娱乐、追剧等,大四“宅”比重回升原因可以归结于两点: 升入大四,大部分学生课减少,课余时间都在宿舍打发; 四年奋斗有了结果,一部分人自然就松懈了,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宅”在了宿舍。 对比图中很明显的表明,大三的同学“宅”的现象是最小的。“宅”和“不宅”的比例仅为6:4。大多数大三同学都认为自己是“不宅”的。这源自于两点原因: 大三是四年大学生活中最忙的一年,也是决定性的一年,大家的课程紧张,接触到了核心课程。 升入大三,学生不再像大一那样清闲,大二那样迷茫,而是都有了自己的奋斗目标,空闲时间急剧减少。 综上所述:低年级“宅”的现象高于高年级,说明在高校中“宅”与个人自由时间紧密相连,个人自由时间越多,“宅”的现象就越明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宅”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不能合理的控制业余时间,是缺乏自控力的一种表现,同时这种散漫、随性的生活状态又会加深缺乏自控力这一特质。这就很好的解释了,有的同学在“宅”的怪圈里无限沉溺,即使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但还是无法脱身的现状。访谈:某大学大二女生L的自述我每天除了上课之外几乎都在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超过八个小时。在宿舍我经常上网,但不怎么打网络游戏,主要是刷新人人网、到淘宝购物、追剧,像美剧韩剧都是我喜欢看的类型。这种状态让我旷了很多课。其实我并不是因为喜欢在宿舍宅,才不去上课、不去户外活动。我也不满意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因为我不喜欢去上课和户外活动才在宿舍宅的。这样的生活让我觉得挺空虚的。让我觉得我的人生没有什么闪光点,不能给我带来任何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我不知道怎么改变这种生活,在宿舍宅让我“退化”了,我不想出去,是因为我觉得重新融入现实世界挺麻烦的,所以每次一想到改变,就觉得太麻烦,又抹不开面儿,所以还是宅着吧。我想改变,不想这么宅,但觉得改变是件太累的事。(2) 在宿舍的时间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到,每天在宿舍度过0-2个小时的同学由大一到大四递增;3-5个小时和6到8个小时则是大二的同学和大三的同学比较多,而在宿舍时间长达八小时以上的则主要是大一和大四的同学。0-2小时:0-2小时说明同学在宿舍时间非常少。可以看出随着年级的递增,越来越多的同学几乎不在宿舍逗留。大三、大四的同学如果在考研、实习或者兼职工作的过程中,自然在宿舍的时间较少。这部分同学可谓一点也“不宅”,他们的生活非常丰富而忙碌。3-5小时:3-5小时,是最为正常健康的在宿舍的业余时间的数目。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在宿舍的时间都处于这个水平。其中尤以大二、大三的同学为最多。这可以说明,很大一部分大二、大三同学的生活安定而且有秩序。6-8小时:6-8小时时间稍长,但这并不足以判定一个人是否“宅”。同样,这项仍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最多。8小时以上:经常性的8小时的课余时间都呆在宿舍,这无疑已经是一种“宅”表现,图中很明显的表明,大一、大四的学生明显比大二、大三的同学“宅”,这与我们上一题“认为自己宅不宅”中的结果相吻合。究其原因,我们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大二、大三学生把在宿舍的时间控制得比较良好,这源于大二大三学生学业、社团活动比较忙碌。 大一学生在宿舍时间最长,这源于大一的学生较为清闲。 大四学生呈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的学生时间非常长,有的则极短,处于中间时间的较少,这表现出了诸多的影响因素,如考研、实习、兼职工作、准备出国以及“待毕业”等等。在宿舍的时间长是“宅”的必要条件。由分析得出,大一、大四的学生比较“宅”,大二、大三的学生相对“不宅”。这进一步论证了忙碌程度与“宅”的生活状态呈反相关。(3) 大一到大四学生在宿舍时间所偏好的活动对比 长时间打网游从图中可明显的看出,有1/3的大一同学会选择打网游来消磨“宅”的时间。到了大二则有不到15%的同学选择打网游来娱乐身心,人数减半。到了大三,打网游的人数进一步减少到7%左右,人数再次减半,而到大四,则又回升至大二的水平,人数翻了一倍。众所周知,网络游戏极其占用时间。大一的同学初来乍到,刚刚从高中的桎梏中解脱,自然会有很多同学选择网游娱乐,而大一同学的课业并不十分紧张,这就为可以长时间打网游提供了机会。这说明,对于大一同学,网游的确是导致他们“宅”的一个主要因素。到了大二、大三,课业逐渐繁忙,许多同学不再打网游了,这时,对于大二、大三的同学,网游就不再是“宅”的重要因素了。到了大四,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工作或是联系好了出国留学的事宜,抑或是考上了研究生,他们的生活可谓是绝对的悠然。为了放松,一些人又开始玩网络游戏。但对于大四的同学来说,网游也并不算“宅”的主要因素。所以,网络游戏是造成大一同学“宅”的主要因素。 在宿舍上网娱乐与长时间打网游相反,在宿舍上网娱乐的现象在大二、大三的同学中十分风靡。由于没有足够长的时间来进行网络游戏,所以,一大部分大二、大三的学生浏览淘宝网、人人网等网页、或是在网上看影视节目或视频。所以,上网娱乐是大二、大三学生的“宅”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 造成大一学生“宅”的主要原因在于长时间打网络游戏。 造成大二、大三学生“宅”的主要原因是浏览网页、上网娱乐。 造成大四同学“宅”的原因多种多样,情况十分复杂。 横向对比同年级不同项目比较(1)在宿舍时间大一通过饼状图:大一的在校学生“宅”的时间比较极端化,出现高度集中化,大部分分布于区间(8,+),也有少数落在(3,5)(排除调查中问卷对大一学生调查问卷回收率比较低造成的误差)我们可以大致看出,大一学生大部分倾向于长时间的呆在宿舍,并且通过加权,大一学生每天呆在宿舍的平均时间超过六个小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一学生出现“宅”这一现象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主要由于大一学生课业任务比较轻,同时也还没有体会到即将步入社会的压力,有充裕的自由时间;另一方面大一新生对时间安排的能力欠佳,很容易造成时间的荒废,出现“宅”的现象。大二大二的学生相较大一的学生来说,各时间段的分布比较均匀,大部分时间在(3,5)这一区间,除此,在(6,8)和(8,+)两个区间的比重也比较大。总体来看,就在宿舍时间的平均值,大二学生和大一学生相当,但是分布比较分散,并没有高度集中于某一个区间内,但在(0,2)区间的比例还是相当小。由此可以看出,大二学生普遍还是比较“宅”的,但是,开始对大学生活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在时间的分配上就大一来说有了一定的进步,并没有大部分人长时间的呆在宿舍的情况,大部分人课业任务加重并且社团活动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长时间“宅”的可能性,但除了完成课业和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大部分人的其他时间还是选择了“宅”在宿舍。大三大三与大一大二对比起来是时间分布最均匀的一个年级,呆在宿舍3到5小时的人偏多,同时增长的还有0到2小时的比重;而超过六个小时的人数大幅下降。由此说明,大三于其他年级比起来“宅”的可能性变小,大三的学生普遍不宅。其中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大三学生课业任务重,同时也面临着毕业之后选择的压力,自由安排 时间相对较少。 大三的学生已经完全熟悉大学生活,能很好地适应和安排自己的大学 生活,找到了人生要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大四大四宅的时间相对于大三来说又有所回升,大于8小时的人比例大幅上升,同时小于两小时的比例也有所上升。总体上,大四“宅”的现象要比大三严重,但与大一大二相比起来,要好一些。大四总的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几乎不呆在宿舍,另一类是长时间呆在宿舍。出现此种情况有根据调查,主要有两个原因: 大四的学生有一部分工作和未来已经有了着落(已和公司签约或已考研成功),身心都有所放松,同时在正式投入新的生活前,有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随意打发,从而呆在宿舍的时间大量增加。 另一部分大四学生则还奔波于实习、面试、招聘会等,未来还没有着落,相较前一部分未来已经确定的人,空闲时间明显少很多,同时也比较忧虑,没有悠闲的心情上网或者宅在宿舍休息。(2) 在宿舍偏好活动大一通过雷达图:可以看出大一学生在宿舍的活动主要偏向于上网娱乐,其中娱乐主要有浏览特定网页和打游戏;另一方面在宿舍学习的比重也比较突出。大二大二在宿舍偏好的活动大部分都偏向于了上网娱乐,其中除了浏览特定网页和长时间打游戏,持续追剧成了一个新的重要偏向。在宿舍学习的比例有明显的下降。大三大三也偏重于上网娱乐,但是在宿舍学习的比率很低,长时间打游戏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但持续追剧的偏向比较突出。大四大四在宿舍的活动偏向和大三差别不大,主要集中于持续追剧和浏览特定网页。在宿舍学习比例较少。从四幅雷达图看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在宿舍的活动偏向各有倚重。大一主要是打游戏,浏览特定网页。其中浏览特定网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浏览固定的社交网站,如校内、QQ、微博等;同时也有网上购物的倾向,比如长期浏览淘宝等购物网站。另一方面,大一呆在宿舍学习也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点可以说明,大一学生还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学习资源(图书馆、自习室)不能正确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大二在宿舍的活动同样也比较偏重打游戏、浏览固定网页,但是追剧成为新的一项呆在宿舍的理由。在宿舍学习的比重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二学生普遍还是比较宅,并且宅在宿舍的偏好已经从大一有了转变。大三大四在宿舍,打游戏已经明显减少,但浏览固定网页,追剧仍然比重很高,但在宿舍学习的比例已经很小。这可以看出,大三大四的学生宅的情况相较大一大二要少一些,需要长时间宅在宿舍的活动的偏向(如打游戏)不那么突出,但也存在的宅的隐患。总的来说,不论大一大二还是大三大四,宅在宿舍的主要活动仍以网络娱乐为主,这对于这样的“宅”我们可以把它归结为一种消极的“宅”。长时间呆在室内并没有给在校的高校生带来很多积极的东西,但更多地带来的是是浪费时间在网上娱乐甚至出现沉迷网络的现象。(三) 以专业分类为例表一:各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宿舍小时数项目在宿舍时间认为自己宅0-23-56-8>8理工类7.80%54.90%13.70%23.50%56.90%艺术类22.20%44.40%11.10%22.20%44.40%文科类10.30%47.10%21.80%20.70%43.70%在宿舍时间:认为自己是否“宅”1、整体分析由上表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宅的比例程度在不同专业下从高到低依次为:理工类、艺术类、文科类。从问卷来看,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宿舍的时间基本都集中在3-5个小时,占比均在50%左右,主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0-2小时和8小时以上者两个端点值,因此我们也主要关注在这方面的差别。表二:各专业学生在宿舍主要行为项目理工类艺术类文科类在宿舍上网娱乐92.20%77.80%97.70%在宿舍学习33.30%97.70%29.90% 表三:各专业学生在宿舍里容易出现的情况项目定外卖睡觉时间晚起床时间晚旷课长时间打网游持续追剧定期浏览特定网页理工类35.30%66.70%70.60%27.50%15.70%17.60%82.40%艺术类77.80%55.60%55.60%33.30%1.1%11.10%66.70%文科类58.60%74.70%63.20%20.70%8.10%29.90%72.40%2、理工类分析认为自己宅的学生比例高达56.9%,即超过一半的受调查理工类学生承认自己宅。具体来看,他们在宿舍时间在0-2小时间的占比极小,仅7.8%;但达8小时以上的则占据了23.5%,这也足见其当之无愧是专业中最宅的。那么他们宅主要干什么呢?首先,从表二可知,对于在宿舍时间都干些什么的回答中,选择在宿舍上网娱乐的高达92.2%,仅次于文科类学生,这表明在理工类学生中上网几乎是必须要干的事情。而较为例外突出的是,在宿舍学习的占比达33.3%,这在三类专业中居于首位,这与理工类学生课业负担一般较重,平时在学习中也偏向刻苦,即使在宿舍中,他们也会花33.3%的时间用于学习。其次,对于宅在宿舍通常会出现什么情况的回答中,15.7%的调查学生会“长时间网游”,70.6%的学生会“起床时间晚”,82.4%学生会“定期浏览特定网页”,这三项的占比均在三个专业中属最高。我们分析认为,理工类专业的男生人数占有绝对优势,他们本身的专业具有较大的技术性,自身性格也偏向于挑战型,在网游中他们可以收获他们想要的成就感和征服感,因而他们所谓的“浏览特定网页”主要就是继续自己的“网游”攻关。而对于“定外卖”,仅有35.3%的学生选择此项,这在三个专业中占比是最小的,且远远低于艺术类学生(占比达77.8%);选择“睡觉时间晚”、“旷课”、“持续追剧”这三者的比例均居于三个专业中间水平,可以推断理工类学生在平时上课、学习过程中还是较为守纪,对于外卖和追剧没有特别的偏好,他们网游的时间也主要集中在晚上,以至于较容易造成睡觉和起床时间晚。总的来说,完成课业负担和网游成为理工类学生宅在宿舍的主要原因,且他们的“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体现在睡觉时间的紊乱上,生活会较不规律,对其饮食和学习没有特别明显的不良影响。文科类分析认为自己宅的学生占43.7%,这在三个专业中是最低的。具体来看,课余时间在宿舍小时数中,除去高度集中地3-5个小时外,文科类学生主要集中于6-8小时(21.8%)及8小时以上(20.7%),长达8小时以上的占比在三个专业中最小,这也足见其认为自己最不宅的可信性。但若加上6-8小时的学生,超过6个小时的比例则高达42.5%,可见文科类学生虽然最少出现每天在宿舍待超过8小时的学生,但总体来说在宿舍的平均时间会高于其他二类专业。相对于其他两个专业,文科类学生对于电影、图片、文字等都会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相比之下更善于在网上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但本身兴趣广泛的他们又较难长期特别迷恋某一块,故而整体在宿舍时间比较均衡。由表二中可得,文科类在宿舍上网的比例高达97.7%,居于首位,定期浏览特定网页的比例也高达72.4%,仅次于理工类学生,表明电脑作为新兴娱乐方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具体分布于长时间打网游的进展9.2%,十分之少,最主要的仅是集中于“持续追剧”中,这应证了前述对文科类学生兴趣的分析。而在宿舍学习的比例则仅为29.9%,居于首位,这与我们普遍认为的文科生在学习上的刻苦劲居于理工类的文艺类间是相符的。另外,对于在宿舍里容易出现的情况的回答中,“睡觉时间晚”和“持续追剧”的比例分别达74.7%、29.9%,在三个专业中居于首位,特别是“持续追剧”,占比较理工类和艺术类的总和还要高。我们分析认为,这主要在于文科类学生一般感情较为细腻,在电视剧中容易受其感动和鼓舞,会不断探究到底的欲望,而当今电视剧的繁长性就加剧了她们睡觉时间晚的频率,进而导致了63.2%的学生会起床时间晚。最高比例的“睡觉时间晚”却并未至最高比例的“起床时间晚”,这可由文科类学生旷课占比最小加以解释:文科类学生虽有浓厚的兴趣与电视剧,但对于学业他们仍会较为坚持,旷课比例仅为20.7%,在宿舍学习的比例也有29.9%,仅稍少于理工类学生。总的来说,文科类学生的“宅”主要是由于持续追剧等上网娱乐所引起的,对其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饮食和健康上,特别是夜间休息时间晚,极有可能造成睡眠不足。3、艺术类分析情感丰富,个性鲜明,但组织纪律性不强,是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由于宅而出现定外卖和旷课情况的统计项下,艺术类大学生在各专业大学生中居首。我们为了了解导致统计中情况的原因,特别是针对大学生习惯性旷课,这一让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公众特别关注的现象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究。为什么会有高达三分之一的艺术生会因为宅而逃课,宅是不是导致大学生旷课的真正深层次原因至少是主要原因而存在? (下图为专业类别和旷课选项的交叉制表)专业类别* 会旷课 交叉制表专业类别 中的 %会旷课合计不会会专业类别理工类72.5%27.5%100.0%文科类78.2%21.8%100.0%艺术类66.7%33.3%100.0%合计75.5%24.5%100.0%我们来了解一下艺术类专业及其课程设置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特点在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希望其作品能够广为人知进而被人欣赏,因此会将更多的经历放在自我创作和自我推广的实践上。 艺术类专业大多以自由的小班方式授课,真正的专业技能学习依赖于与导师的直接沟通与交流,而传统的课堂教育受到的重视较少。在艺术类院校里,传统的课堂教育主要是通识教育,其内容与学生的专业技能并没有直接明显的关系。以上两点,再加上艺术专业大学生本身自由不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宅”现象北京高校调查研究(1).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