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作文的有关分析.doc
-
资源ID:17570341
资源大小:161.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作文的有关分析.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第331题作文的有关分析.精品文档.小学毕业考试第33(1)题(作文)的有关分析 一、关于“试题”及改进意见本次毕业考试的题目是:一生中,我们会面对形形色色的“考试”。一次平常的学习测验,一次特别的面试,自然都是“考试”。但,也不仅仅是这些。生活中,一次面对挫折时的磨炼,一次面对诱惑时的考验,一次面对道德难题时的抉择也都是“考试”。请将你一次印象深刻的“考试”写下来。要求:(1)题目自拟;(2)将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字数在400字以上;(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5)注意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本次作文命题,很多老师都认为比较好。主要为内容比较宽泛,学生自由选材空间较大,习作不易离题。难易适中,优生有发挥空间,差生也能有话可写。此命题既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又便于学生发挥。 从最后反馈的数据来看:题号人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分标准差得分率满分率零分率难度区分度33(1)1296339031.154.4777.8800.220.780.19题号优良中差备注33(1)67945667396106得“优”的学生数为6794人,得“良”的为5667人,得“中”的是396人,得“差”的仅为106人,各个层次的人数所占比例较为合理,也说明了这道题目比较适合。但是,从具体的答题情况来看,“考试”这个词语的正确理解,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出卷者的意图来看,这个“考试”,既可以理解为真正的学习中的考试,更指的是人生中的“磨炼”和“考验”。显然,从答题来说,后者更佳。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的习作内容是学习中的考试,这跟当前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绝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整天就是学校和家两点一线,生活中的“磨炼”和“考验”经历得并不多,因此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题目显然没有较好的题材可写。另外,这个题目也考验着学生提炼生活素材和选择习作素材的能力,可以说,这方面能力不够强的学生在选材和立意方面很难得高分。因此,从总体来看,这个题目出得比较好。它可以提醒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对于生活素材的提炼能力,更加关注学生习作中的生活气息(包括材料和语言表达)。只是要求中“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一句,对少数同学有误导,有几篇习作以第三人称“小明”来写,大概就是受了这句话的影响,需要提醒教师在毕业考前适当地向学生解释或练习一下。试题中的“要求”部分,以后是否可以稍稍口语化一些,如“请把字写漂亮些哦”、“尽量写出你当时的感受”等? 二、关于“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及改进意见评分标准:一类文(36-40):习作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细腻,表达真情实感,有感染力;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通字顺,语言生动形象;错别字极少,标点使用正确。以38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二类文(30-35):习作内容富有生活气息,能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比较具体;心理活动刻画真实,能表达真情实感;条理较清楚,详略恰当;文通字顺,语言较形象生动;错别字较少,标点使用正确。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三类文(24-29):习作内容基本符合习作要求,内容尚具体;有心理活动描写;条理尚清楚;语言尚规范;明显的病句少,错别字、标点等错误不影响阅读。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四类文(24分及以下):习作内容与习作题目要求有偏离,内容不具体;条理不清楚,语言不规范;病句较多,错别字、标点等错误影响阅读。以15分为基准分,上下酌情适当浮动。 作文的标准确实非常难以用准确的语言去衡量,只能是改卷老师根据评分标准中的说明,结合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产生一种较为模糊的直觉,给出一个相对适合的分数。但是,这次的评分标准设置得还是非常好的。首先,评分标准语言表述非常清晰,分别从“立意、选材、语言,甚至书写、标点等做出说明,能够使阅卷老师有据可依。其次,可操作性较强。分四档,每档都给出上下限分值。尤其是给出基准分,便于教师操作。尤其是把习作和书写分开,能够使阅卷老师更关注习作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学生字写得差而直接降等的阅卷陋习。另外,阅卷前,徐老师选择了六篇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习作,由阅卷组长们先进行集体评定,根据评分标准确定作文的等级及分数。本人认为,这个做法非常好。因为,虽然评分标准已经非常具体,但评改作文说到底还是个模糊的“印象活”,阅卷老师的个人感觉往往决定一篇作文的命运。因此,在阅卷前先做好阅卷老师的“统一模糊标准”显得非常关键。此次徐老师选择的这六篇作文各档各类都有,很具代表性,为阅卷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个人觉得,这个评分标准没有什么需要改进了。老师们不是缺乏对评分标准的准确解读,而是需要在阅卷实践中尽量统一认识。一篇作文因为阅卷教师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评分,这在作文评改这一块是难以避免的。从阅卷中出现仲裁的作文来看,本次仲裁的数量与前几次比起来还是有所减少的。只是,建议徐老师下次把“没有书写得零分”、“把上面的阅读题抄下来或抄写其他文段得零分”、“只写一二行的酌情给分”等也写进评分标准里去,使阅卷教师对于如何评分更加清楚。 三、得分统计、答题情况、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本次共计12963人参加考试,最高分39分,无满分作文,平均分31.15分,标准差4.47,得分率77.88,零分率0.22,得“优”的学生数为6794人,得“良”的为5667人,得“中”的是396人,得“差”的仅为106人。从得分统计情况来看,我市学生的作文水平还是令人满意的,绝大多数学生处在优良水平,平均分也比较高,标准差较小,说明学生水平悬殊不大。绝大部分考生题材基本把握准确,能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题目要求的理解。写的作文大多能做到言之有物,叙之有序,有部分考生写得较有文采。从写作技巧上看,大多数同学能够做到叙事完整、条理清晰、中心明确等。事例的选择基本上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要通过事情的有条理叙述以及适当的心理活动描写来表现自己在“考试”中的艰难过程,文章主题积极向上。得“优”的数量甚至超过了得“良”的同学,一方面说明了此次作文题目对于学生的适恰性较高,有利于优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生在习作方面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习作基本功尚欠扎实。一天阅卷下来,几乎改作文的所有老师都产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要想得高分,必须先写好字。”高强度的阅卷工作,使每一个阅卷老师的眼睛都相当疲劳。工整秀美的作文无疑会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但是,在改卷过程中,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美观的作文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书写潦草,病句、错字经常见到。一些学生的作文思路还是清晰的,就是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楚,字体不端正,结果得不了高分,还增加了阅卷老师的工作负荷。2、心理活动描写不够细腻传神。很多学生对于心理活动描写似乎有了一定的模式:“我的心里有两个小人在说话,一个在对我说另一个在对我说”;“我的心里响起了两个声音,天使在说魔鬼有在对我说”这样的说法非常普遍。至于,“我想”、“我心里想”、“我在心里说着”等正确的废话,更是几乎人人如此。这说明了我们平时的习作教学或是随文练笔等缺乏专项训练。试想,如果我们经常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描写专项训练,教给学生“写想不用想”、“用省略号写出矛盾心理”、“借助描写直接表达心情”等心理活动描写方法,学生的心理活动描写还会如此苍白生硬吗?3、 部分学生就“考试”写“考试”,选材不够理想。大部分学生能够读懂题目中的“人生中的考试”的含义,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仍然是就“考试”写“考试”,而且写的还是非常平常的一次考试,或者是一次让他感到紧张的考试,或者是一次很难考的考试,平常且无多大意义,选材非常不理想。也有很多学生把“学期自行车”、“学游泳”等作为习作素材,虽然也算扣题,但也不算上佳之选。还有一些学生完全虚构,“路上见到100元钱”、“跟爸爸比赛跑步,妈妈在红绿灯口假扮老奶奶考验我是否关爱老人”等,明显假大空。分析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学生的生活不够丰富,这部分学生生活中经历的“考试”可能本来就没有。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这些学生平时不够关注自己的生活,那些细小的情节没有打动学生的内心,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者被学生忽略掉了。但是,更主要的还是这些学生对于选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写作之前没有罗列出两到三个合适的素材进行遴选,抓住一个就写。4、 重点不够突出。重点不突出是因为细节描写不够生动形象,语言平铺直叙,缺乏感染力。600字的作文要想做到有血有肉,必须直入重点,把重点细细描绘,才能实实在在打动读者。但是,从阅卷情况来看,作文语言重叙述轻描写,没有画面感。心理活动描写或机械或生硬,不够灵动传神。更有很多作文,开头总有一段套话。如“人生当中,我们总会面临各种形形色色的考验。其中一项便是考试,每一次的小测验都是检验自己有没有进步”,“在我们的人生之海中,总有很多贝壳,它们闪耀着人生的精彩。我的人生中,也有这样的串串贝壳,其中一颗我永远不会忘记。”其实,短短的600字作文,要想重点突出,最好的办法就是开门见山地开头,然后将过程分成几个部分,将最关键的两个部分进行详细描写。但是,大部分孩子做不到这一点。5、 环境描写几乎没有。此次习作题目会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等文章,如果学生对这些课文印象深刻的话,习作其实很简单,除了有条理地叙述好事情的发展顺序、适当地进行心理活动描写,运用适当的环境描写进行氛围的烘托也是很好的一种习作技巧。但是很少学生运用了这一技巧,这令人遗憾,说明了我们的习作教学还有待细化落实。 四、关于改进教学的建议 (一)放低要求,夯实基础强化“写正确” 习作教学既要追求高大上,更要关注基本功。学生作文中错别字多,病句多,表达不流畅,一句话,是因为语感差。因此,夯实作文基础,必须要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我们的语文课堂,关于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扎扎实实地进行,来不得半点马虎和想当然。一直以来,我们小学的作文教学就有拔高的倾向。谈到作文,指导课也好,评讲课也好,老师都会向学生提很多要求:“选材要与众不同”、“立意要高远”、“写得要生动具体”而对于“文从字顺”这些平实的要求,却很少提,更缺少实实在在的关注。现在看来,习作教学就像造房子一样,没有坚实的基础,外表装饰得再漂亮也没有用。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要扎扎实实做好错别字辨析、标点的正确运用、句段的通顺有条理等基本功训练。这一块,在低段可能抓得比较好,高段确实存在架空现象。但是事实告诉我们,高段也不能放松这一点,否则三年放松下来,学生又“返璞归真”了。一旦基本功不过关,再多的高大上要求均如无根之木,无从落实。(二) 结合教材,分项训练实行“分步练”从阅读中学写作,是习作教学的一条捷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课文,教师可以利用课文这些优秀的范例,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写作。这一点,现在很多老师都已经认识到了,但是,大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一定的系列性。个人认为,分步练很重要。正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什么都练等于什么都没练,学生仍然印象不深刻,专项突破,专门练、反复练才有切实的效果。比如说,穷人一课很适合心理活动描写训练,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运用省略号进行心理活动描写”训练。然后,还可以让学生复习学会看病中的心理活动描写,再进行“写出矛盾心理的两个方面”训练。然后还可以搜集其他合适的课文,继续进行其他的心理活动描写训练。这一类小练笔,由于内容少、操作方便,可以灵活操作。假如学生两个星期内都能够结合相关的范文进行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他们是否会对各种心理活动描写了解得比较全面丰富,体会得比较深刻到位?如此,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项项训练下来,学生的作文细节描写自然会丰富生动起来。不过,话说回来,理想是美好的,现实也是比较“骨感”的。由于现行教材并没有作文训练的序列,一切都需要教师自己开发组合,无论在时间上精力上还是能力上,对于教师都是一项考验。作文有序列地分项训练要走的路还很长。(三) 关注生活,深化感受强调“生活化” 孩子的生活是否丰富,不是教师能够左右的。但是教师可以努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我还是提倡让孩子写“几句话日记”,积累习作素材,不在于要孩子写得多长多精彩,而在于记下日常生活中转眼即逝的一个个值得记录的镜头。平时的日记不需多批改,主要看学生有没有坚持记录,哪些学生笔下的镜头值得和同学交流,哪些学生具有一双慧眼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作文的评讲也一样,努力引导学生写出具有生活气息的语句,不要过分强调“高大上的意义”,积极引导学生多写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不胡编乱造子虚乌有的事情,追求那种可以无拘无束地“我手写我心”的状态。对于一篇完成后的习作,教师通览后,根据班级整体习作状况和习作题材特点,列出评价项目和标准。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的评议,教给学生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生活化”这个评价取向渗透在“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每一个环节,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不能概括笼统。然后,教师可以将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多开展自评和互评。学生很喜欢评改别人的作文,也有能力评改别人的作文了,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在这个自评互评过程中,学生的评判能力会慢慢提升,习作能力也就随之提升了。作文教学年年审视,年年反思,但还是“原地踏步”。这块老骨头难啃,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啊!水平所限,认识极浅,说得不当之处,还望徐老师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