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植物造景学.doc

    • 资源ID:17625419       资源大小:305.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植物造景学.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植物造景学.精品文档.造景设计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符合绿地性质和功能要求综合公园:多功能医院庭院:卫生防护,隔音街道绿地:防尘,隔音,遮阴,美化工厂绿化:防护,但是工厂办公室周围以美化为主。遵循生态学法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成活,被动的)为正常生长创造适合的生态条件(主动)。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植物,或引种驯化或改变立地生长条件。物种多样性:(合理种植密度和搭配)构建复层混交群落,增加叶面积指数。做到地上部分成年树冠相交不重叠,地下部分深根性和浅根性相结合。群落稳定性:处理种间关系,如喜光和耐阴,速生与慢生,深根性与浅根性,相生与相克。苹果与柏不一起种,丁香分泌物能杀死铃兰。重视生态系统完善:重视提高绿地(包括水体)比例和绿化覆盖率。生态学原理(整个大环境考虑):环境分析植物个体 种群分布与生态位种群 物种多样性群落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2艺术性原则(形态美、时空观、意境美)总体艺术布局上要协调,满足设计立意要求(根据现状和买家要求确定立意),不仅要实用,还要美,符合艺术美规律,不同绿地因立意体现不同风格。如寺院要求庄严肃穆,色彩浓淡、体型大小要与建筑性质体量相符合,很少用自由式的。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和色彩交替。全面考虑植物形、味、声的效果: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让大家能够观形品味听声。 鹅掌楸:观叶,多为杂种马褂木,花绿色,但是因为植株较高所以观赏性不强 紫荆:干上开花,枝分枝角度小,树形俏丽,不适合重剪,老干上开花。 桂花闻香 成片松树可以形成松涛声,其天际线和林缘线可观,是一种群体美。从整体着眼,注意平面和立面。3经济性原则。木本植物应用一树列于行道树设计树列设计概念:也称列植树,按一定间距沿几何线条纵行排列种植的园林,树木景观。设计形式单纯树列:同一种树木(纯列)。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感。种群特征鲜明,景观形态简洁流畅但不乏单调感。混合树列:用两种或以上的树木进行相间排列种植设计,具有高低层次。树列设计间距:取决于树种特性、环境功能、造景因素等,保持成年树冠相交不拥挤。一般乔木58m,灌木15m。树种选择原则树冠整齐,个体生长发育差异小,或耐修剪。乔木、灌木、常绿、落叶皆可。用于路边、分车绿带、建筑旁边、水际、绿地边界、花坛等布置。混合树种小于三种,用于长树列。行道树设计概念:行道树是按一定间距列植于道路两侧或分车绿带上的乔木景观。考虑的主要内容道路环境:与植物生长发育有关,直接影响景观形态、景观效果、包括人工因素、自然因素。如土地因素、地下管道、人流量、楼房的前后。树种选择:树种要适应性强,姿态优美,生长健壮,树冠宽大,萌芽力强,无污染,选择无过敏性的树种。如香樟(杭州市树)、女贞、刺槐、乌桕、水杉、黄杨、榔榆、冬青、银杏、梧桐等。行道树不要观花观果效果好,因为落花落果的时候比较难清理。如悬铃木。设计形式绿带式:道路两侧,车人道间,人道或混合老路外侧设置的带状绿地。树池式:空间比较小的时候用。在人行道上设计几何形的种植池和行道树。正方形(1x1m1.5x1.5m),长方形(1.2x2m),圆形(r1.5m)设计距离:5m定植株距。高大乔木68m,以成年树冠能形成较好郁闭效果为准。初种树可缩短间距(成倍密植),待形成遮阴效果后再移植至别地,一般为2.53m。二孤景树与对植树设计孤景树设计概念:即孤植树,孤立木。一株树木单独成景的园林树木景观。树种选择:树形高大,姿态优美,树冠开阔,枝叶茂盛,有浓香或者花果叶色彩艳丽,枝干等优美。以观赏性强为主。环境:开阔的空间环境,有比较适宜的观赏视距与观赏空间。作用保护古树名木和植物资源。发挥树木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常用树种:香樟、榕树、悬铃木、朴树、雪松、银杏、七叶树、广玉兰、金钱松、油松、薄壳山核桃、麻栎、云山、桧柏、白皮松、枫香、白桦、枫杨、乌桕。对植树设计概念:按一定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的两组树木景观(即两株或两丛)。可做配景或夹景,以烘托主景,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或纵深感。设计形式:对称式:常用于规则式庭院绿地,有左右和辐射对称两种形式。不对称均衡式:常用于自然式或混合式庭院绿地中或应用路端两侧,要树形优美。三树丛设计概念:指由多株(两株至十几株)树木成不规则近距离组合种植,具有整体效果的园林树木群体景观,可以有一个群种,也可以由多种树组成。树丛的功能:反映自然界树木小规模的群体美形象做局部空间的主景或配景、障景、隔景。兼遮阳作用,如水池边,河畔,草坪处。树丛构图法则:统一中求变化,差异中求调和。一般1015株树种不超过5种。两株树丛概念:一般采用同种树木或形态、生活习性相似的不同种树木(两种树有通向也有殊相,不能完全相同)规则式和自然式皆可用。一般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一仰一俯,忌平头并列或树种差异过大。三株树丛:采用同种或不同种树木平面布置呈不等边三角形,以“2+1”方式栽种,最大的和最小的靠近成一组,整体造型不对称均衡。树木为两种时将同种树分为两组,并且单独一组的树木体量小。三株配合用同一种或不同种树木,通相强(即同为常绿,同为落叶。或同为乔同为灌),忌用三个不同树种。同时三株的姿态体型不能完全一致。四株树丛:一种或两种树木,不等边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边形,常用“3+1”模式,单独一株为第二大的树,其他三株同三株树丛方法栽种,如果为两种树种,则树量比应该为3:1,其中一株的树种不单独种植,体量不宜为最大的或最小的。忌正方形栽植,也不常用“2+2”模式。“3+1”模式有内三角和外三角两种形式。五铢树丛:可将其分为2从,多用“3+2”模式。若有两株不同树种,则3和2中各一棵。六株以上:可分为几丛以此类推:“3+3”,“2+4“等。一般不用“1+5”因为那个“1”容易形成孤植树。四树群设计概念:树群是由几十株树木组合种植的树木群体景观。它表现的是较大规模的群体形象美(色彩形态)。设计形式:单纯树群:只有一种树木,群体特征明显,单调,郁闭度高。混交树群:多种树木混合组成一定范围内树群结构:多层结构通常有4层:乔木,亚乔木,大灌木,小灌木。有时也会把多年生草本地被成为第5层。树群内部分布原则:乔木位于树群中央,乔木的四周为亚乔木,大小灌木分布于树群的最外缘。这种分布层次丰富而且避免了遮阴。树群树种选择考虑美感:树冠优美,冠际线富于变化,亚乔木最好开花繁茂或有艳丽叶色,灌木为花灌木,可适当点缀绿灌。考虑群落生态:乔木为阳树,亚乔木为稍耐阴的阳性或中性树,灌木多半为半阴性或阴性树种。此外还必须考虑环境生态,不同树种适当相交。考虑季相变化:不同季节有不同景观特色。八角金盘耐阴不耐寒,我省可应用于小环境。树群应用环境:一般具有足够观赏视距的观赏空间内应用。观赏视距至少为树冠(群体树冠,即最高的树冠)高度的4倍或群体宽带的1.5倍以上。规模:不宜过大,以外缘投影轮廓线不超过60m为宜,长宽比例不超过3:1.。五树林设计概念:成片或成块种植的大面积树木景观。如综合性公园安静区休憩林。分类:按树种结构分为密林,疏林,单纯林,混交林。按形态分为带状树林(林带)和片状树林。密林特征:郁闭度高,70%-80%有单纯密林和混交密林之分。单纯林层次单一,无季相变化,简洁而壮观。若耐阴性强,林下小苗可健康长大,则此林稳定。否则不稳定,会被代替。混交林则有多层结构,一般有34层。群落稳定与否取决有两个因素:耐阴性和树种丰富度。布局:大面积的混交密林中不同树种多采用片状或块状,带状混交布置,面积较小时采用小片状或点状混交设计以及常绿树与落叶树想混交。单纯密林只需对单株树大定植。疏林 特征:郁闭度40%-60%,多为单纯乔木林,也配一些花灌木。具有舒适明朗的特点,适合游憩活动,公共庭园和绿地多用。 设计形式疏林草地:树木间距10-20m,不小于成年树冠直径为准,是可进入的场地,空地上形成草地和草坪。疏林花地:不可进入,用于欣赏装点环境,可增大树木间距大或采用窄冠树种来改善林下采光条件。疏林广场:疏林和活动场合相结合,用于活动休息频繁的园林环境。做绿化的树种做好不用果树,因为落果难清理,且落在地上影响美观。干果可以用,还能增加野趣。林带设计:用1-2种树。六植篱设计概念:同一种树(多为花灌木)做近距离列植成篱状树木景观。用来做境界、空间分隔、屏障或花坛、花境、喷泉、雕塑的背景与基础造景内容。选择绿篱时要丰满,不能空荡有洞。设计形式矮篱:50cm以下,树种株体矮小或枝叶细小,生长缓慢,耐修剪的常绿树种。中篱:50-120cm,有分隔空间的作用,用于绿地边界划分,围护,绿地空间分隔,遮挡不高的土墙面以及植物迷宫。高篱:120-150cm,用于绿地空间分隔或防范或做障景或组织游览路线。树墙:150cm以上,多用常绿树种,用来分隔空间,屏障视线,减少干扰,遮挡隐蔽不美观的建筑物及设施等。常用大灌木或小乔木。常绿篱:用常绿树种。整齐,素雅,造型简洁。花篱:花灌木。常用观花的或具有芳香的花灌木。果篱:用结果多的观果树种,如火棘。刺篱:由多刺植物组成,用于边界防范,阻挡游人穿越。彩叶篱蔓篱编篱;用植物编织而成,这些植物通常攀缘性差。(攀缘性差的藤本植物)造型设计几何型:篱面平直,断面为几何图形(矩形,梯形,折线形,圆形),用于矮篱,中篱,高篱,绿篱建筑型:城墙,拱门,云墙等。中篱,高篱,树墙常用,常用树种为常绿树种。自然型:篱体形态自然,以花,叶,果取胜,花篱、彩叶篱、刺篱等多用自然型篱。草本花卉应用一 花坛概念:在一定范围内的畦地上按整形或半整形式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措施(边缘界地)花坛分类按形态分类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立体花坛要注意坡度,坡度大了会水土流失,易变形,坡度小了不便于观赏,所以立体花坛对养护要求高。平面花坛按照构图形式又可分为规则式平面花坛,自然式平面花坛,混合式平面花坛。按照观赏季节分类可分为春花坛,夏华坛,秋花坛,冬花坛。北方冬季花坛主要植物为羽衣甘蓝,有大红,绿,紫,黄四种颜色。按栽植材料分类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坛,专类花坛(菊花坛,翠菊花坛等,由单相或相似多相组成)。按表现形式分类可分为花丛花坛和模纹花坛。花丛花坛用中央高边缘低的花丛组成色块图案以表现花卉的色彩美。且中央高边缘低便于观赏。模纹花坛以花纹取胜,通常以矮小,有色彩的观叶植物(耐修剪)为材料。花坛材料花丛式花坛材料:以时令性花卉为主要材料。1-2年生草花或者多年生繁花花卉,一般不用木本植物。要求株丛紧密整齐,开花繁茂,花色鲜明艳丽,花序平面开展,高矮一致,花期长且一致。模纹花坛材料:一般是生长缓慢的多年生植物,草木本皆可。枝叶稠密,耐修剪,以观叶植物为主。为保证花坛选用植物材料达到要求,常对一些植物进行处理,如对其物候期进行调节。花坛设计花坛位置:花坛成本高,不乱用,一般用在重点美化的地方。可按照其功能决定花坛位置,主景花坛一般位于广场中心,配景花坛一般位于雕塑、喷泉、雕塑基座、色彩不宜喧宾夺主,富丽的模纹花坛宜做配景。花坛平面位置主景花坛外形应是对称的,平面轮廓应与广场相一致,在细节上可有一定变化,以免单调。花坛面积不超过广场的1/3-1/5,一般广场以10m为宜,花丛花坛长:宽=3:11:1,带状34:1。花坛高度不超过人的视平线,中间可高一些,外沿高出地面10-30cm。由于花坛每天要浇水,加沿可防止水土外流,同时也可防止践踏。二花镜概念:园林中从规则式到自然式构图中的一种过渡的半自然式的带状种植形式,以表现植物本身所有的自然美以及他们之间自然组合的群落美为主体。(自然景观,高低起伏,前后错落,疏密相间,自然美)花镜类型按植物材料分灌木花镜:主要用观花观果的灌木为主,一劳永逸,如牡丹园西面的连翘。多年生花卉花镜:包括宿根花卉花镜,球根花卉花镜(北方少用)。混合花镜:灌木和宿根花卉为主,有时加入少量1.2年生花卉,应用最广。专类植物花镜:同属同种内种,品种多,花色丰富,变异大的植物。从设计方式分单面观赏:一面为背景,一面靠游人单面欣赏,背景高度超过视线。两面观赏:位于道路、广场中央,无背景,一般不超过视线。植物材料具有花朵垂直分布的纵长花序植物为宜,最好竖向与水平相结合,天际线丰富。花朵平面的但是高低错落的也可以,如蓍草,细叶婆婆纳,翠雀等。有季相变化,不轮换,有抗逆性,栽培简单。花期长,花叶兼美(对花期没具体要求,最好不一致)。花镜材料多种,植物的自繁能力一般比较弱小。花镜设计花镜位置:建筑墙基与周围道路平面布置:长度可把植床分几段,每段20m,留13m间歇地,中间设小品或座椅。宽:单面观赏的宿根花卉花镜4m左右,灌木花卉花镜5m,两面观赏的花镜48m。背景设计:绿色最理想。墙基或栅栏为绿色或白色(简单,不用花篱)。三花台概念:高出地面栽种花木的种植措施。于40-60cm高的矮墙内种观赏花卉,常与山石,小品结合,适用于俯视植物。古典园林常用花台,现今一般用在广场路口或园路端头。花台分类自然式:用于地下水位高易积水的地方,中国古代多用。规则式:圆形,正方形,正多角形,带形。四花带概念:以花卉为主的观赏植物呈带状种植地段。花带一般宽1m左右,长大于宽3倍以上,又称为带状花坛。花带设于道路中央或两侧,沿水景岸边,建筑物墙边或草坪边缘外,形成色彩鲜艳的连续景观。花带形式规则式:株距相等,成行成列。自然式:株距不等,成块。常用地被植物:玉簪(北方耐阴,开白花)紫萼(开紫花)紫色雪茄花,酢酱草,车轴草,蔓长春花,常春藤,草坪:一般是禾本科植物和莎草科植物覆盖的地面。地被:除禾本科和莎草科以外的其他科属的植物绿地。肾蕨和箬竹都是喜阴湿的切叶植物。藤木配置绿化墙面(地锦,凌霄)棚架材料,如灯柱,拱门(紫藤用的最多,金银花)绿化枯树,古树枯死,不便于移走的可以绿化。点缀假山。(在非观赏面爬攀援植物,用来遮丑)灌木栽植。如紫藤等粗壮的,可以进行修剪,当做灌木栽植。地被(不提供支架)由于藤本地被的观赏性差,不宜做观赏面,而且有大果实的不宜做地被植物,如葡萄,猕猴桃。植物景观设计技术和艺术植物造景原理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植物景观设计需遵循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韵律四大原则。一 变化与统一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要和谐统一。变化太多了会显得杂乱无章,局部甚至会支离破碎,失去美感。但是如果没有变化的话,会显得很呆板。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统一感的方法是运用重复。园路树经常含基调树种(通常是高大的,表现优良的木本植物),各区域再点缀基调树,将全园统一于几种树种。泰安的基调树种是槐。同一种类或类似相的种类,相同质感,相似姿态的植物种类协调。即色彩,姿态,比例或种植形式等有一个是相同的即为协调。如丁香园,统一于花型花色,变化与株形叶形。丁香的耐寒性比较好,之所以用常绿树种做背景是防止丁香花期过了无景可观。松柏园中保持冬季常绿是松柏园统一的一面,变化的是植物的种类和姿态,松柏园内可点缀以花灌木,以画龙点睛。松属植物都是松针球果,但黑松针叶质地粗硬,浓绿,而华山松、乔松松针质地细柔,淡绿,油松和黑松树皮褐色粗糙,华山松树皮灰绿,细腻;白皮松干皮白色斑驳,富有变化。佰园统一于叶形,变化于姿态(尖峭,圆锥,倒卵,低矮匍匐)二主从与重点在一个整体中,要突出重点,某一部分的体量,尺度,色彩,重要性都要恰到好处,否则会影响到全局统一。倘若所有要素或构成部分都想突出自己一个空间一个群落由多种植物组成,但他们的数量和体量上不能完全一致,如紫竹院。三对称与均衡原则即视觉上无失重感。这是植物配置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照均衡原则配置,景观显得稳定。色彩重,体量庞大,数量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种类给人以重的感觉,反之,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给人以轻盈的感觉。重可以作为背景,用于景观的拉伸,轻盈的则适于作为前景,用于景观缩短。重或轻是根据整体决定的,不是上述中满足一个条件便是轻或者重,比如金丝垂柳,体量庞大,但是其质地细柔,显得轻盈。造景目的与景观相结合来确定做前景还是背景。根据周围环境,在配置时有规则式均衡和自然式均衡,规则式均衡是对称的,自然式均衡式不对称的。中国的景观多是动态的均衡,西方园林多事静态的均衡。主建筑前为显示稳重多用规则式。四韵律和节奏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如杭白堤的桃间柳,云栖竹径两旁为参天毛竹林,相隔50或100m就配一高大枫香,则沿径游赏时就会感到不单调,而有韵律变化感。五调和比例与尺度: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传统建筑周围一般用中国原产树种。色彩:色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与其他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园林植物的配置技巧及手法注意四季景观的季相变化(色相和季相是植物配置的两大项,同时注意花相)春景:春天的玉兰夏景:夏天的荷花(荷花的种子寿命很长)秋景:秋天的桂、菊花冬景:松柏园一般由木本植物构成景观框架,草花植物起点缀作用,特殊局部可能只体现一个季节,如竹林,专类园(农大南校牡丹园)。专类园是指由相同或者相近植物种类组成,突出一季兼顾三季,但不可喧宾夺主,如花港观鱼的牡丹亭。常绿:落叶,乔木:灌木一般为1:23;南方树木的透光性差。园林空间的围合开放性空间:一般由低矮灌木,地被,草坪组成,一切景观尽收眼底,因为景观低于视线。适宜作为展览区和儿童活动区(儿童能在家长视线范围内,较安全)半开放空间:一边是矮灌,地被,草坪,另一边是大乔木,视线向一边开展,适合观景看书。冠下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大乔木组成一个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可做老年活动区,林荫道,停车场,休闲广场(疏林草地)。冠下可能是藤本,安全温馨,适合缓慢运动。封闭空间:在冠下空间加植小乔木,大灌木。常见于森林中,它光线较暗,无方向性,具有较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一般不可进入。如恋爱角和密林小道。竖向空间:运用高而细的植物能构成一个方向竖直,朝天敞开的室外空间。垂直感的强弱取决于四周敞开的程度,此空间就像哥德式教堂,让人翘首仰望,将视线导向空中这种空间尽可能用圆锥式植物。一般用于纪念碑等地。林缘线和林冠线(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林冠线:林群在空间立面上与天空相交而成,不能是平直的,应该有起伏,并且有厚度。纯林的林冠线简洁大方,但是呆板,解决措施有做小地形采用不同年龄的植株不同树种搭配。林缘线:树林,树冠的边缘,在地面上的投影,也不能是平直的。平面设计形式方法决定林缘线。立面上高低不齐,参差不齐,平面上错落有致,最后突出明暗虚实。应用透视变形、几何学、视错觉原理进行设计透视变形:如电线杆,越远处看着越矮小。如果景深不够,可以利用透视变形来创造,利用植物改造或强化地形,减少挖土方费用。常用方法为株间距减小,道路变窄,树木变小。几何学:如正方形,对角线长于边长,沿对角线开路与植物种植相结合,可以拉长观赏距离。视错角:如人民大会堂12根柱子高度略有差异,中间高,看上去才是等高的。草坪平的看着像是盘子,中间凹下去,看着低。

    注意事项

    本文(植物造景学.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