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局部解剖学资料整理.doc

    • 资源ID:17572173       资源大小:198.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局部解剖学资料整理.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局部解剖学资料整理.精品文档.学术部新学期给力巨献第一弹局部解剖学资料整理(感谢02级学长学姐们的勤劳,让我们省去不少麻烦) 来源: 学术部的日志 首次发表:sanji谬排过版,大家凑付看吧。局解复习资料 资料整理:  蔡浩雷   陈振航   顾佳伟   孙  思   朱华琦 这是我们02级站在学长肩膀上整理出来的一份资料,我们水平有限,如有错误疏漏,希望大家不吝指正。在考试来临之际,我们草草完成,望能解燃眉之急。祝大家考试顺利! 名词解释: 腋窝 axillary fossa P2    腋部皮肤在上肢外展时呈现非常明显的凹陷。前:胸大肌构成腋前襞;后:背阔肌、大圆肌构成腋后襞;内:胸壁;外:臂上段。 腋腔 axillary cavity 组成:尖向上,由第一肋、锁骨、肩胛骨上缘围成;底向外下,为筋膜和皮肤;前壁为皮肤、浅深筋膜、胸大小肌、锁胸筋膜;内侧壁为前五肋、肋间肌、前锯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大圆肌、背阔肌;外侧壁为肱骨近侧段、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 内容物:腋动脉+分支、腋静脉+分支、臂丛+分支、腋淋巴结群。 肘窝cubital fossa P2、20、23    肘关节前方的三角形凹陷。外界:肱桡肌;内界:旋前圆肌;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肘窝由肱二头肌腱膜、浅V、皮N覆盖,窝底是肱肌和旋后肌。肘窝内有肱二头肌,肱A末端,桡、尺A的起始,正中N和桡N。 鼻烟窝P3   拇指外展伸直时形成的三角形凹陷,尺侧:拇长伸肌;桡侧:拇短伸肌;拇长展肌。手指压窝底可摸到桡动脉搏动。 锁胸筋膜clavipectoral fascia,P6、12   又称喙胸锁筋膜,包绕胸小肌的筋膜向上延伸,在胸小肌上缘与锁骨之间存在较致密的膜,或略带脂肪的膜性结构,由腋腔到胸前壁的血管、神经、淋巴管等结构,大都穿过此膜。 腋鞘 axillary sheath,P8 、12  又称颈腋管,喙肱肌内侧,包绕腋A、V,臂丛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腋淋巴结群的深筋膜所形成的筋膜鞘。 三边孔 triangular space,P10P12P31  系腋腔底后壁肌肉构成的孔状结构,其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大圆肌,外侧界:肱三头肌长头。该孔有旋肩胛A从前至后绕过肩胛骨外侧缘进入冈下窝。 四边孔quadrangular space,P9P12P31   系腋腔底后壁肌肉构成的孔状结构。其上界:肩胛下肌、小圆肌;下界:大圆肌、背阔肌;内侧界:肱三头肌长头;外侧界:肱骨外科颈。该孔有旋肱后A、V,腋N通过。 前臂屈肌后间隙P21  前臂下分,拇长屈肌、指伸屈肌深面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面之间的间隙,内含较广泛的疏松结缔组织。屈肌腱滑液鞘病变时脓液可经此间隙扩延。 肱骨肌管 humeromuscular tunnel,P31   又称桡神经管,在臂后面,肱三头肌各头和桡神经沟之间。上口:肱骨上、中1/3交界处内侧,大圆肌、背阔肌腱下缘的下方,由肱骨和肱三头肌内、外侧头围成。下口:肱骨中、下1/3交界处外侧,肱骨和肱桡肌围成的沟(肘前外侧沟)的深处。肱骨肌管内有桡N、肱深A、V通过。 掌腱膜 palmar aponeurosis,P34P40   手掌深筋膜中间部坚厚,由掌长肌腱纤维加强,特称掌腱膜。形如三角,尖向上与掌长肌腱相延续,附于屈肌支持带(flexor retinaculum)底向下分四束,分别附着于第2-5指的屈肌腱纤维鞘上。 掌筋膜间隙 P34P41   1掌中间隙 midpalmar space,位于手心内侧半。前界:中、环、小指的屈肌腱以及第2-4蚓状肌;后界:第3-5掌骨及骨间肌前面的骨间掌侧筋膜。外侧以掌中隔与鱼际间隙相隔;内侧是从掌腱膜至第5掌骨之间形成的掌内侧隔。掌中间隙居于尺侧深面,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沿第2、3、4蚓状肌管可达第2、3、4指蹼处与皮下组织相通。 2鱼际间隙thenar space ,又称拇收肌间隙,位于手心外侧半。前界:食指屈肌腱,第1蚓状肌及掌中隔;后界:拇收肌筋膜;内侧界:掌中隔、掌中间隙;外侧界:掌外侧间隔。 鱼际间隙近侧是密闭的,远侧经第1蚓状肌管与食指背侧交通。 掌浅弓 superficial palmar arch,P40P41 位于掌腱膜的深面,正中N浅面,由桡A掌浅支和尺A的浅支吻合,(以尺A浅支为主)。表面投影:手掌近侧横纹处,握拳时第4指尖所对处。掌浅弓的凸缘发出三条指掌侧总A,延两条屈肌之间下行至第2-4指蹼处穿出,每条动脉各发出两条指掌侧固有A,到相邻两指相对缘。小指尺侧缘血管直接由尺A发出。拇指及食指的桡侧缘血管由桡A直接发出。   掌深弓 deep palmar arch,P41蓝P61 位于尺N深支的浅面,弓的凸缘和掌骨基底相一致。由桡A的深支和尺A的深支吻合(一般以桡A为主)。弓向远侧发出三条掌心A,与掌浅弓分支交通,分布于手掌及手指。掌浅弓和掌深弓组成手掌的双重血供,通常掌浅弓的血管容易受压,由深弓的血管供血。 腕管 carpal canal,P34新P216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管内有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拇长屈肌等9条肌腱及其腱鞘和正中N通过。各指浅屈肌、指深屈肌由屈肌总腱鞘包绕。拇长屈肌为拇长屈肌腱鞘包绕,分布到拇指末节。正中N在腕管内扁平,紧贴屈肌支持带桡侧深面,腕骨骨折使正中N受压,可引起腕管综合征。颈动脉三角(carotid triangle)  P5758  由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腹围成。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深筋膜浅层;深面有椎前筋膜;内侧是咽侧壁及其筋膜。位于舌骨下部,内容有颈动脉鞘包绕的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迷走神经的分支,舌下神经,面总静脉,甲状腺上、中静脉,颈交感干和颈深淋巴结。此三角的特点是局部位置表浅,三角内结构较多,且无深层肌肉覆盖。 下颌下三角(submandibular triangle)  P54P58 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骨体下缘围成,又称二腹肌三角digastric triangle。此三角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有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及咽中缩肌。位于舌骨上部,内容有下颌下腺及下颌下腺囊,舌动脉、静脉,舌下神经,舌神经,面动脉、静脉。 颏下三角(submental triangle) 新P34   位于舌骨上部。由左右二腹肌前腹与舌骨体围成的三角区。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及颈深筋膜浅层;深面由两侧的下颌舌骨肌及其筋膜构成。此三角内有13个颏下淋巴结。 肌三角(muscular triangle)  P59   在舌骨下部。位于颈前正中线、胸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之间。其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颈前静脉与皮神经和颈深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容有甲状腺、气管以及与其相关的血管神经。 椎动脉三角(triangle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P61 又称斜角肌椎骨三角,外侧为前斜角肌,内侧为颈长肌,三角的尖为第六颈椎横突前结节,基底为胸膜顶及前方横过的锁骨下动脉。内容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迷走神经、交感干及其上面的神经节。 枕三角(occipital triangle)  人卫P48  又称肩胛舌骨肌三角,或斜方肌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斜角肌前缘与肩胛舌骨肌下腹上缘之间。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和颈筋膜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及其所覆盖的前、中、后斜角肌,头夹肌和肩胛提肌。内容副神经及颈丛和臂丛的分支。 锁骨上大窝(greater supraclavicular fossa)  即锁骨上三角supraclavicular triangle,又称肩胛舌骨肌锁骨三角omoclavicular triangle。位于锁骨上方,在体表呈明显凹陷。由胸锁乳突肌后缘、肩胛舌骨肌下腹和锁骨上缘中1/3围成。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及封套筋膜;深面为斜角肌下份及椎前筋膜。内容锁骨下静脉及静脉角,锁骨下动脉和臂丛。 颈动脉鞘(carotid sheath)  P52 上起颅底,下续纵隔,是围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迷走神经的的膜性鞘。其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袢及甲状腺上、中静脉;后方有甲状腺下动脉通过,隔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椎横突等;内侧有咽和食管颈部、喉和气管颈部、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侧叶等。 颈袢(ansa cervicalis)  P5152   由第1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组成。位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的上缘附近,适平环状软骨弓水平。它由沿颈内动脉和颈总动脉浅面下行的舌下神经降支与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的颈神经降支在颈动脉鞘表面合成,发支支配肩胛舌骨肌、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诸肌,避免损伤其分支。 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  P53 是颈总动脉末断和颈内动脉起始部膨大部分。窦壁外膜较厚,其中有丰富的游离神经末梢称压力感受器。当血压升高时,窦壁扩张,刺激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末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颈动脉小球(carotid body)  P53 为一个颜色较深的扁椭圆形小球。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后壁上,借结缔组织连于颈动脉杈的后方,为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和氢离子浓度变化。当血中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时,反射性地促使呼吸加深加快。 前斜角肌间隙(clearance of scalenus anterior)  系解P76 颈深肌的外侧群中有前、中、后斜角肌。各肌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一肋,后斜角肌止于第二肋。前、中斜角肌间与第一肋之间的空隙即为前斜角肌间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前斜角肌肥厚或痉挛压迫这些结构产生前斜角肌综合症。 卵圆窝 fossa ovalis (或称隐静脉裂孔)  在耻骨结节下外方约3厘米处,可见大隐静脉穿过股部深筋膜注入股静脉,在深筋膜上形成边缘呈“C”字形卵圆形的窝,名卵圆窝。卵圆窝的表面覆盖着多孔的蜂窝组织膜叫筛筋膜。在卵圆窝附近可以找出汇入大隐静脉的五条属支,分别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股三角 P88-89P93  境界:股三角位于大腿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区。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所形成的凹槽。 内容物:股三角由内向外是“环境动人”,它们是:股管(上口是股环)、股静脉及其分支、股动脉、股神经。还有,股深动、静脉也是其内容物。 股管(femoral canal)P90P94   在股静脉的内侧有一个潜在性的间隙,被淋巴结和脂肪所填充名股管。股管实际上是股鞘内侧格,呈三棱形,平均长度为1.5厘米,其上口是股环,下口是个盲端,对着卵圆窝的内上份。境界:外侧壁是将股静脉与股环分隔开的纤维隔,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耻骨肌筋膜。 股环(femoral ring)P90P94P146P148   即股管的上口境界: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Cooper氏韧带),内侧为陷窝韧带(Lacunar ligament)或称腔隙韧带,外侧为分隔股静脉的纤维隔。如果从腹膜腔内观察,首先看到一个腹膜凹陷,称为股凹。股凹是股环上口的位置,撕开腹膜,才能暴露股环上口。股环下口是个盲端,对着fossa ovalis(隐静脉裂孔),故有人称fossa ovalis为外股环。 收肌管(adductor canal)P94   该管位于大腿中1/3,缝匠肌(sartorius muscle)的深面,呈三棱形,长为15厘米。其前段为缝匠肌和腱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长收肌,大收肌。管的上口与股三角的尖端相连,其下口为大收肌腱裂孔,可通向腘窝。在收肌管内含有:股动脉,股静脉,隐神经,股内侧肌支,膝降动脉(膝最上动脉)。 股鞘 (femoral sheath) P94  股鞘是腹部筋膜延伸到股部形成的漏斗形筋膜鞘,包裹股动脉,股静脉上端和腹股沟深淋巴结。它上宽下窄,下端与血管壁的结缔组织融合。鞘的前壁由腹横筋膜延伸而来,后壁为髂筋膜。股鞘长约34厘米,被两个纵隔分为外中内三个格,外侧格容纳股动脉,中间格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形成股管。 股疝P94P148   凡是腹部脏器通过股管在股部形成的肿块均称为股疝。女性骨盆宽阔,相应地股环较大,故股疝多见,股疝都是从腹股沟韧带的深面下降到股部,直达卵圆窝的上部,由于卵圆窝为阔筋膜上的一个弱点,因此股疝可以由此突至皮下。临床做股疝手术时要注意:1 注意血管的走行,保护股静脉 2 腹壁下动脉发出的异常闭孔动脉,行于陷窝韧带后上方,与髂内动脉发出的闭孔动脉耻骨支吻合3 宜从腹部入路,在直视下手术可以避免损伤闭孔动脉。4  注意保护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生殖股神经(股支分布于股三角区皮肤)。 腘绳肌(hamstring muscles)P98   大腿后区的肌肉内侧有位于浅层的半腱肌(semitendinousus muscle)和位于深层的半膜肌(semimembranosus muscle);外侧有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muscle)。他们共同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腓骨,都是由坐骨神经支配的。三者总称为腘绳肌。 坐骨大孔greater sciatic foramen(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P99   由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坐骨大切迹围成,为骨盆至臀区的通道。其中由梨状肌(piriformismuscle)通过。该肌起自髂骨前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将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份。上份叫梨状肌上孔,下份叫梨状肌下孔。1 经过梨状肌上孔的血管神经:臀上动静脉(superior gluteal A/V)和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它们主要走在臀中肌和臀小肌之间,分支分布于臀大中小肌(臀上神经不支配臀大肌); 2 经过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sciatic N),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和臀下神经(臀下神经分布于臀大肌),闭孔内肌神经(N to the obturator internus muscle),阴部内动静脉(internal pudendal A/V)和阴部神经(pudendal N)。三者出梨状肌下孔立即入坐骨小孔至会阴。 腘窝P104  境界:菱形,其上界内侧为半腱肌,半腱肌肌腱,上界外侧为股二头肌腱,其下界内,外侧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内容物:由浅入深为胫神经(tibial N),腘静脉(popliteal V),腘动脉(popliteal A)。靠近腘窝的外侧缘由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通过(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都是坐骨神经的分支)。 腘窝脓肿扩散途径:向上沿坐骨神经蔓延至股后区;沿着腘动静脉进入收肌管;沿着胫后血管和胫神经进入小腿后区深部的筋膜鞘内,直达踝管;沿胫前血管向前进入小腿的伸肌腱膜鞘内。 踝管P105   位于内踝,跟腱,跟骨之间,屈肌支持带的深面。在内踝和跟骨之间切开屈肌支持带,该支持带向深面发出几个纤维性间隔,形成四个骨性纤维管,总称为踝管。踝管内由前向后为“胫趾动神?nbsp;。中间部分位于剑突下方,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胃后壁隔网膜囊与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及其系膜相邻,这些器官组成胃床。胃底与隔和脾相邻。 血供:主要来自腹腔动脉。胃左动脉和胃右动脉吻合成胃小弯动脉弓。胃网膜左动脉与胃网膜右动脉吻合,成胃大弯动脉弓。胃短动脉,起于脾动脉末端或其分支,经胃脾韧供应胃底部。胃的静脉基本与同名动脉伴行,离开胃大弯、胃小弯后分别会入门静脉。胃左静脉直接会入门静脉或经脾静脉入门静脉,它通过食管静脉丛与汇入上腔静脉的奇静脉吻合,成门腔静脉吻合。胃右静脉发出一属支,幽门前静脉。 19.十二指肠、胰周围的A、V联属,及胆道的联属 P170 起自腹主动脉的三个不成对脏支及其相应静脉:腹腔动脉从胰的上缘发出,它的分支脾动脉沿胰的上缘向左行,另一分支肝总动脉沿胰上缘向右行。肠系膜上动脉从胰的后方,起于腹主动脉的前壁,向下行跨过十二指肠下水平部的前面而达到肠系膜根。肠系膜下动脉起于十二指肠下水平部的后方,从其下缘穿出向左下方斜行。这三条不成对脏支的相应静脉构成门静脉。脾静脉行于胰体、胰尾的后面,在胰颈后面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成门静脉,肠系膜下静脉可以注入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 腹主动脉的成对脏支:左、右肾上腺动脉,肾动脉和精索内动脉(或卵巢静脉)的起始点,亦都是位于胰腺的后面。 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下行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20.肾形态、位置、毗邻、血供。(系161 新132 形态: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内侧缘中部的凹陷称肾门,为肾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出入之门户。肾门诸结构为结缔组?br>称肾蒂,右短左长。 位置:位于脊柱两侧,贴附于腹后壁,右肾上端平第12胸椎,下端平第3腰椎;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端平第2腰椎。由于肝右叶的存在,右肾低于左肾1-2cm(约半个椎体)。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第11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上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女子一般较男子低半个腰椎。 毗邻:肾上方隔疏松结缔组织与肾上腺相邻。左肾的内侧为腹主动脉,右肾的内侧为下腔静脉,两肾的内后方分别为左、右腰交感干。右肾的内侧份与十二指肠紧贴,外侧份的上部与肝右叶相邻,有腹膜相隔,外侧份的下部与结肠肝曲相贴,下端与空肠接触。左肾的中份有胰横过;上份与胃、脾相接触,有腹膜相隔;下份的内侧与空肠相邻,外侧与脾曲相贴。肾后面,第十二肋斜行跨过左肾的中份,而右侧则跨过右肾的上份。第十二肋以上,肾隔隔肌于胸膜腔相邻;以下,与腹后壁的肌肉相贴。 血供:肾动脉于肾静脉后上方经肾门入肾,有节段性(肾段)。不经肾门而在肾上端入肾的动脉称为上极动脉,下端入肾的为下极动脉。肾内静脉在肾窦内汇成2或3支,出肾门后则合为一干,走行于肾动脉的前方,横行汇如下腔静脉。 21.请叙述腹股沟管、腹股沟三角、股管的位置、组成,并运用你所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直?藓凸绅蕖? 1腹股沟管和腹股沟斜疝  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直上方,由外上向内下行走的肌肉筋膜裂隙。 组成(四壁二口):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后壁为腹横筋膜(内侧有腹内斜肌与腹横肌形成的联合腱/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凹槽。外口/浅环为腹外斜肌腱膜裂孔,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内口/深环为腹横筋膜裂孔,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 腹股沟斜疝:睾丸动脉经腹股沟管降入阴囊,除睾丸固有鞘膜外,其他鞘状突完全闭锁成鞘韧带。若鞘状突未闭,与腹腔相通,腹腔结构经腹环突入,形成斜疝;疝囊在精索被膜内,有疝颈。 2腹股沟三角和腹股沟直疝 位置:腹壁下动脉内侧的三角区 组成:底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缘;外界为腹壁下动脉。 腹股沟直疝:腹股沟三角内腹股沟管后壁只有一层腹横筋膜,薄弱。腹腔结构突出腹股沟管后壁,未经腹环,形成直疝;疝囊在精索被膜外,无疝颈。 3股管、股环和股疝 位置:股管为股鞘内侧格,为三棱形潜在腔系;股管的上口为股环。 组成:股管前壁与阔筋膜融合,后壁与耻骨肌筋膜融合,外侧壁为股管股静脉分隔鞘; 股环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陷窝韧带,外侧为与股静脉分隔纤维。 股疝:腹腔结构经股环、股管突出卵圆窝。 4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区别:突出部位、是否经腹环、疝囊在精索被膜内/外、有否疝颈。 腹股沟疝和股疝的区别:腹股沟疝从腹股沟韧带上方突出;股疝从腹股沟韧带下放突出。 22.肝外胆道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最后开口于何处?胆石比较容易嵌入哪些部分?(P166、新115 由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左、右肝管,在肝门处,汇合成肝总管,下行入肝十二指肠韧带,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继续下行经十二指肠球部后方,达胰头和十二指肠降部之间的沟内,与胰管合并称为肝胰壶腹 hepatocancreatic ampulla(乏特氏壶腹,Vaters ampulla)。肝胰壶腹借乳头小孔开口于十二指肠腔内。 胆囊颈部弯曲且细,位置较深,其起始部膨大,形成Hartmann囊,胆囊结石多停留于此囊中。胆囊管近胆囊的一端,由螺旋状粘膜皱襞称Heister瓣,可是胆囊管不过度膨大或缩小,有利于胆汁的进入与排出,有时较大的结石也常由于它的阻碍而嵌顿于此。 23.腹股沟管位置、形态、内容物及腹股沟疝鉴别。P147-148 腹股沟管  为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直上方,由外上向内下斜行的肌肉筋膜裂隙,男性管内包含精索。女性因骨盆较阔,腹股沟管略长,较狭窄,包含子宫圆韧带。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其外侧1/3部分有起自腹股沟韧带的腹内斜肌的肌纤维加强。后壁为腹横筋膜,其内侧部分有发育程度不同的联合腱加强。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纤维。下壁为腹股沟韧带构成的凹槽。外口(浅环或皮下环)为腹外斜肌腱膜形成一个三角形薄弱裂孔,位于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内口(深环或腹环)为腹横筋膜向外突出的圆孔,位于腹壁下动脉的外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腹股沟疝(直疝、斜疝)P148 腹股沟区从腹膜腔向外看,可有腹壁下动脉将其分为两个区域。腹壁下动脉的体表投影为腹股沟中点至脐的连线。腹环位于动脉外方,即相当于腹前壁内面的腹股沟外侧窝处。凡腹膜腔内的肠管或大网膜等又腹环处突出经腹股沟管,出皮下环而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的三角区成为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s 三角),相当于腹前壁内面的腹股沟内侧窝处,其低界为腹股沟韧带,内界为腹直肌外缘,外界为腹壁下动脉,在此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弓状下缘鱼腹股沟韧带之间有一大小不等的间隙,腹股沟管喉壁只有一层腹横筋膜,故为腹壁的潜在性薄弱区,如肠管、大网膜等由此处突出即称腹股沟直疝。   24.阑尾的手术入路层次 阑尾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中1/3,故以此为中心做一外上至内下的斜行切口。 依次经过的结构为: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腹膜壁层。 在右髂区寻找阑尾。若找不到,则沿结肠带向回盲部搜寻,于结肠带终点可找到阑尾。 25.腹部前外侧壁扁肌的安排、结构特点P146 三层扁肌由外至内依次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 将腹壁的一侧以半月线为纵线,以通过髂前上棘的水平线为横线,分四区。 外上区:在半月线外侧,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上的区域,为三层扁肌的肌性部分。肌纤维走向典型:腹外斜肌向下向内,腹内斜肌向上向内,腹横肌水平向内。下位六对胸神经前支,走行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 内上区:腹直肌鞘上部,位于腹白线和半月线之间,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上的区域。鞘有前壁和后壁。前壁有腹外斜肌和部分腹内斜肌腱膜组成,腹直肌的腱划与前鞘粘合难分;后壁大部分为腹横肌腱膜和部分腹内斜肌腱膜组成,其外侧份仍为腹横肌的肌性部分,而腹内斜肌腱膜在后壁的上部甚为薄弱,以至缺乏。 内下区:腹直肌鞘下部,位于腹白线和半月线之间,髂前上棘水平线以下的区域。鞘的前壁由三层扁肌的腱膜组成,而腹直肌后面缺乏腱膜的后鞘,直接由腹横筋膜衬贴在腹直肌的后面。 外下区:腹股沟区,上界为髂前上棘水平线,内侧界为半月线,下外界为腹股沟。腹外斜肌在此区呈腱性,纤维方向向下内,在耻骨结节的外上方形成皮下环。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呈肌性,其纤维方向往下逐渐一致,即呈弓形走向下内,两层间缺乏蜂窝组织,使其肌纤维很难分开成为两层。此区神经为第一腰身经的两个分支(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走行于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之间。 26.胆囊/阑尾炎时压痛点在何处?胆囊/阑尾手术切口在哪里?胆囊/阑尾手术入路层次?胆囊/阑尾手术是如何寻找胆囊/阑尾?切除胆囊/阑尾要结扎什么血管?该动脉发自什么动 脉?位于何处? 胆囊 阑尾 压痛点/体表投影 腹直肌外侧缘与右肋弓交角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中1/3 手术切口 肋缘下切口 阑尾交错切口 手术入路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腹膜壁层。 位置 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中 右髂窝内,沿盲肠的前结肠带可找到 结扎血管 胆囊动脉 阑尾动脉 血管来源 肝右动脉 回结肠动脉 血管位置 肝胆三角 阑尾系膜近游离缘 27.大隐V行径及标志点,哪些属支?与深V的交通支位于何处? 起于足背静脉网内侧,终于股静脉,全程可以三点来确定。1 内踝前方;2 股骨内侧踝的后面;3 卵圆窝。 它是全身最长的皮下静脉,周围为疏松结缔组织,没有肌肉支持。管壁内仅有910个瓣膜。各种原因下大隐静脉容易曲张。 五条属支为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大隐静脉与深部静脉的穿通支常位于小腿中1/3,上1/3和大腿下1/3。在内踝前方(1厘米)位置较表浅而恒定,为输液和注射的常用部位。 28.股三角组成及其内容物?其毗邻关系?(由浅入深,由外向内,血管、N、淋巴结)位置?该处如有肿块出现,据你掌握的解剖知识来阐述有哪几种可能?为什么?  境界:股三角位于大腿上部,为底朝上尖朝下的三角区。其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所形成的凹槽。 内容物:股三角由内向外是“环境动人”,它们是:股管(上口是股环)、股静脉及其分支、股动脉、股神经。还有,股深动、静脉也是其内容物。 毗邻关系:髂耻骨梳韧带将腹股沟韧带下方的腔隙分为1外侧的肌腔隙 主要通过股神经和髂腰肌;2 内侧的血管腔隙 主要通过股动静脉,股管。 在股三角近端,动脉在外侧,静脉居内侧。股动脉往下行,渐渐移行与股静脉的前方,至股三角尖端,股动脉在前,股静脉居后,其深面还有股深静脉和股深动脉。若股三角尖端受损,会造成四条大血管大出血。 该处有肿块出现: 1股疝,凡是腹部脏器通过股管在股部形成的肿块均称为股疝。女性骨盆宽阔,相应地股环较大,故股疝多见,股疝都是从腹股沟韧带的深面下降到股部,直达卵圆窝的上部,由于卵圆窝为阔筋膜上的一个弱点,因此股疝可以由此突至皮下。 2股三角受损大出血。 29.腘窝组成及内容、毗邻 境界:菱形,其上界内侧为半腱肌,半腱肌肌腱,上界外侧为股二头肌腱,其下界内,外侧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内容物:由浅入深为胫神经(tibial N),腘静脉(popliteal V),腘动脉(popliteal A)。靠近腘窝的外侧缘由腓总神经(common peroneal N)通过(胫神经和腓总神经都是坐骨神经的分支)。 毗邻关系:胫神经,坐骨神经发出,经腘窝上角垂直下行至腘窝下角,位置最表浅。        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发出,沿腘窝外侧缘,走向腘窝外侧角,绕过腓骨颈,穿过腓骨长肌深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 腘动静脉,股动静脉穿过大收肌腱裂孔进入腘窝易名,该动静脉由内上方斜向下外方,伸向腘窝下角,穿过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由于腘动脉贴近股骨,当股骨下端骨折时易损伤此动脉。腘动脉在腘窝内发出五条关节支,即膝上内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和膝下内外侧动脉,它们与膝降动脉,胫前返动脉等吻合,共同参加膝关节网。 腘窝脓肿扩散途径:向上沿坐骨神经蔓延至股后区;沿着腘动静脉进入收肌管;沿着胫后血管和胫神经进入小腿后区深部的筋膜鞘内,直达踝管;沿胫前血管向前进入小腿的伸肌腱膜鞘内。 30.臀区组成及内容、毗邻 浅层结构:浅筋膜内有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和臀下皮神经 深筋膜:又称臀筋膜,坚固,遮盖在臀大肌和臀中肌的表面,发出许多纤维隔伸入臀大肌的肌束内。 深层结构:臀区的肌肉由外向内,由浅入深为阔筋膜张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腱,上子子肌,下子子肌和股方肌。      从骶骨外侧缘向坐骨棘和坐骨结节各发出两条韧带,即骶棘韧带和骶结节韧带,这两条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小孔。 l 坐骨大孔(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为骨盆至臀区的通道。其中由梨状肌(piriformis muscle)通过。该肌起自髂骨前外侧,止于股骨大转子,将坐骨大孔分为上下两份。上份叫梨状肌上孔,下份叫梨状肌下孔。 经过梨状肌上孔的血管神经:臀上动静脉(superior gluteal A/V)和臀上神经(superior gluteal N),它们主要走在臀中肌和臀小肌之间,分支分布于臀大中小肌(臀上神经不支配臀大肌); 经过梨状肌下孔的血管神经:由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sciatic N),股后皮神经,臀下动静脉和臀下神经(臀下神经分布于臀大肌),闭孔内肌神经(N to the obturator internus muscle),阴部内动静脉(internal pudendal A/V)和阴部神经(pudendal N)。 l 坐骨小孔 为臀区与会阴部的交通孔道,其中有阴部内动静脉和阴部神经,还有闭孔内肌腱通过。 31.腓骨颈骨折可能损伤什么神经?出现什么症状?WHY? 腓骨颈外伤,骨折时,腓总神经受到损伤,可使患侧足下垂,不能背屈和伸趾,不能外翻,小腿前面,外侧及足背皮肤的感觉消失。 原因: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发出,沿腘窝外侧缘,走向腘窝外侧角,绕过腓骨颈,穿过腓骨长肌深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前者向下行走在腓骨长短肌之间,支配该两肌肉及小腿外侧皮肤。后者继续穿前肌间隔和趾长伸肌,在胫前动脉的外侧继而在其前侧和内侧向下至足背,支配小腿前群肌肉和膝关节。昨晚发出的帖上不知为何遗漏了简答题的118,现在把补充的部分发上来,供大家下载,希望大家指正,如果需要完整版,请参考这两篇文章!不好意思! 胸膜顶cervical pleura or cupula pleura P118P128 “系”155 是肋胸膜和纵膈胸膜向上的延续,直至胸廓上口平面以上。其前方向上超出第一肋,并在锁骨内侧1/3超过2-3厘米高度而突入颈根部,肺尖几乎与其一致,以超过胸廓上口,而突入颈根。颈根部手术或针刺时,应予注意,否则易引起气胸。颈部胸膜顶的表面覆盖席氏筋膜(Sibsons fascia),因无胸廓保护,特别增厚,构成胸膜顶的被膜,实为胸内筋膜的延续。此处胸膜顶的前、外、后三面更有前、中、后斜角肌围绕。锁骨下动脉则绕过胸膜顶前方穿出斜角肌间隙。 肋膈隐窝costodiaphragmatic recessP120-121P128  又叫肋膈窦,是最大的胸膜隐窝。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返折处,此处不为肺的下缘所充填。由于它是胸膜腔的最低位,故胸膜腔内有液体常积于此处。 心包横窦transverse sinus of pericardium P123  在主动脉、肺动脉的后方和上腔静脉、左心房前壁之间手指所通的间隙即心包横窦。其大小可容纳一食指。在心脏及大血管手术时,可于此处钳夹升主动脉及肺动脉,以暂时阻断血流。 心包斜窦obligue sinus of pericardium P123-124   把心尖抬起,以手指插入心脏的后面,可以探明左肺静脉与右肺静脉和下腔静脉入口之间有一个隐窝即心包斜窦。心包积液在此窦内不易引流。 心包前下窦 anterior inferior sinus of pericardium P124  心包壁层的前壁移形于下壁之处,与心脏之间形成以较大的心包前下窦,其深度有1-2厘米,此处不被心脏所充满,为心包穿刺的适宜部分,也是心包积液潴留处。 纵隔(mediastinum)  P129 切除肺后留在胸腔中间部的长条结构,是许多器官以疏松组织所包绕的综合体,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可分为上、下纵隔,下纵隔又可分为前、中、后纵隔。(心包前壁之前、心包前后壁之间和心包后壁之后)位置固定,但在一侧发生气胸时可向对侧移位。 后纵隔(posterior mediastinum)  P130解剖学四分法划分的一部分纵隔。上界为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下界为膈,前界为心包后壁,后界为脊柱。其内容有气管杈及左右支气管,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胸导管、交感干胸部和纵隔后淋巴结等。为支气管囊肿、神经瘤、胸主动脉瘤及膈疝的好发部位。 联合腱(conjoint tendon)(或腹股沟镰)P142  腹内斜肌下缘,作凹向下的弓形,跨过精索的上方,再往内侧与腹横肌下份的纤维合并,形成联合腱,它绕过精索的后方,向下止于耻骨梳。一般来说,联合腱是腱膜性结构,但有时内含或多或少的肌纤维,某些肌束从腹内斜肌的下缘发出,随精索下降,形成提睾肌。如果联合腱与腹股沟带内侧段之间的间隙过小,则腹股沟管后壁的内侧部分薄弱。 精索(spermatic cord)P143-144, 精索的被膜与睾丸的被膜是相连续的,但没有固有鞘膜(因腹膜鞘突已闭锁),故只有精索外筋膜,提睾肌及精索内筋膜三层。精索内最重要的结构是输精管,它位于精索的最后部,圆硬如绳,为细长的管子。它在阴囊皮肤外也易被摸及,故在临床上也在此进行结扎手术,此外尚有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神经,淋巴管等。 腹股沟三角 inguinal triangle(Hesselbach三角)P144-145P148  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和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所围成的三角

    注意事项

    本文(局部解剖学资料整理.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