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当前农业经济形势与有关政策建议.doc

    • 资源ID:17586053       资源大小:157.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当前农业经济形势与有关政策建议.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当前农业经济形势与有关政策建议    一、当前农业经济形势2007年,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继续保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从现有情况看,今年粮食继续保持增产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2007年上半年,夏粮总产达到1.15亿吨,增长1.3%。早稻又可望获得丰收。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可望突破5亿吨。当前情况下,粮食继续丰收对国民经济全局的积极影响是极其显著的。2007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同比可能大幅度下降,优势农产品如蔬菜、水果和水产品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供求关系偏紧的畜禽产品进口较多。前7个月,生猪进口同比增长了1.41倍,家禽进口同比增长了近1倍。农产品的进出口为调节国内市场供求平衡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位农产品价格作用下,农民收入实现了1995年以来的最快增速。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111元,同比实际增长达到13.3%。农产品价格上涨,使长期不合理的农业比较效益偏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8月份一些地方的猪粮比价已经达到7.5:1,高于5.5:1的一般盈亏平衡点。据测算,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中来源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贡献率大约为四分之一。几年来,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是工资性收入。2007年上半年,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对农民现金收入的贡献率与工资性收入基本相当。在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良好态势下,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份额较大的一些农产品及其食品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上半年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8.8%,其中畜产品价格涨幅最大,上涨率达到15.8%。具体到一些农畜产品,油料和生猪价格的涨幅都超过了20%,还有粮食作物中的玉米、畜产品中的家禽和禽蛋价格的涨幅大约15%。受农产品生产价格大幅度上涨影响,居民食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更加明显。2007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但食品类价格上涨了18.2%,其中油脂价格上涨34.6%,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49.0%,鲜蛋价格上涨23.6%。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涨产生了明显的放大效应,消费者对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的实际感受更为强烈。必须承认,短期内农产品大幅度上涨,加重了城乡低收入居民家庭的生活负担。以上情况说明,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的情形下,国内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除了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宏观经济形势以及我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影响外,另一些长期影响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也值得重视,尤其是随着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和农用土地资源不断减少,部分农产品供求关系性质改变的可能性上升。     二、国内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当前农业形势变化的最重要特征是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新的格局,农产品需求明显增长,而农产品供给增长受到的资源约束更加显现。在当前宏观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供求关系由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向总量平衡偏紧,主要农产品供求甚至出现较大缺口的格局。大豆、棉花大规模净进口居高不下,今年出现的玉米、食用油和肉品价格明显上涨等现象都是这种格局的反映。(一)农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职工工资上涨,城镇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不断提高。按可比价格计算, 2006年与1995年相比,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提高了2.2倍,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了1.3倍。农村居民收入增长75%。但与1995年相比较,2006年我国食品价格仅上涨了15.4%,其中粮食价格上涨了6.1%,油脂价格反而下降了14.1%。尤其是近两年来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非常快,低收入者的食品消费占的比重最高(即恩格尔系数相对较高),导致对食品的需求上涨,对食品价格及其宏观经济产生影响。2近年来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速,大量农民转移出来,成为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目前外出的农民工数量约1.2亿,这部分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及其随行的家属从自给、半自给的食品消费模式转为商品性的食品消费模式,其食品的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3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亦快速发展,对原料的需求也在增长。近年来,生物能源的发展,纺织业出口的扩大,已经明显对原料农产品的需求产生影响。4人口绝对数量将继续增长,对食品的需求将继续扩大。(二)农产品供给出现新的变化1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用地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受生态退耕和城镇建设等占用耕地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总体上趋于减少。2006年,全国耕地面积较上年净减少460.2万亩,其中,生态退耕509.1万亩,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全国耕地存量18.27亿亩,离18亿亩的红线越来越近。耕地面积减少,使耕地密集型农产品,主要是粮食、油料、棉花和糖料等在用地上的矛盾更加突出。大量进口这类农产品成为这几年解决国内缺口的重要途径之一。 表120032005年我国耕地变化单位:万公顷年份当年净减少耕地当年建设占用耕地往年建设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003253.722.95.0223.733.231.1200494.814.514.86.373.320.534.6200536.213.97.35.439.01.230.7200630.616.79.13.633.94.036.7资料来源:2003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农业劳动力机会成本提高,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状况进一步恶化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化的过程中,除了种植业受到的农用地约束更加显现外,农民从事劳动力密集型的养殖业的投资、风险和预期收益也出现严重失衡,挫伤了农民养猪养禽的积极性。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农民非农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工资率普遍增加,局部地方的一些行业甚至出现“民工荒”。从事养殖业风险增大盈利有限,又遇上有利的非农就业形势,在全国普遍出现了小规模养殖户退出生猪和家禽饲养。“养猪不如打零工”,是农民经济理性的正当选择。 2006年底,养猪50头以上规模的养殖户的存栏增加2523万头,养猪5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户的存栏减少了3417.1万头,结果2006年底猪的总存栏数比2005年减少了894.1万头。这是小规模养殖户养猪头数急剧减少造成的结果1。从而导致2007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出售的猪肉产量和蛋类产量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12.9%和13.2%。(三)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是市场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在处于社会转型期和人口继续保持正增长的中国,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虽然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在下降,但城乡消费者对食品的绝对消费量,尤其肉禽蛋奶的消费量在上升。一部分农产品的供给在减少,这样在食品供求上必然出现结构性短缺,造成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上涨。 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我国农用地及其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农业经济也同样如此。2006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630.2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9%。农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均是连续第七年增长,并创造出历史新记录。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已列世界第六位,正在向农产品贸易大国迈进。对于这种形势,一种观点认为,农产品的大量进口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和环境压力,丰富了国内农产品供应,满足了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相反的观点则认为,这是一种失控的贸易自由化。国外农产品的大量进口挤占了我国传统的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的市场,抑制了我国传统种植业的发展,剥夺了中国农民分享经济增长机会,侵蚀了我国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效果,延缓了我国二元结构的消除。同时外商还控制了我国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大豆压榨企业), 对我国民间中小资本投资产生挤出效应。 在此我们不评判这两种观点,只是分析农产品进出口对农业土地资源及其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影响。根据表2所列的部分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粗略计算,2006年我国可能为国外提供的农产品播种面积为85.5万公顷,国外可能为我国提供的部分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989.0万公顷。这样,我国可能使用的国外耕地的净播种面积为1903.5万公顷。此外,2006年我国还净进口了豆油为142万吨。按照大豆出油率15%折算,折合为进口947万吨大豆,等于国外又为我国提供播种面积542.1万公顷。同时考虑到上述谷物、大豆、豆油以及棉花和蔬菜的进出口情况,总计国外为我国提供农作物净播种面积为2445.6万公顷,或3.7亿亩。 表2 2006年主要农产品进出口与播种面积(耕地)之间的关系占用耕地的农产品净出口(万吨)国内单产(公斤/公顷)为国外提供播种面积(万公顷)净进口(万吨)国内单产(公斤/公顷)国外为我国提供播种面积 (万公顷)稻谷52 (折稻谷80*)623212.8   小麦   61455013.4玉米303551954.9   大麦   214245587.2大豆   278917471596.5豆油      棉花   3641247291.9蔬菜56831 85617.8   小计  85.5  1989.0注: *2006年净出口的稻谷和大米为52万吨,按照出米率65%的经验系数转化为80万吨稻谷。这样,便于计算播种面积。资料来源: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以及2006年12月海关统计。 2006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5702万公顷(23.55亿亩),国外提供的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国内面积的15.6%。这部分播种面积按复种指数1.29计算,折合耕地2.8亿亩。按每亩用水300立方米计算,则相当于节约国内农业用水840亿立方米。必须承认,中国当前满足城乡消费者的农产品供给在相当程度上是借助了国外的耕地和水资源。如果按照耕地资源来计算,净进口的部分主要农产品所可能使用的耕地资源已经占到国内这部分农产品国内用量所需要的全部耕地资源的13.5%。这意味着我国已经由过去的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农产品需求存在缺口的国家,主要耕地密集型农产品的国内自给率下降到86.5%以下。还应说明,表2计算中未包括畜产品净进口和食糖等净进口所可能带来的耕地使用。其中:2006年中国畜产品出口37.3亿美元,进口45.5 亿美元,畜产品净进口8.2亿美元。畜产品净进口所使用的国外农作物播种面积没有计算在内;2006年我国食糖出口15.4万吨,食糖进口137.4万吨,食糖净进口122万吨,食糖等净进口所使用的国外农作物播种面积也没有计算在内;2006年我国进口食用植物油671万吨,其他植物油55万吨,这其中仅仅考虑了154万吨的豆油进口,没有考虑进口达500多万吨的我国不生产的食用棕榈油。因此,从土地资源的角度来计算国内农产品供求平衡点,我们认为满足当前国内农产品需求至少需要耕地21亿亩。关于国际农产品的供求形势,有一种观点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人类将面临着不断快速增长的对农产品的需求和不断快速上扬的农产品价格。在经济全球化格局中,在能动地利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以发挥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国内,保护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新的农产品供求形势下的政策建议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供给形势的变动实际上是经过多年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之后,主要农畜产品的生产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供应保障结构以及农产品生产者的构成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的反映。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到各级地方政府和农户、养殖场的决策上来,并出现了一些转轨过程中的脱节。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所带来的新问题,尤其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对地方政府和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的影响需要高度重视,深入研究,采取有效对策,化解矛盾。1平衡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稳定农产品市场针对今明两年农产品市场价格过度波动可能性上升,国家相关监管和调控部门应及时监测。要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充分运用进出口调控手段,统筹考虑生物能源和粮食安全,更加有效地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今后一段时间的农业农村工作,尤其是2008年的工作,既要进一步做好出现缺口后农产品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高工作,更要防止农产品价格显著上涨之后的大幅度下跌。做好促进主要农产品平衡工作,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落实好各项惠农支农政策,这对于国民经济全局和农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长期来看,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不但影响到中低收入消费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小农经济冲击也较大。发展农业,必须平衡好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确保农业比较效益,实现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当前稳定农产品市场,对于防止国民经济增长由过快向过热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要做好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恢复和提高工作近期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是农业生产能力不稳定的表现。短期内,多数农产品的价位趋高,有助于农业生产能力的扩大,改善农产品供求关系,促进农产品市场稳定。国家要加大力度,继续通过补贴等有效政策措施促进近年来出现缺口或者需求增长较快的农畜产品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高。农发所开展的有关补贴对粮食生产影响课题的研究表明,让农民得到直接实惠的补贴可以调动农民扩大粮食生产积极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对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的作用相对明显。能繁母猪补贴资金已经足额发放到农户手中,母猪保险工作又已经全面启动。仿照奖励粮食大县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拿出15亿元专项资金,对生猪调出大县实施奖励。国家拟将高油大豆的良种补贴规模由1000万亩扩大到4000万亩,并从今年起,在长江流域油菜优势产区实行油菜良种补贴,每亩补贴10元。只要这些政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预期能够阻止缺乏比较效益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滑坡,促进农畜产品的增长。目前,在市场价格和政策作用下,全国生猪等肉禽生产正在不断恢复。生猪补栏的制约因素总体上不断缓解,仔猪供应缺口趋于缩小,市场价格开始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走势。但是,主要畜禽产品生产能力的恢复和提高,仍然面临着养殖成本增加,环境治理负担加重,以及投资大和疫病多等高风险等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粮食在我国农产品中发挥最重要的基础作用。要确保粮食丰收,促进农牧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尽管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食品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粮食价格在我国整个物价水平中的决定性影响没有改变。3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必须防止主要农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后的大幅度回落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和政策的效应。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国家实施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对地方政府的奖励政策对调动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作用明显。过去我国在粮食生产领域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市场价格高,政策干预力量强,加深农产品价格波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同样存在。于是,一些学者指责政策干预导致农产品价格低迷,损害农民利益。因此,当前如何在实现有缺口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恢复和提高的同时,减少政策干预可能导致的副作用显得十分重要。4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随着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实施,国家对农业的补贴种类越来越多。从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可能发生性质改变的可能性,结合新一轮WTO农业谈判陷入僵局的考虑,我国刺激生产的补贴政策不但不要进行整合,而且还应进一步细化。根据发达国家的做法,国家实施的补贴政策向小农倾斜。尽管这种倾向的补贴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大农牧场仍然获得高份额的补贴,但是发达国家补贴政策的重点对象一直没有改变。在我国不断增加补贴项目的起步阶段,补贴向小规模养殖户倾斜,保护小规模养殖户的生产能力,发挥他们所起到的调节供求的关键性作用,对于稳定农产品市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波动性明显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经营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近年来肉蛋市场剧烈波动,与大量小规模散养农户退出养殖业,生产能力削弱直接相关。实践表明,小规模家庭经营是农业稳定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今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农产品生产者的构成仍将是少数的专业农户和大量的小规模兼业农户并存的格局。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完善要向小规模农户倾斜。要保护小规模养殖农户的生产能力。他们是左右供需的天平和调节器。要将他们组织起来,降低市场风险;要为他们提供完善的社会化服务,减少其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5. 要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分散的农户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呈现弱化趋势,多数情况下大型龙头企业拥有基本完全的价格决定权。少数龙头企业为了保持市场价格竞争优势地位,不会轻易提升价格,只会降低收购价格。在饲料等投入物价格上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经济利益受损的不是龙头企业,而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解决这一矛盾,最终要靠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包括农用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销售、加工和农业生产服务在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将使其成为农业龙头企业的平等的合作伙伴,这才是稳定农产品供求关系,保障小规模农户利益的一支重要力量。6. 要更加注重通过经济手段保护耕地。用最严格的手段保住18亿亩耕地已经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政策措施选择上,除了采取法律和行政手段外,还应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特别要解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控制耕地占用目标上存在的冲突。一方面,中央应集中更大份额的土地出让收入,通过经济手段扼制耕地减少势头;另一方面,中央转移支付规模的确定和农民补贴的发放应与耕地直接挂钩,让耕地保护好的地方多得经济利益。 (张晓山 李国祥1)1 张晓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1 数据参见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一文,2007年9月。.精品文档.当前农业经济形势和有关政策建议

    注意事项

    本文(当前农业经济形势与有关政策建议.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