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
-
资源ID:17567199
资源大小:30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精品文档.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维南区第三实验小学现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楼6座,综合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1950多名,教职员工139名,学历达标率100。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美教室等各种功能室配备齐全,功能完善,教学仪器、资料及音、体、美器材等内部设施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学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追求卓越,超常发展”和“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学校精神及“高质量,有特色,塑名校,创品牌”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立足长远,面向全体,实施“一二三”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一、立足一个转变转变教干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制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抓教师观念、知识、方法等的更新,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把学习作为更新、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是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为学习重点,扎扎实实抓好教干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通过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的学习,教干教师们能够把教学实践很好的与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进行对照,找出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高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二是坚持周集体理论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办公时间组织教师集体理论学习1小时,主讲人由业务教干、骨干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人事先有目的的捕捉新的教改信息,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书面材料,交学校审批。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以课堂作为学习的阵地,要求教师做到“六勤”: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为此,组织了大量的“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实践学习活动,让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断钻研,努力探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四是抓好教师的读书,开展了“读专著、学报刊”活动。每学期都要编印以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集,及时传递教改信息,努力让全体教师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最前沿。以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山东教育为主,开展 “读报刊、学报刊”读书论坛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二、搭建两个平台常态问题教研和名师联盟教研1搭建“常规、问题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1)以“问题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遵循“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活动流程深入开展问题教研。排查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制订计划根据教研主题,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若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2)夯实常态教研,于日常管理要成效抓实集体备课。积极推行教学通案,按照“检测先导课主讲研讨个体修改”的活动流程,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加大教师教材研究情况的检测频率,检测成绩记入教师业务量化积分,督促教师加强对教材和通案的研究,搞好初备,引导教师自觉培养独立钻研、把握、解读教材及设计教学的能力。实行级部主任先周备课签字制度,对教师备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在常态课中,加强对通案使用情况的监控,把备课的质量高低与课堂教学效率紧密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实现“备以致用”。发挥教干、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教干包靠“教研组”,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给以指导;教干定期、不定期听课、听推门课,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主体方向。教干积极开展“下水课”和“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开研究课,做学术讲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搭建网络教研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学习、研究的阵地作用,在学校网站开设了“高效课堂论坛”、“优秀课例”、“教育博客”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二是充分利用新浪网“UC视频直播互动平台”开展网上互动教研,实现了“不花钱”“不出门”就能聆听到专家报告、观摩到名家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开展以“磨课”为主题的课例活动,大兴课堂研究之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我们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为此,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大量的好课多“磨”活动。基本程序: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次教学重构教案二次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磨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或多次执教,这种磨课方式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效果十分明显。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多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同时,每学期坚持开展好“同讲一课”活动,坚持青年教师的过关课、汇报课,学科教研组的研究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全体教师的达标课、优质课的课例制度。开展多层次、多课型课堂达标活动,达标活动以推门听课为主。加强课堂的刚性管理,对老样子、且效率低的课,实行“一票否决”制度。2.搭建名师联盟教研平台,充分发挥团队智慧为团结名师,增强凝聚力,整合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队伍在校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作用,学校成立了15人的“名师联合会”,设立工作室,制定了联合会章程。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一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成立攻关小组,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攻关,及时反映教师在思想、教学、生活上的动态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向教师们展示研究成果,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三是举办主题论坛。每两月举行一次主题论坛,每届论坛提出一个主题,特邀一位嘉宾(教育专家)主持、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形成共识。通过论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带徒弟。每位联合会成员都带2-3名徒弟,带他们“登堂入室”。五是读书沙龙活动。定期举行读书沙龙,交流、汇报读书心得、收获,提高名师队伍的文化品位。名师联合会的成立,为名师之间搭建起通畅交流的平台、发展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名师在思想、业务等方面不断提高,为尽快锻造一支数量可观的名师团队,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实现三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自能高效课堂、学生综合素养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1)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几年来,学校立足于带好每一位教师。遵循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把成长的道路铺到每个教师的脚下。一是全程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成立“教师学校”,进行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开展“洗脑运动”,通过大运动量的学习讲座,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二是学习、实践、反思搭建工作平台。把“理论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技能等系列研修学习,让老师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小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丰厚文化底蕴,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展模式,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名家“专业引领”作用,聘请专家成立“导师团”,到校集中指导,导师们主要学科教师集中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课、点评,备课、指导。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组成“专家军团”,开展“师徒”结对。大力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将“同伴之间的教学观摩”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倡导好朋友间相互听课,使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三是创造各种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学校积极为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教学技能大赛等;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研部门的支持,让老师们尽量在一些教研活动中露脸,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四是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搭建支持的平台。学校从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年安排的教师培训费用近20万元。(2)以六项基本功训练为抓手,抓好校本培训练掌握新课标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四弄清”:弄清教学目的和任务;弄清培养能力的要求;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及各册教材、各单元、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采取的方法是:学、考、评。练使用教材的基本功。要求做到是“三准一活”:即对知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把握要准,对训练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法要活。采取的办法是:一是请老教师传帮带;二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以年级观摩课为龙头,开展切合实际的帮教活动;三是要求写好教学反思。四是以集体备课为主阵地,把使用教材作为集体活动的主要内容。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有计划的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练通用基本功。开展以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为主的通用基本功训练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能达到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钢笔字,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目标。加强日常练功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展示活动,促使教师教学基本功再上新台阶。练教学技能基本功。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说课评课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练教育科研基本功。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强教师训练情况的考核,提高教师练功的积极性。把教师平时的学习、培训等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多年来,我校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本着“确定目标,拜师求教,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原则,多措并举,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依据“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结构层次,突出阶段重点和目标,搞好个人发展规划。同时,建立起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跟踪落实,促进教师自身提高。第二,重视各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开讲座、上示范课、带教研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登堂入室。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压担子,定任务,大力扶植,重点培养,尽快培养成为各级骨干教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把帮扶情况详细记入档案。要求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到“四个三”。一是过好“三关”:基本功关、业务关、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听课、评课、上公开课;三是练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四是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理论书、教育理论书;对“四个三”计划的落实,学期末进行评估,对青年教师和导师写出定性的总结和评语,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师徒、同伴之间定期互相听课、评课,探讨教学中的有关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教师群体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第三,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推动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展“教坛新秀”“学科首席教师”“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牌。几年来,先后培养了省级教学能手1名,沂蒙名师2名,市级教学能手12名,区级骨干教师28名,初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可观的骨干教师队伍。2.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一是转变观念,排查问题,明确高效课堂的标准。几年来,我们把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大面积的“高效课堂”专题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实现理念引领。组织全体教干深入课堂,开展“查摆”问题活动,逐科排查制约课堂高效的因素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课堂教师大家谈”活动,明确各科努力目标,确立了鲜明学科核心任务,努力形成各科特色,提升学科品位,制定了各科高效课堂的标准。二是吸收、移植先进教改经验,搭建课改高平台。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分别到苏南、北京、青岛、潍坊、莱芜等先进地市参观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避免在课改上“走弯路”。目前,我们主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有潍坊、泰安、莱芜等地课改经验。除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亲赴先进地区学习之外,我们还坚持利用网络与他们联络,开展校际间的网络教研,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课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聘请各级专家、区教研室领导等到校指导,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支招”,提升课改水平。三是确立课改理念,明确课改方向。我们在充分学习、摆查问题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确立了“尝试、自主、建构”为我校总的课改理念。在此引领下,我们确立了语、数、英各科课堂教学改革基本策略。即:语文“以学定教,自主建构”课堂教学策略;数学“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策略;英语“问题导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策略。四是成立课改组织,集体攻坚,典型引路。一是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组建了校级名师联合会,并设立名师工作室。二是在名师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课改小组。课改小组成立后,各小组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进行了课改实验工作,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即:小学语文构建了“以学定教,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构建了“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构建了“问题导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小组坚持每周学习制度,由业务校长主持,每周召开课改调度会,课改教师汇报课改得与失,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攻坚,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五是整体推进。为推广学校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开展了“树标-学标-达标”活动,从领导班子带头做起,然后是骨干教师,再然后是全体教师,先示范、后观摩、再达标。同时,设立课改贡献奖,评选“课改之星”活动,充分调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个体到群体,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2)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建立教研、教科研、督导、培训等处室合力推进工作的联动机制。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组织、督促检查、调研、工作推动、经验交流和推广和对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督查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实践研究活动深入开展。教研室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优化的深度研究,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教科室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科研重点,组织好课题立项、研究、指导、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并组织开展高效课堂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为学校提供具体的研究策略和学术支持。督导室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专项督导,以此促进学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课堂。名师联合会发挥资源优势,保障资源的有效供给,为学校学习实践有效教学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鲜活案例,努力创建高效教学资源库,构建教师对话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3.着力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循序渐进,分类制定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不同的要求,制定学生学习习惯目标要求,如低年级侧重于基本的读、写、听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侧重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使用学习工具等学习习惯,高年级侧重于自主探究、学习反思、灵活运用、熟读精思。这样各学段均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层层深化。实施时,各班又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近阶段的总体要求,分解成若干板块,若干细目,逐条落实,要求讲究实效,不走过场。以知促行,激发兴趣。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逐步导行。在认知环节,避免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从“需要”和“兴趣”出发: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目标要求中的内容,分项逐条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学习常规,并让学生以歌谣、快板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强化训练,落实养成。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形成良好的学风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主动”、“认真”两个方面,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对学生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形成了各科教师的有效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采用“家校联系卡”、电话等形式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了家校合力,有效地巩固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注重检评,完善激励。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检评,并把其作为教师量化积分中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养成教育进行检评、反馈,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小型的适度的竞赛活动,诸如“一周无错题”,“谁的作业最认真”,等活动,并在班级内开设异彩纷呈的“收获台”,比比谁收获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多。这些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3)抓好读书学习和特长培养以维南区中小学“建设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真正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好班级图书交换站,成立读书小组,读书课每周一个主题,上好读书课,举办好读书节,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写作竞赛等活动。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指导,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才智,使每位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让书香充满校园。广泛开展特长教育,增加特长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努力做到每位教师都带一个特长队,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平台。学校先后组建了“蓓蕾艺术团”、“七彩虹美术社”、“雏鹰文学社”、“童稚书法社”和“金星运动队”五大艺术团体,长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并实行一班两牌制,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爱好,班班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全面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3)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设计建设校园整体人文环境,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用于学生活动的星河广场、北大广场、大唐广场、清华广场、南开广场、九龙广场、生肖园广场等七个文化娱乐场所,建起了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长城微缩景观”、“孝藕荷花池”、“大唐芙蓉池”、“中华世纪圣坛”及“大漠驼铃”、“荒漠树桩”、“唐风古韵”、“龙泉”、“石林”等十多处大型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仅“中华世纪圣坛”景区,在高近20米的雄伟的华表周围,依次错落有致地围绕着“三皇五帝”、“中国历代帝王”、“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二十四孝”、“三十六计”、“五十六个民族”、“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二十四节气”等图文并茂的精美石雕,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既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是师生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这些景点的设置,再配上精美的知识牌、简介牌、古诗名言牌等,使整个校园移步易景,景景相连,起到了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的效果。另外,我们还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取得可喜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省级教学示范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合作学习、科技教育、作文教学等重大课题实验基地,潍坊市教学工作先进学校、规范化学校、电化教育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