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习题.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宏观经济学习题.精品文档.第二章习题答案参考答案:一、略二、BCACB CBCAB1.B。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2.C3.A从支出的角度,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相应的新价值被创造;从收入的角度,这笔救济金也并不属于劳动创造的要素收入。因此不能计入GDP中。4.C.5.B.6.C. 判断一个变量是流量还是存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相加.7.B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8.C9.A净投资=总投资折旧。10.B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1.4第一年的产量=2.8第一年的名义GDP=2.8×500=1400.三、×× ×× 1. ×。根据统计局的核算估计原则,农民生产且用于自己消费的产品是应该以估算价值计入GDP的.2.3.4.自己房屋以虚拟租金记入GDP主要考虑的是机会成本的问题。5.×名义GDP上升的幅度超过价格上升的幅度,实际GDP应该是上升的。6.×。收入法之“收入”,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收入而非最终收入。个人从公司债券中获得的利息被视为要素报酬的一种,计入GDP;而政府公债利息属转移支付,属国民收入的再分配。7.×.GNP=GD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四、简答题1.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答: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额,是一个地域的概念;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国内生产总值扣除折旧后的余额,即NDP=GDP折旧;而国民收入NI是指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狭义NI=NDP间接税。个人收入PI,是指经过收入再分配后的国民收入,PI=NI-公司留存利润-公司所得税+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是指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之后的余额,即DPI=PI-个人所得税。2. 国民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答:(1)国民收入是进行宏观分析的关键,因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以社会整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经济后果为研究对象。 (2)对国民收入(以CDP为例)的核算可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常用的为后两者。其核算的理论基础是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产出等于总支出。支出法指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公式如下:GDP=C+I+G+(XM)其中:消费C包括耐用消费品(如家电、家具等)、非耐用消费品(如食物、衣服等)和劳务(如理发、旅游等),但不包括个人建筑住宅的支付。经济学中的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设备、住宅和存货)的支出。资本产品和中间产品虽然都用于生产别的产品,但不一样的是前者在生产别的物品的过程中是部分被消耗,而后者则是完全转化。资本产品的损耗中一方面包括实际的物质损耗,另一方面还包括精神损耗(指的是由于技术进步或者是出现了更高效的新设备而导致原设备贬值)。存货投资指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即期末存货可能小于期初存货。公式中的I为总投资,而净投资=I重置投资。重置投资指的是当年以前资本产品的折旧消耗。C为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转移支付(救济金等)不计入。XM为净出口,可正可负。收入法即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国内生产总价值。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公式如下: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其中:工资、利息、租金是最典型的要素收入。工资中还需要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利息是指提供奖金给企业使用而产生的利息,所以需要剔除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除了租赁收入外,专利和版权的收入也应归入其中。利润指税前利润,包括公司所得税、红利、未分配利润等。企业转移支付包括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账,间接税包括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等。以上用支付法和收入法对GDP的核算,同样适用于GNP。(3)理论上讲,支出法和收入法的值应该是相等的,但在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差,所以需要加上一个统计误差。3. 储蓄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 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资的关系。这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 + S)和总需求(C + 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守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4. GDP核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它的缺陷有哪些?答:(1)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GDP核算必须是当年的生产增加量,对时间和地域都有限制。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使用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需求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需求结构,也就是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以及其具体构成项目在总需求中所占的份额。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 (2)GDP核算的缺陷有: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只要采伐树木,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显然GDP在反映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目前,经济学家们对一个国家的国民财富尽管有不同的解释,但都把固定资本存量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如果固定资本的质量不好,没有到使用期限就不得不报废,那么固定资本总额再多也也许都不能有效的提高一国的国民财富。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活动。有些非市场获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等,这些活动不发生支付行为,按照国际标准,GDP不反映这些活动。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由雇佣的保姆来承担,雇主就要向保姆支付报酬,按照国际标准,相应的活动就必须反映在GDP中。可见,由于GDP不能反映某些非市场经济活动,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损失了客观性和可比性。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家务劳动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GDP并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个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从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加时,这个国家的福利状况将得到改善。但是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收入没有得到增加,或增加得较少,因此他们的福利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或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从人均GDP中就看不出这种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状况而产生的福利的差异状况。所以,我们不可能要求GDP能够满足所有各方面的要求,世界上没有一个统计指标能够做到这一点。但是,应该知道GDP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以便于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正确使用它。五、计算题1某地区居民总是把相当于GDP60%的部分存起来,并且不用缴税也不购买外地商品。今年该地区将总值2000万元的汽车销往邻省,这对该地区的GDP产生影响,请回答:(1)该地的GDP增加了多少?(2)假如当地政府增加同样2000万元购买本地汽车,是否会产生与(1)相同的结果?为什么?(3)假如政府将2000万元以补贴形式发给居民,该地GDP是否会增加?与(1)相比如何?为什么?解:(1)支出法: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显然该地区的净出口增加了2000万元,而其他项没有变化,所以该地区的GDP增加了2000万元。(2)会产生同样的结果,因为此做法相当于增加了2000万元的政府购买,而其他项没有变,所以最终该地区的GDP仍然增加了2000万元。(3)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比较小。因为这2000万元是以补贴的形式出现的,并不能计入GDP,而当居民拿到这2000万元后,会将其中的60%存起来,其余的40%会用于投资或消费。居民只会将其中的40%用于消费或投资,即只能使GDP增加800万。这相对于(1)来说,显然这种做法对GDP的贡献比较小。2假设GDP为 5000,DPI为 4100,政府预算赤字为 200,消费为3800,外贸赤字为100(单位10亿美元)。试求:投资I,政府购买G。解:由Y=C+I+G+NX (1)DPI=Y-T (2)且G-T=200 (3)Y=GDP=5000,DPI=4100,G-T=200,C=3800,NX=-100综上所得,I=200,G=1100.3假定一国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单位: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试计算:国民生产净值、净出口、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储蓄。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ci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代表政府预算赢余,T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d=NNP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dC= 33103000 = 310亿美元.4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粉和食用油。它们在2007年和2010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2007年2010年数量价格(美元)数量价格(美元)书本面粉(千克)食用油(桶)1000500200101201100500180101.525求:(1)2007年的名义GDP; (2)2010年的名义GDP; (3)若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4)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的折算指数是多少?反映出价格水平的何种变化?解:(1)2007年的名义GDP14500 (2)2010年的名义GDP16250 (3)若以2007年为基期,2010年的实际GDP为:15100 (4)2010年的折算指数为: 反映从2007到2010年价格水平上升了7.6%第三章习题集答案习题解答一、略二、BCDAD CBBDC CDB 1. B。GDP=6000<4500+1700=6200,表现为产出小于意愿中的总支出。 2.C。3.D4.A5.D。由消费函数可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投资乘数为1/(1-0.8)=5,所以投资增加100,均衡的GDP将增加500.6.C。7.B。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储蓄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8.B。由于45°线上任何点的横坐标都等于纵坐标,所以线性消费函数与45°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表示为:y-c,即为投资。9.D10.C投资等于储蓄为经济均衡的条件,投资减少要达到均衡储蓄也将减少。而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意愿的支出和意愿的产出是相等的。意愿中的支出减少,当然产出也将减少。11.C均衡产出强调的是一个事前变量的概念,所以是计划的投资等于计划的储蓄。12.D由于投资乘数的作用将会使y的下降量大大的超过投资的下降量。13.B三、××× 1.。2.。投资等于储蓄是指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这是经济均衡的条件。只是在不同形态的经济中,投资和储蓄所包含的内容不同罢了。 3.×。4.×。45°线上任何一点的横坐标都是等于纵坐标的,所以消费支出是等于收入的。5.×。在经济学上,家庭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仅仅指存于银行的那部分。6.×。一般说来,越是高收入的家庭其边际消费倾向越低。四、简答题1.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下图:yoOADEiIU<0IU>0y假设消费者函数C=a + byd,税收函数T = To + ty,如图1-45所示. 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 时的需要线, 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 .图中的 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 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部分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村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2.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答: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恒等于1. 3试比较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理论。答:(1)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内容 生命周期假说由莫迪里安妮提出,认为人的一生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加工作,第二阶段纯消费而无收入,用第一阶段的储蓄来弥补第二阶段的消费。这样,个人可支配收入和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取决于消费者的年龄。它表明当收入相对于一生平均收入高(低)时,储蓄是高(低)的;它同时指出总储蓄取决于经济增长率及人口的年龄分布变量。永久收入假说由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所谓永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永久收入大致可以根据观察到的若干年收入的数量之和加权平均数计得,距现在的时间越近,权数越大;反之,则越小。根据这种理论,政府想通过增减税收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是不能奏效的,因为人们减税而增加的收入,并不会立即用来增加消费。(2)生命周期理论与永久收入消费理论的比较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有联系也有区别。就区别而言,前者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从而提出一财富作为消费函数之变量的重要理由;而永久收入假说则偏重于个人如何预测自己未来收入问题。就联系而言,不管两者强调重点有何区别,它们都体现一个基本思想:单个消费者是前向预期决策者,因而在如下几点上都是相同的:消费不止同现期收入相联系,而是以一生或永久收入作为消费决策的依据;一次性暂时收入变化引起的消费支出变动甚小,即其边际消费倾向很低,甚至近于零,但来自永久收入变动的消费倾向很大,甚至接近与1;当政府想用税收政策影响消费时,如果减税或增税只是临时性的,则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只有永久性税收变动,政策才会有明显效果。4在一个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封闭的经济中,其消费倾向为 0.8,如果政府一方面课征 10 亿元的财产税,并将此税收用做政府采购,试问此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是否相互抵消?若不是,则对 GDP 的影响有多大?答:题中的一收一支,对经济的效应不能相互抵消。三部门条件下,由税收乘数可知:若政府增加课税10亿元,则GDP将减少40亿元。由政府购买乘数可知:若政府增加10亿元购买,则GDP将增加50亿元。所以这“一收一支”将使得GDP增加10亿元。5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1)投资乘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变化量的比率。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关: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投资乘数则越大;反之,则越小。公式为:,或。式中,表示增加的收入,表示增加的投资,MPC或者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P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投资增加会引起收入加倍增加,投资减少会引起收入成比例减少。由于这是凯恩斯最早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凯恩斯乘数”。(2)投资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为:在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的发挥出来;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没有充足的劳动,投资增加并不会使产量和收入增加;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利用。(3)在现实生活中乘数作用的大小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如果没有过剩生产能力,没有闲置资源,则投资增加及由此造成的消费支出增加,并不会引起生产增加,只会刺激物价水平上涨;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要假定他们相互独立,否则,乘数作用要小得多,因为增加投资所引起的对货币资金需求的增加会使利率上升,而利率上升会鼓励储蓄,削弱消费,从而会部分的抵消由于投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进而使消费增加的趋势;三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假使货币供给受到限制,则投资和消费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的增加就得不到货币供给相应增加的支持,利率会上升,不但会抑制消费还会抑制投资,使总需求降低;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不会增加。此外,一些西方学者也指出,对政府增加的公共工程支出,也可能存在一些抵消作用。例如,如果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方面支出而提高税收,则在公共工程方面那些就业者已增加的开支就将由于纳税人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支出而被抵消。又如,假如政府的支出是靠借钱而不是靠税收,则可能影响私人投资。因为政府借钱,一方面会使私人部门的货币减少,另一方面支出增加使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和工商企业通常都要增加货币储备,从而增加货币需求,这就会提高利率,进而排挤私人投资。五、计算题1某人一生经历四个时期,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三个时期先后赚取收入20万元、40万元和60万元,而在退休时期没有任何收入,假设利率为零。(1)若此人想在生命周期中能均匀消费,试决定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的消费水平,说明哪个时期以什么规模此人进行储蓄和负储蓄。(2)现在假定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在此假定下,此人在生命周期中将选择什么样的消费流?在解答该问题时继续假设(如果可能的话)该人偏好均匀的消费流。(3)接下来假设该消费者的财富有所增加。期初新增财富为10万元,那么在可利用信贷市场和不可利用信贷市场这样两种情况下增加的财富将在生命周期中分别被如何配置? 解: (1) 若此人想在一生均匀的进行消费,并与其预算约束相符合,必然要使其各个时期的消费支出之和等于其一生的收入。由于其一生中三个时期的总收入为120万元(20+40+60)。而四个时期的消费要均匀分布,则每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30万元()。由此可得此人一生中四个时期的储蓄情况。 第一期: 负储蓄10万元 第二期: 储蓄10万元 第三期: 储蓄30万元 第四期 负储蓄30万元 (2) 由于不存在借款的可能性,信贷市场不对个人开放,则该人受到流动性约束。因此此人在第一个时期只能消费20万元。从第二个时期开始,在没有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其均匀分布的消费水平为每期33.33万元(),小于第二、第三期的收入水平。故流动性约束的的假设对后三个时期的消费没有影响。第二、第三、第四期的消费水平分别为33.33万元。(3) 在期初接受外来财富10万元,加上第一期的收入20万元,仍然小于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此时四个时期的平均消费水平为万元。因此,此人将在第一期消费掉全部的外来财富10万元以及收入20万元。第二、三、四时期的平均消费为每期33.33万元()。如果可以利用信贷市场,则该消费者每期可消费32.5万元。2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 ,投资为500亿元。(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0亿元,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多少。(3)若投资增至1000亿元,试求增加的收入。(4)若消费函数变为 ,投资仍为 500亿元,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解:(1)(2) 由于 则总需求 而实际产出为8000亿元,则企业非自愿存货积累为1000亿元()(3) 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由于投资乘数 所以均衡收入的变动量为: 则增加的收入为2500亿元(5500-3000)(4)边际消费倾向变为0.9时收入 消费 储蓄投资乘数 当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时,均衡收入的增加量为:(5)消费函数变动后,由于边际消费倾向提高,投资乘数也相应提高,变为原来的两倍。3根据下表中已知数据回答问题(单位:亿元)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0-70020002000-2002000400030020006000800200080001300200010000180020001200023002000140002800200016000325020001800037502000(1)求出个人消费和总需求,完成上表。(2)假设在方程中,增加了200亿元,画图表明这一变化,并求出新的均衡产出、消费和投资。(3)如果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均衡产出是否会发生变化?解:(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边际储蓄倾向为0.25,则边际消费倾向为0.75。由此可知,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消费函数为。由公式可知,当可支配收入为零时,消费为700,即为700,则消费函数,由此可完成下表: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投资总需求(0700-7002000270020002200-20020004200400037003002000570060005200800200072008000670013002000870010000820018002000102001200097002300200011700140001120028002000132001600012750325020001475018000142503750200016250(2) 根据(1)的分析,和均衡收入公式,当为700,边际消费倾向为0.75时,均衡收入,消费,投资仍然为2000。假设增加200,达到900,则新的均衡产出水平,消费,投资仍然为2000。可做下图表示这一变化。(3) 如果不变,投资增加200亿元,则均衡产出。这表明投资的变动也会使均衡产出发生变化.4假设某经济社会储蓄函数为,投资从300增至500亿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解:根据消费函数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可知,边际消费倾。当投资为300亿元时,均衡收入,当投资为500亿元时,均衡收入。可见投资从300增至500亿元时,均衡产出增加500亿元。5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投资,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支付,税收,边际税率(单位均为10亿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 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而边际税率,求均衡国民收入。 解:(1)根据三部门经济均衡收入公式(3.25)可得均衡收入 亿元(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根据题意,原均衡收入为1040,现在要达到1200,则均衡收入需要增加160,即,根据(2)计算出的乘数,可得: 1)由题意的: 解得: 或者可以直接用 所以增加政府购买320亿元。 2)由题意的:,解得:或者可以直接用所以减少税收400亿元。 3)由题意,根据可得: 或者可以直接用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1600亿元和税收1600亿元,可以实现充分就业。(4)当边际税率时,均衡国民收入宏观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一、略二、BADBC CBDB 1.B由,解得r=2.61%<年利率4%。 2.A3.D4.B同下一题分析思路一样。但要注意税收乘数是个负数。 5.C根据,有LM曲线为:,当货币供给增加20亿元时,有 则LM曲线为:,即:LM曲线向右平移了20亿元除以k。6.C要使LM曲线变得陡峭,即是使其斜率变大。若“k变小,h变大”,则斜率变小,曲线变平缓;若“k和h同比例变小或变大”,则斜率不变;只有当“k变大,h变小”时,斜率才变大,曲线变平缓。7.B8.A.根据题意,该组合点所处的区域是:I<S,L M。在式 I<S两边同时加上消费C,则有:C+I<C+S,因为式子左边代表总需求右边代表总供给,所以有产品市场上存在超额产品供给;L M表示货币市场上存在超额货币需求。9.B三、××× ×× 1. ×。因为投资的边际效率是考虑增加投资后,资本品价格上涨后的r。所以,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应该小于资本的边际效率。2. 。因为IS曲线为: ,在不变的前提下,d越大则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小,则IS曲线越平缓。3.×。IS曲线上的点代表的仅仅是产品市场的均衡,若此时的利率不是均衡利率,则随着货币市场的调整,投资和收入都将被迫作相应的调整。所以只有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的收入才等于均衡收入。4.5. ×。LM曲线成垂直段的区域才称为“古典区域”,LM曲线上的水平段称为“凯恩斯区域”或者“萧条区域”。6.×。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应该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变动。设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为: ,则LM曲线为: ;若L2向右平移个单位,则 ,而LM曲线将变为:,由此可知LM曲线向左平移了个单位。7. ×。由IS曲线和LM曲线的图形可知:当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下降,收入增加。 四、简答与论述1、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的区别是什么?答:资本的边际效率MEC与投资的边际效率MEI两个概念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资本(K)是一个存量的概念,是指存在于某一时点的量值,投资(I)是个流量的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发生的量值。两者的关系是。资本和投资的不同决定了MEC和MEI的本质区别。MEC曲线描述的是资本存量增加相应的追加的资本效率或生产效率是递减的;而MEI曲线描述的是随着净投资增加的效率是递减的。MEC和MEI都是一种贴现率r,使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供给价格或者重置价格。而MEI考虑了增加投资后资本品价格上涨,其值要小于MEC。2、LM曲线有哪三个区域,各区域分别是怎么形成的?答:(要点)根据LM曲线斜率的大小,可将LM曲线分成凯恩斯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三个区域。货币投机需求曲线上,有一段水平区域,这表示利率极低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呈现无限大的状况,这一段就是“凯恩斯陷阱”。从“凯恩斯陷阱”中可以推导出水平状的LM曲线,LM曲线上水平状的区域叫“凯恩斯区域”或“萧条区域”。在“凯恩斯区域”,LM曲线的斜率为零。当利率非常高时,货币投机需求则为零,货币需求全部为货币的交易需求,LM曲线就呈现垂直形状。这一区域被称为“古典区域”。LM曲线上的凯恩斯区域与古典区域之间的区域为“中间区域”,中间区域的斜率大于零。3、试述凯恩斯理论的基本内容。答:(要点)第一,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与投资。第二,消费由消费倾向与收入决定。第三,消费倾向相对比较稳定,故投资成为影响国民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第四,投资由利率与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成反比,与资本边际效率成正比。第五,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第六,资本边际效率由投资的预期收益与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决定。第七,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萧条的根源在于由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组成的总需求不足,而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基本心理规律。4、根据ISLM模型,在下列情况下,消费、投资、利率、收入会发生何种变动? (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的供给 (2)政府减少税收 (3)政府减少支出 答:(1)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LM向右平移,利率下降,从而投资增加,收入增加,消费增加。(2)政府减少税收,IS曲线向右平移,利率上升,投资减少,收入增加,消费增加。(3)政府支出减少,IS曲线向左平移,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收入减少,消费减少。5、结合图形说明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从失衡到均衡的调整。 答:这种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失衡的调整过程可用下图说明。oyrISLMEA 假设经济社会处于A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失衡状态。A点所处的区域中,对于产品市场,投资大于储蓄,即,存在超额产品需求;对于货币市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即L>M,存在超额货币需求。产品市场超额产品需求的存在,引起国民收入增加,致使A点向右水平移动;货币市场超额货币需求的存在,引起利率上升,致使A点向上垂直运动。在以上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下,A点将沿对角线方向向右上方移。 移动到A·点后,实现了产品市场的均衡,但是货币市场依然不均衡,因此仍会继续调整,直到达到最终的均衡点E。其他象限的点同理可推。五、计算题1假定:(1)消费函数为c=50+0.9y,投资函数为i=200-5r;(2)消费函数为c=50+0.9y,投资函数为i=200-10r;(3)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200-10r;1)求(1)(2)(3)的IS曲线。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生什么变化。 解: 由 由 由 比较和可知,当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将更小。 比较和可知,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小时,IS曲线的斜率将变大;当边际消费倾向变大时,IS曲线的斜率将变小。2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的斜率表达式。(2)找出时LM的斜率值。(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的原因。(4)若,LM曲线斜率如何?解:(1)实际货币供给为M/P,因此,货币市场均衡时,L=M/P,假定P =1,因此,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 hr = M 即r = (- M/h) + ky / h 其斜率 代数表达式为k / h(2)当k = 0.20,h = 10时,LM曲线斜率为: k/h = 0.20 / 10 = 0.02 当k = 0.20,h = 20时,LM曲线斜率为: k/h = 0.20 / 20 = 0.01当k = 0.10,h = 10时,LM曲线斜率为: k/h = 0.10 / 10 = 0.01(3)由于LM 曲线斜率为 k/h ,因此当k 越小时, LM曲线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 h越大时, LM 曲线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4)若k=0.2,h = 0,则LM曲线为0.2y=m,即 y=5m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y 的直线, h=0表明货币需求与利率大小无关,这正好是 LM的古典区域情况.3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y=1250-30r,货币供给为150,当货币需求为L=0.2y-4r时,(1)求LM方程;(2)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与利率为多少?(3)当货币供给不变而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求LM方程和均衡收入。解:(1)由 即:LM曲线为y=750+20r(2)当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有: 得:即:均衡收入y=950 ,利率r=10 (3)由 即:LM曲线为y= 600+35r 由 得: 即:均衡收入y=950。4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0.8y,投资i=1500-60r,实际货币供给m=1500,货币需求L=0.2y-40r(单位都是亿元)。(1).求IS和LM曲线方程;(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3).若上述两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政府支出g=1000亿元,货币需求为L=0.2y-20r,实际货币供给为1500亿元,求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