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单位的换算.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时间单位的换算.精品文档.时间的单位有 世纪 年(y) 月(m) 周(w) 日(d) 小时(h) 分钟(min) 秒(s) 毫秒(ms) 微秒(us) 纳秒(ns) 皮秒(ps) 飞秒(fs) 长度1千米(km)=0.621英里(mile) 1米(m)=3.281英尺(ft)=1.094码(yd) 1厘米(cm)=0.394英寸(in)1英里(mile)=1.609千米(km) 1英尺(ft)=0.3048米(m) 1英寸(in)=2.54厘米(cm)1海里(n mile)=1.852千米(km) 1码(yd)=0.9144米(m) 1英尺(ft)=12英寸(in)1码(yd)=3英尺(ft) 1英里(mile)=5280英尺(ft) 1海里(n mile)=1.1516英里(mile)质量1吨(t)=1000千克(kg)=2205磅(lb)=1.102短吨(sh.ton)=0.934长吨(long.ton) 1千克(kg)=2.205磅(lb) 1短吨(sh.ton)=0.907吨(t)=2000磅(1b)1长吨(long.ton)=1.016吨(t) 1磅(lb)=0.454千克(kg) 1盎司(oz)=28.350克(g)密度1千克/米3(kg/m3)=0.001克/厘米3(g/cm3)=0.0624磅/英尺3(lb/ft3) 1磅/英尺3(lb/ft3)=16.02千克/米3(kg/m3) 1磅/英寸3(lb/in3)=27679.9千克/米3(kg/m3)1磅/美加仑(lb/gal)=119.826千克/米3(kg/m3) 1磅/英加仑(lb/gal)=99.776千克/米3(kg/m3) 1磅/(石油)桶(lb/bbl)=2.853千克/米3(kg/m3)1波美密度=140/15.5时的比重-130 API=141.5/15.5时的比重-131.5 压力1兆帕(MPa)=145磅/英寸2(psi)=10.2千克/厘米2(kg/cm2)=10巴(bar)=9.8大气压(at m) 1磅/英寸2(psi)=0.006895兆帕(MPa)=0.0703千克/厘米2(kg/cm2)=0.0689巴(bar)=0.068大气压(at m) 1巴(bar)=0.1兆帕(MPa)=14.503磅/英寸2(psi)=1.0197千克/厘米2(kg/cm2)=0.987大气压(at m)1大气压(at m)=0.101325兆帕(MPa)=14.696磅/英寸2(psi)=1.0333千克/厘米2(kg/cm2)=1.0133巴(bar) 面积1平方公里(km2)=100公顷(ha)=247.1英亩(acre)=0.386平方英里(mile2) 1平方米(m2)=10.764平方英尺(ft2) 1公亩(acre)=100平方米(m2)1公顷(ha)=10000平方米(m2)=2.471英亩(acre) 1平方英里(mile2)=2.590平方公里(km2) 1英亩(acre)=0.4047公顷(ha)=40.47*10-3平方公里(km2)=4047平方米(m2)1平方英尺(ft2)=0.093平方米(m2) 1平方英寸(in2)=6.452平方厘米(cm2) 1平方码(yd2)=0.8361平方米(m2)体积1立方米(m3)=1000升(liter)=35.315立方英尺(ft3)=6.290桶(bbl) 1立方英尺(ft3)=0.0283立方米(m3)=28.317升(l) 1千立方英尺(mcf)=28.317立方米(m3)1百万立方英尺(MMcf)=2.8317万立方米(m3) 10亿立方英尺(bcf)=2831.7万立方米(m3) 1万亿立方英尺(tcf)=283.17亿立方米(m3)1立方英寸(in3)=16.3871立方厘米(cm3) 1英亩·英尺=1234立方米(m3) 1桶(bbl)=0.159立方米(m3)=42美加仑(gal)1美加仑(gal)=3.785升(l) 1美夸脱(qt)=0.946升(l) 1美品脱(pt)=0.473升(l)1美吉耳(gi)=0.118升(l) 1英加仑(gal)=4.546升(l) 运动粘度1英尺2/秒(ft2/s)=9.29030*10-2米2/秒(m2/s) 1斯(St)=10-4米2/秒(m2/s) 1厘斯(eSt)=10-6米2/秒(m2/s)=1毫米2/秒(mm2/s)动力粘度1泊(P)=0.1帕·秒(Pa·s) 1厘泊(cP)=10-3帕·秒(Pa·s) 1千克力秒/米2=9.80505帕·秒(Pa·s)1磅力秒/英尺2(1bf·s/ft2)=47.8803帕·秒(Pa·s) 力1牛顿(N)=0.225磅力(1bf)=0.102千克力(kgf) 1千克力(kgf)=9.81牛顿(N) 1磅力(1bf)=4.45牛顿(N)1达因(dyn)=10-5牛顿(N) 温度K(开尔文度)=5/9(+459.67) K=+273.15 n=(n-32)*5/9n(摄氏度)=(5/9·n+32) 1(华氏度)=5/9(温度差) 传热系数1千卡(米2·时·)kcal/(m2·h·)=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 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 热导率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开尔文)W(m·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Btu/(ft2·h·)=1.7303瓦/(米·开尔文)W(m·K)比容热1千卡/(千克·)kcal/(kg·)=1英热单位/(磅·)Btu/(lb·)=4186.8焦耳/(千克·开尔文)J/(kg·K)热功1焦耳=0.10204千克·米=2.778*10-7千瓦·小时=3.777*10-7公制马力小时=3.723*10-7英制马力小时=2.389*10-4千卡=9.48*10-4英热单位 1卡(cal)=4.1868焦耳(J) 1英热单位(Btu)=1055.06焦耳(J)1千克力米(kgf·m)=9.80665焦耳(J) 1英尺磅力(ft·1bt)=1.35582焦耳(J) 1米制马力小时(hp·h)=2.64779*106焦耳(J)1英制马力小时(UKHp·h)=2.68452*106焦耳(J) 1千瓦小时(kw·h)=3.6*106焦耳(J) 1大卡=4186.75焦耳(J)功率1千克力·米/秒(kgf·m/s)=9.80665瓦(W) 1米制马力(hp)=735.499瓦(W) 1卡/秒(cal/s)=4.1868瓦(W)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速度1英尺/秒(ft/s)=0.3048米/秒(m/s) 1英里/时(mile/h)=0.44704米/秒(m/s)渗透率1达西=1000毫达西 1平方厘米(cm2)=9.81*107达西核酸纯化常用单位及转换一、Metric PrefixesG = giga = 109M = mega = 108k = kilo = 103m = milli = 10-3= micro = 10-6n = nano = 10-9p = pico = 10-12f = femto = 10-15a = atto = 10-18二、重量换算1g=10-6 g1ng =10-9 g1pg =10-12g1fg =10-15 g三、A260单位的换算1A260单位的双链DNA=50g/ml1A260单位的单链RNA=40g/ml1A260单位的单链DNA=40g/ml1A260单位的寡糖苷酸=33g/ml四、重量与摩尔的换算1g的 1kb DNA = 1.52pmol1g的pBR322 DNA =0.36pmol1pmol of 1,000bp DNA =0.66g1pmol of pUC18/19 DNA(2.686bp) =1.77g1pmol of pBR322 DNA(4,361 bp) =2.88g1pmol of M13mp18/19 DNA(7,249bp) =4.78g1pmol of DNA(48,502 bp)=32.01g五、核酸碱基对与分子量的换算1kb的双链DNA(钠盐)=6.6×105D1kb的单链DNA(钠盐)=3.3×105D1kb单链RNA(钠盐)=3.4×105D脱氧核苷酸的平均分子量=324.5D六、常见核酸的分子量核酸 核苷酸数 分子量(D)入DNA(环状双链) 48502 3.1×107pBR322 DNA 4363(双链) 2.8×10628S rRNA 4800 1.6×10623S rRNA 3700 1.2×10618S rRNA 1900 6.1×10616S rRNA 1700 5.5×1055S rRNA 120 3.6×104 tRNA(大肠) 75 2.5×104七、核酸碱基分子量AMP 347.2CMP 323.2GMP 363.3UMP 324.2damp 331.2dCMP 307.2dGMP 347.2dTMP 322.2八、蛋白质重量的换算100pmoles of 100,000 dalton protein=10g100pmoles of 500,000 dalton protein=5g100pmoles of 10,000 dalton protein=1g九、蛋白质与核酸的换算lkb DNA=333个氨基酸的编码能力333个氨基酸3.7×104D(道尔顿)10,000D蛋白质=270bp DNA30,000D蛋白质=810bp DNA50,000D蛋白质=1.35kb DNA100,000D蛋白质=2.7kb DNA1 英里 码 17602 码 英尺 33 英尺 英寸 124 英寸 英分 85 英寸 密耳 10006 米 英尺 3.280847 米 英寸 39.37018 密耳 毫米 0.02549 码 米 0.914410 英里 英尺 528011 英里 米 1609.3412 海里 千米 1.85213 海里 英里 1.1507814 毫米 英寸 0.039415 公亩 平方米 10016 公倾 公亩 10017 平方码 平方英尺 918 平方英尺 平方英寸 14419 英亩 平方码 484020 英亩 平方英尺 4356021 平方米 平方厘米 1000022 平方米 平方毫米 100000023 平方米 平方英尺 10.763924 平方米 平方英寸 155025 公倾 英亩 2.4710526 升 立方分米 127 升 立方厘米 100028 毫升 立方厘米 129 立方米 升 100030 立方米 立方英寸 6102331 立方米 英加仑 219.96932 立方米 美加仑(液量) 264.17233 毫克 千克 0.00000134 厘克 千克 0.0000135 分克 千克 0.000136 克 千克 0.00137 十可 千克 0.0138 百克 千克 0.139 吨 千克 100040 英吨 磅 224041 美吨 磅 200042 磅 盎司 1643 磅 格令 700044 吨 英吨 0.98420745 吨 美吨 1.1023146 吨 磅 2204.6247 磅 千克 0.45361 基础知识1.1 用于构成十进制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词冠)词头中文名 词头英文名 符号 所表示的因数 词头中文名 词头英文名 符号 所表示的因数分 deci 10-1 皮 pico 10-12厘 centi 10-2 千 kilo 103毫 milli 10-3 兆 mega 106微 micro 10-6 吉 giga 109纳 nano 10-9 太 tera T 1012为不失一般性,下面的一些公式中将以希腊字母代表无词头和十进制分数单位的词头(、)。但一定要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词头,仅是本文为避免列出大量雷同的公式而约定的一个符号而已。所以,当您看到时,一定要想到它就是、或者是没词头;在您需要含无词头单位参数的公式时,就请把去掉;而在您需要含某种词头单位参数的公式时,就就请把换成所需的词头。1.2 分贝在电子学中,分贝是表示传输增益或传输损耗以及相对功率比等的标准单位,其代号为(英文decibel的缩写)。其形式上表示倍数,实质上既能表示经作常用对数压缩处理后的倍数(以分贝表示的传输增益和传输损耗等,特点是本质无量纲),又能表示约定基准值的参数值(电压电平、功率电平,以分贝表示的电场强度、功率通量密度,杂散辐射功率和邻道功率相对于载波功率的电平等,特点是本质有量纲)。采用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数运算能够压缩数据长度和简化运算(将乘、除、指数运算分别转化为加、减、乘运算),特别适合表达指数变化规律。我们这里约定,以符号表示以为底的对数。经作对数变换后的本质有量纲单位常称作电平单位(与其基准值相等的参数值称零电平。电平的单位还有贝尔和奈培两种,但由于文献1规定“统一使用分贝为电信传输单位”,这里不采用。以下所称电平均以分贝为词头),而原来的单位可称作线性单位。分贝与线性值的比较见下表:分贝值() 电压、电流比线性值 功率比线性值 分贝值() 电压、电流比线性值 功率比线性值 分贝值() 电压、电流比线性值 功率比线性值0.0 1.000 1.000 1 1.122 1.259 11 3.548 12.590.1 1.012 1.023 2 1.259 1.585 12 3.981 15.850.2 1.023 1.047 3 1.413 1.995 13 4.467 19.950.3 1.035 1.072 4 1.585 2.512 14 5.012 25.120.4 1.047 1.096 5 1.778 3.162 15 5.623 31.620.5 1.059 1.122 6 1.995 3.981 16 6.310 39.810.6 1.072 1.148 7 2.239 5.012 17 7.079 50.120.7 1.084 1.175 8 5.012 6.310 18 7.943 63.100.8 1.096 1.202 9 2.818 7.943 19 8.913 79.430.9 1.109 1.230 10 3.162 10.00 20 10.00 100.0分贝的定义分以下三种情况:1.2.1 对电压和与电压呈线性关系的参数的表达电压和与电压呈线性关系的参数,这里权且简称为电压型参数,以表示,以表示其单位。以为基准值,则的电平单位为称分贝,代号为,计算公式为()()lg ()()() ()可以是电压(电动势、端电压)、电场强度和天线系数,可以是、,/m、/m、/m和m-1 等,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m、/m、/m(常记为)和m-1等。同类电压型电平单位(天线系数除外)词头之间的转换公式为 () ()1.2.2 对功率和与功率呈线性关系的参数的表达功率和与功率呈线性关系的参数,这里权且简称为功率型参数,以表示,以表示其单位。以为基准值,则的电平单位称分贝,代号为,计算公式为()()lg ()()() ()可以是功率或功率密度, 可以是 、,/m2、/cm2、/cm2 、/m2等, 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W、W(常记为)、W, /m2、/cm2、/cm2、/m2等。同类功率型电平单位词头之间的转换公式为 () ()1.2.3对功率倍数的表达以表示输入功率、辐射功率、载波功率(对应的电压有效值为U,电流有效值为I),表示输出功率、接收功率、杂散辐射邻道功率(对应的电压有效值为U2,电流有效值为I2),仍以表示、的单位,则传输增益或传输损耗的分贝表达式为:() U(I)(或)()lg lg ()() U(I)这里的可以是、等,(U、I)与(U、I)的单位应一致,和的单位为 。杂散辐射相对于载波功率的电平杂散辐射和邻道功率相对于载波功率的电平邻道功率,其值为负数,单位一般记为C(英文carrier有“载波”之意),表达式为: ()杂散辐射(或邻道功率)(C)lg () ()特别地,当U表示接收机的可用灵敏度,U2分别表示接收机输入比可用灵敏度高的有用信号而使输出信纳比降回到的相邻波道上无用信号电压和落入有用信号工作频率的二信号三阶互调的组合频率的电压(两条频率的电压应相等)时,两电压倍数的分贝值分别表示接收机的邻道选择性邻道选择和互调抗扰性互调抗扰,其值为正数,单位一般记为(英文relative有“相对的” 之意),表达式为: U()邻道选择(或互调抗扰)()lg () U()另外,天线增益和噪声系数也可归入此类,详见第6节。2 射频电压射频电压一般指电台、仪器射频级和天线系统中所研究频率上信号的电压幅度,按检波方式,可分为平均值(AV)电压、均方根值(RMS)电压、峰值 (PEAK)电压等,以下简称为电压。习惯上,信号发生器和接收天线输出端的开路电压称为电动势,以in表示;而当其接上负载(如通信接收机、场强仪、测试接收机、频谱分析仪、综合测试仪的收信端等,下面统称为接收设备,以及假负载)后,其输出端和所接负载输入端的电压称为端电压,以in表示。电压的线性单位通常有、,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不同词头的电压单位间的换算可利用()、()两式。为区别电动势与端电压,通常在电动势单位后加(e.m.f.)或(EMF),而在端电压单位后加(c.c.)或不加注明。当信号发生器或接收天线输出端的阻抗与负载阻抗匹配时,电动势为端电压的倍,即in()in() ()in()in(). ()其它参数到接收功率的转换公式有r ()in ()() ()上式中为折算系数,(),为接收设备的输入阻抗。当阻抗为时,.,当阻抗为时,.。(/m)in ()(m-1 ) ()(/m2)in()(m-1 ). ()式中为天线系数,详见第7节。3 射频功率射频功率一般指电台、仪器射频级和天线系统中所研究频率上信号在一个特定的射频周期内输出到负载上的的功率算术平均值, 以下简称为功率。分为峰包功率、平均功率、载波功率等。习惯上, 以表示。功率的线性单位通常有、,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W、W(常记为)、W。不同词头的功率单位间的换算可利用()、()两式。发射功率一般用t(英文transmit有“发射”之意)表示,接收功率一般用r(英文receive有“接收”之意)表示。接收功率与其它参数的转换公式为in ()r ()() ()(/m)r ()()(m-1 ) ()(/m2)r ()()(m-1 ).()4 电场强度电场强度是长度为米()的天线所感应的电压,简称场强,习惯上以表示。场强的线性单位通常有/m、/m、/m,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m、/m、/m(常记为)。不同词头的场强单位间的换算可利用()、()两式。场强与其它参数间的折算公式有in()(/m)(m-1 ) ()r ()(/m)()(m-1 ) ()(/m2)(/m). ()(/cm2)(/m). ()5 功率通量密度功率通量密度是电波入射到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简称功率密度,通常以表示。平均功率密度是电波入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平均辐射功率。功率密度的线性单位通常有 /m2、/cm2、/cm2 、/m2,对应的电平单位分别为/m2、/cm2、/cm2、/m2等。功率密度单位间的换算,面积单位相同的可利用()、()两式。面积单位不同的换算公式为( /m2)( /cm2) ()(/m2)( /cm2) ()功率密度与场强间线性值的折算公式为(/m2)2(/m) ()(/cm2)2(/m)(×10) ()功率通量密度与其它参数的转换公式为(/m)(/m2). ()(/m)(/cm2). ()in()(/m2)(m-1 ). ()r ()(/m2)()(m-1 ).()6 天线功率增益天线在某方向上的辐射强度(每单位立体角内天线所辐射的功率)与天线从其信号源所得净功率的比值的倍称为天线在该方向上的功率增益,简称天线增益。天线增益的最大值称为天线峰值功率增益2。通常所说的天线增益便指的是天线峰值功率增益,而对非峰值功率增益常常指明是某方向上的增益。对通常所说的天线增益,有一个更常见的相对于标准天线的定义:被研究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的辐射强度与和被研究天线具有同等输入功率的标准天线在同一点所产生的最大辐射强度之比3。准确地说,这种定义下的天线增益应称为天线的相对增益。当以理想的各向同性辐射器(或称点源辐射器、无方向性天线)为标准天线时,相对增益的定义与前述峰值功率增益的定义是等价的。发射天线增益一般用t表示,接收天线增益一般用r表示。天线增益的线性单位为倍, 以各向同性辐射器为标准天线的增益称绝对增益或无方向增益,其分贝单位为或i (英文 isotropic意思是“各向同性的”),以半波振子天线为标准天线的分贝单位为d(英文 dipole 和doublet均有“对称振子”、“偶极”之意),两者的转换公式为(相对于各向同性天线的倍数).(相对于半波振子天线的倍数 ) ()(i)(d). ()7 天线系数天线系数是天线所在点的场强与负载阻抗匹配情况下天线(或包括电缆的天线)输出端电压之比,常用或e 表示(本文用表示),单位为m-1 ,分贝表示为m-1(天线系数的单位中m为长度单位米的符号),即(/m)(m-1 ) ()in()(m-1 )(/m)in() ()文献规定,天线系数包括天线的有效高度、变换器的损耗、电缆的损耗以及电缆与接收机之间的失配损耗等,而文献称天线系数通常不含电缆损耗。本文以文献为准。天线系数与天线增益的转换公式为(m-1 )(MHZ)r( d)+r. ()式中r为电缆损耗,如果天线增益r中已包含电缆损耗,则应去掉此项。另外,如果需要加长已知天线系数的天线的电缆,那么,实际的值应加上加长电缆的损耗。 噪声系数噪声系数是接收机或有源器件输入信噪功率比与输出信噪功率比之比。线性值用Fn表示,无量纲;分贝值用表示,有的文献称分贝表示的噪声系数为噪声指数。Fn 1 + Te/T0其中Te为输入等效噪声温度,T0为规定室温290K 。()n最小的是一飞秒,是10的负15次方秒,即千万亿分之一秒,光在真空中,一飞秒仅走0.3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