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烟气净化与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doc

    • 资源ID:17664083       资源大小:22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烟气净化与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烟气净化与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精品文档.毕 业 论 文(设 计)题 目:烟气净化与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姓 名: 指导教师: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该系统应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可以对室内主要的有害气体得到连续的响应输出,输出信号由微处理器根据一定算法处理后,得到一个连续、可比较、可标定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并可以对综合指数或某一有害气体的超标做出反应,控制换气扇等外部设备改善室内空气状况,声光报警提醒室内人员注意采取相应措施等。该系统能实时有效地监控室内空气品质,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健康状况。关 键 词: 气体传感器阵列;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室内空气品质; 综合指数; 监控目录1 引言. 52.室内空气品质. 63.系统构成. 74.传感器. 94.1传感器的定义. 94.2传感器的分类. 94.2.1按工作原理. 94.2.2按其用途. 104.2.3按其制造工艺. 115.气体传感器. 135.1气体传感器定义. 135.2有毒和可燃性气体检测. 135.3燃烧控制. 135.4食品和饮料加工. 135.5医疗诊断. 146.金属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 156.1 GGS 3 000 系列气体传感器. 156.2气体传感器阵列数学建模. 176.3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 176.4实验结果. 187.红外传感器的CO2气体检测. 217.1 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 217.1.1 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17.2 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 227.3 检测电路的设计. 237.4 检测处理程序流程框图. 248. 空气的净化. 268.1 自然通风控制方法. 268.2 化学控制方法. 268.3 生物控制方法. 268.4 空气净化. 26参考文献. 28致谢. 291.引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问题及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室内空气品质的测量与评估,传统上采用分析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方法。分析化学的方法一般需要在测量现场采集样气,带回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得到结果,而光谱分析需要专门的光谱仪,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不便携带,而且采样分析速度慢,无法实现实时的空气品质测量。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简单、高效、成本低,能实时有效地监控室内空气品质,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健康状况,适合家庭和办公室应用。2.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空气品质是20 世纪80 年代末在环境科学、卫生学、暖通空调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科学分支,在90 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与研究1 。在美国采暖, 制冷与空调工程师学会ASHRAE(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 rigerating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标准6221989R 中,首次提出了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ceptable indoorair quality) 和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ac2ceptable perceived indoor air quality) 等概念。其中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定义如下: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对室内空气表示不满意,并且空气中没有已知的污染物达到了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浓度;感受到的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定义如下:空调房间中绝大多数人没有因为气味或刺激性而表示不满,但是由于有些气体,如Rn、CO 等没有气味,对人也没有刺激作用,不会被人感受到,却对人危害很大,因而仅用感受到的室内空气品质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引入可接受的室内空气品质2 。因此,空气品质的评价实际上是人为感受与客观有害污染物浓度的综合评价3 。3.系统构成室内空气品质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污染,从其性质来讲,可分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的,主要来自房屋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吸烟、厨房的油烟等等,其成分主要是挥发性的有机物如甲醛、甲苯、二甲苯、醋酸乙酯、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等和无机化合物如NH3 ,CO ,CO2 等;第二大类是物理的,包括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环境、悬浮颗粒(灰尘) 、烟雾、核辐射、电磁辐射等等;第三大类是生物的,主要来自使用地毯不当,毛绒玩具、被褥等,主要有螨虫及其它细菌等4 。本系统主要针对第一类和第二类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检测。系统应用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可以对室内主要的有害气体得到连续的响应输出,输出信号由微处理器根据一定算法处理后,得到一个连续、可比较、可标定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并可以对综合指数或某一有害气体的超标做出反应,控制换气扇等外部设备改善室内空气状况,声光报警提醒室内人员注意采取相应措施等。系统由气体传感器阵列、温湿度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A/ D 转换器、微控制器(MCU) 、L ED 数码显示器、RS2232 接口、声光报警与控制接口、执行器(如换气扇) 等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 所示图1 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原理示意图 1气体传感器阵列 2.温湿度传感器 3.信号调理 4.A/D转换 5.微控制器MCU 6.升官报警与控制接口 7.受控电器(换气扇) 8.LED数码显示 9.RS-232接口 10.计算机 气体传感器阵列与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室内空气信息,由信号调理电路处理后经A/ D 转换送入微控制器进行处理。在满足程序设定的条件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开启换气扇) 及声光报警,直接控制改善或提醒人员采取改善措施。4.传感器4.1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4.2传感器的分类可以用不同的观点对传感器进行分类:它们的转换原理(传感器工作的基本物理或化学效应);它们的用途;它们的输出信号类型以及制作它们的材料和工艺等。 4.2.1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二大类: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分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 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有些传感器既不能划分到物理类,也不能划分为化学类。大多数传感器是以物理原理为基础运作的。化学传感器技术问题较多,例如可靠性问题,规模生产的可能性,价格问题等,解决了这类难题,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将会有巨大增长。 常见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和工作原理4.2.2按其用途,传感器可分类为: 压力敏和力敏传感器 位置传感器 液面传感器 能耗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 热敏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射线辐射传感器 振动传感器 湿敏传感器 磁敏传感器 气敏传感器 真空度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等。 以其输出信号为标准可将传感器分为: 模拟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非电学量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包括直接和间接转换)。 膺数字传感器将被测量的信号量转换成频率信号或短周期信号的输出(包括直接或间接转换)。 开关传感器当一个被测量的信号达到某个特定的阈值时,传感器相应地输出一个设定的低电平或高电平信号。 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所有材料都会作出相应的、具有特征性的反应。它们中的那些对外界作用最敏感的材料,即那些具有功能特性的材料,被用来制作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从所应用的材料观点出发可将传感器分成下列几类: (1)按照其所用材料的类别分:金属 聚合物 陶瓷 混合物 (2)按材料的物理性质分:导体 绝缘体 半导体 磁性材料 (3)按材料的晶体结构分:单晶 多晶 非晶材料 与采用新材料紧密相关的传感器开发工作,可以归纳为下述三个方向 (1)在已知的材料中探索新的现象、效应和反应,然后使它们能在传感器技术中得到实际使用。 (2)探索新的材料,应用那些已知的现象、效应和反应来改进传感器技术。 (3)在研究新型材料的基础上探索新现象、新效应和反应,并在传感器技术中加以具体实施。 现代传感器制造业的进展取决于用于传感器技术的新材料和敏感元件的开发强度。传感器开发的基本趋势是和半导体以及介质材料的应用密切关联的。表1.2中给出了一些可用于传感器技术的、能够转换能量形式的材料。 4.2.3按其制造工艺,可以将传感器区分为: 集成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厚膜传感器陶瓷传感器 集成传感器是用标准的生产硅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工艺技术制造的。通常还将用于初步处理被测信号的部分电路也集成在同一芯片上。 薄膜传感器则是通过沉积在介质衬底(基板)上的,相应敏感材料的薄膜形成的。使用混合工艺时,同样可将部分电路制造在此基板上。 厚膜传感器是利用相应材料的浆料,涂覆在陶瓷基片上制成的,基片通常是Al2O3制成的,然后进行热处理,使厚膜成形。 陶瓷传感器采用标准的陶瓷工艺或其某种变种工艺(溶胶-凝胶等)生产。 完成适当的预备性操作之后,已成形的元件在高温中进行烧结。厚膜和陶瓷传感器这二种工艺之间有许多共同特性,在某些方面,可以认为厚膜工艺是陶瓷工艺的一种变型。 每种工艺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由于研究、开发和生产所需的资本投入较低,以及传感器参数的高稳定性等原因,采用陶瓷和厚膜传感器比较合理5.气体传感器5.1气体传感器定义气体传感器,是指利用各种化学、物理效应将气体成分、浓度按一定规律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气体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气体传感器应运而生。综合气体传感器的应用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用途:5.2 有毒和可燃性气体检测    有毒和可燃性气体检测是气敏传感器最大的市场。主要应用于石油、采矿、半导体工业等工矿企业以及家庭中环境检测和控制。在石油、石化、采矿工业中,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甲烷和可燃的碳氢化合物是主要检测气体。在半导体工业中最主要是检测磷、砷和硅烷。家庭中主要是检测煤气和液化气的泄漏以及是否通风。5.3燃烧控制    汽车工业是气体传感器又一重要市场。采用氧传感器检测和控制发动机的空燃比,使燃烧过程最佳化。在大型工业锅炉燃烧过程中采用带有气体传感器的控制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出,节省能源。气体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检测汽车或烟囱中排出的废气量。这些废气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5.4 食品和饮料加工    在食品和饮料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硫传感器是极有用的器件。二氧化硫常用于许多食品和饮料的保存和检测,使之含有保持特定的味道和香味所需最小的二氧化硫浓度。另外,气体传感器还被用来检测葡萄酒、啤酒、高梁酒的发酵程度以保证产品均匀性和降低成本。5.5 医疗诊断    可用气体传感器进行病人状况诊断测试,如口臭检测,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浓度检测等。表1例举了气体传感器的主要检测气体和应用场合。6.金属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阵列6.1 GGS 3 000 系列气体传感器由于室内气体污染物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决定了不可能使用单一气体传感器实现全面的空气品质监测。本研究采用的气体传感器阵列是GGS 3 000系列气体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均属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采用SnO2 薄膜作为敏感材料,敏感材料的电阻在一定的工作温度下随被测环境中吸收气体分子的变化而变化,通常还原性气体使电阻减小,而氧化性气体使电阻增大,测量电阻变化的输出信号,可得到与气体特性对应的关系。研究实验中采用了GGS1000/ 2000/ 3000 ,其功如表2所示表2 GGS 3 000 系列产品功能 它是集成了三种GGS 3 000 系列传感器和两个加热器的气体传感器阵列,图2 (a) 和图2 (b) 为该传感器阵列结构图。每一个传感器阵列的输出信号是一个三维向量。该结构用于气体测量分析,不但节约了用于测量的传感器个数,降低了测量成本,而且多维向量输出便于后面的数据处理。由于SnO2 薄膜的工作特性和温度有关,所以需要对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进行控制。传感器结构化的铂镀层一方面作为加热器使用,另一方面作为温度传感器使用,利用外部电路选择和控制工作温度,同时可以补偿外部温度变化,改变传感器灵敏度。图2 传感器阵列结构图 1.敏感层 2.隔离层 3.铂加热片 4.陶瓷基底 5.传感器1 6.传感器2 7.传感器3 8.加热器1 9.加热器2 10.陶瓷基底 11.隔离层气体传感器工作时,两片Pt500 用作加热器,并需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进行一定时间的预热,待传感器敏感电阻工作在一定温度下时,再进行测量。根据Pt500 的温度和电阻关系,即可得到Pt500 的工作温度。Pt500 电阻- 温度关系为其中Rh 为加热器的工作电阻,; R0 为加热器在常温25 下的电阻,; t h 为加热器的工作温度,; t0 为常温25 ; = 3. 85 ×10- 3/ 。6. 2 气体传感器阵列数学建模假设传感器阵列由n ( n 3) 个气体传感器组成,被测气体有m 种, 浓度分别为x 1 , x 2 , x m , 传感器工作温度为x , 被测环境湿度为H , 则该气体传感器阵列的输出模型为式中Ri 为阵列中第i 个传感器的输出电阻; Roi为偏移量,即传感器在温度趋近于零时的纯净空气中的输出电阻; Kci 是温度补偿系数;0 为传感器标准工作温度; Kij 是第i 个传感器对第j 种污染物的敏感系数; Khi 是湿度补偿系数。从式(2) 可以看出, 当传感器阵列工作温度、被测气体环境湿度恒定时,传感器的输出将取决于被测环境中气体的成分、浓度和传感器对这些气体的敏感系数。6. 3 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基于将传感器阵列中的每一个传感器的输出根据其敏感性最强的污染物的重要性进行加权, 得到一个具有纵向可比性, 即与同样的传感器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场合得到的指数的可比性的原理, 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气体传感器阵列的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这一指数可以通过标定得到其成分与含量的物理浓度意义。其算法为式中Ri 与R0 i 表示意义与式(2) 中相同; Rai 为所有敏感污染物浓度达到有害浓度阈值(由室内空气品质标准决定) 时每个传感器的阻值; Wi 为传感器阵列中每个传感器的权重。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对室内空气品质的描述准确度取决于传感器阵列的维数、传感器阵列所敏感的污染物种类、传感器的输出线性度及阵列中传感器的交叉敏感性等。6.4实验结果图3 (a) 为运用该室内空气品质监控系统测得的实验室内空气品质在一天内的变化情况。图3 室内空气综合指数与室外空气主要污染物在一天内的变化曲线该图测于前几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西门子自动化技术基金教研室, 起始时间为上午8 时,结束时间为次日上午8 时。被测房间为实验室,有工作人员在上午8 时到22 时进行正常的工作。图3 (a) 中,时间坐标的为上午8 时,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的前半段, 即从8 时到约22 时左右的时间段内,室内污染物体积分数较高, 且波动较大,而曲线的后半段,22 时到次日8 时,室内污染物体积分数降低, 且曲线平坦, 波动很小。图3 (b) 5 是在美国洛杉矶测得的一天之内室外空气中NO ,NO2 ,O3 和CO 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图中曲线经过了平滑的处理。从图中可以看出,空气中污染物的第一个高峰的成分是CO 和NO ,发生在早晨的交通高峰期,因为CO 和NO 直接来自汽车尾气的排放。随后到来的NO2 和O3 的高峰来自日出后的光化学反应。下午的交通高峰期污染物浓度的增加相对于早晨而言不明显, 这是因为下午的风速及空气对流要远远大于早晨,使污染物不易集聚,直接造成了污染物体积分数的下降。图3 (a) 测的是甲醛(HCHO) 、苯(C6H6) 、氨气(NH3) 和一氧化碳(CO) 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体积分数,不同于图3 (b) 测的NO ,NO2 ,O3 和CO等室外空气污染物,但是在门和窗户都打开的情况下,室外空气品质极大地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结合图3 (b) 分析图3 (a) 知, 早晨的室外污染物体积分数最高, 打开门窗后, 由于受到室外空气污染物(主要是CO)的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综合指数迅速升高。因为工作人员在室内的活动以及开窗造成的气流对室内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在8 时 22 时这一有人活动的室内空气较不稳定,波动较大。随着工作人员的离开和窗子的关闭,室内空气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过程,并且由于室外空气情况的改善而呈缓慢的改善趋势。但由于未开门窗,室内外的空气流动不佳,这一过程进行的较为缓慢,而且相对室外空气的变化要滞后一段时间。7.红外传感器的CO2气体检测7.1 检测电路的工作原理7.1.1 红外吸收型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1    红外吸收型CO2气体传感器是基于气体的吸收光谱随物质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原理制成的。不同气体分子化学结构不同,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程度就不同,因此,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依次照射到样品物质时,某些波长的辐射能被样品物质选择吸收而变弱,产生红外吸收光谱,故当知道某种物质的红外吸收光谱时,便能从中获得该物质在红外区的吸收峰。同一种物质不同浓度时,在同一吸收峰位置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吸收强度与浓度成正比关系。因此通过检测气体对光的波长和强度的影响,便可以确定气体的浓度。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输出光强度 、输入光强度 和气体浓度 之间的关系为:    式中 为摩尔分子吸收系数;C 为待测气体浓度;L 为光和气体的作用长度(传感长度)。对上式进行变换得:    通过检测相关数据就可以得知气体的浓度 图4 二氧化碳传感器探头结构 1.光源 2.气室 3.干涉滤波镜 4.探测器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探头结构如图4所示。是由红外光源、测量气室、可调干涉滤光镜、光探测器、光调制电路、放大系统等组成。红外光源采用镍铬丝,其通电加热后可发出310m的红外线,其中包含了4.26m处CO2气体的强吸收峰。在气室中,二氧化碳吸收光源发出特定波长的光,经探测器检测则可显示出二氧化碳对红外线的吸收情况。干涉滤光镜是可调的,调节他可改变其通过的光波波段,从而改变探测器探测到信号的强弱。红外探测器为薄膜电容,吸收了红外能量后,气体温度升高,导致室内压力增大,电容两极间的距离就要改变,电容值随之改变。CO2气体的浓度愈大,电容值改变也就愈大。7.2 检测电路的设计原理图5 检测电路原理框图 1.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 2.数字滤波 3.放大电路 4.单片机系统 5.稳定电路 6.温度补偿 7.输出检测电路设计的原理框图如图5所示。    检测电路由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数字滤波电路、放大电路、稳流电路、单片机系统、温度补偿等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的电信号分别经过滤波、放大处理,输入到单片机系统,并经温度和气压补偿等处理后,由单片机系统输出送显示装置显示其测量值。7.3 检测电路的设计图6 二氧化碳检测电路图    按照上述设计原理,设计的二氧化碳检测电路如图6所示。工作原理是首先由红外传感器将探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并转换成电信号,滤波电路提取电信号并输出到放大电路,经过单片机系统处理后输出,再由74AC138送入显示电路,以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    电路中由R1、R2、R3、R4、C1、C2和运放组成滤波电路2,在电路中既引入了负反馈,又引入了正反馈。当信号频率趋于零时,由于C1的电抗趋于无穷大,因而正反馈很弱;当信号频率趋于无穷大时,C2的电抗趋于零。这样就保证了当信号频率在趋于零和无穷大之间的任何一个值,滤波电路都可以正常提取相应的电信号。    滤波电路之后的放大电路,其作用是将滤波电路输出的信号放大到一定的程度,以便驱动负载。R6和C4串联构成校正网络用来对电路进行相位补偿。    单片机系统主要由MC14433和8031构成,MC14433是一种双积分A/D转换芯片,与8031单片机如图方式连接。MC14433的转换结果Q-Q接8031的P1.0-P1.3,选通输出脉冲DS1-DS4接8031的P1.4-P1.7。转换结果标志EOC,一方面接至更新转换控制信号输入线DU,另一方面接至8031的中断输入线INT1,表明单片机既可采用中断方式读入A/D转换的结果,也可以采用查询方式。最后的结果送入74AC138并驱动数码管显示具体数值34。7.4 检测处理程序流程框图    检测处理程序流程框图如图4所示。采用MCS系列汇编语言5编程,由于有硬件设计的保证,使得整个系统既可以工作在循环查询的方式,也可工作在中断管理的方式。    该设计已成功运用于延安市农科所花卉示范园,运行效果良好。实践证明本检测电路操作简单,数值显示,体积小便于携带,非常直观,连续快速检测,可随时检测室内、外各种场合二氧化碳气体的含量。图4  检测处理程序流程图8. 空气的净化8.1 自然通风控制方法自然通风能稀释和排除室内空气污染物,用自然通风方式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有效的方法和主要的途径之一,利用自然通风控制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室内空气品质。8.2 化学控制方法化学控制方法主要是向空气中或含污染物材料喷洒某种化合物,它能与某种有害气体产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消除该有害物的目的。使用该方法要注意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一种消除剂也只能与其中一种或几种有害气体发生作用;二是喷洒后能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当时间一长,污染物又会释放到空气中来;三是消除剂本身是否会成为新的污染源;四是消除剂与有害气体反应以后的生成物是否又会引起新的二次污染。因此,对该方法的使用还应谨慎。8.3 生物控制方法生物控制方法利用室内绿色植物来净化室内空气,如吊兰、芦荟能吸收一氧化碳和甲醛;常青藤、龙舌兰能吸收苯。利用植物对来净化室内空气既简单实用,又能美化环境,值得研究。8.4 空气净化用特殊功能的空气过滤材料制成的空气净化器具有消除有害气体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功能性空气过滤材料有活性碳过滤材料和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活性碳过滤材料是利用微空活性碳的吸附作用,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异味。活性碳过滤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其使用寿命有限,再生不经济或无法再生。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不但能有效地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CO2和H2O,还能降解一些无机污染物,还有抗菌抗病毒的特性,它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消除有害气体的材料。参考文献: 1 周继明. 江世明.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3 2 孙建明. 杨青梅. 传感器技术.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0 3 王昌明. 传感与测试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北京2005.6 4 梁渊.郭明琼.传感器应用电路集萃.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4 5 沙占友 集成化智能传感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弃检测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9致谢首先,感谢西安石油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老师们的辛勤劳动,是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一丝不苟的治学作风,鼓励引导着我们顺利完成学业。我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陈杨老师,经过自己不断的搜索努力以及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下,圆满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在这段时间里,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热忱的工作作风令我十分钦佩,她的指导使我受益非浅。在此我要十分感谢其他给我们指导和讲解的领导老师,并对多年来教导关心我的老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和敬意。

    注意事项

    本文(烟气净化与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