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设计.doc
-
资源ID:17575999
资源大小:158.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设计.精品文档.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11课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课型】实验课【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是在前两课学习正确描述和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也就是惯性;会用学到的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汽车现象引入,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围绕要研究的问题,教材设计了三个典型而又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通知对实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不论是运动状态的物体还是静止状态的物体,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教学目标】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识物体的惯性;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惯性现象;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能表示自己的研究结果。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愉快,能利用掌握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物体具有惯性,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合作交流中,知道物体具有惯性,进一步深化惯性的概念。教学难点: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过程并加以描述,会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惯性的现象。【教具、学具】学具准备:每组: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棉花、鸡蛋、杯子、小车模型、木块等。教师准备:硬币、杯子、卡纸以及汽车急刹车时和突然开动时的视频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出现很多意外,下面的情景相信同学们也都曾遇到过,急刹车。2.让学生根据个人经验做猜想。 3.教师实验: 用食指快速弹出卡纸,硬币落入杯中。4.学生根据现象提出质疑并说出自己的设想:为什么硬币会掉入杯中?为什么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还会保持静止呢?预设1.学生可能直接说出和教师弹纸片的硬币没有改变运动的方向有关系。这样让学生说说物体突然遇到外力时位置可能产生的变化是什么样子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预设2.学生可能说出与教师弹纸片的速度有关。这时让学生通过快速弹纸片和慢速弹纸片试试,再次说出自己的想法。5.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总结:静止的物体在突然遇到外力作用的时候为什么还会保持静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1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制定实验方案。谈话:要设计怎样的实验来证明呢?教师提供实验材料(象棋子、尺子、钢笔帽、纸条、棉花、鸡蛋、杯子等)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可以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拿出方案。2.汇报实验方案。教师及时引导,让学生说说本组的实验方案。方案1:在玻璃杯口盖一张纸片,纸片上放一枚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快速抽出纸片时,观察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是否会跟着飞出去的。方案2:一摞象棋子,用尺子快速击打最下面的一个棋子,观察上面的棋子会倒吗。方案3:将准备好的纸条的一小部分搭在桌子边沿上,然后将钢笔帽(或木块)压在上面,手捏住纸条另一边,快速抽出钢笔帽(或木块)下的纸条,观察钢笔帽(或木块)会倒吗。3.探究实验。在实验前让学生相互补充各组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老师再进行及时总结提出要求:(1)为了防止鸡蛋磕破,可以选择其他实验材料,例如象棋、钩码、小木块等(2)实验操作时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匀,;要稳、准、快,实验后谈发现。(3)小组相互配合,分工明确,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员及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4)注意安全,爱护实验材料。探究一:静止物体具有的特性我的方法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没被改变我的发现 结论 学生分成5人一组,根据探究内容进行实验,教师观察指导。小组整理自己的探究与收获,填写实验报告并准备汇报交流。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1.根据学生的实验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让学生以图画或语言表述的形式进行汇报自己的发现。预设1.学生发现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会落入杯子中,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特性,只改变了纸片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物体的特性。教师及时跟进指导快速抽纸,鸡蛋(或象棋、钩码、小木块)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这就说明了静止的物体可以保持它原来的静止状态。预设2. 学生发现被打击的棋子打出去了,其他棋子仍保持不动,即静止物体的特性。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教师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出所有棋子的初始状态也是保持静止的,击打其中的一个棋子,只是改变了这个棋子的状态。预设3. 学生发现钢笔帽(或木块)仍在原地没动,保持静止的状态,只是改变了纸条的运动状态,即静止物体的特性。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发现后,引导学生总结出钢笔帽(木块)的初始状态也是保持静止的,抽纸条,只是改变了纸条的状态。让学生解释情境表演的实验现象:刚开始时卡纸和硬币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快速猛击卡纸时,卡纸飞了出去,变成运动状态,而弹出卡纸的一瞬间,硬币还处于静止状态,所以会掉入杯中。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看出,象棋、钢笔帽、小木块或者钩码等静止的物体仍然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的属性。2.引导学生思考:刚才我们研究了静止物体的特性,那么当运动状态的物体遭遇静止状态改变时,又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公交车突然紧急刹车时乘客的前倾状态,请同学猜想急刹车的一瞬间,乘客为什么向前倒?学生发表想法,作出假设:急刹车的一瞬间,由于乘客保持了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向前倾倒。也可以说运动的物体仍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特性?3.教师提供小车模型、木块,让学生想法证明。 学生汇报实验方法,教师及时跟进,明确注意事项(至少请两个小组来汇报) 如果选用小车,请注意小车的速度和方向,尽量保持匀速直线前行 小组成员相互合作,认真操作,爱护实验材料 可以多做几次,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教师用大屏幕展示温馨提示) 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标出小车上木块的运动方向,教师巡视指导探究二:探究运动物体的特性学生边演示边汇报实验结果,教师适时点评,指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完善。 预设1.当突然开动小车,木块向后倒去。此时要求学生看清实验要求,平稳开动小车。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小组可以再次进行实验探究。预设2.车速过慢,木块不倒。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假如我们乘坐的公交车以非常缓慢的速度行驶,当它急刹车时,我们的身体可能就不会向前倾,或者向前倾的幅度非常小。可以让这个小组加快速度,再次进行实验。预设3.遇到障碍物时,木块倒向一边。指导学生开动小车注意速度和方向,可以再次探究实验。预设4.小车遇到障碍物时,木块倒向前面。学生在图上用箭头标出木块倾倒的方向,教师及时鼓励、评价。结论: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做匀速运动的小车遇到障碍物时木块向前倾倒,因此运动的物体仍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属性。4.你还能利用其它材料设计出类似这样的实验方案吗?例如:学生扔纸团,手已经停住了,但纸团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扔了出去;手中的粉笔和手掌一块儿运动,在我停止搓手的瞬间,粉笔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飞了出去。5.归纳总结,建构惯性概念:这节课,我们所做的这些实验,不论是运动状态的物体还是静止状态的物体,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板书:惯性)。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惯性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让学生采取边画边说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2.教师总结概括。经过同学们的反复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具有保持它原来运动(或静止)状态的属性,这种属性称为惯性。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3.用所学知识体验惯性的大小。师:为了我们更好的掌握“打硬币”这门杂技,同学们多练习练习。可以分别使用鸡蛋、棉花、象棋或其它物品。(注意使用鸡蛋时,杯子内和杯子外面铺上棉花)学生做,师巡视。请做“杂技”成功的同学谈谈体会,学生汇报。师:你看是用轻的材料做容易成功,还是重的材料容易成功?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师生小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物体重,惯性大;物体轻,惯性小。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说一说,生活中惯性现象。教师谈话:物体具有的惯性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说一说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2.交流资料,感知惯性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利与弊。学生交流带来的资料,有文字,有图片,充分展示了生活中常见的惯性现象,说明了惯性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一些变化。课件展示常见的惯性现象。3自由活动:启发学生在驾乘车辆时,为预防突发情况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讨论交流(提高安全意识,驾驶车辆时,低速慢行,系好安全带、戴好头盔;乘车时,抓好车扶手等。)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4.我国现在生产的轿车都设计有多项安全配置,安全带、头枕、安全气囊等等,其中轿车中“头枕”起到什么作用呢?课下请同学们查阅资料,继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