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doc

    • 资源ID:17656224       资源大小:257.50K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精品文档.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享受阅读浸润书香"买了这么多书,孩子就是不读,怎么办呢?"无数家长叹息。"都上六年级了,课文已读了几十遍了,你怎么还结结巴巴?读多少遍你才能读流畅?"数不清的老师恼怒。"下课不准看书,否则要挨罚。"我这样吓唬学生,担心书迷们视力下降。"韩老师的学生个个是播音员,不经预习就能流畅朗读,两星期学完一本教材对他们来说太轻松了。"我的同事、家长如是说。两者之所以相差千里,是因为我的"课内海量阅读"。大量阅读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这是所有老师和家长的共识。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差。"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的态度冷淡,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苏霍姆林斯基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基础。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不论能不能上大学,这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忍受这漫长的岁月?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喜欢阅读。读书能力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在小学低年级读书能力没有得到培养的孩子,年级越高则学习越吃力,进而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相反,喜欢阅读的孩子,年级越高学习就变得越容易。对那些阅读能力差的孩子来说,读书的快乐是水中月、镜中花。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引领他们,他们的人生将会变得充满艰辛,没有书香的人生将是多么地悲哀!没有一开始就讨厌读书的孩子,也没有靠自己明白过来而变得喜欢读书的孩子,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把他们带入用文字写成的美丽世界中。于是,我从一年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开始,就引领他们走上了"海量阅读"之路。一本语文课本的学习,一年级需三个月,二年级需一个月,三年级两周就能学完。到了高年级,我们师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高谈宇宙之奥秘,纵论天下之文章,妙语连珠,有华章迭出之美,激扬文字,呈大气磅礴之势。读书成为幸福之旅,教学变为愉快之行。道家的谦下养生,儒家的精进利生,涤荡着繁杂的教师职业带来的浮躁、茫然,滋养着我们师生的从容优雅。从顽童到腹有诗书的巨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在这条充满鸟语花香的书香之路上,洒满家长、老师相扶相携的汗水、友谊和笑声。我通过博客文章、信件影响着家长和老师们,我们把"课外书"的阅读放在"课内"进行,共同为不知满足的儿童提供了大量的精神食粮,引领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走进书的沃野,让他们远离了苦不堪言的作业,将那些把美好的文字肢解得支离破碎的习题抛到九霄云外,从而使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走进课堂,让求知若渴的学子一睹为快,让他们在最富记忆力的时候诵读经典诗句和名家美文,为幸福的书香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内海量阅读"实验把"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我们师生身上:没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学困生,孩子有了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师拥有了愉快轻松的心态。体育场上,有我的学生活跃的身影;文艺舞台上,有我的学生出色的表演;作文、电脑等各种大赛中,有我的学生飞扬的风采最令我高兴的还是学生们的读书欲望,他们的阅读量之大是我始料不及的。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能融汇百科、贯通古今,学生们渐渐步入了读书-获取知识-读书的良性循环。我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为他们的书香人生奠定了基础而由衷地高兴。在安心的、无拘无束的阅读氛围中,自己的一个个"爱徒"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就连他们的呼吸也是那么地柔和,我享受着如水般轻柔、如雨露般滋润的"润泽"感。天真无邪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童言无忌呈示于课内课外,阳光、幸福,成了我们师生的共同写照。课外书如何在课内读?会不会加重学生负担?会不会让阅读变成快餐?普通老师能不能做好?课内海量阅读2006年,我从一年级进行大量阅读实验的学生上六年级时,崔峦老师听课后感慨山东人太朴实:"孩子都出生6年了,而且养得白白胖胖聪明可爱,却连个名字都没有起。"实验没有名字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我所进行的是大家司空见惯的、人人认可的大量阅读教学,不需要另起名字。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在某一时间段,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我所用。删繁就简"课外"读物"课内"读的时间从何而来?首先要删除没有多大价值的知识点和教学环节,比如拼音教学,鼻音、翘舌音等知识不用教,孩子也能学会拼读音节。在识字教学中,我很少让学生口头组词,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用来组词的字只知其音不知其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认读词句,不只省时间,而且效率高。期末考试前,我才让学生"临阵磨枪"做几张试卷。平日除了阅读就是写写生字,课堂上不做任何试题。省出来的"课内"时间用在读"课外"书上了。不求甚解删除繁琐的讲解是大家的共识,课本和课外读物的阅读教学没有太大差别,不同的是课外书学完之后就收起来,课本还要装在书包里,经常写一写要求默写的生字。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我很少讲解词语的意思,也不去深入分析文章的微言大义,而是让学生在"海量"阅读中去自己感悟,"悟"出来的东西,孩子虽然解释不准确,却能恰当运用。海量阅读使我的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论语老子等经典对小学老师显然太高深了,我边学边教。学习语文不打"攻坚战",最初是无奈之举,后来就成了我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有些问题即使我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作为老师,我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读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就地取材2000年,我最初的改变是学习人教社和辽宁社的韵语识字两套教材,从"一"到"二"的改变很艰难,也称不上是"海量"阅读,但到了中高年级的效果已经很好了。2006年、2007年我再次教一年级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了厚薄不等的十几本"读物",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海量"阅读的起步。之所以称"读物"而不是"书",因为很多都是就地取材的东西。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拿到一本我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景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被我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不用指导就能理解的好妈妈儿歌400首也成为了我们的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低年级孩子理解的难度大,我们就不求甚解,照样也可以成为教材。"借"也是我获取共读教材的好办法,我曾借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让我的学生在中年级全部读完小学阶段的课本。学习论语道德经时,学生买了不同的版本相互交换着看,反而更能加深对经典的理解。有教无类学生的先天素质、后天的影响各不相同,学习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别,"海量阅读"不强求达到同一标准,我根据每一本书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星级目标",学生能达到"一星级"目标就算完成了任务。比如在低年级,"一星级"目标一般是读熟课文,"二星级"目标是认读打印出来的字词,"三星级"目标是理解文章的意思。而到了中高年级,理解文章大意是最低要求。因为低年级孩子擅长背诵,年龄越大理解能力越强,背诵能力减弱。"一星级"目标每个学生都能达到,人人都是好孩子。对部分学生应降低要求,很多知识从要求"日日清""单元清"到"日后通",一册教材上出现的音节拼不熟练也不要紧,学困生能把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按顺序念熟就行了。于是我仅用三个星期就教完了拼音,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着声母、韵语、整体认读音节的卡片,贴在书桌上,放到铅笔盒中,学生拼读音节时经常对照卡片查找字母,时间长了,每个学生的拼读速度都提上来了。识字也是这样,在低年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得很熟,但单独挑出生字就不认识了。这不要紧,只要能大量阅读,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也就认识了。第一轮实验,我用两年时间消灭了学困生。从三年级开始,考试基本上能达到100%的优秀率。第二轮实验,仅用一年时间,就消灭了学困生。供一、二年级使用的国学启蒙,我的二年级小弟子们仅用一个星期就能全部背诵。不是我的学生比人家聪明,而是我充分利用了他们背诵的天才时光。那些"慢"孩子、"懒"孩子在"举三反一""举十反一"中总有头脑开窍的那一天。进行"课内海量阅读",不需要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需要高超的教学艺术,我这样口才平平的丑小鸭,通过进行课内海量阅读,把安身立命的职场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小朋友喜欢海量阅读看到韩老师的晨读十分钟读书笔记,不禁想起了童年时我的父母给我看的几本书和杂志,最先看的是小朋友,后来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那时,十分期望父母在晚上办公回家后,有点神秘地从背后慢慢地拿出什么书,给我一个惊喜。看到解珂旎欢呼雀跃地接过我给她买的书,美好的童年浮现在眼前。海量阅读让我感悟到亲情、体验到幸福,谢谢老师!2007级7班学生解珂旎的家长9月28日下午放学后,吴静琨拿回了三字经原文,为了试验一下孩子的背诵和记忆能力,从当天晚上开始我俩比赛背诵,结果用了大约半小时的时间,背熟了原文的1/3,第二天下午轻松地背完了全部。在这以前,吴静琨从没有接触过三字经。试验结果超出了我的预料。实践证明通过不断的背诵的确有助于强化孩子的记忆能力。2007级7班学生吴静琨的家长今天和郭葳蕤散步,她说到一首诗,班里有个孩子把"孤木不成林"读成了"孤独不成林"。我说意思差不多。郭葳蕤很认真地说:"那不一样。'孤',是'单独'的意思。'孤木'是'孤零零的一棵树'。'孤独'是一个人唉声叹气的,很寂寞的意思。"我很惊讶,一个二年级的孩子居然能区分出这么细微的不同之处,而这又是孩子在家长和老师一直奉行"不求甚解"理念下的"自我感悟",可见海量阅读的成效有多大。2007级7班学生郭葳蕤的家长说实话,当时让王馨婕跟韩老师上学,我是有顾虑的。武寅冬(王馨婕的妈妈,北海学校的老师)回家经常说韩老师是名师,在语文教学上有独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以前武寅冬并没有和韩老师在同一所学校教书,缺乏对她全面细致的了解。再加上孩子年龄小,阅读量又这么大,已经大大超出了普通学生的认知水平,孩子能吃得消吗?既然是试验课题,那就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或者在其他的孩子身上成功了,而王馨婕却不适合,那又怎么办?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担心是多余的,王馨婕每天都快快乐乐的,也没有在家写作业,而且经常"出口成章",甚至"语惊四座"。最重要的是孩子喜欢看书了,一般的少儿读物即便是没有拼音也能阅读了。我认为这太重要了,甚至比她多认识1000个字,多算100道题还重要,这可能是韩老师"课内海量阅读"的最终目的吧。2007级7班学生王馨婕的家长若雅在国庆节期间读完了彼得·潘和7本绘本,读到精彩处会大声说:"妈妈,看这一段!"然后绘声绘色地读给我听,有时读得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作为家长,我们为孩子能开始体会和欣赏文字的美而高兴和欣慰。这是"海量阅读"的效果。2007级7班学生赵若雅的家长我喜欢语文课,因为每次写作文都要到校园里活动一番,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够"轻松作文"了。有一次,我们班举行跳绳比赛,我仔仔细细地观察同学们跳绳。写作文的时候,妙词佳句就涌上了笔端,黑色的字一个一个往作文本上跳,真正做到了"下笔如有神"。我喜欢语文课,因为可以大量阅读,从中积累许多好词好句,在书中尽情吮吸知识的甘露,沐浴文化的阳光。有一回,韩老师让我们"比比谁的词汇多",同学们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积累的词语,真是妙语连珠、佳句迭出,词语如泉水般涌出,用之不竭。2000级学生李俊婷写于三年级我们班的大量阅读实验使我入学不久就与书结为挚友,如今,我在书的陪伴下已迈上了四个台阶,每个台阶上都洒满灿烂的阳光,每个台阶上都萦绕着清新的歌唱,每个台阶上都有我和书相依相伴的身影每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良师益友,在寒冷的时候温暖我,在伤心的时候抚慰我,在孤独的时候陪伴我,使我感到了欢乐与温馨。2000级学生刘若凡写于四年级升入五年级后,我们全班同学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祖国的历史告诉我华夏民族历史悠久,炎黄子孙勤劳勇敢,人才辈出。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以祖国的复兴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从林则徐虎门销烟,到邓世昌黄海血战;从谭嗣同慷慨就义,到刘胡兰壮烈牺牲一幕幕血与火交织的场景,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我眼前闪现。祖国母亲以她纯美炽热的心和伟大的凝聚力哺育了历代千千万万英雄儿女。正因为有这无数的爱国志士,祖国才走向繁荣富强,我们怎能辜负他们的殷切希望?祖国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我们怎能不珍惜今天的幸福时光?读书让我感受到人生的紧迫,分秒的珍贵;读书,激起我奋进的力量,增强我坚定的信念。2000级学生张怡美写于五年级这学期,我们班又掀起了学论语的热潮。孔子说过:"敬鬼神而远之。"两千多年前的孔子面对当时许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不是求神迷信,而是敬鬼神而远之。论语使我们的民族摆脱了原始的巫术宗教所带来的蒙昧与束缚,奠定了理性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要想影响、带动大家,就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记得两个星期前刚开始做试卷的那一天,我没做试卷,但却批评同样没做试卷的刘超远,那时我慷慨陈词,似乎是正义的化身。面对孔子的这句话,我惭愧不已。后来我便以身作则,鼓励大家勤奋好学,小组中便掀起了一股积极学习的热潮。2000级学生任伟正写于六年级海量阅读人人可为爱学生是一种能力有个年轻人,脾气很暴躁,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火,对自己的暴躁个性,他也感到苦恼。有一天,他遇到一位禅师,问道:"有什么办法,能够帮我修身养性,改掉易为小事发脾气的毛病?"禅师闻言,答道:"很简单,首先,你得知道如何才能抓到老鼠。"年轻人听后,不屑地问禅师:"抓老鼠和改掉坏脾气,到底有什么关联呢?"禅师问年轻人:"如果现在要你去抓一只行踪飘忽的老鼠,你会怎么做呢?"年轻人答道:"当然是先掌握老鼠的行踪,然后,在它平日出没的地方,摆上老鼠夹或是有诱饵的笼子"禅师说道:"这就对了,要改掉暴躁脾气,和抓老鼠一样,必须先找到自己生气的根源。"看到一个又一个初为人师者由轻声细语变为声嘶力竭,我在寻找问题的根源。读于永正的书,才知道慈祥如老爷爷的于老师也有拿粉笔头投到学生身上的"恶劣"历史。回顾自己从教20多年的情况,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爱学生是一种能力。很多老师存在"不爱"学生的行为,是因为没有具备让学生可爱的能力。小孩子自然是可爱的。他们面庞可爱,那是血管通透性好,是心地纯良,是上帝赋予每个孩子一片心灵的净土。他们嫩声嫩气,声音可爱。他们愣头愣脑,行为可爱如此可爱的孩子我们不爱,以至体罚现象屡禁不止,不是老师不想爱,而是缺乏爱学生的能力。我的同事孙老师很受大家爱戴。她的婆婆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白天觉睡了不少,晚上大家进入梦乡时,老太太就开始喊人,孙老师一直尽心尽力地服侍老人。在学校里,孙老师经常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她是那种天生就拥有高贵心灵的仁爱之人,可是却经常因为学生不做作业、不会做题而责骂他们。你能说孙老师不具备爱心吗?如果她能找到让每一个学生都爱学习、会学习的办法,她绝对是最慈爱的老师,只不过,爱学生的"能力"尚需提高。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慈爱、耐心,但一堆孩子在耳边哇哇乱叫,和颜悦色不管用时,只有声嘶力竭地大喝一声了。许多老师在"磨练"中很快失去了和颜悦色,在那群唧唧喳喳的"小麻雀"们面前,变得"神色像晚娘,语气像泼妇"。作为语文老师,我为一学期啃一本翻烂了却还没教会的课本烦,为学生磕磕绊绊地不会读书烦,为天天批改那些文理不通的作文烦几乎每天都要经历急躁气恼的炙烤。于是我也失去了"爱学生"的能力。当我在内心的感召和外力的推动下闯出"课内海量阅读"的路子后,我的学生个个变得可爱起来:当看到仅仅入学一年的小孩子就能够面对书本沉思静读、自求博取,沉浸在书香墨韵之中的时候,老师能不爱这些让自己醉心读书、享受工作、享受课堂的学生吗?当师生眉飞色舞、趣味盎然地朗读那一首首有趣的儿歌、一个个好玩的故事时,稚嫩的童音赋予了文字以生命的柔软与灵动,老师那幸福的耳朵从中体味到了诗的韵律。听着那脆甜的童音合奏出的天籁之音,老师能不爱这些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快乐的学生吗?当面对那些"慢"孩子、"懒"孩子,想到"举三反一""举十反一"的"课内海量阅读"早晚能让他们"开窍"时,老师能不爱所有的不同基础、不同资质的学生吗?爱学生就是有本事把儿童的唧唧喳喳声变成和谐的乐章,当老师有能力指挥童声大合唱时便获得了自己的职业幸福,安身立命的职场就变成了充满乐趣的幸福之旅。缺点皆成优点我很幸运,9年前,区教育局领导倡导进行大量阅读实验,有领导"撑腰",我任教的班订了两套课本,从而亲身体验了大量阅读的神奇功效,蹚出了"海量阅读"之路。本来我没有任何本领,是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当我的教学为许多同行所赞赏的时候,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那点"本事"-没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更没有高超的教学艺术。成就我的几乎都是缺点。行动大于理念,实干就是能力对于写作,我没有一丁点儿的自信,在上学读书时,我的作文被老师当做反面教材念过好几次。不是我不努力,以前虽然课外书读得少,但从来没有疏离过书本,在青年路小学时,滕欣云校长放假前总是借给我一大摞教育杂志,平日,我也经常和学生一起诵读优秀作文;后来,我的阅读"取法乎上",读古代经典,读教育大家的著作。但是我的文章总是大白话连篇,既无文字的美感,也无思想的高度。后来读佛教的入门作品,才突然明白过来,我是那种缺乏文字"般若"的人,难怪古人感慨:"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一个人的语言成就,人事的努力只占三分,天分的作用却占到七分。一向有自知之明的我从不寄希望于通过文字的优美灵动吸引别人,作为一线教师,我的最大优势是做法,想法不是没有,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之前,那些想法只是在脑子中回旋而已,很少诉诸文字。于是我写的文章,"小"发议论之后一定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平实的文字就有了可读性。急躁性情疏通有道不知遗传因素,还是后天的影响,我的性子很急。同事中急性子的人也不少,但像我那样把喜怒哀乐完全挂在脸上的人不多。可能与童年的生活环境有关,我哥哥比我大18岁,家里只有我一个小孩子,当我不顺心发脾气的时候,奶奶和年老多病的父亲毫无原则地满足我的要求。可能源于此,虽然我是那种出了家门胆小怕事的一点出息也没有的"炕头王",但内心深处却流淌着一股率性而为的血液,对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这明显是个致命的缺点,小孩子调皮捣蛋是天性,于是焦头烂额、气急败坏、声嘶力竭,甚至歇斯底里也就成为家常便饭。易怒、胆小又不失善良的人当老师,在一所学校之中一定是最差劲的,雷霆之怒之后是无计可施,自己气得喘粗气,学生却并不怕你。内心深处不甘心如此失败,寻寻觅觅十多年,终于找到了解脱恶劣情绪的良药-大量阅读,当学生爱上阅读时,当孩子们沉浸于书香墨韵之中的时候,老师也步入了宁静平和的港湾。由于不会控制情绪,余怒未消的恶劣情绪时常波及同事、家人。山东师大的一个心理学教授来潍坊讲课时说:"找个当老师的媳妇算是倒了八辈子霉。"我听了感同身受,那个教授的夫人就是一位数学老师,他有亲身感受才如此真实地"诋毁"我们这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当"海量阅读"的教学实验促使我个人必须"海量阅读"的时候,我成了最"可爱"的家庭成员,不看电视,不抢遥控器,多么受家人欢迎;不逛商店,一个月只买两三本书看,多么省钱;一门心思都放到了读书、教学上,对人际关系的纷扰视而不见,多么宽容大度由于不善控制情绪,别人能忍受的酷刑我难以忍受。每当"享受"过一次出口千言却离题万里的"教育"之后,我在心里咬牙切齿地发誓:在我的那一亩三分地中,在我作为强者面对学生的时候,我决不让孩子们忍受乏味语言的折磨。只有拥有了鲜活的事例、畅达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后,我才开口,否则,我宁可只说一句话:"这节课背过课文的就看课外书。"当我被人请去作报告的时候,总是诚惶诚恐,因为我知道,老师这个群体之中,有的人在和学生日复一日的"较量"之中变得急躁起来;有的人在忍受贫乏虚假语言的折磨中变得麻木不仁,多少锐气,多少创造的活力,在这种精神酷刑中消磨殆尽?我怎么敢言之无物、东拉西扯地浪费老师们的生命?我没有能力堵住那些"废话篓子、假话疯子"的嘴,但我决不做这种贻害他人的事情。于是我的演讲力求真实、简洁、有趣,天生腼腆的我竟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解人情、不知变通化为心无外骛教女儿弹琵琶的梁老师毫无根据地认定女儿的文化课一定学得很好,因为女儿弹琴的时候专心,注意力等于记忆力。女儿的注意力深得我的"遗传"。当年,潍城区负责教学的赵亦农局长住在青年路教师宿舍,每天上班我俩都是相对而行,在窄窄的青年支路上,赵局长经常喊我一声:"小韩,早上好!"我还没来得及打招呼,自行车已交错驶过。赵局长博学、正直、认真,深受我的敬重,她也是我当时视野范围内最大的官,我不是不想主动跟她打招呼,而是我的那个笨脑子、近视眼总是无法顾及稍大一些的范围。老师这种工作,对我这种头脑迟钝、不解人情世故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职业,不用巴结、不用讨好,教好自己的学生就行了,闷头傻干也能见成效,付出就有收获,这是上天对教师的格外垂青。不解人情、不看脸色、呆头呆脑反而成了优点,做事情可以心无外骛。虽说愚鲁,还没有傻到对领导的爱憎一无所知,但偏执的我总是放不下"学生第一"的情结,这应该是教师职业的本能。刚参加工作时,领导关注老师们的论文、公开课是否得奖、各种活动是否有特色,我固执地把精力放在教学上,在70多名教职工中成为"差生"也不知变通。后来逃离了那所名校,再后来成为一所小学校的骨干老师、中层干部之后,学校的事务性工作再重要也不能影响我的教学,当需要为了个人的荣誉、利益而牵扯精力时,还是永远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一节课也不耽误。2005、2006两年,全国各地的同行频繁地去听我的课,我从没有为了保证效果、为了让自己喘口气而上过一节内容重复的课,或为了公开课的效果而反复"训练",我固执地认为学生的成长远比我的"面子"重要。天道永远酬勤,我的学生以他们的博学多才、能言善辩为我这个笨老师的课堂增添了亮丽的色彩。2003年春天,市语文教研员薛炳群科长下基层听课,那是我当时能见到的最高级别的"官"。也曾想过按当下时兴的教法备课,可我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已习惯了一节课学几篇的方法,如果要改,为了保证效果,必须事先"排练",学生的时间我一分钟也舍不得浪费,于是忐忑不安地在市、区两级领导面前上起了我那原生态的课。没想到误打误着,薛炳群老师高兴地说:"李局长在高中的大量阅读实验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他一直想在小学找个典型,没想到今天我终于找到了!"他的神态、语气都洋溢着"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喜悦。如果那时我去揣摩、迎合领导的喜好,与机遇就会失之交臂。胆小腼腆成就课堂特色小学毕业时,我以一分之差没有考进一中,成为潍坊十中分数最高的学生,老师指定我当班长,没过几天发现我不是那块料,降职成为卫生委员。到现在我还记得,自习课上,思量不知多少次,还是没有勇气站起来说查视力、打扫卫生等事情。初为人师时家长会上没说几句话就窘红了脸。在众人面前说话,我永远心怀恐惧。公开课上,我从不敢在上课伊始进行大段的开场白,于是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就成为我的课堂特色。应付公文保留质朴文风我写字又慢又丑,这个超级大缺点无论如何也成不了优点。可随着我的文章逐渐发表,也经常将随笔与朋友交流,朋友评价、赞赏我的文字-质朴自然、清新鲜活、锋芒毕露,我猛然发现,这些都是因为写字差造就的。有位老师在网上大呼:"教师除了上课之外的工作,大部分都是见鬼。"切中时弊啊,问题是见鬼的事情太多,"应查"教育甚于洪水猛兽。一项莫名其妙的并非出自教师本意的实验要写计划、总结,还要三天两头地写阶段总结;不只要有辅导待优生记录(补记录时一次又一次写那几个名字,恨得牙根痒痒),还要有辅导优生记录,可怜那些中等生,没有人会想起他们;作业批改记录每天一次,我这样站在讲桌前三下五除二就批完并让学生改完的好像是个错误;还有班队会记录、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真正的业务学习笔记,我从不上交,怕丢了自己的心血)、集体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听课记录、会议记录对无数的浪费纸张、吞噬生命的记录、笔记,因为我写字又慢又丑,所以痛苦的感觉格外强烈。为了在缝隙中寻找空间,在艰难中寻思出路,在挣扎中赢取自由,我本能地应付,字大得像鸭蛋,一张纸写不了几个字,所以我写的记录一般上不了桌面,慢慢地我不交也没人跟我要,我也乐得享受偷来的自由。工作20多年,没有学会写官话、套话、假话、废话,每写一篇文章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夹缝中也要生存很多人把我当做"个性"化的老师,其实"个性"是存在于"共性"之中的。现在我是最自由的人,到点上班,到点下班,没有杂务干扰,教学、读书是我生活的主旋律,高新文教局和北海学校的领导们给予了我需要的东西-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工作20多年来,我一直和大家一样,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是说领导曾给我"小鞋"穿,我这种冒冒失失的人,一旦看到有人给我"小鞋"穿,早就跑了,不会坐以待毙的。但是身在职场,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会议、检查、杂务不得不参与,所谓的个性,在自家的园子里-课堂上的体现也是有限度的,考试的束缚、家长的要求、领导的希望、同事的看法都不能不顾及。我的教学、为人还是很传统的,还是个"顺民",并不是那种叫你向西,我偏向东;叫你坐下,我偏起立的"刁民"。所以说我也是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很辛苦、很无奈,但总算能体会到生存与生长的快乐;戴着镣铐跳舞,很沉重、很痛苦,但依然能感受舞蹈的自由与幸福。如果我们被夹缝和镣铐困住,生存的空间会越来越小,行走的脚步会越来越慢,这个世界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与其惶恐不安地憎恨黑暗,不如抓紧时间在阳光下劳作。我最爱听的一句话一天下午,市教育局的李秀伟主任打电话说来听我的课。认识秀伟主任大概有两年多了吧,但很少交往。因为都曾被陶老师报道过,所以觉得格外亲切,他的好学、博学、平和也一直让我敬佩。近几年听课的人太多,无论什么人来听课,我的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已近不惑之年,职业生涯已过了大半,如此"高龄"之人已没有必要为任何人作秀。但对这位年轻的"齐鲁名师",这位张志勇副厅长的得力干将,因为颇有好感,心里还是很希望把课上好,给他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可以通过"校讯通"给家长发短信,让他们督促孩子把第二天学的课文预习几遍。思量一会儿决定不发,既然是听家常课,就要把我"课前不预习"的效果展现出来。按下开关听课文录音,这就是上课了,连"起立"也省了。虽然我不只一遍读过孩子们,你们好,作者阿莫纳什维利在开学第一天,对孩子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们,你们好!"他无数次练习,力求和蔼可亲,但我还是能省就省,把省下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播种到精耕细作和日益改良的教育田野里去。听完课,秀伟主任说:"你的课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难以复制。其实,只要认同你的理念,任何一个老师都可以海量阅读。在这种速度极快的课堂上,没想到老师竟然是如此悠闲自在。"这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么评价,这是我最爱听的话。我一直坚信,"海量阅读"不应该是"个性化"的行为,而是"一般老师、一般生源、一般学校"的普遍行为。于是极力向秀伟主任推荐同步实验教师崔晓明和于新宇:"她们从拼音教学开始同我一路走来,我的学生学什么书,她们的学生也学什么书,一本没少。而且她俩的个人素质比我高,口才好,字写得漂亮,也善于管理班级,在'海量阅读'这条路上,她们会开拓出一条更宽广的路子。"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家常课随意听3号下午新华社记者到我班听课,接到通知后已没有时间准备。我惯用的听录音、朗读、简单理解的形式似乎过于简单了,于是打算准备一个简单课件。午饭后备课,困意袭来,睡了一觉后已近2点,素英校长告诉我潘院长已来了。我急匆匆地把于新宇老师暑假时准备的"一字组多词"设成大号字,搬着笔记本电脑进了教室。等待的时候觉得我的备课还是太简单,又找出家长们写的"学以致用"小故事设成大号字。市、区两级教研室的领导带着两位记者走进七班教室,学习了两篇课文之后,认读屏幕上的词,面对这些第一次见面的生词,有着认读2100生字基础的弟子们竟然不费吹灰之力,个个顶呱呱。最后学习"学以致用"小故事。课后记者问我精读的课文怎么教,我说这就是精读。二年级的小文章学生理解起来没有困难,理解不了的课文是还没到理解的时候,比如第六单元那些关于朱德、大禹、孔繁森的文章,要理解得深刻肯定是很费劲的,这类文章的"深度理解"要等以后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慢慢"反刍",现在不必"一步到位"。这样的"歪理邪说"源于女儿小的时候读成语的教训。成语故事一般来自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小孩子理解童话、寓言故事很容易,但理解那些历史故事难度很大。这也难怪,几岁的小孩子头脑中怎么会有"几千年前、几百年前"这样的时空概念?然而当时我想不明白,为什么给她讲了那么多遍,她还是搞不懂?我朝孩子发脾气,现在想来不是孩子笨,而是大人糊涂!好在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不再强求我的学生"深刻理解",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千古不变的真理。6号送女儿参加军训,进校门时遇到初中部的教导主任李宏伟,宏伟邀我到她办公室。她谈起3号那节课说:"你的课实在太简单了,但学生的表现很出色!孩子们个个读得绘声绘色,童真童趣童言稚语太可爱了。""你认为这节课简单吗?这是开学后我第一次提着电脑进教室,平日的课比这还简单。"我自曝内幕。"这么简单的课,你的语气、语言都平平淡淡,似乎无法吸引学生,更别说表情、动作了,为什么学生都在按你的要求学习呢?记得在一年级时听你的课时,有小朋友捣蛋的,你立马严厉地制止,让我们见识了一个喜怒哀乐都显现在脸上的形象,与印象中的'名师'形象严重不符。"同事实话实说。"开学前在高峰校长那里见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人,大家称他刘老师,我对他一点印象也没有,但他说曾三次听过我的课,还给我买了几本书,一直没有机会送给我。等他离开之后,有人告诉我,刘老师是大众日报的记者,常住潍坊。我突然想起来了,两年前,我的上一届学生在六年级时,校长告诉我,大众日报的一位主任打算向李局长请示,在我班里跟着听一个月的课。当时我想,以我那些六年级大弟子的学习状态,一个月内保持优雅风度,不批评、不急躁、和颜悦色、轻声细语,像我这样的毛躁之人还是有能力做到的。只是我不能老向他提供'讨论'课,大部分的语文课上,我的学生在阅读,阅读的时间远远多于讨论的时间,只要他耐得住寂寞,我欢迎任何人听课,几个月也行,但是课堂上不要与我交流,课堂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属于学生。不知什么原因,那个刘主任没有去跟踪听课,我深感遗憾。学生在一年级时太能闹,我不欢迎任何一个没教过一年级的人跟踪听课的(正在教一年级的老师最能理解老师的急躁和辛苦)。但二年级之后,我就不在意有人跟踪听课了,我对学生的要求很宽松,是一个缺乏管理才能的人,任何的竞聘我都不参加,因为我没有那方面的才能,给我一个班的学生就别无奢求了。""有绝招吗?"年轻的硕士李宏伟打定主意要从我这个"老土"这里挖点宝藏。"学新东西谁不喜欢?第一遍听录音时教室里一片静寂,第二遍、第三遍时要求孩子们模仿着小声念,我悠闲得很,有精力去注意他们,那些不张嘴、不看书的小家伙一偷懒就会被我发现。孩子的精力是一点一点集中起来的,一年级时那几个钻到桌子底下找不着孩儿的小家伙也能跟着读书了,这是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有许多书要读,我当老师追求的就是简单,追求的就是自在,虽然我一直在忙个不停。""你是不是喜欢人家带着60份阅读材料来听课,给他们展示完全真实的家常课?""知我者,宏伟也!""海量阅读"与"文本细读"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是语文出版社第三册课本第二十六课的一首诗,这首诗我第一次读,因为不是全市统一订的课本,所以也没有教学参考书。当然,全市统一用的苏教社教材带着参考书和教案,我几乎没有翻开过。凭我这点可怜的古文基础,这首诗的意思也能一看就懂,我相信孩子也有这个能力。齐读、开火车读、自己读、背诵之后,确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读准音之后,我提了一个问题:"白居易有没有亲眼看到下雪了?要把依据说明白。"就这一个问题,就把感觉-衾枕冷、视觉-窗户明、听觉-折竹声都包含在内了,整首诗的意思一目了然。我崇尚简单的教学,与"文本细读"并不矛盾,因为认识了李振村老师,对他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师看得格外仔细。这本杂志2008年有两期"文本细读"专刊,我都仔细读过,细读是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但教学应该化繁为简:"教师的文本细读无论多么深刻都是允许的,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但教师的深刻不等于学生的深刻,也不需要学生拥有教师的深刻。教师应该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和思想实际,以适合孩子的方式传递适合孩子的思想。在孩子精神成长的历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做拔苗助长的蠢事。"附:从网上下载的对夜雪的分析文章:在大自然众多的产儿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洁白晶莹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的这首夜雪,显得那么平凡,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这首诗新颖别致,首要在立意不俗。咏雪诗写夜雪的不多,这与雪本身的特点有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避开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手法,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写出一场夜雪来。"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变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只因为"衾枕冷"而已,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夜雪别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帖,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是白居易诗

    注意事项

    本文(海量阅读指导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