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doc

    • 资源ID:17631000       资源大小:352.50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精品文档.金洲国际B栋工程B2、B3栋转换层模板支撑及混凝土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兴义市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栋,位于兴义市机场大道侧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35666.7m2,其中地下部分1678.8 m2,地上部分33987.9m2。结构类型:框支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32层。建筑安全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50年。该工程B-2、B-3栋转换层梁板面结构标高均为-0.450米,层高为4.8m,为梁式转换层。支撑高度4.8米,支撑立杆直接支撑在地下室底板上。梁截面尺寸分别为500×8001100×1800,根据其荷载和支撑设计,将该转换层的梁分为四类分别进行支撑。(详情见梁分类表),转换层板厚200mm,剪力墙及柱混凝土标号C45,梁板混凝土标号C50。梁截面尺寸统计表序号类型截面尺寸1第一类950×1800、1000×1800、1100×1800、950×1700、800×18002第二类700×1400、500×1500、600×1500、700×1500、750×1500、950×1500、600×1600、800×1600、700×1700、500×1500、600×1000、600×1200、600×1300、600×14003第三类500×800、400×1200、500×1200、500×1300、500×1400本工程最大梁截面1100×1800,集中线荷载63.16KN/m,属于建设部(2009)87号和254号文件规定的需单独编制方案并需专家论证的高大模板范围。二、施工平面布置详见平面布置图(图一)。三、施工要求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支撑体系的刚度、稳定性。四、技术保证条件模板的搭设和拆除需严格执行本专项施工方案。第二章 编制依据一、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规程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工程测量规程(DBJ01-21-95)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2005)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10、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版)1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1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5、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CCES01-2004)16、大体积砼施工技术规范(GB50496-2009)1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年版)18、施工手册(第四版)19、建质(2009)87号文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20、建质(2009)254号文件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二、施工图纸及有关文件 1、建筑设计施工图纸2、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纸3、金洲国际居住小区B栋施工组织设计4、图纸会审记录、工程洽商、设计变更通知单5、贵州建工集团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第三章 施工计划一、施工部署该转换层分为B2,B3两个独立区段,由于现场劳动力与机具的限制,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两个区域依次进行。超大梁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400mm左右,由于转换层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混凝土施工中不得留下冷缝。如需设置施工缝,报请设计院、甲方及监理同意确定位置。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按总进度计划要求进行控制,该转换层施工周期控制在40日历天内。详见转换层施工进度计划表三、材料与设备需用量计划(一)支撑系统的选择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工程特点,决定本工程的高支模板体系的支撑系统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支撑系统的材料选用: 1、钢管:1) 材质:采用Q235钢,每批钢管进场时,若对质量不明或有怀疑时,应将进场钢管抽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承重杆件的钢材,还应满足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要求。2) 规格: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钢管,用于立杆、水平杆、斜杆和剪刀撑的钢管长度应为46m,其重量在25kg以内,适合工人操作。3)钢管质量检查要求项次检查项目验收要求新管1产品质量合格证必须具备2钢管材质证明3表面质量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4外径、壁厚误差<0.50mm、误差<0.35mm5端面应平整,端面切斜的偏差<1.70mm旧管6钢管锈蚀程度应每年检查管壁上锈蚀的深度0.5mm7其它项目同新管4)钢管应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2、扣件: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的规定,扣件的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所采用的材料符合GB20079中Q235钢的规定,螺纹均要符合GB19681的规定,垫圈则要符合GB9676的规定,扣件不应有裂纹、气孔,也不应有疏松、砂眼或其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扣件与钢管的贴面要接触良好,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扣件的活动部位应使其转动灵活,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要小于1mm。扣件质量应按下表检查扣件质量检查表项次检查项目验收要求新扣件1产品质量合格证必须具备2生产许可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3表面质量及性能应符合技术要求规定4螺栓不得滑丝旧扣件5同新扣件3、4项注:钢管及扣件除有相应的材质合格证明外还需抽样送检,必须送检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中。3、木材(1) 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树种应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节的木材。(2) 模板结构应根据受力种类或用途选用相应的木材材质等级。木材材质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3) 用于模板体系的原木、方木和板材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规定,不得利用商品材的等级标准替代。(4) 主要承重构件应选用针叶材;重要的木质连接件应采用细密、直纹、无节和无其他缺陷的耐腐蚀的硬质阔叶材。(5) 当采用不常用树种作为承重结构或构件时,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要求进行设计。对速生林材,应进行防腐、防虫处理。(6) 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验证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的标准进行。(7) 施工现场制作的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制作的原木、方木结构,不应大于15%;2) 板材和规格材,不应大于20%;3) 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4) 连接件,不应大于15%。4、胶合模板(1) 胶合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有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等特点。板材厚度不应小于18mm,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ZBB 70006的规定。(2) 各层板的原材含水率不应大于15%,且同一胶合模板各层原材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3) 胶合模板应采用耐水胶,其胶合强度不应低于木材或竹材顺纹抗剪和横纹抗拉的强度,并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4) 进场的胶合模板除应具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外,还应保证外观尺寸合格。(二)模板的选择本工程梁、楼板、柱及剪力墙模板均选用18mm厚胶合板。(三)混凝土选择:本工程所使用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至施工现场。(四)材料与设备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1钢管48×3.5200T11平电刨MB-F513C2台2扣件直角1.5万套12圆盘锯Ø4002台3扣件旋转0.3万套13输送泵HBT602台4扣件对接0.2万套14钢筋弯曲机Ø6Ø40mm1台5木方2000×100×50100m315钢筋切断机Ø40mm1台6胶合板1830×915×183000 m216钢筋调直机Ø4122台7激光垂准仪DJ31台17砂轮切割机Ø4003台8经纬仪J21台18冲击电钻Ø164把9水准仪DS33台19力矩扳手4把10振动棒5根20碘钨灯10个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一、模板施工方案(一)、模板施工技术参数1、模板支撑材料的选用梁、板模板:18mm厚胶合板 木方:2000×100×50 (后面计算取2000×90×45) 钢管:48×3.5钢管(后面计算取48×3)扣件:旋转扣件、十字扣件、对接扣件可调托座对拉螺杆:142、模板支撑系统参数设计(1)楼板模板,板厚200mm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80;采用的钢管(mm):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80;详见图二。(2)梁模板根据梁的截面将梁划分为以下3个档分别进行支撑系统设计及计算。第一类梁(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4.80;梁两侧立杆间距(m):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4;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详见图三。第二类梁(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4.80;梁两侧立杆间距(m):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2;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详见图四。第三类梁(详见梁截面尺寸统计表)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10;立杆步距h(m):1.5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1.00;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4.80;梁两侧立杆间距(m):梁宽+400mm;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1;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详见图五。(二)、工艺流程施工工序:测放轴线及标高、根据轴线弹出柱梁边线、安装柱墙模板及搭设钢管架、安装梁底模安装梁侧模及楼板模板、加固模板、检查验收。(三)、施工方法1、模板支撑体系安装按模板施工技术参数实施。2、满堂模板支撑系统剪刀撑的设置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详见图六、七。3、铺梁底模时,跨度大于4米的梁应按规范要求起拱。具体起搭高度为梁跨度的13%0。4、混凝土浇筑前,在支模架立杆保险扣下口处100mm用红色油漆标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进行观察,发现下滑、偏移等情况立即汇报项目部,项目部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全部撤离或采取加固措施。5、木工应配合钢筋工施工,在梁钢筋未绑扎完毕并验收前,不得安装梁侧模板;梁钢筋验收后,进行梁侧模及板底模安装。6、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5cm;(2)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3)上下可调托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4)在周圈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采用钢管抱箍的形式与建筑结构设置固结点,竖向间距同立杆步距。(5)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6)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接缝不得漏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应采用胶带纸封贴;(7)梁、板及柱支撑体系应连接成为一个整体;(8)浇筑砼前应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和垃圾,并浇水湿润模板。7、模板及其支撑系统拆除必须满足如下要求:(1)拆除顺序为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构件,后拆除承重构件,并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拆除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不大于两层。设有附墙连接的模板支撑体系,附墙连接必须随支撑架体逐层拆除,严禁先将附墙连接全部或数层拆除后再拆支撑架体。(2)拆除梁底立杆时,应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四)检查验收1、 模板支撑系统的结构材料应按以下要求进行验收、抽检和检测,并留存记录、资料。2、对进场的承重杆件、连接件等材料的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进行复核,并对其表面观感、重量等物理指标进行抽检。3、对承重杆件的外观抽检数量不得低于搭设用量的30%,发现质量不符合标准、情况严重的,要进行100%的检验,并随机抽取外观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由监理见证取样)送法定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4、 应对扣件螺栓的紧固力矩进行抽查,抽查数量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的规定,对梁底扣件应进行100%检查。5、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本工程高支撑体系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经项目部、公司工程部及监理单位、甲方验收合格后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验收必须严格按本方案规定的参数及所涉及的相关规范进行,遇有不合模数或不是整数倍的地方参数可以调整,但不得大于本方案设计参数。材料的材质要求及抽检要求详 “材料与设备计划表”相关内容。二、混凝土施工方案各部位混凝土强度序号结构部位混凝土等级备注1梁、板楼梯C50800立方米2剪力墙、柱C45350立方米(一)、施工区域、流水段的划分及施工顺序考虑到施工作业面和工程量,混凝土浇灌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由于转换层受力情况比较复杂,应避免因施工而导致的附加应力的形成,所以混凝土宜一次性浇筑成功,避免施工缝、冷缝的出现,避免叠加梁的出现。先就临近的两到三条梁进行分层浇灌,然后浇灌板。前层混凝土初凝前1个小时,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或者利用塔吊运输混凝土进行盖缝,依此程序循环进行浇灌,直至混凝土施工浇筑全面完成。 根据本层平面布置情况,合理布置混凝土浇筑路线。详见图八。(二)、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因转换层梁较大,故先浇筑完柱墙混凝土后,再进行梁板砼的浇筑。下图为梁板施工阶段的施工程序。(三)施工方法商品混凝土控制1、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按设计要求和泵送混凝土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混凝土原材料试配,优选配合比。2、商品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保证运输到现场混凝土的坍落度必须符合配合比申请单,罐车到现场后测定其坍落度,并作好记录。做到现场调度与混凝土搅拌站调度随时保持联系,确保混凝土的类型、数量符合设计施工要求。3、在常温情况下,混凝土初凝时间为56小时。相邻两车的发车间歇时间应根据浇筑量、罐车数量、搅拌站的生产能力确定。在风雨、炎热天气运输混凝土的罐车上应加遮盖,防进水或水分蒸发。4、严把砼质量关,要求搅拌站必须派驻现场质检员,一旦发现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对混凝土进行退场处理。定期不定期派人去搅拌站检查砂、石堆料场,水泥仓库,检查砂、石的含泥量,水泥的防雨情况。严禁将含泥量超标的砂、石和失效的水泥用于本工程中。混凝土布料布料方式竖向混凝土采用塔吊浇筑或输送泵配合布料杆浇筑,水平、斜向混凝土采用输送泵直接浇筑混凝土浇筑要求1、主体混凝土采用平板振捣器或插入式振捣器振捣。2、混凝土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3、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控制在一次浇筑500mm。4、使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遇有梁柱节点或钢筋较密时,振捣棒移动间距约为20cm,同时用30振捣棒振捣。5、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1个小时,将后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建立交接班制度,下一班人员没接班,上一班人员不能离开岗位。6、浇筑混凝土时应指派木工、钢筋工负责人员进行值班,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好。7、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分钟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墙混凝土浇筑8、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400mm,浇筑厚度采用尺杆配手把灯加以控制。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 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墙混凝土振捣插入点示意图见下图:墙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保持一致,必须同时下灰、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开口补充振捣,后封闭洞口留设透气孔。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除上面振捣外下面要有人随时敲打模板检查,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得出现漏振、欠振和过振。为保证混凝土密实,混凝土表面应以出现翻浆、不再有显著下沉、不再有大量气泡上泛为准。墙体浇筑时振捣棒每隔6m放一台,不得来回搬动。墙体下料位置应在墙体实体处,浇筑洞口处混凝土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并应两侧同时下灰,避开钢筋密集处,严格控制每层入模厚度。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大于2小时。振捣时应特别注意钢筋密集处(如洞口两侧、拐角暗柱)及洞口下方混凝土的浇筑;洞口两侧须同时浇筑、同时振捣,浇筑高度也要一致。钢筋过于密集难于下棒时,可采用小直径30mm振捣棒;暗梁密集处振捣棒不易振捣,可采用插入附加钢管,振捣棒在钢管内振捣。柱混凝土浇筑为防止混凝土下落过程中离析,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采用漏斗配导管浇筑,混凝土经漏斗沿导管下落至柱模底部。以400mm厚分层浇筑。混凝土入模前预先在柱四个角箍筋处下4根振动棒,同时开动对角2根振捣棒振捣,不得4根同时振捣。振捣棒下棒图如下: 普通梁板混凝土浇筑梁板按框架格顺序浇筑,每框架格先将梁根据高度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展,则可连续向前推进,倾倒混凝土方向与浇筑方向相反。梁帮及梁底部位要用30 或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棒点。板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密实,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m刮杠刮平,用木抹子抹平,并拉线检查板面标高,严格控制平整度,尤其墙柱根部。转换梁混凝土浇筑超大梁混凝土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次浇筑厚度400mm左右。混凝土振捣采用赶浆法,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以保证新老混凝土接槎部位粘结良好。由于该转换层梁最大达1100×1800mm,该部分的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应按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施工,本方案不作详细叙述,另行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控制。混凝土养护1、混凝土养护以保湿养护为主,以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使混凝土失水。2、柱墙模板拆除前对混凝土充分洒水养护,使水分通过模板与混凝土的间隙渗入混凝土中,模板拆除后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边角接茬部位要严密并压实,且从墙柱顶面洒水养护。3、水平结构先覆盖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再覆盖麻袋,洒水养护。4、对断面1m的柱、梁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模板拆除后包裹塑料薄膜和无纺布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塑料薄膜包裹要严密,养护以薄膜内面有蒸汽形成的水珠为标准。对有测温要求的梁,要按测温情况对表面的包裹层厚度及时调整。5、混凝土的养护要派专人进行,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手用力按压无痕迹为参考)以后,允许操作人员在上行走。(四)质量保证措施1、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施工技术交底、安全交底,严格执行有关规定。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500mm。4、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0100m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6、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为了防止钢筋位置的偏移,在人员主要通道处的底板钢筋上铺设脚手板,操作工人站立在脚手板上,避免踩踏板的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7、在交叉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允许在模板吊帮上蹬踩,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8、拆模时,注意钢管或撬棍不要划伤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要使用锤子或其他工具剧烈敲打模板面。用塔吊吊装模板时,要缓慢移动位置,避免剧烈撞击。9、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建筑材料。当承受施工荷载大于计算荷载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10、处于通道或运输工具所能到达的各个阳角均用竹胶板包裹,防止阳角被碰掉或碰坏。 11、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派工人及时清理现场,做到工完场清。12、混凝土强度到达1.2N/mm2之前不准上人。第五章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控制本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塔楼的使用安全与寿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不可掉以轻心。因而做到方案切实可行,各种措施有效落实,确保施工安全及质量。模板支架搭设必须按设计和核算的要求进行,所选用的钢管无锈蚀严重的现象,木枋无腐蚀现象。模板安装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拼缝应严密,几何尺寸准确,加固支撑和对拉螺栓牢固,浇筑砼时由专人加强对模板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撤离人员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处置,严禁出现模板变形和下沉等现象。钢筋绑扎严格按设计图纸和变更通知要求施工,进场的原材料和直螺纹连接符合要求,并按规定抽样检验,严禁不合格的材料用于本工程上,由于大梁钢筋自重较大,梁底砼垫块应有足够的强度,不能用砼垫块,按间距300mm设置大理石垫块。砼配合比应满足设计和泵送要求,砼的缓凝时间应在4小时以上,砼的搅拌,输送设备必须保障,输送设备除配备一台外,尚应备用一台,以防出现设备故障时应急。砼的浇筑时应安排专人跟班作业,以确保砼的布料,振捣及养护符合要求。二、组织保障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安排专职安全员负责抓安全工作。(安全保证体系见下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及质量员配置专职质量员设立监控管理部有计划地组织资金专款专用由物资设备部提供必要的物质由综合管理部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管理安全保证体系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信息系统提供必要物资保证资金投入设立专职机构配置专业人员成立领导小组过程控制定期检查巡视检查旁站监督进行复检班前活动制安全生产责任制交接班制三级教育制安全交底制安全生产奖罚制安全检查制物质设备部监控管理部施工管理部经营核算部综合管理部作业班组安装队2、安全组织机构材料卢福伦搬运班后勤徐兆熊食堂保卫普工班混凝土班机电班木工班钢筋班装饰班水电安装架工班施工刘富国项目经理:李明忠安全员:袁昆技术负责人:冷国权3、建立建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详见施工组织设计。三、经济措施1、施工现场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严明奖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管理生产。 2、对违反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规章制度的一律进行经济处罚、若情节严重的违反了刑法的,将送交刑事机关依法处理。3、凡是违章作业,多次不听从项目管理人员教育的一律严肃处理。4、凡未经许可破坏安全设施的操作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四、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模板支撑系统搭设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方案编制人员应当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应包括模板支撑工程工艺、工序、作业要点和搭设安全技术要求等内容,并保留记录。2、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建筑施工脚手架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禁止非本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必须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其他相关施工人员应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作业人员应严格按规范、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交底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正确配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4、从事2m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5、搭设时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模板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禁止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6、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及支撑系统,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7、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精力集中,注意各洞口及临边的防护,酒后不准上班。8、作好现场模板及其它易燃物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9、模架拆除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拆除时应先搭设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10、模架在拆除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安全带,连接件必须放在工具袋中,防止掉落。11、本工程高支撑体系必须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经项目部、公司工程部及监理单位、甲方验收合格后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12、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由项目监控管理部组织,施工管理部配合,配备20人左右的应急组,并派专人对高支撑体系进行监控,防止意外发生。13、高支撑体系的拆除,必须经项目安全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14、遇到风力大于6级以上或大到暴雨天气时,禁止进行作业。五、应急预案1、项目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明确各组管理人员的职责,成员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组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他项目部管理人员等。组 长:李明忠 电话号码:13398502988副组长:冷国权 电话号码:18984009156副组长:李庆伦 电话号码:15519966700组 员:施工管理人员(兰奎、袁昆、徐兆熊)、班组长(李明、张玉发、刘强) 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其成员职责(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责项目范围内的应急响应工作;、负责重大事故的协调指挥工作;、负责本项目部在发生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工作。(2)应急救援小组成员职责、负责监督执行本措施;、负责制定并执行本项目的应急预防措施;、负责本项目在发生事故时的协调指挥工作;、负责协助小组长在发生事故时的现场处理工作。3、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及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由应急救援组长指挥对伤员立即组织抢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现场。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和本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请求救援。4、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金阳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5、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1)施工项目在班组作业前必须要结合工作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保持出入口畅通。(2)在施工危险区域悬挂对口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按规定设防护措施。保持出入口畅通,有计划清理拆除下来的材料,严禁阻塞通道。(3)当支模在拆除过程中发生大面积倒塌、坍塌,不要慌张,保持镇静,注意事态的发展情况、方向及受影响的位置,有序指挥员工疏散。(4)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断电源,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组织抢救人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工作,首先抢救受伤人员,再抢救集体财产。(5)现场急救处理: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迅速转往医院。(6)立刻设危险区域,并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保护事故现场。(7)按规定上报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救援。6、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施工区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通讯组立即召集所有成员赶赴出事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警戒组和疏散组负责组织保卫人员疏散现场闲杂人员,警戒组保护事故现场,同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急救员立即通知现场应急小组组长,说明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抢救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方;由组长根据汇报,决定是否拨打120 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线;通讯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通讯组安排人员到入场岔口指挥救护车的行车路线警戒组应迅速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仍存在危险因素下,立即组织人员防护,并禁止人员进出。注:若第一现场决策人员不在时,可由第二决策人代指挥,若第二决策人不在时可由第三决策人代替指挥,依次类推。当施工人员发生物体打击时,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并呼叫周围人员及时通知医疗部门,尽可能不要移动患者,尽量当场施救。如果处在不宜施工的场所时必须将患者搬运到能够安全施救的地方,搬运时应尽量多找一些人来搬运,观察患者呼吸和脸色的变化,如果是脊柱骨折,不要弯曲、扭动患者的颈部和身体,不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要使患者身体放松,尽量将患者放到担架或平板上进行搬运。7、除以上所述安全应急救援措施外,如有不详尽之处,还应参照项目部的专项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执行。8、常用应急电话火警119 匪警110 医疗急救120或96999 气象122六、 监控检测由于现场钢管支撑较密集,无法采用经纬仪和水平仪进行检测。故采用线砣进行施工过程自我监测。1、监测项目:支架沉降和位移。2、测点布设:在梁1/2跨位置,每个监测剖面布设三个支顶沉降观测点。3、监测方法:在监测点安装一个线砣,并记录其与地面的距离,作为监测依据。浇筑过程中测量该距离与原始距离对比。3、监测频率: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实施监测,监测频率不超过30分钟一次,监测时间从混凝土开始浇筑到混凝土初凝为止。4、变形监测预警值:大梁支架沉降位移为25mm。扣件下移为10mm,达到以上数值时应立即拆离所有施工人员,并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该采取加固措施及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加固。第六章 劳动力计划劳动力计划见劳动力用量计划表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 单位:人工种数量工

    注意事项

    本文(梁式转换层施工方案(修改).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