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卫生标准.doc

    • 资源ID:17665951       资源大小:155.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卫生标准.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卫生标准.精品文档.第二章 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卫生标准2.1饮用水水质供水水质的优劣,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对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问题依然存在,饮用水源水中杂质成分越来越复杂。我国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把提高供水水质作为了“二提高,三降低”目标的首项任务。2.2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2.2.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颁布现行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8月16日颁布,1986年10月1日实施,共35项指标。2000年6月卫生部又颁布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于2001年9月1日起实施。该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水质卫生要求。2.2.2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的分类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指标分为四类;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2.2.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基本内容及卫生学意义2.2.3.1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2.3.1.1色色有真色(溶解物质引起)和假色(悬浮物质引起)之分。由带色有机物、金属和工业废水造成。饮用水中色度不超过15度。2.2.3.1.2浑浊度 浑浊度也简称浊度。它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浊度由水中泥沙、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悬浮颗粒造成。浊度可反映水中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相对含量。在水处理过程中常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饮用水中浑浊度不超过3.0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0度。2.2.3.1.3臭和味标准规定饮用水不得有异臭或异味。2.2.3.1.4肉眼可见物饮用水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2.2.3.1.5PH值标准规定我国饮用水PH值为6.5-8.5。低PH值的水会腐蚀管道,PH值太高又会析出溶解盐并降低氯消毒的效果。2.2.3.1.6总硬度硬度主要是反映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同时还有铁、铅、锰、锶、锌等使肥皂沉淀的金属离子与钙、镁一起构成总硬度。硬度高易形成水垢。饮用水中总硬度不超过450mg/L(以CaCO3计)。2.2.3.1.7铁铁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但过量的铁会产生颜色、沉淀或异味。饮用水中铁含量不超过0.3mg/L。2.2.3.1.8锰锰是主要的产色物质,在水处理中难除去,对制水危害较大。锰的氧化物是造成“黑水”现象的直接原因,饮用水中锰含量不超过0.1mg/L。2.2.3.1.9铜铜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过量的铜对人体有害。饮水中铜含量不超过1.0mg/L。2.2.3.1.10 锌锌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过量锌可引起中毒。饮用水中锌含量不超过1.0mg/L。2.2.3.1.11挥发酚类(以苯酚计)酚类化合物可产生恶臭。与氯发生取代反应时生成氯酚,气味更甚。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含量不超过0.002mg/L。2.2.3.1.12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毒害不大,主要是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不超过0.3mg/L。2.2.3.1.13硫酸盐水中硫酸盐含量过高时,有不良气味,饮用会有轻泻反应。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不超过250mg/L。2.2.3.1.14氯化物氯化物含量升高会使水产生令人嫌恶的咸味。氯化物浓度突然升高,往往表示水体受到了污染。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不超过250mg/L。2.2.3.1.15 溶解性总固体这是一个评价矿化度的指标,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不超过1000mg/L。2.2.3.2 毒理学指标2.2.3.2.1氟化物 氟是人体必需元素,过少或过多摄入都对人体健康不利。饮用水中氟含量不超过1.0mg/L。2.2.3.2.2氰化物氰化物毒性很强。饮用水中氰化物含量不超过0.005mg/L(以CN计)。2.2.3.2.3砷砷的化合物毒性较大,特别是三价砷和有机砷。饮用水中砷含量不超过0.05mg/L。2.2.3.2.4硒水中硒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硒过量可引起中毒。饮用水中硒含量不超过0.01mg/L。2.2.3.2.5汞汞是剧毒物,易引起中毒。饮用水中汞含量不超过0.001mg/L。2.2.3.2.6镉镉可造成慢性中毒,饮用水中镉含量不超过0.01mg/L。2.2.3.2.7铬(六价)铬(Cr6+)可造成慢性中毒。饮用水中六价铬含量不超过0.05mg/L。2.2.3.2.8铅铅可引成慢性中毒。饮用水中铅含量不超过0.05mg/L。2.2.3.2.9银银可在人体组织中引起银质沉淀。饮用水中银含量不超过0.05mg/L。2.2.3.2.10硝酸盐(以N计)过高的硝酸盐对人体健康也有影响。水中不同形式的氮可反映水体受污染自净过程进行的程度。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以N计)不超过20mg/L。2.2.3.2.11氯仿氯仿是氯消毒的产物,有潜在的致癌危险。饮用水中氯仿含量不超过60g/L。2.2.3.2.12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具有致癌性,有多种毒理效应。饮用水中四氯化碳含量不超过3g/L。2.2.3.2.13 苯并(a)芘苯并()芘是致癌物。饮用水中苯并()芘含量不超过0.01g/L。2.2.3.2.14 滴滴涕滴滴涕是有机氯农药,难降解。饮用水中滴滴涕含量不超过1g/L。2.2.3.2.15六六六六六六也是有机氯农药,难降解。饮用水中六六六含量不超过5g/L。2.2.3.3细菌学指标2.2.3.3.1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是评价水质清洁程度和考核水处理净化效果的重要指标。饮用水中细菌总数每1mL不超过100个。2.2.3.3.2总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可反映水体是否被粪便污染及污染程度。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每升不超过3个。2.2.3.3.3游离性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余氯分为游离性余氯和化合余氯。对游离性余氯的要求是:在接触30分钟后不低于0.3mg/L。集中式给水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mg/L。2.2.3.4放射性指标人体受放射性射线照射过多可诱发多种疾病。2.2.3.4.1总放射性总放射性不大于0.1Bq/L。2.2.3.4.2总放射性总放射性不大于1.0Bq/L。2.2.4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中“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所规定了34个常规检验项目和62个非常规检验项目。常规检验项目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比较,减少了银、六六六、滴滴涕、苯并()芘四项,增加了铝(限值为0.2mg/L)、耗氧量(限值为3mg/L,特殊情况不大于5mg/L)和粪大肠菌群(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三项。铝是考虑在水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剂大多为铝盐,残留的铝可引起老年痴呆;耗氧量是评介水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粪大肠菌群是评价水体受粪便污染程度的指标。对浑浊度、镉、铅、四氯化碳、总大肠杆菌群五个指标的要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非常规检验项目主要考虑了工业污染、农残、消毒副产物等影响。第三章 给水净化方法3.1给水净化的工艺流程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处理工艺流程通常包括混合、反应、沉淀或澄清、过滤及消毒。以下是几种较典型的给水处理工艺流程。3.1.1地表水二次净化工艺流程二次净化:混凝沉淀(或澄清)及过滤为水厂中主体构筑物,两者具备,常称二次净化。混凝剂消毒剂源水混合反应沉淀池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用户澄清池3.1.2地表水一次净化的工艺流源水浊度较低(一般150mg/L)以下,不受工业废水污染且水质变化不大,省略混凝沉消毒剂用户二级泵站清水池接触滤池混合源水混凝剂淀(或澄清)构筑物,源水采用双层滤料滤池直接过滤,常称一次净化。澄清池消毒剂用户二级泵站清水池滤池反应沉淀池混合预沉池或沉砂池混凝剂源水3.1.3 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流程源水浊度高、含砂量大,为达到预期的混凝沉淀效果,减少混凝剂用量,应增设预沉池或沉砂池。3.2混凝向源水中投加药剂使水中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并借助水力作用使之碰撞,聚集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称为混凝。包括混合、反应两个阶段。混凝过程的完善程度,对沉淀、过滤以至消毒的效果影响很大。3.2.1胶体的稳定性胶体保持稳定的原因是由于胶粒的布朗运动,胶粒间的静电斥力(主要因素)和胶粒表面的水化作用。3.2.2混凝的基本原理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作用;吸附架桥作用;沉淀物的卷扫作用。3.2.3混凝剂与助凝剂混凝剂:给水处理中,为去除悬浮物和胶体杂质而投加的主要药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三氯化铁等。助凝剂:当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需投加某些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如:石灰、CaO、氯、聚丙烯酰胺等。3.2.4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3.2.4.1水力条件的影响混合阶段要求的水力条件:水流产生激烈湍流,使混合在10-30秒至多不超过2分钟之内迅速完成。反应絮凝阶段要求的水力条件:水流速度持续降低,絮凝时间约15-30分钟。3.2.4.2 水温的影响水温影响混凝剂的水溶速度,影响矾花的质量。3.2.4.3 PH的影响水的PH值对混凝影响的程度,视混凝剂品种不同而异。3.2.4.4 水中杂质成分、性质和浓度的影响。3.2.5 混凝设备3.2.5.1 混合设备:常用水泵混合、管道混合、管式静态混合器。3.2.5.2 絮凝设备:常用隔板絮凝池、折板絮凝池、穿孔旋流絮凝池、机械絮凝池、栅条(网格)絮凝池。3.3混凝剂的筛选3.3.1 混凝剂选用的基本原则:效果良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货源充足,价格低廉。3.3.2 混凝剂的筛选:一般以浊度的去除率为评价指标,混凝剂投加率(需矾量)最低的为首选药剂。3.3.3 需矾量试验烧杯搅拌试验(混凝试验)是确定需矾量最基本的方法。其它还有电位法、胶体滴定法、粒子计数法。烧杯搅拌试验是一种模拟混合、反应、沉淀三个工艺的实验手段。能够提供净化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判断净化系统所处的工作状态;评价净化构筑物的功能;评价混凝剂、助凝剂和其它化学药剂的水处理效果,指导净化药剂的经济合理加注量。3.4沉淀、澄清和过滤3.4.1沉淀悬浮的固体颗粒依靠本身的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过程称为沉淀。3.4.1.1 自然沉淀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呈离散状态,其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密度均不改变。3.4.1.2混凝沉淀原水加入混凝剂后,经过混合、反应,水中胶体杂质凝聚成较大的矾花,在沉淀过程中,悬浮的矾花由于彼此碰撞,发生接触凝聚,使其粒径和密度增加,形状也发生相应的变化。3.4.1.3沉淀池沉淀池地使颗粒依靠自身重力从流动的水流中分离出来的构筑物。功能之一是将水澄清,功能之二是将沉淀的杂质矾花排除。沉淀池有竖流式、辐射式、平流式、斜管(板)、气浮池五种类型。平流式沉淀池是较早普遍应用的一种沉淀池池型;斜管(板)沉淀池是七十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沉淀设备;气浮池主要用于处理浊度低、色度高、藻类多以及受有机物污染而溶解氧少、耗氧量高的原水;竖流式沉淀池效果较差、造价高,目前已不选用;辐射式沉淀池多用作高浊度原水的预沉。沉淀池出水浊度不应大于10度,高浊度原水低温低浊时,也不宜超过15度。3.4.2过滤让待过滤的水流经具有一定孔隙的粒状材料组成的滤床,去除水中悬浮颗粒的过程称为过滤。完成过滤工艺的处理构筑物称为滤池。过滤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为消毒工艺创造良好的条件。生活饮用水净化工艺中,过滤是一个极为重要,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净化工艺工序。3.4.3.1过滤基本原理:机械筛滤作用、沉淀作用和接触絮凝作用。其中接触絮凝作用是主要的。3.4.3.2滤池类型:普通快滤池、双阀滤池、虹吸滤池、无阀滤池、移动罩冲洗滤池及V型滤池。3.4.4 消毒3.4.4.1消毒的目的和方法:消毒的目的主要是杀灭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病原菌、病菌、及其它致病微生物。方法分为物理和化学方法两大类。物理方法有加热法、紫外线法、超声波法。化学方法有加氯法、臭氧法等。目前水厂普遍采用加氯法。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mL,总大肠菌群不超过3个/L。3.4.4.2氯的消毒原理氯气进入水中后,首先迅速水解产生次氯酸:Cl2 + H2O HOCl + HCl HOCl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通过细胞壁穿透到细菌内部,氧化破坏细菌的酶系统使细菌死亡。HOCI是消毒的主要因素。3.4.4.3加氯量消毒时水中加氯量,可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和余氯。需氯量:用于杀死细菌、氧化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等所消耗的部分。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饮用水水质与卫生标准.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