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文化创意产业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精品文档.文化创意产业 论文创意产业园论文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摘 要 文化创意产业是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创造者、策划者、设计者。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作了简要介绍,并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现状,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文化创意产业 现状 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是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内容的创造。文化创意产业将技术、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是一个高度交叉和综合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的智慧是创意产业的主要资源, 所以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就要培养拥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是发展创意产业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的物化表现。同时,文化产业与信息技术、传播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的广泛应用密切相关,呈现出高知识性、智能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就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整体素质。 一、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然而,当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点。 一是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相对封闭。主要原因是企业对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较高,但由于教育管理体制的限制,使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较少,产学研结合不够深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针对性,技术学习较多,实践训练较少,缺少对岗位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化培养,使创新能力培养和技能培养难以兼而顾之。 二是培养的创意人才缺乏团队意识。很多人以为创意是个人的事, 如果某人具备了创意人才的各项特征,那么他的创意就一定会创造出无法估量的价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然而,事实证明,团队的合作与沟通才是创意产生的关键因素,因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思想会出现多次碰撞,能改变个人的固有思维模式。对于创意的可行性分析,更多的是通过团队实现的,没有一个团结的、充满锐意进取精神的团队,很难想象某个创意能真正产生经济效益。 三是缺乏文化创意高端人才的培养。以动漫产业为例,目前,动漫人才特别是动漫前期规划与创作人才以及后期营销管理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动漫界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大量存在,加工车间式的运作模式,使得漫画家们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难以形成高端创造型人才群体。网游行业的情况与此相似,在网络公司内部并不缺乏低端技术人员,但从事游戏研发的高端人才,尤其是那些能够搞出好的游戏脚本、掌握开发核心技术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高端创意人才的缺乏直接导致我国原创产品在选题创意、形象造型、故事内容、技术手段等方面很难与日本、韩国相抗衡,使得中国的动漫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打造出民族优秀品牌。 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完善产业链的关键。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有价值的创意,更离不开能够将艺术、技术、市场融为一体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中缺少具备文化原创力的高端创意人才,在引进国外创意人才之时,更重要的是充分认识到建设和完善我国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加强本土创意人才的培养。 第一,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学研相融合。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离不开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国际上高等教育实践证明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在创新实践过程中才能培养出来。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可通过多种途径同时展开,例如:一可采用政府、学院、企业三方合作支持的订单式培养模式;二可采用校企合作实行嵌入式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三可以直接与企业合作项目,实行生产性教学的培养模式等。 第二,保障人才培养技术的先进性。包括实践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专业知识领域的先进性、实验实训体系的先进性等方面。实践课程体系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提升专业教育结构,深化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构建职业能力模块的课程体系上。专业知识领域的先进性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握产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产业科技发展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实验实训体系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的建设方面。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开展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承载平台,主要实现实训基地建设体制的先进性,实验、实训装备的先进性。 第三,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输送人才的作用。通过高等院校培养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解决创意人才匮乏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作用就是培养创意型、素质型、可持续发展型的人才,高校需要增强知识创新能力与培养创意人才的能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和捕捉、创造灵感思维的能力,打通学科壁垒,扭转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激发、培养学生的“创意冲动”、“创意快乐”,打好学生的人文底蕴,重视创新型人文教育,培养有原创意识和文化精品意识的创意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辐射作用。实践中可以通过积极建立以专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为目标的文化艺术类学院,培养更加专业的文化创意人才,从这些学院走向工作岗位的人才也会更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求,从事文化创意工作也肯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第四,有效利用多方教育资源,积极展开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培训。20 世纪90 年代起,英、美、韩和新加坡等国,都把创意人才的系统培养、培训视为国家人才战略。从发达国家的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看,该类人才培养单纯依靠高等院校还远不够,必须同时依托相应的科研院所、基地、研究中心,并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渠道和教育资源,多样化地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才能构建完整的创意人才链。如可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并积极参与国际职业认证的培养模式培育富有创意的“大脑”,在文化创意产业学科特别是原创设计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善于发现其个性和独特之处,并寻求相对应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充分鼓励和积极重视他们在教学和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或超乎寻常的构想,引导和发展其创意构想中的审美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意设计的社会价值能量。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需要加强所有国民的文化艺术修养,故要在全体国民中重视文艺教育,培育创意能力,加强创意思维的培训和终生学习品质的养成,让每个人创造潜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开发,这也给予教育培训以广阔的天地,真正让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成为创意人才储备的“蓄水蓄能池”,使源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类资源能有效转化为人们精神创意和技术开发的能量。 参 考 文 献 1华正伟.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3):39-41 2唐传成.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理论研究,2010:249-250 3苏俊玲.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