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起航在橙黄橘绿时.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起航在橙黄橘绿时.精品文档.小学作文教学论文:起航在橙黄橘绿时学习语文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很好地进行阅读写作,因此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质量,我尝试了以下做法。在学生学习写作的过程中,一些写作的基本技巧要陆续教给他们,目的是尽快使学生的写作规范化。如:标点的正确使用;习作正确的书写格式;如何开头和结尾;一些修辞手法的认识和运用;说明方法的使用等。在平时课文的教学中就要有重点的教给学生,通过文后的小练笔,读书笔记,日记等方式进行专项的训练,只要坚持不懈,学生的进步是会让我们对写作教学充满信心的。一、创设情境,轻松快乐作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当学生以一种极大的热情来投入写作时,那种文章读来才叫人觉得酣畅淋漓。有一次我安排了这样一堂课,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和其中的含义。每个同学都到前面讲述,同学们的讲解异彩纷呈,精彩无比。像许静,就说她的妈妈希望她做一个文静又可爱的女孩子;张子扬说他爸爸希望他好好学习,名扬天下;赵国庆说他出生在十月一日,妈妈说就叫国庆吧,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永远做一名热爱祖国的人;刘晶莹说她不知道当初爸爸妈妈给她起名字的初衷,但她想父母是希望她像水晶石一样晶莹透明;王大壮最有意思,他说小时侯他的身体不好,所以爷爷奶奶希望他的身体棒棒的,不生病。现在果然不出所料,他的体重已经达到120斤,肥肥壮壮的,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幽默的讲述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哄堂大笑,教室里的气氛异常活跃起来,就连我也受到他们的感染,讲起了自己的名字来历。同学们在互相介绍中深深体会到了家长的期望和嘱托.都深受鼓舞,倍感激动,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写一篇记一堂有趣的课就水到渠成,信手拈来了。二、抓住文本,强化单元训练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出自名家名篇,无论从写作手法还是内容,都堪称经典,是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文。我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抓住文本的点睛处,不失时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的内容和基本功训练。看到典型的课题,可以结合渗透如何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遇到典型句式和各种修辞手法,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还可以让学生仿写,让学生掌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在单元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先提前一周给学生明确写作任务与内容,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写作材料,进行生活体验,写出作文提纲和素材准备。作文课指导上,先拿出一些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作文内容,再请一部分学生上讲台前说作文,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教师针对学生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疏导,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然后学生自主完成习作,成文后再通过小组间互相修改,有时也会全班性的交流学生的成文。最后,往作业本上誊抄前教师强调书写和作文抄写方面的注意事项。三、拓展延伸,拓宽写作思路根据单元训练题材多方位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如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让写难忘的我根据写作要求让学生在分别写难忘的一个人难忘的一件事难忘的一堂课,然后从中选出写得最出色的一片誊写在大作文本上。通过这种方法的习作练习不但避免了学生习作的千人一面,而且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再如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要求写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在完成本次习作后,我顺势引导学生写写老师对我们的爱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同学的爱等,然后把自己最满意的一篇作文配上图画送给作文中你最想感谢的那个人,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四、抓住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的学生之所以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是因为他们缺少体验。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与美好。 每次作文之前,我都围绕作文主题提前一周布置,让学生准备相关材料,或观看相关电影,或仔细观察身边人物,或留心身边小事。通过多种渠道去体验生活。他们的作文虽达不到“下笔如有神”,但可以一蹴而就;虽不是文字隽永,但流淌于文字之间的都是真情实感。我平时引导学生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让他们观察体验之后写成日记,为以后的写作建造一个“后花园”。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如新学期刚接个新班,师生都不太了解,为了尽快了解学生,摸清他们的写作水平,我分别以我们班的新变化我们的新老师新学期新打算新学期的我为题进行习作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新学期的变化写自己的感受,写好后从中选出几篇特别出色的文章在全班同学面前范读表扬奖励。通过这项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我也很快摸清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了解了每个学生的特点,以便今后有的放矢地进行习作指导。在生活中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日子进行习作练习。如在学生过生日时,布置一道作文题回家询问父母自己出生前后的故事及名字的故事,然后把自己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的写下来。三八妇女节时,让学生写写妈妈的辛苦,并送上自己最真挚的问候。这种习作练习不但起到了练笔的作用,还进行了感恩教育。平时学校举行的重大活动,如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六一儿童节文艺比赛,书画展览,经典诵读比赛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学生亲身参加,印象深刻,只需要稍加指导,学生就能写成一篇很好的文章。还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学生只有在参与活动中,亲身经历了,体验了,才会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这些有趣的活动,打开学生写作的思路,激发学生习作的愿望。例如参加班干部竞选,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拔河比赛等等。除此之外,每学期我都会根据学生的年龄精选两道家常菜,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并把过程写下来。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能力,体会了妈妈的辛苦,懂得了感恩。一方面让学生的习作告别了无米之炊。另外善于抓住天气的变化进行写自然景物的写作训练,如春天到了,让学生在上学路上留心春天的变化,然后教师再指导抓住春天的特点写一篇<<美丽的春天>>,同样方法可以练习夏天,秋天和冬天。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会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田野,去拥抱大自然,去聆听大自然那美妙的音乐。学生的习作就会因为有了生活的体验而灵动起来。还可以在有雾时、下雨时、下雪时让学生观察,然后通过上网或查资料了解,教师再做适当的点拨并写下来,这样写出的文章肯定比坐在教室里凭空想象写出的要生动。五、“阅读作文”,读写齐头并进当前的学生作文,至少有两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一是缺少作文材料,“无米下锅”;二是不能自由作文,学生总感觉是在被迫作文。这是普遍存在于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两大难题。结合“蓓蕾读书工程”,我们尝试了“阅读作文”教学实验,以上两大难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这里所说的“阅读作文”,是在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书籍及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自发地写下在与文本、与作者、与书中人物交流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内容可以是就故事情节展开的话题,可以是与作者的对话、与书中人物的交流,也可以就书中内容与作者商榷、建议、补充;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叙事;形式可以是对话、书信,可以是问题探讨、故事内容评述,也可以是日记、诗歌、散文、童话、图画书;成稿方式可以是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合作完成总之,是学生在完全自觉自愿情形下阅读后写下的自主作文。我尝试阅读作文教学几种比较常用的类型有:1、对话型。 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就是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就是与文本的作者对话,也可以是读书以后就书中的某一个内容与老师对话、与父母对话以及与自己的同学对话。2、童话型。适用于低年级学生编童话故事。3、评述型。 比如:低年级学生学写一句话书评, 中年级学生学写读后感,高年级学生学写读书笔记。3、现场报道型。这种形式是从电视台现场采访报道节目中模仿移植而来。写这类作文时,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热情很高,他们不觉得是在写作文,更多的是觉得自己正在做现场报道。 用作文的方式记录读书的收获,比课堂作文自由,学生写起来心里没有压力,以读书时获得的信息资料作为作文材料,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把读书写作的主动权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习作的积极性。作为一名教研员,让每位老师能够更快地成长,成为更优秀的教师是我今后教研工作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让每位学生有创新的机会并且能创新,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我今后教学的重点。教研教学,比翼齐飞。在求实中创新,在创新中求实,我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