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精品文档.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投资研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课题组2010年10月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产权的重新界定与制度变革,中国富足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得以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而当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后,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资源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市场具有了极大的竞争力。三十年的高速增长,造就了“中国奇迹”,一个农业人口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经济体,转变为全球制造业的基地。然而,这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强烈依赖低成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基础之上的,或称为“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沿着这样的增长之路走下来,中国经济形成如下的特点:产业结构以低附加值制造业为主,工业体系以高耗能、高污染型为主,而从国民经济结构上来看,则是过分依赖出口加工业。姑且不论这样的增长方式对人民福利的影响,单从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下一步的核心竞争力就值得担忧。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单位拖欠民工工资转向工人集体谈判,这些现象都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垄断时代已经逐步远去,廉价劳动力不能再持续承担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一些学者甚至断言,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随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过去。与此同时,土地市场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化带来的相对价格变化,催生了权利意识和市场观念,原有的以低价拿地的城市化、工业化模式恐将不复存在。从劳动力和土地市场的变化来看,中国旧有的低要素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当低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动力释放完毕后,要想继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积累国民经济的剩余,将国民收入资本化,投入研发、升级、换代等,提升经济结构,提高产品价值,从而继续保持经济的竞争力。国民收入的资本化,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持续多年的高储蓄率,已经使的中国的物资资本相对充裕。大量的基础设施得以兴建,道路交通、城市面貌得到改观,大型机械、高精尖的仪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正不断的服务于国民经济。与此相对,人力资本的积累却远为落后,制造业的附加值仍然较低,高端服务业缺乏,人力资本投入与物资资本投入出现不匹配。人力资本投入的落后,与我国长期以来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有关。我国国民收入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例较大,而居民所占比例较小。尽管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并不少,但由于私人家庭所得在国民收入的份额有限,因而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入一直不足。反观政府和企业,对物资资本的投入多,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则偏少。因此,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一是需要调整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所得,进而增加居民家庭对包括教育、卫生在内的消费支出;二是要在政府所得的国民收入中,增加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比例。1992年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十七大报告又刻意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了“九五”规划制定以来长期使用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并明确提出“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人力资本投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得到了充分肯定。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不到5000字的公报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被提到多达12次,而教育改革更是被赋予了“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的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面临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热点,首先论证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经济发展的机制,进而回顾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以及人力资本在其中的地位,最后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问题,从国际比较的视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二、 人力资本投资对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制(一)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改革开放30 多年, 我国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但是, 国民经济运行的低质量和低效益也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我国依然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下,经济增长表现“经济效益低、资源配置效率低、经济运行质量低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这“四低”的状况,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经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它与经济增长方式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别,它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角度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进行了定义。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通过要素结构变化,包括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模式,包括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类。而“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还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自然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各方均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密不可分:其一,经济发展需要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突出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而收入水平的提高与人力资本水平的上升具有重要的正向关系。其二,经济发展需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而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发展现代化的新型产业体系,都需要依赖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总量增长和结构改善。其三,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科技人才、管理人才的培育、劳动者素质的培养都离不开各种类型和层次的人力资本投资。(二)人力资本投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制关于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追述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早在18 世纪,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已关注到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斯密曾明确提出: 一个国家人民的技能、特长和知识, 是这个国家经济增长最强大的机器。19 世纪40 年代, 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也提出了“物质资本”与“精神资本”的概念,他认为, 通过教育投资可以使人掌握技艺, 最终提高劳动生产率, 获取更多的产出。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经济学家更加重视对人力资本投资带动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分析。罗伯特·索洛的研究发现,物质资本的贡献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国的经济增长。各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存在一个无法用物质资本来解释的残差。其原因在于,过去的研究和政策只强调了物的因素,忽视了人的因素,而实际上人力资本因素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西奥多·舒尔茨则在上世纪60年代正式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概念和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国家可以通过对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投资,增强人的智力、技能和体质,而人力资本可以产出“知识效应”与“非知识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产出的增长。卢卡斯则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与索洛的技术进步概念结合起来,具体化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提出了将人力资本因素真正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他认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正是由于各国在人力资本方面的差异,才导致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对于人力资本投资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经历了从忽视到重视、从认识不足到积极促进的转变。同样,对于人力资本投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机制的关注和分析,也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现阶段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核心,是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这种作用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节约和替代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资本数量和低技能劳动力数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这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劳动者素质提高,投入到生产的有效劳动供给增长,产出中劳动的贡献份额增加;另一方面则源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有效地运用各种精密和复杂的机器设备, 从而改善物质资本的使用效率,推动资本节约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其次,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有力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从而发挥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作用。在科学技术的发明阶段,高素质劳动力能提出新思想,分析新原理,创造新方法;在创新阶段,高素质和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能够将科技与生产、商业相结合,使得科学技术转化为有效的生产力;而在扩散阶段,科技在生产中的大规模运用也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消化、吸收。经济发展有赖于人力资本投入,科学家、技术人员、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养都需要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保障。第三,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能够跨出地域和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吸收和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从而发挥一国的比较优势、弥补本国资源不足,推动经济的增长。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具有更高的能动性,这种自主和能动性可以使得人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组合其他各类资本,从而为一国的经济发展取长补短,这是其他物质资本要素所不具有的特征。最后,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改善生产技术关系,从而使用同等水平或者更少的资源数量,获得更高的产出,并且同时降低生产的外部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核心是要求以节约资源的方式进行生产,降低生产对资源和能源的损耗,生产技术关系的改善能够降低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依靠技术管理和生产管理模式的改进,人力资本在其中仍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三)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发展贡献的特征与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比,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更具有持续性和生命力,世界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同的发展道路就显著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些国家注重物质资本积累的战略,形成的资本结构是物质资本相对充裕,而高技能的人力资源短缺,这些国家虽然在一定时期赢得了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但其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相对较大。另一些国家则注重人力资本积累的战略,适当调整物质资本方面的提供,大力发展人力资本投资,从而获得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方面的相对优势,最终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比如,日本和德国之所以能从战败废墟中迅速崛起为经济强国,很大程度上就因为两国在经济艰难时期仍然重视国民素质和教育水准的提高, 人力资本开发和投资始终受到高度重视。同样,美国大力通过学校教育来培养技术力量,以及借用别国的技术力量积累本国人力资本存量的战略措施,为美国成为战后经济、科技大国奠定了基础。能否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战略,适时从物质资本依赖型转向人力资本导向型,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从上世纪60-70年代20年间不同国家的经验来看,注重人力资本密集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68,而实施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则为3.86,并且进入80年代以后,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 赵曙明、陈天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人力资本投资,江苏社会科学,1998(1)。三、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演变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地位:现状考察(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演变与人力资本投资1. 投资、消费、出口增长结构与人力资本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投资依赖型特征(见图1)。改革开放初期,消费占GDP的比重从1978年的62.1%上升到1981年的67.5%,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则从38.2%下降到32.5%,这种状况带有一定的“矫正”性质。从1982年开始,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在2009年达到47.5%的最低值,而资本形成总额比重则从31.9%上升到47.5%,净出口则从1990年代中期之前在零上下波动改变为之后的正值,并且呈现上升状态,在2007年达到8.8%的峰值,2009年金融危机后依然维持在3.8%的正值。从最终消费结构内部来看,居民消费比重从1978年的78.6%下降2009年的72.7%,而政府消费比重则从21.4%上升至27.3%。图1、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占GDP比重(%):1978-2009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世界银行:200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经出版社。,2000年,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投资比重分别为21%、25% 和2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明显偏高,而最终消费比重则明显偏低。2000年,世界平均消费率水平为77%,低收入国家为80%,中下等收入国家为6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8%,高收入国家为78%,我国目前的最终消费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的比例关系来看,政府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低于同类发展水平的国家,并且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程度更大。我国政府消费主要包括国防、社会保障、教科文卫等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适度的政府消费有利于社会经济正常运转,同时有助于扩大内需、调节经济周期。从总量来看,中国的政府消费占GDP的比重大约在10%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样,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大约在50%左右,不仅低于全球6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净出口的比重近年来,开始提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结构中依赖外需拉动的成分逐步增强。我国经济结构中消费比重的持续走低的状况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来看,产生消费贡献下降的原因来自两方面:首先,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消费开始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迈进。近些年来,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呈现出加速下降的趋势,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在加快。最终消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上升,在客观上要求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提高,而消费产品和服务水平的升级都有赖于人力资本投入量的上升。其次,消费水平的上升依赖于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上升,但中国近期的状况却恰好相反。19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5下降为0.77,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由0.85下降到0.74,储蓄倾向则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储蓄年均增长23.7%。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但与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水平相比,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低素质劳动力的收入水平增长尤其缓慢,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这一方面导致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另一方面使得储蓄率不断上升,客观上推动了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而打破这样一种“收入-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低素质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从而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2. 国民收入分配、消费结构与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消费和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依据中国国民经济资金流量表提供的数据(见表1)可以发现,从1990年代开始,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下降(见图2),目前已经从1990年代中期的超过65%下降到2007年的不到51%,而同期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比重则从不到20%上升到25%。这样一种收入分配结构导致消费结构也呈现明显的政府增长、居民下降状态,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从1995年的22.8%上升到2008年的27.3%,而居民最终消费的比重则从77.2%下降到72.7%。从居民最终消费内部结构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比重持续上升,而农村居民消费比重不断下降,到2008年,占据人口总数54.3%的农村居民,最终消费只相当于居民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这样一种消费结构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图2、中国各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993-2007表1、中国各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1993-2007年份 部门居民企业政府年份 部门居民企业政府199363.219.817.0200159.421.019.6199466.118.615.3200257.422.220.4199565.220.314.5200355.722.521.8199666.817.815.4200455.224.220.7199766.018.515.5200554.124.121.8199866.218.115.7200652.724.622.7199963.120.116.8200750.624.624.7200061.620.018.5资料来源: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5居民收入份额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下降,可能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下降,最终影响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图3是中国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的比重。数据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总量比重从1998年以来出现了下降态势。而政府消费却逐步快速增长,这与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持续下降、政府占比不断上升的事实相匹配。居民消费的下降对人力资本投资可能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支出中,义务教育部分国家承担了主要支出,而非义务教育仍然主要由居民家庭负担;健康投资则由于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居民支出仍然占据了主要部分;职业培训支出主体为企业,但在人力资本投资总量中份额相对较小。因此,目前人力资本投资构成中,居民私人支出仍然占据主要部分,而政府公共支出和企业支出相对次之。居民收入份额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下降,引发消费支出下降,这对于维持目前的人力资本投资具有负面影响。并且如果这一状况无法得到及时改善,将有可能使经济发展进入“居民相对低收入低支出人力资本投资不足低人力资本存量低人力资本回报低收入”的低水平陷阱。这一状况的改变可以通过两方面的努力来实现,其一是改变收入分配结构,其二是增加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份额,对于前者,主要是提高劳动者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除了税收、转移支付等二次分配调节手段之外,最为有效的渠道仍然是通过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存量,在初次分配环节提升人力资本回报来实现;对于后者,不仅要扩大政府义务教育投资、医疗等健康投资的份额,更需要依据收入分配、消费结构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城乡差异,进行统筹的地区结构性安排,尤其是增加农村地区和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中政府支出的份额。图3、中国居民和政府消费支出比重(%):1979-20083. 产业结构转型与人力资本投资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特征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产业结构转型,1978年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比重呈现“第一产业下降,第二、三产业增长”的状况(见图4)。图4、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1978-2009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就业结构与之相对应,我国三次产业的经济结构和其就业结构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仍然存在着不一致性(见图5)。如果用结构偏离度 结构偏离度=1-GDP的产业构成百分比就业的产业构成百分比。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幅度就越小,结构越接近均衡;结构偏离度大于零时(正偏离),就业份额大于产业产值份额,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结构偏离度小于零时(负偏离),就业份额小于产值份额,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结构偏离度等于零时,结构处于完全均衡状态。来衡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的不均衡(见图6),可以发现: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一直保持在0.65的水平,并且近期内略有上升,这表明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份额一直大于产值份额,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转移完成,并且多年以来这一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第二产业的偏离度一直为负,说明第二产业将继续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且其绝对值有逐步下降的趋势表明转移进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有助于改善其产出和劳动力之间的失调状况;第三产业产业结构偏离度也一直为负,但与第二产业相比,其绝对值迅速缩小的趋势更为明显,目前已经从1978年偏离状况大于第二产业转变为偏离状况小于第二产业,并有继续向均衡状态转变的趋势。图5、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1978-2009图6、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1978-2009产业结构转型的动力一方面来自需求拉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产业结构升级,消费由基本生存必需品为主转向工业品为主,从而导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同时也影响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当消费以服务类产品为主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内部结构会提高。产业结构转型的另一动力则来自供给的推动:物质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本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制造业更为复杂的生产过程能否实现,更加细化的产业分工体系能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的科学、技术支持能否得到保障。第三产业的生产过程尽管相对简单,但从其发展趋势来看,以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产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代表的社会服务业,以及以交通运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配送性服务业将取代个人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人力资本要素对于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将更为重要。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阶段,并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本要素对于产业结构推动的作用将愈发显现。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就业结构,以及引起结构转型的供给和需求因素来看,人力资本可能是造成产业结构偏离度演变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制约或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表2列出了三十年来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偏离度演变。数据显示,第一产业正向的结构偏离度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农村和农业经营中较低的人力资本状况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农业产值增长率较低。同时,低素质劳动力的就业转移相对困难,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因此,要改变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长期较高的状况,必须依赖于农业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升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改善同样有赖于劳动力素质的提升。负向的结构偏离度,意味着第二产业就业份额小于产值份额,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然而要真正实现产业工人队伍稳定增长,必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使得低技能劳动力转换为技术劳动力。目前,实现这一转换的有效渠道包括农民工劳动力的培训、技工学校毕业生的培养以及劳动力在职培训的发展,这些都需要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的加大和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改革。第三产业结构偏离状况是三大产业中较好的,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一直徘徊在-0.34左右,改善趋势相对停滞,其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我国第三产业劳动力供给无法适应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配送性服务业和社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原来能够直接从农业和制造业转向第三产业的低技能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成为第三产业进一步转型的必要条件。表2、中国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1978-2009年份 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年份 部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780.67-1.30-2.0119940.63-1.05-0.4619790.63-1.19-1.8419950.62-1.05-0.3319800.64-1.17-1.7419960.61-1.02-0.2619810.61-1.10-1.5719970.63-1.01-0.2919820.59-1.05-1.5319980.65-0.97-0.3619830.58-1.02-1.3919990.67-0.99-0.4019840.56-0.90-1.1120000.70-1.04-0.4219850.58-0.88-1.0820010.71-1.02-0.4619860.59-0.82-1.0520020.73-1.09-0.4519870.59-0.81-0.9720030.74-1.13-0.4119880.60-0.81-0.9520040.71-1.05-0.3219890.61-0.87-0.9720050.73-0.99-0.2919900.57-0.84-0.8920060.74-0.90-0.2719910.60-0.89-0.9020070.74-0.77-0.2919920.64-0.94-0.8720080.73-0.74-0.2619930.67-0.95-0.7820090.73-0.67-0.27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摘要2010数据计算。(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我国人力资本状况呈现四个主要特征:其一,劳动力众多与低素质劳动力比重过大并存,劳动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人口从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77480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教育水平低下,低素质人口又占有相当比重(见图7)。2008年,我国文盲和半文盲劳动力比例仍然超过5%,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比重占到了27.4%和47.7%,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者比重仍然不超过20%(见表3)。我国众多的劳动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形成经济增长人口红利的基础,如果普遍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就可以形成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丰富的生产资源。但是由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滞后,丰富的一般劳动力一直未能转化为专用的人力资本,现有的人力资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国而言仍是非常薄弱的。图7、中国各类受教育水平劳动力比重:1978-2008表3、中国人力资本基本状况:1978-2008项目年份就业人口(万人)大学专科及以上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半文盲人均人力资本(年/人) 增长率(%)人力资本总量(万年) 增长率(%)1978401520.78.821.629.539.35.7227979.01979410240.89.322.730.137.05.82.9239674.55.11980423610.99.724.130.534.96.02.7254089.86.01981437250.910.025.430.932.86.12.4268633.35.71982452951.010.426.530.731.46.31.9283569.35.61983464361.010.827.430.929.96.41.8295871.64.31984481971.111.028.231.228.56.51.6311950.35.41985498731.211.029.131.627.26.61.5327605.85.01986512821.411.029.832.625.26.71.8342809.94.61987527831.511.030.634.022.86.82.0359916.75.01988543341.711.131.335.720.37.02.1378278.75.11989553291.911.132.037.717.37.12.3394031.04.21990647492.011.332.637.216.97.20.9465150.318.01991654912.111.633.336.916.17.31.1475765.92.31992661522.311.933.936.515.47.31.1485707.82.11993668082.512.134.535.914.97.41.0495661.92.01994674552.712.435.135.514.37.51.0505635.92.01995680682.912.735.635.013.77.61.1515628.72.01996689503.113.036.534.213.27.71.1528205.32.41997698203.313.535.734.013.57.70.2535861.51.41998706373.514.036.233.313.17.81.0547585.12.21999713943.811.939.933.311.07.81.2560085.92.32000720854.712.741.132.19.48.13.1583095.64.12001730255.613.542.330.97.88.33.0608517.34.42002737405.913.143.230.07.88.40.3616466.41.32003744326.813.643.728.77.18.51.9633937.32.82004752007.213.445.827.46.28.71.6650841.02.72005758256.812.144.129.27.88.4-2.7638455.2-1.92006764006.611.944.929.96.78.50.4645678.21.12007769906.612.246.928.36.08.61.2658676.72.02008774806.912.747.727.45.38.71.4672340.42.1资料来源:依据历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整理。1990年人力资本总量的非正常波动来自当年人口普查因素的扰动,在接下来的分析中将排除这一歧点的影响。其次,人力资本总量上升与增长速度放缓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 以受教育年限来计算人力资本总量,方法如下:人力资本总量=16×大学专科及以上就业人数+12×高中就业人数+9×初中就业人数+6×小学就业人数+2×文盲半文盲人数。和人均人力资本存量不断上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22%和1.43%,但是从两者的增长率发展趋势来看,1990年代以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0%和2.08%,之后分别下降到年均2.08%和1.06%,并且在2000年之后呈现出波动变化的特征(见图8)。并且与物质资本增长率相比,我国人力资本增长率在大部分时间都小于物质资本增长率。图8、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及增长率:1978-2008第三,人力资本供给与需求结构性失衡。我国人力资本供求失衡的状况不仅仅表现为供不应求,还表现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见表4)。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并存表明,岗位空缺与人力资本供给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状况,岗位大多是需要专门知识或技能的,而闲置的劳动力又基本上是无专门技能、或者所拥有的专业人力资本无法和岗位要求相吻合,人力资本供求双方无法在市场上找到一个结合点。这说明,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教育、培训、劳动力迁移和工作变更出现了无法适应需求的状况,包括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课程设计内容转型缓慢、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失衡、应用型教育与研究型教育非均衡等。表4、高校毕业生供给和需求匹配状况:2007-2008 项目院校工作与专业对口率()毕业半年后的非失业率() 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元)工作能力满意度()平均求职成本(元)拿到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全国2007届211院校729429499011168全国2007届非211院校709022829012147全国2007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65901788908944全国2008届211院校7290254991106014全国2008届非211院校7087203091108512全国2008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60861671908487资料来源:麦可思高等教育·人力资源调查数据库,网址第四,政府对教育的公共投入不足。我国财政教育的规模逐年增长,从1993年的754.9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7122.32亿元,增长了9.4倍,有力支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分税制改革大大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我们看到,从相对规模来说,教育公共支出存在不足。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各年份之间表现也不稳定,频繁波动且降幅较大,从1996年最高的17.84%降至2005年的13.35%,2007年又回升到14.31%;而在同一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稳步增加的,从最低点1996年的11.15%增长到2007年的19.95%,这说明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另外,财政对教育整体投入不足,如2006年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占GDP的2.27%,2008年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占GDP的3%。而国际平均水平是5.1%,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4% 统计数据来自叶翠娟,财政分权对中国教育支出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经济论坛,2010年6月。(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贡献比较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什么样的差异呢?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分析1978-2008年中国实际GDP、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增长率可以发现(见图9),GDP增长率与实际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几乎每次经济高涨都伴随着物质资本投资的更大幅增长,而经济低迷也伴随着物质资本投资的迅速收缩。相对而言,人力资本增长率与GDP的增长波动几乎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从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