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凝土构造物外观缺陷修饰工艺探讨.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溷凝土构造物外观缺陷修饰工艺探讨 摘要:构造物现浇部位往往由于浇筑工艺、拆模时间掌握不当等因素,造成表面损伤,从而影响外观质量。本文依据沪宁高速公路部分构造物的外观整修技术,从工艺上加以介绍,供国内同行探讨。关健词:高速公路混凝土构造物外观缺陷修饰工艺随着我省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对工程外观质量的要求也有了明显提高。在各类大中型构造物施工中,因工艺等原因造成的缺陷如麻面、剥落、露筋等,通过各种弥补措施,一般均能达到内在质量要求。但由于整修工艺本身所造成的混凝土外观色差,则往往留下明显的人工痕迹,从而造成外观上的两次缺陷而影响整体美观。本文根据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工程中所试用的“喷涂法”修饰工艺施工的情况,将有关工艺简略介绍如下,以供探讨。1喷涂整饰工艺准备工作依据拆模后混凝土的不同缺损情况,如跑模、局部离析、麻面、棱角破缺、露筋等进行相应处理,凿除不合格混凝土,用混凝土或砂浆人工补齐,满足强度质量标准,并保持湿润养护状态。2整饰原理及主要器材在做好以上基础工作后,即可着手进行表面整饰。其原理类似于居家装璜中的墙面喷塑工艺,只是将水泥及胶水混合物替代喷塑材料。(1)原材料:425#普硅水泥、白水泥,107胶水、水等。(2)机具设备:POQ1型多彩喷涂枪、口径2.5mm,0.3m3空压机、PQ40清洗机、25kg磅秤、80目、120目孔筛、小型发电机。3操作工艺及程序(1)确定喷涂部位,搭设操作支架;(2)对需喷涂部位表面混凝土进行清洗,掌握水压,防止冲落人工修补的砂浆;(3)按比例将水和胶搅拌均匀待用;(4)称量水泥、白水泥并过筛,干拌均匀后掺入水胶混合液拌匀即成喷涂液;(5)将喷涂液加入喷枪内,接通空压机,在湿润的混凝土表面按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均匀喷涂;(6)待喷涂液初凝后进行养护,最好选用喷雾器使水雾均匀飘洒在喷涂面上,常温下养护7d;(7)28d后,进行表面最终处理,即先用细砂皮适度轻磨,再用麻布均匀细擦,经养护3d后即成。4操作中的注意点(1)喷涂液应随用随调,少量多拌,防止凝固报废;(2)为防止未初凝的喷涂液被冲刷,雨天不宜施工;(3)28d后的打磨工艺极为重要,打磨过轻除不掉表面浮浆,过重则可能磨穿喷涂层,操作人员须随时注意观察。5整饰效果及评价该工艺由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第二公司试创,弥补了混凝土构造物结构修整后造成的“补丁”色差,提高了混凝土外观质量。经有关专家现场评定,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喷涂液与原混凝土表面结合牢固,颗粒致密不易脱落且耐磨性好。经打磨及养护后的喷涂面颜色较接近混凝土本色,且时间越长,色差越小。缺点是经整饰后的混凝土表面光泽亮度不够,较适合大面积的外观处理,如构造物处理面积小,分布广,由于分散作业,支架搭设工作量大,必然影响作业进度并相应提高成本。 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对混凝土工程裂缝的认识,如何控制和处理混凝土裂缝方面归纳如下:一、影响混凝土收缩和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 1、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一般高强混凝土比中低强度收缩大(水泥用量较少的中低标号混凝土,大部分收缩完成时间约一年。用量较多的高标号水泥混凝土约为二、三年或更长。)。2、砂岩作骨料收缩幅度增加。骨料粒径越粗,收缩越小,骨料粒径越细,砂率越高,收缩越大。粗细骨料中含泥量越大收缩越大。3、环境湿度越大,收缩越小,越干燥收缩越大。早期养护时间越长,收缩越小,混凝土收缩和环境降温同时发生,收缩和裂缝产生加剧。4、水泥活性越高,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收缩越大。矿渣水泥收缩比普通水泥收缩大,粉煤灰水泥及矾土水泥收缩较小,快硬水泥收缩较大。5、暴露面积越大,包罗面积越小,收缩越大。因此,地下室尽早回填土,尽早封闭结构物和装修对减小收缩有利。6、外加剂及掺合料选择不当,严重增加收缩,选择适宜则可减少收缩。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方法1、在设计方面(1)降低结构约束,做好抗与放的良好结合,包括设置后浇带、施工缝及滑动层;(2)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3)适当地加强构造配筋,提高配筋率,尤其是地下室外墙;(4)确定裂缝控制宽度。2、在施工方面(1) 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及水灰比;(2)做好保温保湿养护的技术措施;(3)和搅拌站进行协调,做好混凝土的级配及外加剂的优选;(4)加强和气象站的联系,掌握混凝土浇筑期间的气候。3、在材料方面(1)通过混凝土试配,优选材料和配合比;(2)优选缓凝型外加剂及掺和料;(3)选择合适的骨料品种,控制粗细骨料的含泥量;(4)做好设备及计量装置的检验。 q 从加强技术管理入手确保结构混凝土质量 台州市交通大厦位于台州市黄岩区104国道与82省道交汇处,为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12000m,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中混凝土用量约4700m3,因无商品混凝土供应条件,采用施工现场设小型搅拌站自行搅拌,因此确保结构混凝土质量是对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关键之一 。通过从抓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料、搅拌工艺、浇筑工艺入手,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 抓好原材料质量验收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严格把好混凝土原材料关。砂、石选择可靠的供应点,保证砂、石含泥量等符合规范要求。 粉煤灰、UEA膨胀剂、木钙减水剂必须具有出厂质保书。水泥有出厂质量证明,并取样送质监站复检合格方能投入使用,而入库的水泥必须在3个月内用完。 保证正确的配合比设计。本工程基础混凝土承台采用C30混凝土,一次性浇筑量较大,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同时掺加粉煤灰、缓凝型减水 剂木钙溶液,以减少单方水泥用量以及降低和延缓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峰值期。地下室墙壁采用C35、抗渗等级S8的防水混凝土,外加剂选用木钙溶液、粉煤灰和UEA膨胀剂。主体工程采用C35混凝土外加剂用木钙溶液。 黄砂采用人工级配,粗、细砂各按50%比例掺合使用。 石子选用中石(最大粒径2040mm)和细石(粒径520mm),中石按石子用量80%,细石按石子用量20%掺合使用。2 严格按计量配料搅拌 混凝土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配料,砂、石等坚持车车过磅,多减少加,磅秤事先经过校验,保证砂、石等原材料称量准确。外加剂木钙预先按比例用水溶解均匀,严格按一定数量掺加。 混凝土搅拌采用二次投料,“裹浆法”施工工艺,即第一次向筒内加入水泥、砂、水、外加剂等搅拌1min,第二次向筒内加入石子,再搅拌1min,出料。这种方法搅拌的混凝土,和易性、均质性好,其强度较传统方法搅拌提高约10%。 由于水灰比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搅拌时严格按要求加水,并对坍落度每班应检测两次。根据砂石原材料含水率适当调整混凝土配合比。3 混凝土浇捣施工 (1)混凝土水平及垂直运输速度。由于该工程每层建筑面积约800m2,大致为方形,楼层混凝土一次性浇捣量约130m3(仅梁板混凝土),既要保证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至浇筑完毕的时间在规定范围内,又要保证沿混凝土浇筑方向,混凝土浇捣面再次浇捣混凝土时间间隔不大于2小时。在实际操作中,垂直运输采用双孔井架一座、塔吊一台共同向楼层供混凝土。即使在顶层也能保证楼层梁板混凝土(约130m3)在9小时内连续浇筑完毕而无施工缝。 (2)施工缝处理及混凝土振捣 按照施工程序,在每一楼层混凝土面及梁底位置均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严格按规范要做好施工缝处理,凿除表面松动石子、去除浮浆、清洗干净,再次浇筑时做到用水充分湿润,预先铺厚80100mm同配合比的去石砂浆,再灌混凝土,仔细振捣,保证接缝位置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蜂窝、孔洞。 混凝土漏振和超振是施工中的常见病,要求所有混凝土一律翻锹入模,尤其是柱、剪力墙混凝土,杜绝一次下料过厚而造成难以振捣密实现象,柱按高300mm分层下料,剪力墙按斜面分层(层高300mm)法浇筑,每一插点振捣时间为20s,既不能漏振而产生蜂窝、孔洞,也不能超振而可能使混凝土离析。 柱梁交接部位,钢筋布置较密,应一点一点下料,认真振捣。对于厚度仅有300mm(部分为250mm)的剪力墙,且墙筋内另增设暗柱、连梁,连梁钢筋较多,使得混凝土下料十分困难,因此在不改变混凝土级配前提下,征得设计同意,用等强钢筋代换,减少钢筋根数(钢筋面积不变),或采取双排钢筋方法,解决混凝土难以下料和振捣的困难。 (3)梁板混凝土面的处理和混凝土养护:梁板混凝土面用水准仪配合进行板面标高及平整度控制,用木抹子将表面抹平,夏天气温较高,表面至少要抹两遍,以防收缩裂缝。 混凝土采用洒水养护,坚持不少于7天,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主体工程中间验收时,混凝土经取点回弹检测,其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数理统计评定,也均判定为合格。4 经济和社会效益 该工程通过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定额用量减少约100kg),并在混凝土计量配料、混凝土搅拌浇捣等工序中认真负责,从而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工程竣工验收时被黄岩区质监站核定为“优良”等级,并被台州市建设局评为“括苍杯”优质工程奖。 现场施工管理情况汇报(范例) 我公司承建的工程项目采用行之有效的项目法施工的管理体制,以实现本工程建设的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低耗的目标。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项目经理部以现场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创质量优良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一、质量管理我公司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1SO9002质量标准,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该体系囊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标、签定合同到竣工交付使用,直到交工后保修与回访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ISO9002中19个要素的要求。该体系以质量手册为核心和指导,以程序文件为日常工作准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的具体指导,所有质量活动都有质量计划并具体反映到质量记录中,使得施工过程标准化。规范化、有章可循。责任分明。在工程施工中,按照ISO9002标准的全部要素组织施工,公司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监督检查组织机构,横向包括各职能机构,纵向包括工程处、项目直至施工班组,形成质量管理网络,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总负责,项目质量工程师中间控制,项目质检员基层检查的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控制。在施工工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项目管理的各项制度。实施技术总负责人管理工作责任制,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正确贯彻执行政府的各项技术政策,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工程技术秩序,把技术管理工作的重点集中放到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建设工期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具体技术工作业务上。同时健全各级技术责任制,正确划分各级技术管理工作的权限,使每位工程技术人员各有专职、各司其事,有职,有权、有责。以充分发挥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查制度,工程开工前,将我公司技术主管部门批准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核。对于重大或关键部位的施工,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项目部提前一周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保证措施,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鉴定证明材料呈报监理主管工程师审批。实施严格的奖罚制度,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组织有关人员,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制定符合本工程施工的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罚措施,尤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奖罚措施。对施工质量好的作业人员进行重奖,对违章施工造成质量事故的人员进行重罚,不允许出现不合格品。实施技术复核制度和技术交底制度,在认真组织进行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关键部位和影响工程全局的技术工作的复核。工程施工过程,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复查、检查内容进行严格的复查、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如建筑物轴线坐标和高程;基础的土质、位置、标高、尺寸;梁、板、柱混凝土模板的尺寸、位置、标高,以及预埋件(管)和预留孔的位置;混凝土的配合比和钢材、水泥的试验成果资料,特殊项目大样图的形状、尺寸以及其它需要复核的项目,杜绝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在做好“三检制”的基础上,请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证认可。公司每月对项目工程质量全面检查一次,工程处对项目的工程质量检查一次。检查中严格执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对在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提出不合格报告,限期纠正,并进行跟踪验证。实施工程例会制,总结阶段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安全情况,传达业主或监理工程会议精神,明确各专业的施工顺序和工序穿叉的交接关系及质量责任,加强各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及工序交接管理,保证施上顺利进行。二、安全管理对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公司已经建立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公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面的安全工作,主要职责是领导公司开展安全教育,贯彻宣传各类法规,通知和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制订各类管理条例,每周对各项目工程进行安全工作检查、评比,处理有关较大的安全问题。项目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并设专职安全员,主要职责是负责进行对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贯彻上级精神,每天检查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每周召开工程安全会议一次。制订具体的安全规程和违章处理措施,并向公司安全领导小组汇报1次。各作业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主要是带领各班组认真操作,对每个工人耐心指导,发现问题即时处理并及时向工地安全管理小组汇报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除正常的安全检查外,公司每月检查一次,工程处每半月检查一次,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发现问题落实到人,限期整改,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按照公司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现场组织切合实际的作业程序,正确严格地执行和运用施工及安全规范。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摸底测试,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增强质量、安全意识。各专业班组认真钻研设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认真学习和深刻体会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规范。经过培训交底达到合格的职工才允许上岗操作,为安全工作顺利圆满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由项目经理或专职安全员主持。同时在每道施工工序进行前,由专职安全员做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各班组长带领施工人员认真贯彻落实。三、文明施工管理我公司要求所有承建的工程项目,要求按照深圳市建设局颁发的深圳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实施。我公司对派驻工程的一切人员进行教育,提高文明素质,提高管理水平,要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现给社会各方面,把文明施工做为维护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基本工作,要求全体员工自觉自愿地积极参与。四、进度管理项目部进度控制的原则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确保施工进度,建立项目总控制网络并以此为依据,按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专业工种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以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为保证手段,进行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关键线路和次关键线路为线索,以网络计划中心起止里程碑为控制点,在不同施工阶段确定重点控制对象,制定施工细则。达到保证控制节点的实现。在不同专业和不同工种的任务之间,要进行综合平衡,并强调相互间的衔接配合,确定相互交接的日期,强化工期的严肃性,保证工程进度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通过对各道工序完成的质量与时间的控制达到保证各分部工程进度的实现。我公司在多年工程项目施工的经验基础上,已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现场管理体系和制度,培养了许多高素质、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并在很多工程项目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获得业主的好评和政府的奖励。 浇注水下混凝土常见事故处理 目前,桥梁桩基施工多为灌注水下混凝土,虽然灌注水下混凝土已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总结,但施工过程中不为人预知的事故还是经常发生,大到断桩,小到浮笼等,给施工带来影响并造成经济损失。 水下混凝土浇注中,一旦发生事故,应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避免事故扩大或把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 下面就一些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处理办法。 1、 剪球时卡管 在灌注水下混凝土时,经常会产生剪球时卡管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 1. 1剪球制作不合理 塞球直径与导管直径差别太小,剪球前由于砂浆或细石料渗入导管与球壁之间造成堵塞。如果是这种情况,在不浪费混凝土方量的前提下,应急处理办法有两个: 用一定长度(一般比漏斗长2m左右)直径为20mm25mm的钢筋捅塞球,使混凝土下落。 利用机械振动使混凝土下落,这种方法要求操作技术娴熟,以保证混凝土下落时导管回落到正常埋管的位置。 1.2 混凝土不合格 如果开盘后的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拌和不均匀,加上累积混凝土过程中粗骨料下沉,可能导致漏斗口处粗骨料相互挤压密实而堵塞漏斗口,导致剪球后混凝土难以下落。 补救的办法同上,同时必须注意:第一斗混凝土坍落度一般以控制在水下混凝土坍落度规范要求的高限为宜,为确保剪球顺利,可适当控制石料用量,等剪球完成后再按正常配合比进行拌和。如果采取措施后混凝土仍不下落,时间又长,只能放弃这斗混凝土,适当清孔或用空压机对孔底进行扰动后重新灌注混凝土。 2、 灌注中途卡管 因机械故障(如断电)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或者灌注时间过长,部分混凝土已经初凝使下落阻力增大而堵在导管内。这种事故宜以预防为主。灌注前应全面检修设备。尽可能使灌注连续快速,炎热季节在灌注初期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缓和剂,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初凝。 如果已灌注混凝土厚度3m以内出现卡管又无法补救到继续灌注时,建议停止浇注,拔出导管,采用吸泥机吸出混凝土,并重新清孔再灌注,或者提起钢筋笼,重下钻头,加大泥浆浓度钻至设计标高并排出已灌混凝土,再按常规办法清孔,重新灌注,以小的损失换取高质量工程。 如果已灌注混凝土厚度较大,重钻清孔不太可能,只能采取更换导管重新灌注的办法,但如何保证更换导管后不断桩值得研究。 3、 埋管 浇注过程中导管无法拔出有两种可能: 3.1 钢筋笼制作质量差,部分钢筋脱离主筋后插入导管吊环内(这种情况一般会浮笼)。这时应正反转动导管,使导管与钢筋笼分离并居钻孔中心,再继续浇注。 3.2 导管埋深过大或混凝土初凝使导管内外摩擦力增大,水下混凝土灌注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不得大于6m,且不小于1m。为防止混凝土初凝,除适当加缓凝剂外还应振动导管。 一旦埋管发生,应先查明究竟是何种原因,尽可能增大拔力拔起导管(但要防止拔漏导管),拔起过程中应正反摇动导管,使其易于拔起。 4、 浮笼 浮笼事故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并不鲜见,对于只下半笼(即钢筋笼长度小于成孔深度)的钻孔桩更是有可能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混凝土的顶推力有关,但预防不力是一个因素,所以下笼时应采取相对固定措施,尽可能多焊几条主筋在钻机底座上,增大固结力。 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何时接近或进入钢筋笼应做到心中有数。在混凝土面接近和进入钢筋笼时,应保持许可范围之内的较深埋管,并连续灌入混凝土尽可能减少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对钢筋笼的冲击力;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适当提升导管,以增加钢筋笼的埋深,使得混凝土与钢筋笼的握裹力保证钢筋笼不至上浮。 如果出现浮笼,应尽快处理,扼制继续上浮,最好用多根直径6cm左右钢管套住钢筋笼主筋再焊在护筒上,并用钢筋或方木成网状压住所焊钢管及护筒,这样,还能保证钢筋笼上浮时不至过份偏位。 施工事故时有发生,为保证工程质量,应坚持预防为主、防微杜渐的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 福州建福广场位于福州市古田路。建筑平面基本上为正方形。地上28层,地下2层。为全现浇外框内筒结构。基础底板总面积约为2300m2(49.2×47.8),其砼总量约为3900m3。整个基础由内核心筒体区域的一个大承台(面积约600m2),周边众多小承台及各承台间的底板组成。底板混凝土厚0.6m,承台处混凝土厚达2.5m,砼设计强度等级为C40。 基础底板混凝土强度高,厚度和体积大,施工时正值寒冷春季,突出难度如下: 降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在规定限值(25)以内,存在3个极不利因素:底板(承台)混凝土超厚,要一次性浇筑,混凝土内部温度不易散发;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般需用硅525或硅425水泥,水化热高;春季施工,环境温度低,混凝土内表温差大。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下,混凝土内部必然形成较高的温度,存在着产生裂缝的危险。为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穿裂缝),就必须从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提高混凝土本身抗拉性能这两方面综合考虑。为此,我们编制了较为完整的施工方案。 1.C4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 为降低C40大体积混凝土的最高温度,最主要的措施是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因此,必须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1.1.原材料选用。 1.1.1.水泥:C40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本工程选用525号炼石水泥。 1.1.2.细骨料:宜采用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 1.1.3.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 1.1.4.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以内。 1.1.5.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并且混凝土的28天强度基本能接近混凝土标准强度值。故本工程采用60天龄期的混凝土强度来代替28天龄期强度,控制温升速率,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1.1.6.外加剂:采用外加UEA技术。在混凝土中添加约10的UEA。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UEA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1.2.试配及施工配合比确定: 根据试验室配合比设计,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为525号水泥400kg,连续级配碎石(粒径520mm)1060kg,掺合料73kg,外加剂6kg,水170kg,坍落度160180mm。 2.温度预测分析: 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采用3DTFEP程序对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及温差进行计算机模拟动态预测,提供结构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随混凝土龄期变化情况,进行保温养护优化选择。根据计算,拟先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塑料薄膜,中间覆盖12层麻袋,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 3.1混凝土浇筑方案: 由于承台混凝土厚达到2.5m,内部水化热温升偏高,内表温差和降温速率不易控制,同时考虑基坑支护已有偏移,必须尽快浇筑底板,但商品混凝土供应有问题,故确定混凝土浇捣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浇捣周边小承台的下层部分(即底板底面高程以下的部分。下同);第二阶段浇捣大承台的下层部分;第三阶段在大中承台的下层部分浇捣后,紧接着从大承台往边扩散,浇捣整个基础的底板部分(包括大小承台的上层部分)。 3.2.混凝土浇筑: 为了使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要求前后浇筑混凝土搭接时间控制在5小时内(初凝时间>8小时),因此,混凝土浇筑前经详细计算安排浇筑次序、流向、浇筑厚度、宽度、长度及前后浇筑的搭接时间,实施了以下浇筑主案。 3.2.1.第一阶段:两台混凝土输送泵(另备用2台),10辆罐车,另备用2辆,每个承台独立浇筑。 3.2.2.第二阶段:自北向南采用斜面分层(分四层)浇筑,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采用两台输送泵(另备用2台)布料,18辆罐车,另备用5辆。每台输送泵控制范围6m。 3.2.3.第三阶段: 3.2.3.1.底板从北向南顺序浇捣,以4轴为界,每台输送泵控制范围6m宽度浇筑前进。 3.2.3.2.中心承台均覆盖完成后,从D(C)轴中心筒体边缘浇捣至A(I)轴。 3.2.3.3.余下部分均按每道6m宽度浇筑前进。 本阶段采用两台输送泵布料(另备用2台),18辆罐车,另备用5辆。 3.3.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同时不漏振,但也不能过振,防止离析。 3.4.混凝土表面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浇筑后34h内初步用水长刮尺刮平,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子搓平压实,以控制表面龟裂,并按规定覆盖养护。 4.混凝土内部温度监测: 在核心筒大承台范围垂直埋设9根测杆(编号为A1I1),另选 2个小承台各埋入1根测杆(编号为A2、B2),每根测杆沿混凝土的厚度设5个测点(如图b示意),合计11根测杆55个混凝土内部温度测点;同时在混凝土外部设置气温测点2个,保温材料温度测点2个及养护水温度测点1个,总计60个工作测点。另设60个备用用测点。所有工作测点都通过热电偶补偿导线与设置在测试房的微机数据采集仪相联接,温度监测数据由采集仪处理后自动打印输出。现场温度监测数据由数据采集仪自动采集并进行整理分析,每隔一小时打印输出一次每个测点的温度值及各测位中心测点与表层测点的温差值,作为研究调整控温措施的依据,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 5.养护措施: 5.1.第一阶段施工完毕后,因承台混凝土表面位于底板面层钢筋以下60cm处,无法覆盖保温材料,于是在浇筑后45h采取间断浇热水的措施,尽量控制温差。其间出现过温差>25,及时采取了措施(水温加高,并用碘钨灯照射),温差控制在25内。 5.2.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的施工间断很短,几乎连续浇筑。当第三阶段混凝土浇捣后45h内(根据实践表明,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覆盖,效果更好。),表面抹面后,浇温水保养后,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中间覆盖12层麻袋(底板区域1层,承台区域2层),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内表温差达23时就发警报),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温润。其间大承台温差大于25,采取了灯照和上搭2m高塑料保温棚,将温差控制在25内。 6.健全施工组织管理: 在制订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同时,还落实了组织指挥系统,逐级进行了技术交底,做到层层落实,确保顺利实施。 7.混凝土的监测结果 7.1.混凝土浇筑温度为1321,混凝土浇捣及养护期间环境温度日平均为10.122.3。 7.2.小承台下层部分:中心混凝土最高温度为60.0,面层混凝土最高温度为37.4,底层混凝土最高温度为49.2。小承台上层部分:中心混凝土最高温度为49.2,面层混凝土最高温度为48.4。大承台区域:中心混凝土最高温度为70.5,面层混凝土最高温度为57.2,底层混凝土最高温度为52.6。从监测结果可看出:一般地,混凝土厚度越厚,体积越大,其内部的水化热温度峰值就越高。 7.3.随着混凝土厚度、体积的增大,其内部热峰值出现龄期也相应延长:小承台上层部分(混凝土厚度为0.6m)中心热峰出现龄期为1天,小承台下层部分(混凝土厚度为1.9m)中心热峰出现龄期约为2天,大承台区域(混凝土厚度为2.5m)中心热峰出现龄期为33.5天。 7.4.小承台的下层部分混凝土浇捣后,因商品混凝土的供应接不上,混凝土施工被迫停了一周时间。在上层部分混凝土浇捣前,由于下层部分临时表面位于基础面层钢筋网下方0.6m处,无法覆盖保温材料,于是采取现场烧热水间歇浇洒的养护措施以提高面层混凝土温度,其内表温差基本被控制在25以内。 7.5.小承台的上层部分混凝土厚度薄(只有0.6m厚),表面又得到很好的保温,因而内表温差极低,基本在10以下,最大为13.2。 7.6大承台区域混凝土也分上下两层浇捣,但由于间歇时间极短(只有46小时),分层的影响不明显。混凝土浇捣后很重视保温养护工作,在前17天龄期内全区域的内表温差均控制在25以内,因养护期间遇阴雨天气,混凝土表面基本处于水养护状态,保湿良好。 8.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8.1.混凝土浇筑不应留冷缝,保证浇筑的交接时间,应控制在初凝前。 8.2.保证振捣密实,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严防漏振及过振。 8.3.及时发出温控警报,做好覆盖保温及保湿工作,但覆盖层也不应过热,必要时应揭开保温层,以利于散热。 8.4.保证混凝土供应,确保不留冷缝。 8.5.做好现场协调、组织管理,要有充足的人力、物力、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 9.结束语: 经现场检查,本基础未发现温度变形裂缝。实践证明,在优化配合比设计,改善施工工艺,提高施工质量,做好温度监测工作及加强养护等方面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坚持严谨的施工组织管理,完全可以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和施工裂缝的发生,达到良好的自防水抗渗效果。另外,外加剂方面也可以糖类缓凝剂,养护分三个阶段用3种水温养护。 AUTOCAD中图案填充操作的技巧 1引言 Auto CAD是当今国内外最流行的软件之一 ,由于它具有支持微机环境、操作简便、兼容性良好、结构开放、便于二次开发等优点 ,所以在我国更加受到广大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工作者的青睐 .在用 Auto CAD绘制图形的过程中 ,常常需要以某种图案填充一个区域 ,来形象地表达或区分构成物体的范围和特点以及构成物体的零件剖面结构大小和所使用的材料等 , 这种被称为“画阴影线”或“图案填充”的功能可以用 Auto CAD的 Hatch命令完成 . Hatch命令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技巧 ,使用恰当可以大大提高绘图效率和图形的质量 .反之 ,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要么阴影线超出指定的边界 ,要么在指定的边界内画不全阴影线或者画出的阴影线过密或过疏 ,那么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技巧何在呢 ? 2原理和技巧 用传统的手工方式画阴影线时 ,必须依赖绘图者的眼睛 ,并正确使用丁字尺和三角板等绘 图工具 ,逐一画出每一条线 ,工作量很大 ,而且角度和间距都不太精确 ,影响画面质量 .然而使 用 Auto CAD来进行图案填充就变得简单多了 ,只要定义好边界 ,系统就会自动进行填充 ,而 问题的关键则是定义图案填充的边界区域 .剖面线的边界线必须是首、尾相连接的一条闭合 线 ,同时要做到构成边界的图形实体应在端点处相交 ,若边界不是端点与端点相交则会产生错 误的图案 ,如果图上的线需要超过相交点 ,则这条线必须画成两段 ,然后将其中的一段选为实体 ,这样才能正确地绘出图案 . 例如现在要画图 1中左半部分的剖面图 ,此时选用“点选”和“W”或“C”方式选择剖面线 的边界都不可能成功 .这是因为线段 AB和 FE分别都是一个实体 ,选择它们作为图案填充的 边界 ,则它们不是边界与边界相交 ,剖面线边界 AIJFGHA不是一条首尾相连接的闭合线 ,因 此 ,在这个区域内不能正确地进行图案填充 .为此 ,在画剖面线之前要先进行处理 .可使用 “BREAK”(断开 )命令先将 AB线在 I点处断开 ,使其成为 AI、IB两段 ,将 FE线在 J点处断开 使其成为 FJ、JE两段 ,用 AI、IB、FJ、JE代替线段 AB、FE,使 AIJFGH形成“封闭”的边界区 域 ,如图 2 ,此时边界实体才能正确地相交在端点处 ,可利用选择目标方法中的“点选”选中 AI、IJ、JF、FG、GH、HA,就可以在 AIJFGH内画出剖面线了 ,如图 3 . 图 1图 2图 3图 4 上述问题也可以这样解决 ,用“PLINE”将剖面线边界单独画出 ,剖面线绘制完成后再删 去 PLINE线 ,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 仅仅定义好了边界线还不一定能够画出完全符合标准的剖面线 ,还要选择合适的比例因 子及剖面线的旋转角度 ,否则画出的填充图案的线与线之间的间距不是过密就是过疏 . Auto CAD所有已预先定义好的图案都具有调整比例因子的能力 ,这样就可对定义好的 图案进行间距的调整 ,以满足绘图的要求 . Command:Hatch Pattern(or name/ u, Style):Ansi3 1 Scale for pattern1 . 0 0 0:(按回车接受缺省值 ) Angle for pattern0:(按回车接受缺省值 ) Select objects:(选取要进行图案填充的区域 ) 由此可见 ,当我们使用 Hatch命令时 ,所使用图案的比例因子值均为 1 . 0 0 ,即是原本定义 时的真实样式 .然而 ,随着界限定义的改变 ,比例因子应作相应的改变 ,否则会使填充图案过密 或者过疏 .因此在选择比例因子时可使用下列技巧进行操作 : (1 )当处理较小区域的图案时 ,可以减小图案的比例因子值 ;相反地 ,当处理较大区域的图 案填充时 ,则可以增加图案的比例因子值 ; (2 )比例因子应恰当选择 ,比例因子的恰当选择要视具体的图形界限的大小而定 ,一般可 按如下经验公式确定 : 比例因子 x=1 / 1 2 m, 式中 :m为 y坐标缩放后的最大值 ; (3 )当处理较大的填充区域时 ,要特别小心 ,如果选用的图案比例因子太小 ,则所产生的图 案就像是使用 Solid命令所得到的填充结果一样 .这是因为在单位距离中有太多的线 ,不仅看 起来不恰当 ,而且也增加了文件的长度 ; (4)比例因子的取值应遵循“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