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导论.ppt
,劳 动 经 济 学,1、教材 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曾湘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8。2、考试方式 闭卷考试50%,平时成绩50%。3、纪律要求 不要讲话,课程内容,导言劳动需求分析劳动供给分析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劳动力市场歧视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成因及对策失业,工业革命,专业化、分工,雇佣劳动,劳动经济问题,劳动供给,劳动需求,工资,必须分析和研究劳动力市场,劳动经济学是如何诞生的?,劳动经济学产生,1925年,布卢姆的劳动经济学出版,标志着劳动经济学的问世。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货币通论,开创宏观劳动经济学理论先河。,为什么要学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下岗、失业收入差距民工荒、跳槽,评估劳动力市场政策推动劳动力市场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1:大学生就业难,2014年华农经管就业率93%,电商专业100%,会计97%。全国2014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93.4%),最低的是法学(88.4%)。,就业难的原因:结构性失业,我们面临的问题2:我们随时都面临下岗和失业,2015年一季度调查失业率5.1%,为什么我们要面临下岗和失业?劳动力市场需求不足,我们面临的问题3为什么我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高层管理者供给不足,我们面临的问题3为什么我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如此之大?,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高层管理者供给不足,第一章 导论,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第四节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劳动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 劳动力的市场问题,什么是劳动力?马克思:物质生产的劳动者。传统的劳动力的概念:工人阶级现代劳动经济学: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劳动力的性质:准商品,不能买卖,只能租借,什么是劳动力市场?一是指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和进行劳动力交换的场所;(有哪些?)二是指运用市场机制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组织形式。(有哪些?),二、什么是劳动经济学?,学者有不同的表达:1、 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朱通九,1931)。2、 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2000)3、 在效用最大化前提下,人们在生产中将作出什么样的投入决策的学问(赵履宽1998)4、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牛津经济学词典,1997),本教材中的定义,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简单的说:对劳动市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二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实证研究法1、采用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函数或坐标上的几何图形)、表格或历史事实来研究和分析人们的行为“是什么”。比如:大学生就业现状,什么专业就业最好?用图表和历史事实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很多人选择与网络和计算机有关的专业,比如电商。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预测未来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商专业。,为什么可以根据研究结果进行预测?2、实证经济学的两个假定:资源的稀缺性;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个人和企业都要权衡他们抉择的成本和收益。人是理性的因为人是理性的,他们要考虑如何才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上述两个假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行为变动趋势和走向。3、缺陷:只是告诉我们劳动力市场实际的运行状态时怎样的,并没有告诉我们这种状态的“对”与“错”,好与坏。,要回答和解决对与错,好与坏的问题,就需要规范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二、规范经济学,1、采用方法: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来分析人们的行为“应该是什么”。 比如企业高层该不该拿高工资?2、采用方法的原因:规范经济学的价值判断尺度是互惠原则 A、市场交易行为活动涉及的所有各方均受益(如残疾人就业政策);B、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有些人获益,而无人遭受损失(乙肝携带者就业法案);C、受益者收益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最低工作法)3缺陷: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采用的价值标准往往不一致,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是促进自愿的、互惠的交易。3、为什么劳动市场的某些互惠行为不能自动发生? A、不知情:信息不充分 B、交易障碍:法律、制度、资金等原因 C、价格扭曲:国企高层的薪酬过低 D、市场缺位:市场不发达4、如果劳动市场的互惠行为可以自动产生,规范经济学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规范经济学的任务是为劳动市场的互惠行为的产生提供解决方法。,研究特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1、研究的问题集中在人们工作的范围(就业、失业、劳动力需求);选择以及变换工作的行为(劳动力的流动);为工作而获得的货币和非货币的报酬(人力资本投资、薪酬决定因素)。2、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问题。劳动力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劳动力问题的研究不能摆脱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孤立进行。,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经济发展等宏观背景。4、关注兼并和收购中的劳动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5、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开始向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拓展。如关注组织结构。,第四节 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人口经济学的关系-与产业关系学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与理论经济学的关系,一、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自然人口的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 劳动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它研究处于市场活动中的劳动或工作的人,将人作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来研究。,二、劳动经济学与产业关系或劳动关系,劳动经济学与产业关系是不同的学科领域。 劳动经济学更强调经济分析,如人力资本和效率工资模型等。 产业关系或劳动关系学科,研究和解决实际的劳动问题,如劳资冲突。20世纪50年代后,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领域。,三、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如员工招聘、绩效考核、培训等;人力资源管理:用管理学理论(如行为科学理论)探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发展趋势:由于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的市场,研究企业和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反应。它不仅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而且已开始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进行研究。,四、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理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般机理和市场上供求的变动行为的科学。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行为的科学,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劳动科学体系,问答题,1、从个人、企业和政府的角度谈谈学习劳动经济学意义。2、谈谈你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表述的理解。 3、阅读P22附录1-1回答:在实证研究中,哪些变量被遗漏会导致研究结果有误?4、如何理解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两种经济学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