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
资源ID:17643531
资源大小:12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精品文档.小学劳技论文浅谈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本文从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转变学习方式、激励性评价、整合实践资源五个方面来阐述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词:民主平等 问题情境 学习方式 激励评价 整合资源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主张:“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可见,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意识。而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作为小学基础课程之一,课堂教学以技术学习为载体,以动手实践为途径,让学生动手又动脑,在手脑并用的学习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机会。做为一名劳技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学生劳动技能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根据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观点。一、 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人物,教师的语言、表情、动作、心态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尊重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个性,并且能够赏识学生的创新举动,使学生被信任,使学生经历体谅和鼓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启发性、鼓励性的语言,如:“谁还有不同的意见?”、“谁还有更好的方法?”、“谁来当回小老师?”、“你真能干,请继续!”等等,教师一句简单的话语就能为孩子们带来阳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二、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技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敢于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绣麻袋这一课时,课前我先绣出一些精美的图案,如一些人物、动物、植物等,上课时我先让学生尽情欣赏这些优美的图案,等学生欣赏完毕,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向老师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小鸟的头是怎么绣的?”“小孩子绣得向真的一样,是如何绣出来的?”学生能敢于提出这样的问题,就说明他们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把绣的一些基本方法教给他们,然后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想象设计一个图案,在学生想象设计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能够标新立异,展示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创新能力也得到培养和提高。三、 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新课程提倡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1、 变“一般接受”为“主动探究”在传统的劳动技术教学中,一般以“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教学,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必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而每个学生是一个个充满智慧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享受发现,这样的课堂才充满生机,被学生喜爱。比如在教学彩塑小动物时,当我拿出课前做好的小动物请学生欣赏后,学生便迫不及待地做起来。这时,教师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只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实践,结果学生塑造出的作品丰富多彩,有拿红萝卜的小白兔,、五颜六色的小花蛇、形态逼真的小狗,七彩毛毛虫,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自主探究取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2、变“浅层合作”为“深度参与”在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要特征的的劳动技术教育中,合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不善合作、不会合作,只是被动地接受分工,动手能力,创造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转变一下合作方式,如可以根据材料的不同组成小组,根据兴趣目标的相同组成小组等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原先按座位相邻划分的小组模式更为有效。当然我们还不能仅仅局限于班内的小组合作,有些课并不随着一节课的结束而结束,所以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如花草栽培需要经历较长的一个周期,学生可以通过向身边的老师、同学请教,也可以走向社会向园艺老师请教、向家长请教、上网查询,使活动趋向深入,突破原有班级年级的限制,有利于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汲取经验,促进潜能开发。四、 采用激励评价,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常采用激励性评价,主要方式有口头表扬、作品展示、发奖状、评选最佳设计师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而且采用开放式评价,评价不只局限与师生评价,还开展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树立自信心,不断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包书皮中,我让学生分组说出自己包书皮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评价,学生都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从书皮的外形上说,有的从书皮的美观上说,有的从书皮的创新包法上说,在共同评议中,学生进一步受到了启发,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唤起学生进一步的创新意识。五、 整合实践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科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劳技教育时可以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如我校在一次科技活动中让不同年级学生去设计他们本年级段相应的主题内容,我们三年级选择了小制作、纸模2块内容。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讨论方案,自己制作、实验,然后分组进行总结、分析比较,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当呈现出学生优秀的作品时,学生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深深感受到了创造带来的喜悦。2、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自己负责的相应包干区,而且校园内还有各班负责管理的相应植物生态园,学生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自己负责的生态园里拔草、松土、浇水、捡石头,并经常性地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及时记录在本子中,遇到疑难问题还专门请教校园内有经验的两位老教师。学生在参与劳动中研究问题,增长才干,陶冶情操,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的思想。3、 与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我们学校设有专门的校外实践基地,每个学期,我们都组织部分年级参与一些农业劳动,如葡萄的栽培,瓜果的嫁接,收割稻谷等等,学生在劳动中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还锻炼了身体。4、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把过多的期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对于孩子劳动观念的培养往往不重视,因此可以通过家长会等一些渠道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要过分溺爱,只重学习而忽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应安排孩子必要的家务劳动。如洗衣、钉纽扣,打扫卫生、做菜、烧饭、整理房间等,除了让孩子学会一部分家务外,还要给孩子一些固定的劳动岗位,如饭前拿碗筷,晚饭后打扫房间、倒垃圾、每天早晨起床后整理床铺,让他们在劳动中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核心。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用心对待这门课程,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创造性因素,进行资源整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多一些对学生的赏识激励,善于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造的乐趣,将来成为社会主义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