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井标准报批稿.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检查井标准报批稿.精品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发布预制混凝土检查井Prefabricated concrete manhole(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3.04)JC/T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ICS 91.100.30 JC.目 次前 言II1 范围32 规范性引用文件33 术语和定义44 分类、规格尺寸和标记75 原材料和构造要求106 技术要求117 试验方法138 检验规则139 标志、运输和保管1510 使用规定1511 出厂证明书15附录A17检查井各组成部件图17附录B20(规范性附录)20承载力荷载值计算方法20附录C 检查井闭水试验方法21(规范性附录)21C.1 闭水试验装置图21C.2 闭水试验21附录D 承载力试验方法23(规范性附录)23D.1 加载试验示意图23D.2 承载力试验24附录E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安装使用规定25(资料性附录)25E.1 施工准备25E.2 接头处理25E.3 验收2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7)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天津市贯通管井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昆山市巴城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前进水泥管厂有限责任公司、辽宁衍水集团辽阳水工水泥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骅飞管业有限公司、廊坊华兴现代建筑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辽阳县小屯水泥制品厂、繁昌县天宇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河北博达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唐山市龙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大连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大连鑫浪水泥制品有限公司、安徽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淄博财林管业工程有限公司、济南永顺管道有限公司、贵州富仁建材有限公司、昆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苏州科星混凝土水泥制品装备有限公司、江苏江扬建材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邦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洪方、王贯明、陈 辉、张志水、吴银宝、张广涛、朱晓明、尚江山、孙文兵、郑显泽、夏祥聚、付永烈、肖吕阳、莫 萍、刘远祥。本标准委托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预制混凝土检查井Prefabricated concrete manhole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尺寸和标记、原材料和构造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保管、使用规定和出厂证明书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管道工程用圆形和矩形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包括采用耐腐蚀混凝土材料制作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采用PVC防腐内衬或玻璃钢防腐内衬制作的防腐型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 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 700 碳素结构钢GB 748 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 1499.1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 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3274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 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6728 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8076 混凝土外加剂GB 13788 冷轧带肋钢筋GB/T 14684 建设用砂GB/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6752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 18046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736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 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0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4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C/T 540 混凝土制品用冷拔低碳钢丝JGJ 5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95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术语和定义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简称JCJ) Prefabricated concrete manhole 地下管道工程管线中用以检查维护管道、清理沉淀物、实施管径转换和管道分叉连接用的预制装配式竖向窨井。耐腐蚀预制混凝土检查井 Anticorrosive prefabricated concrete manhole采用耐腐蚀混凝土材料制作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圆形井 Circular manhole井室部位水平截面形状为圆形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矩形井 rectangle d manhole井室部位水平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组合井 Combination manhole同时采用收口圈(板)和井室顶板实现两次以上改变内径(内框尺寸)组装而成的复合式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井圈 Well circle用于支撑井盖支座的预制混凝土环圈。调节圈 Adjust well circle按一定高度模数制作的一组环圈,用于调节检查井井圈的安放高度。收口圈(板) Convergent circle(plate) 用以减缩井筒内径尺寸的锥形圈(或过渡板)。井筒 wellbore 供作业人员进出井室的竖向通道。井室顶板 The well chamber roof 用于井筒与井室之间联接的过渡顶板,井室顶板上留有与井筒联接的圆形预留孔。井室 The well chamber 检查井的主体部分,通常分为上井室和下井室两部分。上井室 The upper chamber well 井室的上半部分,外形尺寸与下井室相同,井壁一般不带开孔。下井室 The lower chamber well 井室的下半部分,井壁通常带有与地下管道联接的开孔或管口。井室底板 The well chamber floor 封闭井室底部的平板。踏步 step用于作业人员上下井室通道、固定于井壁的踩踏部件。3.2 主要符号 d0 井圈或调节圈的内径,mm;D0 井筒内径,mm;Dn 圆形井室内径, mm;Dti 井壁开孔的内径,i表示每个不同的开孔,mm; H 井室顶板至地面的距离,即井室顶板的埋设深度,m; h 检查井各组合部件的有效高度,mm; hd 调节圈的有效高度,mm; hs 井室顶板厚度,mm; hx 井室底板厚度,mm; t 井筒壁厚,mm; T 井室壁厚,mm; P0 轴向承载力检验荷载值,KN;Pt 顶底板承载力检验荷载值,KN。4 分类、规格尺寸和标记4.1 分类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按井室外形可分为圆形检查井和矩形检查井,检查井产品形状和组合方式详见图1、图2和图3(检查井各组成部件示意图详见附录A);按材料性能可分为普通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和耐腐蚀预制混凝土检查井。A、底板与下井室分开制作的检查井B、底板与下井室制作成一体的检查井图1 圆形检查井(收口式)示意图A、底板与下井室分开制作的检查井B、底板与下井室制作成一体的检查井图2 圆形检查井(顶板式)示意图A、无上井室检查井B、上井室无孔检查井C、上下井室开孔检查井D、上井室无孔组合井E、上下井室开孔组合井图1 矩形检查井示意图注 1:井壁踏步、井壁开孔或预留管口的尺寸、位置和数量以及吊环或吊装孔的设置由设计确定;注 2:检查井井室各部件的制作,可依据检查井各部件的尺寸、重量和具体的生产方式,采用单件制作或部分部件的整体制作; 注 3:检查井各部件之间的接口连接可以采用刚性连接,也可采用柔性胶圈连接。4.2 规格和尺寸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个部件的主要规格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规格与尺寸 单位:mm 部件名称规格d0/D0/Dn最小壁厚t/T有效高度推荐值h井圈(d0)D700、D800120250调节圈(d0)D700、D80010090、140、180、360收口圈(d0/D0)D700/1000、D700/1200100880D800/1000、D800/1200120880井筒(D0)D700100720、1080、2000、2500D800100D1000100D1200120井室圆形检查井(D0/Dn)D1000100720、1080、2000、2400、3000D1200120D1500150D1800180D2000200D2400230D3000255D3500320矩形检查井正方形井L940×940120900、1200、2000、2400、3000L1100×1100130L1360×1360140L1600×1600150L2200×2200200矩形直线井L1100×1400140900、1800L1100×16001501000、2000L1100×18001801100、2200L1100×22002001250、2500L1100×26002001500、3000矩形三通井矩形四通井L2200×26002001500、3000L2200×36002502000、4000L2200×42002502300、4600圆形井顶底板最小厚度(hs /hx)D1000D3500/取相应规格井壁厚度矩形井顶底板最小厚度(hs /hx)最大内框尺寸1800mm/180内框尺寸:2200mm2600mm220最大内框尺寸3000mm260注 1:表中井室部分有效高度均不包括井室顶底板高度;注 2: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以生产其他规格尺寸的检查井产品。4.3 标记 井室内径为1200mm、井圈内径为D800、地下管线进管公称内径为DN600mm、出管公称内径为DN600mm的圆形双孔检查井,标记为:JCJ-Y1200/D800(双孔井600/600) JC/T ××××××××井室内径为3000mm、井圈内径为D800、井筒内径为D1200、地下管线进管公称内径为DN800mm和DN1000mm、出管公称内径为DN1600mm的圆形组合井,标记为:ZJCJ-Y3000/D800/1200(三通井800、1000/1600) JC/T ××××××××内框尺寸为1600×1600mm、井圈内径为D800、井筒内径为D1000、地下管线进管公称内径为DN1200mm、出管公称内径为DN1200mm的矩形耐腐蚀组合井,标记为:ZJCJ-FN1600×1600/D800/1000(双孔井1200/1200) JC/T ××××××××内框尺寸为1100×1580mm、井圈内径为D800、井筒内径为D800、地下管线进管公称内径为DN1200mm、出管公称内径为DN1200mm的矩形组合直线井,标记为:ZJCJ-F1100×1580/D800/800(直线井1200/1200) JC/T ××××××××内框尺寸为2200×4200mm、井圈内径为D800、井筒内径为D1200、地下管线进管公称内径为DN3200mm和DN1000、出管公称内径为DN3200mm的矩形组合三通井,标记为:ZJCJ-F2200×4200/D800/1200(三通井3200、1000/3200) JC/T ××××××××5 原材料和构造要求5.1 原材料5.1.1 水泥: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性能应分别符合GB175、GB748的规定。采用活性掺合材料作为水泥的替代物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5.1.2 耐腐蚀材料:采用耐腐蚀混凝土材料取代普通水泥混凝土材料制作预制混凝土检查井时其耐腐蚀材料性能应满足相应标准规范的要求。5.1.3 细集料:检查井用混凝土细集料宜采用中粗砂,砂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5.1.4 粗集料:检查井用混凝土粗集料应为人工碎石或卵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井壁厚度或顶底板厚度的1/3,石子的其他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5.1.5 活性掺合料:粉煤灰、磨细矿渣或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均可作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替代物,其最佳替代量需经试验确定。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596-2005的规定;磨细矿渣或硅灰的质量要求应分别符合GB/T 18046和GB/T 18736的规定。5.1.6 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5.1.7 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时,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 8076的规定。5.1.8 钢筋:钢筋宜采用冷轧带肋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也可采用热轧光圆钢筋、低碳冷拔钢丝,钢筋的性能应分别符合GB13788、GB1499.1、GB1499.2、JC/T540的规定。5.1.9 钢板与型钢: 检查井用钢板及型钢的性能应分别符合GB/T699、GB700、GB3274、GB/T6728的规定。5.2 钢筋骨架制作及构造要求5.2.1 检查井用钢筋骨架可采用焊机制作,也可采用人工焊接制作。采用人工焊接制作钢筋骨架时,焊接点数量应大于总联接点数的50%,且均匀分布。钢筋的连接处理应符合GB50204、JGJ95的要求。5.2.2 钢筋骨架的环向钢筋最大间距不得大于150mm;环向钢筋最小直径不得小于4mm。5.2.3 顶板预留孔洞周边应设置交叉钢筋并绑扎牢固。5.2.4 井壁预留孔洞周边应设置加强环筋并绑扎牢固,整圆或半圆预留孔边缘至接口端面或顶底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5.2.5 顶板和底板的钢筋骨架混凝土保护层净厚度不得小于25mm,其他部件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净厚度不得小于20mm。5.2.6 踏步可采用塑钢或铸铁制作;踏步可与检查井同时预制也可在检查井制作完成后打孔安装 。踏步的安装位置离顶板内表面或接口端面的距离宜为100mm,踏步之间的步距推荐值为360mm。6 技术要求6.1 外观质量6.1.1 检查井各部件内外或上下表面应平整,不应出现露石、露筋、粘皮、蜂窝、麻面、合缝漏浆和空鼓现象,采用芯模振动工艺制造检查井引起的麻面不受此限。6.1.2 检查井各部件接口工作面应完整、光洁,不应粘有水泥浮浆或浮渣。6.1.3 检查井各部件内外表面不得出现任何可见裂缝,浮浆裂缝除外。6.1.4 检查井各部件的缺陷修补应完整、结合牢固。6.2 允许偏差检查井各部件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2表2 允许偏差内框尺寸mm有效高度mm保护层厚度mm壁厚mm顶板底板厚度mm端面倾斜度mm+5+10-2+5+510-5-10-3-36.3 混凝土强度6.3.1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GJ55的规定,混凝土的操作施工应遵循GB50204的规定,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时应遵循GB50119的规定。6.3.2 每班或每拌制50盘(不大于50m3)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应取样制作2组立方体试件,分别用于测定脱模强度和28d强度。用于测定脱模强度的立方体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各相应部件产品采用的养护条件相同。6.3.3 标准立方体试件28d抗压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符合GB/T50107-2010的规定。6.4 井壁抗渗性能6.4.1 抗渗检验压力值为0.1MPa。6.4.2 抗渗检验压力下井壁包括接口部位不应出现喷水、渗水和流淌。6.5 承载力6.5.1 检查井成品的承载力检验包括轴向承载力检验和顶底板承载力检验。轴向承载力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第6.5.2条的规定;顶底板(顶板与上井室一体时为上井室部分,底板与下井室一体时为下井室部分)承载力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第6.5.3条的规定。6.5.2 轴向承载力检验荷载值(P0)不得低于200kN。6.5.3 顶底板承载力检验荷载值(Pt)应由计算确定,计算荷载时应充分考虑覆土荷载、地面堆积荷载或动荷载的组合作用(计算方法详见附录B)。当计算所得的承载力荷载值低于轴向承载力荷载值时按第6.5.2条规定的轴向承载力荷载值进行顶底板承载力检验。6.5.4 在承载力检验荷载作用下,检查井各部件内外表面或顶板、底板上下表面出现的裂缝宽度不得超过0.2mm。7 试验方法7.1 检查井成品各部件的外观质量、基本尺寸应按照GB/T16752规定的方法进行观测和测量。7.2 检查井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按照GB/T50081-20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7.3 检查井成品各部件井壁抗渗性应按照附录C规定的闭水试验方法进行检验。7.4 检查井成品承载力应按照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8 检验规则8.1 检验分类产品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2 出厂检验8.2.1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井壁抗渗性能。8.2.2 组批规则同材料、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50套为一批。不足50套时也可作为一批,但至少应为10套。每套检查井各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都必需按检验项目要求进行全检。注: 经供需双方协商,批量可适当加大。表3 出厂检验抽样数量序 号质量指标类别检 验 项 目数量(套)备 注1外观质量B 检查井各部件外(上)表面逐套按批量2 检查井各部件内(下)表面逐套3 缺陷修补情况逐套4 接口端面逐套5 表面裂缝逐套6尺寸偏差B内框尺寸 (d、D0、Dn或L)10采用随机方法抽样7井圈有效高度(h)108调节圈有效高度(hd)109收口圈(板)有效高度(h)1010井筒或井室有效高度 (h)1011井筒或井室壁厚(t或T)1012顶板厚度 (hs)1013底板厚度 (hx)1014 端面倾斜度1015A保护层厚度(tg)216物理力学性能井壁抗渗性能217混凝土28d强度检查生产记录8.2.3 抽样出厂检验的抽样数量见下表3。8.2.4 复检规则井壁抗渗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复检一次。8.2.5 判定规则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即判为合格品。8.3 型式检验:8.3.1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正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出厂检验结果与最近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8.3.2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井壁抗渗性能、轴向承载力和顶底板承载力。8.3.3 批量型式检验的批量应由同类别、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组成。组批数量为:至少应为10套。每套检查井各部件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都必需按检验项目要求进行全检。8.3.4 抽样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见表4。表4 型式检验抽样数量序 号质量指标类别检 验 项 目数量(套)备 注1外观质量B 检查井各部件外(上)表面10按批量抽取10套2 检查井各部件内(下)表面103 缺陷修补情况104 接口端面105 表面裂缝106尺寸偏差B内框尺寸 (d、D0、Dn或L)107井圈有效高度(h)108调节圈有效高度(hd)109收口圈(板)有效高度(h)1010井筒或井室有效高度 (h)1011井筒或井室壁厚(t或T)1012顶板厚度 (hs)1013底板厚度 (hx)1014 端面倾斜度1015A保护层厚度(tg)2采用随机方法抽样16物理力学性能井壁抗渗性能217承载力(P0、Pt)218混凝土28d强度检查生产记录8.3.5 复检规则井壁抗渗性能不符合要求时允许复检一次。8.3.6 判定规则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即判为合格品。9 标志、运输和保管9.1 成品出厂前,制造厂应对合格产品进行标志,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商标、产品标记、生产日期和“严禁碰撞”等字样。9.2 吊运和堆放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碰伤。9.3 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应加强成品的后期洒水保养工作。10 使用规定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铺设使用应分别符合GB50141、GB50268和附录E的规定。11 出厂证明书出厂证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a)成品的类别、产品规格、批量、编号及执行标准编号;b)外观检查结果、产品主要外形尺寸及接头图示;c)井壁抗渗性能、承载力检验结果;d)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e)产品检验合格证;f)生产日期和出厂日期;g)生产厂厂名、注册商标;h)生产厂质量检验员及检验部门签章。(资料性附录)检查井各组成部件图井圈示意图调节圈示意图收口圈示意图圆形井顶板(收口板)示意图圆形井井室示意图(包括无底井、带底井、带顶井)圆形底板正方形顶板长方形顶板矩形顶板示意图矩形井室示意图正方形底板长方形底板矩形底板示意图(底板可以与下井室做成一体)检查井接口示意图(规范性附录)承载力荷载值计算方法1、竖向土压力标准值Fsv,k=Cd*s*Hs符号意义:Fsv,k 顶板单位竖向土压力标准值,kN/m2; Cd 竖向土压力系数,取1.2; s 土壤容重,kN/m3; Hs 顶板埋设深度,m。2、 顶板自重标准值Glk=Kbj*c*hs/1000符号意义:Glk 顶板单位自重标准值,kN/m2; Kbj 自重分项系数,取1.1; c 顶板容重,kN/m3; Hs 顶板厚度,mm。3、顶板上检查井重量标准值 Gjc=Kjc*Wjc符号意义: Gjc 顶板上检查井重量标准值,kN Kjc 顶板上检查井重量分项系数,取1.1; Wjc 顶板上检查井重量,kN。4、 汽车荷载或地面堆积荷载10kN/m2(取大值)Pjc=Ks*Ps符号意义:Pjc 顶板汽车荷载标准值或地面堆积荷载,取大值,kN/m2; Ks 汽车冲击荷载系数,取1.4; Ps 汽车荷载,kN/m2。附录A 检查井闭水试验方法(规范性附录)A.1 闭水试验装置图图C1 卧式水压装置图图C2 立式水压装置图A.2 闭水试验A.2.1 检查检查井的接入管道两端的堵头是否堵好。A.2.2 向检查井内充水并升压至0.1MPa,排净内部空气,恒压5分钟。A.2.3 观察检查井外表面是否有渗漏水现象,并作好记录。A.2.4 在规定的检验时间内下不出现喷水、渗水和流淌即符合标准要求。附录B 承载力试验方法(规范性附录)B.1 加载试验示意图图D2 轴向承载力试验装置图图D2 顶底板承载力试验装置图B.2 承载力试验B.2.1 轴向承载力试验的钢制承压板(刚性垫块)外径不得小于井圈的外径,内径不得大于井圈的内径,钢制承压板钢板厚度不得小于40mm。B.2.2 顶底板承载力试验的钢制承压板(刚性垫块)外径为356mm,承压板钢板厚度不得小于40mm。B.2.3 钢制承压板(刚性垫块)与检查井部件之间的接触面应设置合适的软性材料。B.2.4 采用蒸汽养护的检查井产品,检验时龄期不宜少于14d;采用自然养护的检查井,检验时龄期不宜少于28d。B.2.5 检查试验设备状况,设备无故障时方可使用。B.2.6 将试件放在试验装置上,然后将承压板置于受检样品的要求位置,加荷作用点应设置在承压板的中心位置。B.2.7 启动油泵,将荷载施加于承压板上,加荷速度约为每分钟25kN。B.2.8 连续匀速加荷至承载力荷载标准值(P0或Pt)的80%,保持1min,观察检查井各受压部件有无裂缝,如出现裂缝则用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宽度;若没有出现裂缝或裂缝宽度小于标准规定,继续加荷的10%,保持1min,观察有无裂缝并测量记录裂缝宽度;然后加荷至要求的承载力荷载值(P0或Pt),在承载力荷载值作用下保持3min,观察有无裂缝并测量记录裂缝宽度。B.2.9 试验结果在承载力荷载值(P0或Pt)作用下若裂缝宽度小于0.20mm,即为承载力试验合格。承载力试验加压值计算公式:加压值 = 承载力荷载值(P0或Pt)- 加压设施自重,单位为kN。附录C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安装使用规定(资料性附录)C.1 施工准备C.1.1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00kN/m2 。C.1.2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组装时,根据检查井构件的重量及迴转半径应选用适用吊车及起重设备。C.1.3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下井室下铺100mm碎石层。C.1.4 准备好比例为1:2的水泥砂浆或聚胺脂水泥砂浆。C.1.5 与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井室连接的各种管道长度不宜超过1000mm。C.2 接头处理C.2.1 采用刚性连接时应将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与管道接口的接触面作“凿毛”处理。连接时可采用1:2水泥砂浆或聚胺脂水泥砂浆嵌缝,接缝厚度10-15mm。接口内侧接缝原浆勾平缝,确保砂浆饱满。C.2.2 采用柔性胶圈连接钢筋混凝土管道时应使胶圈安装到位并确保接口的密封性。C.2.3 检查井与管道安装就位后,井周及管道周围的回填土应同时回填,回填土的密实度应根据路面要求而定,通常不应低于95%。当检查井处于冻土范围内时,井周及管道周围应回填宽度至少300mm的非冻胀土。C.2.4 支、干管基础落在井室溜槽中时,需对溜槽进行处理。具体做法为:用混凝土、级配砂石或其他无毛细吸水性能的土料填充,并控制压实密度,压实系数不应低于97%。C.3 验收预制混凝土检查井的施工安装及验收应符合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