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建设方案[1].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建设方案1.精品文档.附件2: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科技创新类)建设方案团 队 名 称: 数字农业及农业信息技术 团队带头人: 朱军 牵 头 单 位(盖章): 浙江大学 通 讯 地 址:杭州市凯旋路268号 联 系 电 话: 057186971831 申 报 日 期: 2010年9月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制2010年7月填写说明及要求一、填写前请仔细阅读申报通知。二、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三、该材料评审结束后,不作退还处理。四、本规划书封面请用180克白卡纸印制,内芯请用70克复印纸印制,采用胶装于页面左侧装订。1、今后三至五年主攻方向。本团队今后三至五年主攻总方向是围绕浙江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加快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使信息技术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和新型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具体将通过设立五个方向(见图1),集中攻克若干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的关键技术,研发一批适用于我省现代农业生产的信息化产品,逐步培育与发展农业信息化产业,使其成为我省农业产业领域新的增长点。同时,作为支撑技术支持我省现代农业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现代林业产业的发展。研发应用产业方向四农业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农业信息技术产业方向三农林信息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农业信息服务业方向五现代林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方向一农业信息采集技术与产品研发方向二农业信息处理与智能决策管理硬件产品软件产品集成系统农业物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图1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创新团队研究方向与产业的关系主攻方向一:推进农业信息采集技术与产品研发,培育和逐步形成农业信息化产业该主攻方向目标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符合农业生产特点、价格适中、易操作实用的农业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软硬件产品。通过产学研联合方式,吸引部分农业龙头企业和IT产业界参与,共同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支持若干家中小型农业信息化产品研发公司做大做强。主要任务是研发非接触式、快速、无损获取土壤、水、作物等田间环境要素的各类传感器和数据处理软件;研发各类田间或养殖场地数据无线传输网络设备;研发基于农业生产过程模型的环境要素自动控制信息化设备。利用植物的抗病性并基于红外热成像对植物病害进行非破坏性、早期诊断的新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前景十分广阔。而在我国,对该技术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植物的生理病变过程,加深对寄主-病原物间的相互关系的认识,更好的研究植物的抗病机制,揭示抗病性的本质,对提高我国控制病害的水平,促进植物病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重点任务与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多源波谱成像技术的植物病害信息早期快速检测研究。(2)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农田数字信息快速获取技术与方法以及农田属性信息获取与诊断的仪器设备的研究。主攻方向二:研发农业信息处理与智能决策管理系统,提升现代农业与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能力研究建立全省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和检索系统;开发专用的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模型库;开发农业智能化决策辅助系统软件和PDA产品;研发基于3G移动式终端的农业技术咨询与信息服务插件产品。为了能够给农村用户提供更丰富和高质量的多媒体信息,在传统的几次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一套具有播存能力的网络服务平台。通过该平台,能够将大量多媒体信息保存在最靠近农村最终用户的网络节点上,并通过对热点信息需求的统计分析及时调整节点缓存的信息。因此,该网络平台的建立将能有效地提高农村用户在点播多媒体信息时的响应实时性与服务质量。主攻方向三:发展农林情信息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保障我省农业优势产业合理布局和稳产增收研究和分析国内外农业遥感发展现状、国内外卫星技术特征和应用潜力,根据浙江农情监测与预警工作实际需要,提出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浙江省农情监测与预警发展策略与业务应用方案,包括浙江省农情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指标体系、标准规范、模型方法、技术流程和运行方案在内的技术体系;攻克面向农情监测与预警的卫星数据处理、数据融合、协同反演和同化关键技术,发展农情监测与预警遥感定量反演方法;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田环境监测、主要农作物苗情评价、农业重大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作物种植面积估算与产量预测软件,开展应用示范,为全面提升浙江农情监测能力和预警技术水平提供保障。研发面向农情监测与预警的卫星数据处理、数据融合、协同反演和同化关键技术;建立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农田环境监测、主要农作物苗情评价、农业重大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作物种植面积估算与产量预测软件与业务化运行系统。主攻方向四:加强农业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推进现代农业物流与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主要任务是开发面向农业产业全过程的信息化集成的关键技术与产品,包括支持农产品物流、农业电子商务、农产品安全溯源等涉及农业产供销整个产业链的信息化产品;建立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业专业协会为主体的信息化示范。主攻方向五:加快现代林业信息技术产品研发,有力支撑“森林浙江”建设,促进林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协同多种技术方法、基于信息联动研究林权状态、变化及所属资源经营等多环节联动机理,创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主要环节数据采集标准、技术规程,研发野外山场数据采集器、无线传输网络系统、森林资源交易平台等产品,为我省林权制度改革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促进森林资源规模经营,促进林业增产、农民增收。在此基础上,实现与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森林采伐管理、生态公益林管理、森林灾害防控、林地征占用管理、古树名木管理等环节的信息联动,达到保护森林资源、优化森林布局、提高森林质量、搞活森林经营之目的。该项建设:一是规范了政务管理,提高政务管理效率;二是便民服务,真正将服务延伸到林农,减少林农生产成本;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培育种植大户、大型林业加工企业,提升林业产业。2、主要研发项目计划。今后三年,本团队将围绕农业信息化产业、现代农业物流业、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林业产业,主攻五个发展方向,组织由15个子项目组成的项目群,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建设若干有实际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的典型行业应用范例。同时,联合省内三家高校科研单位和若干家农业信息化骨干企业,为我省培养一批从事农业信息化工作的研究、可发和推广队伍。具体项目群设计主要遵循几个原则:一是围绕团队主攻方向,突出重点,避免面面俱到;二是重视团队研究基础和项目的可实施性,争取项目实施期间能边研发、边应用、边出效益;三是兼顾农业信息化中长期规划,安排少量项目进行技术储备。计划具体安排见图2所示。图2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团队计划安排的项目群A-1 田间农业信息采集设备产品(1) 研究利用多源波谱成像技术提取和理解相应的植物叶面和冠层的图像信息,建立可准确反映植物病害的早期检测模型和病害程度的定量描述模型,从而揭示基于多源波谱成像技术的植物病害早期检测的新方法。(2) 研制新型土壤/植物养分传感器,研究非破坏的原位快速测量技术以及土壤/植物测量点的GPS差分实时快速定位技术;实现土壤/植物养分信息和位置信息的同步实时测试。开发能快速实时测试的土壤/植物养分快速测量仪、土壤/植物测点多养分测试和位置信息测试的仪器。A-2农业信息与无线传输设备产品针对农业信息采集监测中实时远距离的要求,研究与开发基于无线传输的传感器、测试仪器、无线数据接收器及相应的嵌入式软件;根据距离的远近设计基于Zigbee无线网络、GSM、GPRS和微波等无线传输技术的农业信息无线通讯设备;开发基于网络化的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决策功能的农业信息计算机管理软件。A-3基于3G技术的农业PDA产品针对农业信息的多元性,应用PDA技术开发系列化的田间信息采集PDA设备。应用GPS定位技术和传感技术,开发基于GPS的田间地理信息(GIS)快速采集的PDA产品;应用数字化摄像技术,开发基于图像的作物生长信息、病害虫害信息、生物环境信息等的图形化PDA采集产品;应用3G技术,开发实时在线具有农业信息录入、查询、管理等功能的PDA产品。B-1农业资源管理与优化GIS系统软件平台研发首先分类设计数据整理规范以及元数据标准,建立农业资源基础数据库。其次开发共享平台,实现数据的数据上传、高效查询检索、数据预览、数据分发管理等功能。将农业地理数据根据各类应用需求进行组合、渲染等作业后,发布为GIS服务,并在指定服务器建立遵循REST模式的WEB架构,向用户提供数据资源。用户通过唯一标识的资源URL就可以获取数据信息,并可进行个性化功能开发,而不用关心数据的获取、整理、发布等繁琐作业,提高数据应用效率。B-2设施蔬菜栽培技术远程交互式学习系统的应用随着动画虚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娱教软件的拟人、拟物、拟境的功能日臻成熟,可以构造出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的情境,从而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将网络化娱教软件概念运用到农业技术推广领域,开发应用交互式可视化农业技术学习系统,突破时空限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农民以虚拟角色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生产管理,以直观交互的形式尝试操作,并不断得到纠正、评价和提高,逐步将关键技术环节真正转化为自身体验知识,从而改进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促进实用技术下乡,帮助农民正确进行栽培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本项目以设施蔬菜栽培管理的智能决策为基础,模拟设施蔬菜栽培过程,以虚拟方式建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交互式学习系统,通过本项目的应用,面向蔬菜基地开展产品示范和推广,同时获取生产实践中的反馈信息,继续进行产品完善和升级,最终实现推动最新实用技术更快捷、更广泛地下乡入户,带动效益增长。B-3农业信息分析新模型与软件通过农业模型的构建和拟合分析,将农业过程数字化,使农业科学从经验的认知提高到理论的概括。在理论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农业信息综合分析与决策的计算机分析模块,为现代数字农业从数据信息到决策实施提供可靠的分析方法和工具。主要研究内容:1)利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信息以及环境效应值,建立重要环境因子(水分、养分、温度等)与性状表现的相互关系,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能用于预测某类作物品种在特定生长环境下的生产潜力,以及预测农业生态环境对某类作物性状表现的作用优劣,进一步发展品种环境适应性评价的数学模型以及作物品种区划的新方法。2)整合性状动态发育统计分析技术,发展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作物生理生长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重要农作物的虚拟生长模拟系统和计算机软件分析系统。3)根据遥感监测数据和GIS监测信息的特征,发展作物产量预测、品质预测及病虫害预测预警的分析框架,构建相关的分析模型,发展相应的分析方法。C-1农业卫星遥感数据业务化处理系统面向农情监测与预警的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及软件开发:主要包括面向农情监测与预警的卫星数据处理、数据融合、协同反演和同化技术与方法.浙江省农情遥感监测与预警标准与规范研究:主要包括江省农情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指标体系、标准规范、模型方法、技术流程和运行方案在内的技术体系。C-2农业灾害监测与损失评估系统针对浙江省重大农业灾害的发生、发展的特点,综合利用国内外主要对地观测卫星的多源遥感数据,结合地面观测数据,开展浙江省重大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浙江省主要重大农业灾害的灾情、致灾因子定量遥感反演技术,突破灾害的损失评估关键技术,形成重大农业灾害实时或准实时监测、损失评估的能力,同时建立浙江省重大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与损失评估应用系统,并在重大农业灾害典型发生区进行示范应用,最终构建浙江省重大农业灾害遥感监测体系,为政府部门服务。C-3农林长势和墒情遥感估测系统利用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浙江省优势特色农作物苗情评价、作物种植面积估算与产量预测,并示范建立业务化预报系统。研究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结合土壤类型、地表覆被、地形地貌等水文下垫面特征,探寻适合浙江省实际的土壤水分反演模型,提高遥感反演土壤水分的精度。在获得全省土壤水分含量和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综合地面台站气象数据,对全省的水旱状况进行风险分析,预测灾情等级,对水旱灾害进行监测,并对因灾损失进行评估。D-1水产养殖与加工企业全程信息化集成应用选择规模化水产养殖与加工龙头企业为案例,从养殖管理、收购、贮运加工到销售全程引入了多项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企业产供销全程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挖掘两者间最大的结合点。在业务中引入传感器技术(环境参数)、无线传输技术(基地企业信息传输)、自动控制技术、RFID技术、二维码识别技术、WAP技术、数据库技术、企业ERP技术等。使各单项技术在一个产业和一个龙头企业得到集中应用。不但服务于本企业,提高其企业形象和生产效益,而且技术应用覆盖整个行业的农户,使广大种养殖户受益。D-2农产品物流实时跟踪技术针对农产品物流动态过程中生命、品质和地理位置的易变性,集成射频识别技术(RFID)、GPS定位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多通道信息采集技术,建立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将实时采集的各种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实现农产品品质、标识、地理位置的实时监控与跟踪。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适合国情的农产品动态监测与跟踪系统(包括软硬件)。申请和获得专利1-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3-5项。D-3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溯源系统针对农业企业在实行标准化生产中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开发基于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ChinaGAP(良好农业规范)等国家农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的农产品建立HACCP标准,实现对农产品种养殖过程、加工过程、进销存的标准化管理。研制环境信息无线采集以及RFID标识系统,提升信息采集水平。对于实行ChinaGAP的企业在实现产品质量管理基础上,增加对员工健康安全、个人卫生、农场培训、客户抱怨、产品召回等良好农业信息化管理。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数据库为基础,移动二维码技术为依托,开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管理者可以追溯产品源头,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媒体方便的查询产品的信息生产信息,放心食用。E-1森林资源“山场”信息采集器适合林权管理使用的野外数据采集器研发。根据林权管理中野外数据采集的要求,研制山场手持数据采集器及无线传输系统,具有定位、拍照、专题信息采集、无线发送等功能。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基于ARM处理器和WinCE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手持平台的研发。以ARM处理器和WinCE操作系统为主体构成的嵌入式手持平台作为硬件基本载体,同时根据数据采集需求,添加摄像模块、GPS定位导航模块、SD卡扩展存储模块、数据交互模块。并通过WinCE操作系统编程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行为和系统数据库之间的无缝集成。 嵌入式手持系统中的矢量地图存储和快速显示。研究矢量地图的分层结构和同层矩阵网格划分的机理,提出合理划分方案,并通过在嵌入式手持系统中实验,以期以最合理的分层和矩阵大小设置,使得系统运行和地图显示的速度和效果最优化。E-2全省林权信息服务平台研究一种新的林权管理模式,并基于管理模式和多环节信息联动数据库,采用合适技术建立分布于主要环节的管理信息子系统;并构建底层数据共享、多个子系统信息联动的林权信息服务平台,将多环节复杂管理问题加以简化。主要子系统有:林权地籍管理、林权交易管理、资源评估管理、信息发布管理、资产评估与林权抵押管理、股份合作实体管理、流转档案管理。管理模式与信息服务平台应用,首先选择建德、临安、淳安及杭州地区林改中心,龙泉、云和及丽水地区林改中心,省林改中心三级间进行联动与互动实际应用。然后在全省统一推广应用。E-3林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以企业为依托,制定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林特业产品的信息采集标准,采用3S技术,数据融合、3D建模等技术,实施林特产品生产预警与监测;构建网络信息服务环境,实现林特产品、花卉、种苗流通与交易的网络化、可视化;采用空间结构分析、实时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林特产业布局、流通量及走向,从而为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奠定基础。3、人才培养计划(1)人才培养具体措施团队带头人朱军教授为本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团队带头人是创新团队的核心,统领整个团队的运作,规划团队重大项目和科研发展新方向,组织带领团队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负责团队核心成员的人才培养。创新团队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争取在3-5年内使团队带头人成为科学院院士和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著名科学家。在现有学科方向和研究基础上,综合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及浙江省林学院的多学科交叉优势,结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进一步打造创新型优势学科方向,把带头人培养成为该学科在国际上的领军人物。以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积极跟踪相关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动态,积极申报国家或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科研实力,争取承担国家、省部级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项目并取得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使以团队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成为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团队。积极加强创新团队与国际上著名大学和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及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带领团队进入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行列。发挥合作企业的行业领头羊作用,将研究成果产品化并推广应用于信息化的农业生产中,使以带头人为核心的创新团队成为上天入地、产学研为一体的新型科研团队。核心成员本创新团队共有10位核心成员。核心成员是创新团队的中坚力量,在团队带头人的领导下,负责各研究方向科研任务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承担课题成员的人才培养任务。核心成员的培养是创新团队人才培养的关键,利用创新团队平台为核心成员创造条件,积极争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国家层面人才培养项目,经过3-5年的努力将核心成员培养成为国家级的领军人才。在培养核心成员时,一是要为核心成员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充分信任核心成员并让其承担更多的职责,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氛围,鼓励核心成员对一些重要的前沿问题和基础问题进行潜心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二是要加强团队建设,成立以核心成员为方向带头人,以年轻的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及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团队,以团队的方式进行项目研究、科技攻关及产品研制,不但注重培养核心成员的学术能力,更要锻炼和培养核心成员的团队领导能力,为今后成为领军人物打下良好基础;三是为核心成员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深造的机会,在做好创新团队内部不同方向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鼓励核心成员走出去,到国际上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和深造,参加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培养核心成员国际化的视野。其它成员创新团队中的其它成员是团队的基础和项目研究的主要力量,在团队带头人、核心成员的带领下,承担各方向课题的研究任务,具体实施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创新团队中的其它成员采用按类培养的方式进行培养,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按成员的来源及在团队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对于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员,要培养成为该学科的中青年骨干,争取省级人才培养计划,具备较高的理论研究能力;对于来自企业的成员,要培养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具备丰富的实践能力;对于参加项目研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要培养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研究生,争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培养过程中,首先团队的核心成员要为各成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并结合成员的特点分配具体的研究任务,注重在研究实践中锻炼人和培养人,为各成员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创造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根据各研究的需要,鼓励这些人员去国内外进修、攻读学位、参加各种培训班和学术会议。其次要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对各成员的研究工作进行定期的总结和考核,对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成员进行奖励,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对积极性不高、凝聚力不强、发展潜力差的成员实施淘汰,形成优胜劣汰公平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2)人才培养年度计划2011年培养博士2名,选派2-3位团队成员出国进修和交流,晋升高级职称2-3人,新增研究生导师2-3人;进入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151人才工程”1-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0-25人;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012人。2012年培养博士2名,选派2-3位团队成员出国进修和交流,晋升高级职称3-4人,新增研究生导师2-3人;进入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151人才工程”1-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0-25人;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012人。2013年:通过引进或培养博士1-2名,选派2-3位团队成员出国进修和交流,晋升高级职称3-4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进入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151人才工程”2人,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获国家或省部级奖1-2项;硕士研究生20-25人以上;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012人。2014年通过引进或培养博士1-2名,选派2-3位团队成员出国进修和交流,晋升高级职称3-4人,进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进入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151人才工程”2人,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获国家或省部级奖1-2项。硕士研究生20-25人以上;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012人。2015年:通过引进或培养博士1-2名,选派2-3位团队成员出国进修和交流,晋升高级职称3-4人,进入“国家人才工程” 1人,进入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省“151人才工程”2人,新增博士研究生导师1-2人;获国家或省部级奖1-2项;硕士研究生25人以上;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0-12人。4、各合作方的协作计划。(2000字以内)重点阐述今后三至五年内,在开展上述计划时各方拟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1)三家高校主任承担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浙江大学为创新团队牵头单位,负责本团队和行业发展规划制定,组织本团队人员共同争取“十二五”国家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科研项目。并负责本团队第1方向“农业信息采集技术与产品研发”和第3方向“农林信息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对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技术的若干基础问题与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为我省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发挥浙江大学“985”高校学科交叉、科教队伍雄厚的优势,为我省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领域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为企业和基层培养各类技术骨干人才。浙江农林大学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本团队第5方向“现代林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承担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与人才培养。围绕森林资源安全、森林资源流转与交易、林特产业结构布局与产品商务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杭州师范大学为参与单位,主要参与本团队第3方向“农林信息遥感监测与预警技术”。依托其新成立的遥感与地球科学研究院,及其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无人机和像素工厂等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承担农业卫星遥感数据业务处理系统、农业主要灾害监测与评估系统、农林长势与墒情遥感估测系统等方面研究。(2)一家科研单位主要承担项目研发与技术成果推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本团队第2方向“农业信息处理与智能决策管理”。承担项目研发和技术成果推广。主要在农业资源管理与优化GIS系统软件、各类农业专家系统软件、农产品安全生产与质量溯源系统等方面重点开展研究,并负责将本团队研发的各类产品进行示范应用与推广。(3)六家企业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产品开发和产业发展浙江网盛电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全省范围内推广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参与本团队第4方向“农业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同时将本团队研发的产品进行推广。平台将在“三纵一横”(三纵:政务总站、商务总站、服务总站;一横:一镇一网的乡镇平台)、“内外并行”(内网:基层政务管理系统;外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村镇联动”(以乡镇为基本单元,推动网格化的农村信息化)的创新型思想指导下,将乡镇政务信息、农村村务管理、企业电子商务、百姓民生服务等整合在一起,深入挖掘并满足农村实际需求。浙江融创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和行业推广应用工作,通过行业市场拓展,培育和形成农业信心技术产业。杭州森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本团队第4方向“农业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主攻农业信息化软件产品设计与开发,推进本团队研发的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负责农业信息化通讯平台和无线移动产品的开发,为本团队各方向提供信息通路支持。杭州汇农科技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参与本团队第4方向“农业产业链信息技术集成与应用”,创新拓展农业电子商务业务领域,把电子商务手段成功综合运用于优质农产品、民族特色产品的市场推广、销售。实现农产品的市场顺畅流通。致力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和成果转换。建设企业技术骨干培养,运作市场资金,大力研究和开发实用型农业领域软件技术,以服务于农业产业的发展。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为参与单位,主要参与本团队第1方向“农业信息采集技术与产品研发”。负责农业信息化硬件产品设计与研发,特别是农田各类便携式环境参数监测智能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