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 资源ID:17589470       资源大小:13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精品文档.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入学年级:学生姓名:学 号:所学专业:工商管理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哈尔滨年 月 提 要目前,我国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虽已经基本形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处在远未成熟的改革过程当中,存在诸多问题,需在今后的改革中逐步发展和完善。本文总结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的对策。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民的权利,是国家的义务。作为“安全网”和“减震器”,它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改革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公民提供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使公民在年老、疾病、失业、灾害及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况下,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制度。社会保障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其是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全网”和“减震器”。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哪种制度,社会上总是存在老、弱、病、失业、灾害等需要救助的人。社会保障已被普遍认为是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其可以使人们比较具体地知道,在他的一生中,遇到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各种困境时,国家将实施什么样的社会保障制度,用什么程序可以得到救济和帮助,从而起到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作用。但我国在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思路。关键词:社会保障体制 问题 对策目 录提要1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1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2.1存在问题12.1.1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严重不足12.1.2、社会保险覆盖面低12.1.3、社会保险体制存在漏洞,尚需完善22.1.4、社会保险资金面临支付压力22.2原因分析 22.2.1.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存在错误认识22.2.2.混淆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制度的价值目标,也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多元化22.2.3.传统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削弱了社会保障制度功能.3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33.1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33.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33.2.1.将非公有企业纳入参保范围33.2.2.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33.2.3.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43.3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43.4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44 结束语55 参考文献61、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制度、经济发展阶段、价值取向、法律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社会保障的项目内容体系各有差异。有的国家社会保障项目非常庞杂,包括十几种甚至上百种。但概括起来,一般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等几大内容体系。我国1982年在国家“七五”计划中提出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四项内容。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确立了以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险制度为骨干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创立了力求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尽管,对这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看法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存在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通过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为重点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讲,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2.1.1社会保障立法工作严重不足纵观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的历史,无一例不是立法在先。比如开创社会保障先河的德国,就是在1883年由政府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堪称世界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律。然而中国直到目前为止尚无一部综合性社会保障法律。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很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改革,面临破产、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使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破产兼并举步艰难时,才开始考虑到是失业保险立法的时机等等,立法行动总是落在经济发展的后面,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2.1.2、社会保险覆盖面低进入21世纪,我国将面临“银发浪潮”的冲击,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快,养老负担越来越重,社会养老的形势已十分严峻。实行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之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才开始起步,发展到目前较为成熟的只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都还处在试点阶段。另外,我国目前只开展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范围只包括城镇中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并未包括他们的家属,更未包括非公有制的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的农村人口。这样的覆盖面显然是远远不够的。2.1.3、社会保险体制存在漏洞,尚需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时间不久,处于在改革中的摸索阶段,有许多地方尚需完善,例如养老保险,我国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是试图通过统筹机制照顾退休人员的现实利益,设立个人账户着眼于工作着的一代人的长远利益。但在实际运行中,统筹与个人账户名分实合,由于转制成本的存在,统筹部分远不足以支付现期所需养老金,致使统筹向个人账户透支,个人账户蜕变为“名义账户”,空账运行。而基于个人账户名义积累所做出的刚性福利承诺将放大政府未来的支付风险。2.1.4、社会保险资金面临支付压力人口快速老龄化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长期问题,也是影响养老基金偿付能力的长期因素。据测算,2030年我国的劳动力队伍绝对规模将开始下降,到2050职工与65岁及以上的退休人数之比将从1995年的10:1下降至3:1,老年人口估计将从1995年的7600万上升至2050年的3亿。因此,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制度的逐渐成熟,抚养比不断提高,养老基金支付缺口将越来越大。2.2原因分析 我国社会保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有着十分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下面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2.2.1.从指导思想上来看,存在错误认识社会保障改革方面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增加个人责任,而忽视了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效率。这样一来,一方面客观上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改革就是调整利益、就是增加人们的负担。另一方面,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效率的提高,必然导致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低效率。2.2.2.混淆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制度的价值目标,也造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多元化混淆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制度的价值目标既影响的社会保障目标的实现,也破坏了市场制度的效率。市场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有着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基本方法,前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微观上是企业利润,宏观上是国民经济增长率)、以社会互利(互利合作)为基本方法,其人性基础是经济理性:后者以保障积极人权为价值目标、以社会互助(互助合作)为基本方法,其人性基础是社会理性。尽管市场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但二者毕竟是有区别的、不应混淆。而我们却希望利用社会保障来刺激内需。社会保障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启动内需却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任务。长期的项目有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短期的项目有短期的解决办法。长期项目围绕短期项目转,用长期的项目来为短期项目服务,这实际上是社会保障理论基础不明确的具体表现,甚至可以说是目标定位的不明确,是本末倒置。违背事物发展规律是要付出代价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现有社会保障所表现出来的负面影响实际上是这种政策的一种挤出效应。2.2.3.传统伦理思想的消极影响,削弱了社会保障制度功能在中国,社会保障不应该忽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的影响。比如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还是根深蒂固,影响巨大的。这与西方政治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前提条件不同。正是由于这种以血缘为主导,以家庭为纽带的亲情联系,使得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具有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体现在医疗保险上就是“一人参保,全家享受”的现象比比皆是,极大地损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因此,要消除或降低社会保障制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完善社会保障的制度问题,实际上是要处理好社会保障与其他保障的关系问题。只有这个问题解决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效应才能被放大出来。否则,社会保障的消极效应必将伴随社会保障的运行始终。这一点,在今后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是需要加以特别关注的。3、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对策 3.1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我国己经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提了出来。法律成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要手段。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必须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制定短期、中期、远期社会保障立法规划是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尽快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这部法律最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使其成为一部重要法律,并建议农村社会保险可另行单独立法。我国远期立法规划是待条件成熟时,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完整的社会保障法规群。这是一个艰巨而复杂、庞大的立法工程,这个任务还需要我国有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一定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作为立法基础,而且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公积金制度、社区服务等等广泛内容的社会保障法的制定,前期的调查研究、数据测算、试点经验等,也不是短期内可以作到的。3.2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3.2.1.将非公有企业纳入参保范围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首先,是要将非公有企业纳入参保范围。非公有企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并不偏好现行制度,而是采取了消极抵抗的策略。相比较而言,非公有企业的在职职工较年轻,退休职工较少,养老负担轻得多,如果纳入到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中,非公有企业毫无疑问成为新制度的“贡献者”,而老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则成为新制度的“受益者”。3.2.2. 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工作,尽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由于在我国社会阶层中的特殊性,对他们的养老保险问题要慎重对待。一是要与他们现行的养老政策接轨,不能大幅度降低退休待遇,造不成稳定因素;二是要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政策接轨,使这两项制度向同一方向发展,以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性。3.2.3.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我国农村目前养老保险刚在少数地区开始,医疗保险尚未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急需进行。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中,有80%的人从事工业、建筑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较为稳定的职业,收入相对稳定。二是农民的养老保险。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对这一部分人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3.3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现代社会保障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再分配形式。作为社会化分配形式的社会保障必须要求实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管理。这种社会化管理就是由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并由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社会保障之所以要求实行社会化管理,是因为,现代社会保障是面对社会全体成员的,广泛涉及各集团、各阶层的利益,只有直接出面进行组织管理,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调节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鉴于此,建立起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就成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也必须顺应这一历史趋势,逐步走向管理社会化。 3.4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与管理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核心问题。过去,我国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企业承担,造成企业不堪重负,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因此而难以维持下去。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本身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减轻企业负担,因此,改革过程中的转轨成本不是通过增加企业缴费来解决,只能由政府来承担。这也是各国进行社会保障改革的普遍做法,为承担相应的资金责任,政府可采用多种渠道筹资。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二是变现部分固有资产。从理论上说,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是过去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沉淀,现在用其补偿他们过去的社会保障权益也是完全合理的。三是发行社会保障专项债券筹集一部分资金。四是开征某些新税种(如利息税、消费税、遗产税)以及发行彩票等方式来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等。通过企业和个人的社会保险缴费以及以上种种措施,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从而为形成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可信赖的社会保障制度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另外,必须依靠自我积累基金。这里所讲的社会保障基金须依靠自我积累有两层含意:一是从国际上看,我国是20世纪下半叶才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的,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相差200多年。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我们不能像资本主义国家那样靠掠夺殖民地的财富进行原始积累。同时,我国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不可能依靠向别国借贷过活,只能依靠人民的辛勤劳动提供积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二是从国内看,城市居民和职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保障的项目和内容甚多,所需资金数量大,无论过去或现在国家和企业都不能统一包揽,即使国家以后富强起来,国家和企业也不可能把社会保障所有项目的费用全部包揽。因此,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在社会保障基金积极中的比重应以个人为主。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关键在于:按照平衡、安全、效益三结合的原则对保障基金实施有效地管理。在保证依法足额征缴基金,并保持纵、横向平衡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基金安全,又应实现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为了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行,必须建立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并加以立法,严禁擅自挪用基金的违法行为。当前己经挪用的应责令立即归还,否则,应追究法律责任。为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还必须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金融机构,建立和健全基金的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监督制度。德国对于各种社会保险费的收缴,是通过金融机构的网点操作,统一集中于“健康账户”。这样做既方便了群众,也有利于基金管理。关于社会保险金的运用,其原则是将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按照其法律规定,社会保险基金只能存入银行生息。中国人口多,并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任务繁重,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德国对基金运用所持的审慎态度,严格保险基金的管理。4 结束语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来看,它是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的产物,也是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国家干预手段,有利于改善社会成员的生存状况,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上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进一步明确“建立独立于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总目标。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逐步完善,坚持从国情出发,坚持保障水平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坚持效率与公平结合”的思路,从而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参考文献:1许兵:我国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职能,载新东方,2006年08期。 2姜伟: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载 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10期。 3丁忠明:评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与借鉴,载财贸研究,2006年04期。4韩俊江:论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黄辉:浅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儒家文化的碰撞,载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6强敏: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模式与运营比较研究,载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6年07期。 7吴涛:西方社会保障发展经验的借鉴价值, 载理论月刊, 2006年08期。 8杨弘: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载理论界, 2006年S2期。9刘福垣: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4期。10耿志民著:养老保险基金与资本市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11吕学静等著:各国社会保障,经济管理出版社,200l年版。12张健等主编:家庭与社会保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