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doc

    • 资源ID:17671450       资源大小:454.50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精品文档.CJJ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113-200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Liner System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2007-01-17发布 200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for Liner System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CJJ113-2007J 658-2007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7年6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 告第549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13-2007,自2007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4、3.1.5、3.1.9、3.4.1(1、3、4、5)、3.5.2(1、2、3)、3.6.1、5.3.8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1月17日前 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 则;2 术 语;3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4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5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6 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及维护。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南里2号院;邮政编码:100029)本规范参加单位:深圳市胜义环保有限公司北京高能垫衬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博克建筑化学材料有限公司广州市胜义防渗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徐文龙 王敬民 周晓晖 刘晶昊 刘仲元 甄胜利 颜廷山 刘继武 刘泽军 杨 辉 翟力新 樋口壯太郎刘 涛 王 凯 吴学龙 童 琳目 次1总 则12术 语23防渗系统工程设计33.1一般规定33.2防渗系统33.3基础层63.4防渗层63.5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83.6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93.7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联接104防渗系统工程材料134.1一般规定134.2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134.3土工布134.4膨润土防水毯(GCL)144.5土工复合排水网145防渗系统工程施工165.1一般规定165.2土壤层165.3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165.4土工布175.5膨润土防水毯(GCL)175.6土工复合排水网186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及维护196.1防渗系统工程验收196.2防渗系统工程维护21附录A HDPE膜铺设施工记录23附录B HDPE膜试样焊接记录24附录C 气压、真空和破坏性检测及电火花测试方法27附录D HDPE膜施工工序质量检查评定29本规范用词说明30条文说明311 总 则1.0.1 为保证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以下简称“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的建设水平、可靠性和安全性,防止垃圾渗沥液渗漏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1.0.3 防渗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防渗系统liner system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组成的体系。2.0.2 防渗结构liner structure在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上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空间层次结构。2.0.3 基础层 liner foundation防渗材料的基础,分为场底基础层和四周边坡基础层。2.0.4 防渗层 infiltration proof layer在防渗系统中,为构筑渗沥液防渗屏障所选用的各种材料的组合。2.0.5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removal system在防渗系统上部,用于收集和导排渗沥液的设施。2.0.6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 groundwater collection and removal system在防渗系统基础层下方,用于收集和导排地下水的设施。2.0.7 渗漏检测层leakage detection liner 用于检测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可靠性的材料层。2.0.8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 liner system engineering material用于防渗系统工程的各种土工合成材料的总称,包括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膨润土防水毯(GCL)、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等。3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防渗系统工程应在垃圾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和封场后的稳定期限内有效地发挥其功能。3.1.2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应符合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要求。3.1.3 垃圾填埋场基础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基础层失稳。3.1.4 垃圾填埋场的场底和四周边坡必须满足整体及局部稳定性的要求。3.1.5 垃圾填埋场场底必须设置纵、横向坡度,保证渗沥液顺利导排,降低防渗层上的渗沥液水头。3.1.6 防渗系统工程设计中场底的纵、横坡度不宜小于。3.1.7 防渗系统工程应依据垃圾填埋场分区进行设计。 3.1.8 防渗系统工程应整体设计,可分期实施。3.1.9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处理设施必须进行防渗处理。3.2 防渗系统3.2.1 防渗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用可靠的防渗材料及相应的保护层;2 设置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3 垃圾填埋场工程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情况,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以防止地下水对防渗系统造成危害和破坏;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应具有长期的导排性能。3.2.2 防渗结构的类型应分为单层防渗结构和双层防渗结构。1 单层防渗结构的层次从上至下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单层防渗结构的设计应从图3.2.2-1、图3.2.2-2、图3.2.2-3和图3.2.2-4型式中选择。图3.2.2-1 HDPE膜压实土壤复合防渗结构示意图图3.2.2-2 HDPE膜GCL复合防渗结构示意图图3.2.2-3压实土壤单层防渗结构示意图图3.2.2-4 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示意图2 双层防渗结构的层次从上至下为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主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渗漏检测层、次防渗层(含防渗材料及保护材料)、基础层、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双层防渗结构应按图3.2.2-2型式设计。图3.2.2-2 双层防渗结构示意图3.3 基础层3.3.1 基础层应平整、压实、无裂缝、无松土,表面应无积水、石块、树根及尖锐杂物。3.3.2 防渗系统的场底基础层应根据渗沥液收集导排要求设计纵、横坡度,且向边坡基础层过渡平缓,压实度不得小于93。3.3.3 防渗系统的四周边坡基础层应结构稳定,压实度不得小于90。边坡坡度陡于1:2时,应做出边坡稳定性分析。3.4 防渗层3.4.1 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有效地阻止渗沥液透过,以保护地下水不受污染;2 具有相应的物理力学性能;3 具有相应的抗化学腐蚀能力;4 具有相应的抗老化能力;5 应覆盖垃圾填埋场场底和四周边坡,形成完整的、有效的防水屏障。3.4.2 单层防渗结构的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HDPE膜和压实土壤的复合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3)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9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2 HDPE膜和GCL的复合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3)GCL渗透系数不得大于5×10-11m/s,规格不得低于4800 g/m2;4)GCL下应采用一定厚度的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3 压实土壤单层的防渗结构:1)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9m/s;2)压实土壤厚度不得小于2m。4 HDPE膜单层防渗结构:1)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2)HDPE膜的厚度不应小于1.5mm;3)HDPE膜下应采用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得小于750mm。3.4.3 双层防渗结构的防渗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均应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材料,HDPE膜厚度不应小于1.5mm。2 主防渗层HDPE膜上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规格不得小于600g/m2;HDPE膜下宜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3 次防渗层HDPE膜上宜采用非织造土工布作为保护层,HDPE膜下应采用压实土壤作为保护层,压实土壤渗透系数不得大于1×10-7m/s,厚度不宜小于750mm。4 主防渗层和次防渗层之间的排水层宜采用复合土工排水网。3.5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3.5.1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应包括导流层、盲沟和渗沥液排出系统。3.5.2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导排汇集于垃圾填埋场场底和边坡防渗层以上的垃圾渗沥液;2 具有防淤堵能力;3 不对防渗层造成破坏;4 保证收集导排系统的可靠性。3.5.3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中的所有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垃圾、覆盖材料等荷载及操作设备的压力。3.5.4 导流层应选用卵石或碎石等材料,材料的碳酸钙含量不应大于10,铺设厚度不应小于300mm,渗透系数不应小于1×103m/s;在四周边坡上宜采用土工复合排水网等土工合成材料作为排水材料。3.5.5 盲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盲沟内的排水材料宜选用卵石或碎石等材料;2 盲沟内宜铺设排水管材,宜采用HDPE穿孔管;3 盲沟应由土工布包裹,其规格不得小于150g/m2。3.5.6 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的上部宜铺设反滤材料,防止淤堵。3.5.7 渗沥液排出系统宜采用重力流排出;不能利用重力流排出时,应设置泵井。渗沥液排出管需要穿过土工膜时,应保证衔接处密封。3.5.8 泵井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泵井应具有防渗能力和防腐能力;2 应保证合理的井容积;3 应合理配置排水泵;4 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3.5.9 在双层防渗结构中,应能够通过渗漏检测层及时检测到主防渗层的渗漏。渗沥液收集导排系统设计应符合本规范3.5.1-3.5.8的要求。3.6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3.6.1 当地下水水位较高并对场底基础层的稳定性产生危害时,或者垃圾填埋场周边地表水下渗对四周边坡基础层产生危害时,必须设置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3.6.2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能及时有效的收集导排地下水和下渗地表水;2 具有防淤堵能力;3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顶部距防渗系统基础层底部不得小于1000mm;4 保证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的长期可靠性。3.6.3 地下水收集导排系统宜选用以下几种形式:1 地下盲沟:应确定合理的盲沟尺寸、间距和埋深。2 碎石导流层:碎石层上、下宜铺设反滤层,以防止淤堵;碎石层厚度不应小于300mm。3 土工复合排水网导流层:应根据地下水的渗流量,选择相应的土工复合排水网。用于地下水导排的土工复合排水网应具有相当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3.7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联接3.7.1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联接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合理布局每片材料的位置,力求接缝最少;2 合理选择铺设方向,减少接缝受力;3 接缝应避开弯角;4 在坡度大于10%的坡面上和坡脚向场底方向1.5m范围内不得有水平接缝;5 材料与周边自然环境联接应设置锚固沟。3.7.2 各种防渗系统工程材料的搭接方式和搭接宽度应符合表3.7.2 的要求:表3.7.2 土工合成材料搭接方式和搭接要求材 料搭接方式搭接宽度(mm)织造土工布缝合连接75±15非织造土工布缝合连接75±15热粘连接200±25HDPE土工膜热熔焊接100±20挤出焊接75±20GCL自然搭接250±50土工复合排水网土工网要求捆扎;下层土工布要求搭接;上层土工布要求缝合。75±153.7.3 垃圾填埋场锚固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符合实际地形状况;2 垃圾填埋场四周边坡的坡高与坡长不宜超过表3.7.3的限制要求。表3.7.3 垃圾填埋场边坡坡高与坡长限制值边坡坡度> 1:21:21:31:31:41:41:5< 1:5限制坡高(m)1015151512限制坡长(m)22.5405055603.7.4 锚固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 锚固沟距离边坡边缘不宜小于800mm;2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转折处不得存在直角的刚性结构,均应做成弧形结构;图3.7.4-1:边坡锚固平台典型结构图b1800mm b2800mm b31000mm b4250mmB3000mm H800mm h1H/3图3.7.4-2:终场锚固沟典型结构图b1800mm b2800mm B2000mm H800mm h1H/33 锚固沟断面应根据锚固形式,结合实际情况加以计算,并不宜小于800mm×800mm。典型锚固沟结构型式见图3.7.4-1和图3.7.4-2。4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4.1 一般规定4.1.1 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中应使用的土工合成材料: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土工布、GCL、土工复合排水网等。4.2 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4.2.1 用于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的土工膜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填埋场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CJ/T 234的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厚度不应小于1.5mm;2 膜的幅宽不宜小于6.5m。4.2.2 HDPE膜的外观要求应符合表4.2.2的规定:表4.2.2 HDPE膜外观要求项 目要 求切口平直,无明显锯齿现象穿孔修复点不允许机械(加工)划痕无或不明显僵块每平方米限于10个以内。直径2.0mm,截面上不允许有贯穿膜厚度的僵块气泡和杂质不允许裂纹、分层、接头和断头不允许糙面膜外观均匀,不应有结块、缺损等现象4.3 土工布4.3.1 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中使用的土工布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结合防渗系统工程的特点,并应适应垃圾填埋场的使用环境;2 土工布用作HDPE膜保护材料时,应采用非织造土工布,规格不应小于600g/m2;3 土工布用于盲沟和渗沥液收集导排层的反滤材料时,规格不宜小于150g/m2;4 土工布应具有良好耐久性能。4.3.2 土工布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4.4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4.4.1 垃圾填埋防渗系统工程中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中的GCL应表面平整,厚度均匀,无破洞、破边现象。针刺类产品针刺均匀密实,应无残留断针;2 单位面积总质量不应小于4800g/m2,其中单位面积膨润土质量不应小于4500 g/m2;3 膨润土体积膨胀度不应小于24mL/2g;4 抗拉强度不应小于800N/10cm;5 抗剥强度不应小于65N/10cm;6 渗透系数应小于5×10-11m/s;7 抗静水压力0.6MPa/1h,无渗漏。4.5 土工复合排水网4.5.1 用于防渗系统工程的土工复合排水网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土工复合排水网中土工网和土工布应预先粘合,且粘合强度应大于0.17kN/m;2 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土工网宜使用HDPE材质,纵向抗拉强度应大于8kN/m,横向抗拉强度应大于3kN/m;3 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土工布应符合本规范第4.3节的要求;4 土工复合排水网的导水率选取应考虑蠕变折减因素、土工布嵌入折减因素、生物淤堵折减因素、化学淤堵折减因素和化学沉淀折减因素。4.5.2 土工复合排水网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5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5.1 一般规定5.1.1 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应包括土壤层施工和各种防渗系统工程材料的施工。5.1.2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5.2 土壤层5.2.1 土壤层应采用粘土。当粘土资源缺乏时,可使用其它类型的土,并应保证渗透系数不大于1×109m/s的要求。5.2.2 在土壤层施工之前,应对每种不同的土壤在实验室测定其最优含水率、压实度和渗透系数之间的关系。5.2.3 土壤层施工应分层压实,每层压实土层的厚度宜为150250mm,各层之间应紧密结合。5.2.4 土壤层施工时,各层压实土壤应每500m2取35个样品进行压实度测试。5.3 高密度聚乙稀(HDPE)膜5.3.1 HDPE膜材料在进填埋场交接前,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检查。5.3.2 在安装前,HDPE膜材料应正确地贮存,并应标明其在总平面图中的安装位置。5.3.3 HDPE膜的铺设量不应超过一个工作日能完成的焊接量。5.3.4 在安装HDPE膜之前,应检查其膜下保护层,每平方米的平整度误差不宜超过20mm。5.3.5 HDPE膜铺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铺设应一次展开到位,不宜展开后再拖动;2 应为材料热胀冷缩导致的尺寸变化留出伸缩量;3 应对膜下保护层采取适当的防水、排水措施;4 应采取措施防止HDPE膜受风力影响而破坏。5.3.6 HDPE膜展开完成后,应及时焊接,HDPE膜的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规定。5.3.7 HDPE膜铺设展开过程应按照附录A表A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焊接施工应按附录B表B.0.1、表B.0.2和表B.0.3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5.3.8 HDPE膜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搭接宽度和焊缝质量控制。监理必须全程监督膜的焊接和检验。5.3.9 施工中应注意保护HDPE膜不受破坏,车辆不得直接在HDPE膜上碾压。5.4 土工布5.4.1 土工布应铺设平整,不得有石块、土块、水和过多的灰尘进入土工布。5.4.2 土工布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规定。5.4.3 土工布的缝合应使用抗紫外和化学腐蚀的聚合物线,并应采用双线缝合。非织造土工布采用热粘连接时,应使搭接宽度范围内的重叠部分全部粘接。5.4.4 边坡上的土工布施工时,应预先将土工布锚固在锚固沟内,再沿斜坡向下铺放,土工布不得折叠。5.4.5 土工布在边坡上的铺设方向应与坡面一致,在坡面上宜整卷铺设,不宜有水平接缝。5.4.6 土工布上如果有裂缝和孔洞,应使用相同规格材料进行修补,修补范围应大于破损处周边300mm。5.5 钠基膨润土防水毯(GCL)5.5.1 GCL贮存应防水、防潮、防曝晒。5.5.2 GCL不应在雨雪天气下施工。5.5.3 GCL的施工过程中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以品字形分布,不得出现十字搭接;2 边坡不应存在水平搭接;3 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要求,局部可用膨润土粉密封;4 应自然松弛与基础层贴实,不应折褶、悬空;5 应随时检查外观有无破损、孔洞等缺陷,发现缺陷时,应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修补范围宜大于破损范围200mm;6 在管道或构筑立柱等特殊部位施工时,应加强处理。5.5.4 GCL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任何人员不得穿钉鞋等在GCL上踩踏,车辆不得直接在GCL上碾压。5.6 土工复合排水网5.6.1 土工复合排水网的排水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5.6.2 边坡上的土工复合排水网不宜存在水平接缝。5.6.3 在管道或构筑立柱等特殊部位施工时,应进行特殊处理,并保证排水畅通。5.6.4 土工复合排水网的施工中,土工布和排水网都应和同类材料联接。相邻的部位应使用塑料扣件或聚合物编织带连接,底层土工布应搭接,上层土工布应缝合联接,连接部分应重叠。沿材料卷的长度方向,最小联接间距不宜大于1.5m。5.6.5 排水网芯复合的土工布应全面覆盖网芯。5.6.6 土工复合排水网中的破损均应使用相同材料修补,修补范围应大于破损范围周边300mm。5.6.7 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已铺设好的HDPE膜。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复合土工排水材料上碾压。6 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及维护6.1 防渗系统工程验收6.1.1 防渗系统工程验收前应提交下列资料:1 设计文件、设计修改及变更文件和竣工图纸;2 制造商的材料质量合格证书、施工单位的第三方材料检验合格报告;3 监理单位的相关资料和记录;4 预制构件质量合格证书;5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文件;6 施工焊接自检记录。6.1.2 防渗系统工程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场底及边坡基础层;2 地下水收集导排设施;3 场底及边坡膜下保护层(土壤层或GCL);4 锚固沟槽及回填材料;5 场底及边坡HDPE膜层;6 场底及边坡膜上土工布保护层;7 渗沥液收集导排设施(导流层或复合土工排水网);8 其他。6.1.3 防渗系统工程质量验收应进行观感检验和抽样检验。6.1.4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质量验收观感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HDPE膜、GCL每卷卷材标识清楚,表面无折痕、损伤,厂家、产地、卷材性能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合格证、海运提单等资料齐全;2 土工布、土工复合排水网包装完好,表面无破损,产地、厂家、合格证、运输单等资料齐全。6.1.5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质量抽样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由供货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在现场抽样检查。2 应由建设单位送到国家认证的专业机构检测。3 防渗系统工程材料每10000m2为一批,不足10000m2按一批计。在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卷进行尺寸偏差和外观检查。4 在尺寸偏差和外观检查合格的样品中任取一卷,在距外层端部500mm处裁取5m2进行主要物理性能指标检验。当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要求,应加倍取样检测,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应认定整批材料不合格。6.1.6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质量观感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场底、边坡基础层、锚固平台及回填材料要平整、密实,无裂缝、无松土、无积水、无裸露泉眼,无明显凹凸不平、无石头砖块,无树根、杂草、淤泥、腐植土,场底、边坡及锚固平台之间过渡平缓。2 土工布无破损、无折皱、无跳针、无漏接现象,应铺设平顺,联接良好,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规定。3 HDPE膜铺设规划合理,边坡上的接缝须与坡面的坡向平行,场底横向接缝须距坡脚应大于1.5m。焊接、检测和修补记录标识应明显、清楚,焊缝表面应整齐、美观,不得有裂纹、气孔、漏焊和虚焊现象。HDPE膜无明显损伤、无褶皱、无隆起、无悬空现象。搭接良好,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规定。5 土工布、GCL、土工复合排水网等材料的搭接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规定。坡面上的接缝应与坡面的坡向平行。场底水平接缝距坡脚应大于1.5m。6 防渗系统工程整体无渗漏。6.1.7 防渗系统工程施工质量抽样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场底和边坡基础层按500m2取一个点检测密实度,合格率应为100%;锚固沟回填土按50m取一个点检测密实度,合格率应为100%;2 土工布按200m接缝取一个样检测搭接效果,合格率应为90%。3 HDPE膜焊接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热熔焊接每条焊缝应进行气压检测,合格率应为100%;2)对挤压焊接每条焊缝应进行真空检测,合格率应为100%;3)焊缝破坏性检测,按每1000m焊缝取一个1000mm×350mm样品做强度测试,合格率应为100%;4)气压、真空和破坏性检测及电火花测试方法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4 HDPE膜施工工序质量检测评定,应按附录D表D的要求填写有关记录。5 GCL铺设质量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1)GCL铺设完成后,应及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2)基础层应符合本规范第3.3节的要求;3)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范表3.7.2的要求;4)GCL及其搭接部位应与基础层贴实且无褶皱和悬空;5)GCL不得遇水而发生前期水化;6)修补的破损部位应符合本规范5.5.3条第5款的要求。6.1.8 防渗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应与施工同步进行,质检合格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6.1.9 防渗工程施工完成后,在填埋垃圾之前,应对防渗系统进行全面的渗漏检测,并确认合格。6.2 防渗系统工程维护6.2.1 使用单位应及时制订防渗系统工程安全保障措施及管理办法。6.2.2 防渗系统工程的正常维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渗系统工程区域内不允许未经使用单位同意的人员进入;2 维护人员进入场区,应妥善携带和使用维护用具;3 正常情况下应每月不少于一次巡查尚未使用的防渗系统工程区域;如遇暴雨、台风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巡查。6.2.3 防渗系统工程维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防渗系统损坏时,应及时制订安全可靠的修复措施,并组织修复;2 HDPE膜、GCL、土工布、复合土工排水网等主要防渗系统工程材料损坏时,应及时修补;3 土壤层损坏时,应及时修复;4 渗沥液收集系统堵塞时,应及时疏通。6.2.4 分步施工边坡保护层时,应制订严格的施工组织计划。6.2.5 防渗系统工程维修所采用的焊机、检验设备等机具设备应妥善保管,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使用。附录A HDPE膜铺设施工记录表A HDPE膜铺设施工记录表工程名称: 第 页共 页铺设位置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卷材编号长度(m)宽度(m)面积(m2)备注本页小计累 计施工单位: 现场监理(签章):检测单位: 技术负责人(签章):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记 录(签章):附录B HDPE膜试样焊接记录表B.0.1 HDPE膜试样焊接记录表工程名称: 第 页共 页试焊接单位: 检测单位:检测结果试件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设备编号技工编号环境温度()焊接温度()预热温度()时间撕裂剪切断裂是否通过断裂是否通过现场监理(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记录(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附录B 表B.0.2 HDPE膜热熔焊接检测记录表工程名称: 第 页共 页焊缝编号日期年月日时间设备编号技工编号长度(m)环境温度()焊接温度()焊接速度(m/min)气压检测日期时间开始压强(KPa)结束压强(KPa)是否通过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现场监理(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记录(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附录B 表B.0.3 HDPE膜挤压焊接检测记录表项目名称: 第 页共 页焊缝编号日期时间设备编号技工编号长度(m)环境温度()预热温度()焊接温度()焊接速度(m/min)真空检测日期时间压强Kpa是否通过施工单位: 检测单位:现场监理(签章): 技术负责人(签章): 记录(签章): 填报日期: 年 月 日附录C 气压、真空和破坏性检测及电火花测试方法C.0.1 HDPE膜热熔焊接的气压检测:针对热熔焊接形成双轨焊缝,焊缝中间预留气腔的特点,应采用气压检测设备检测焊缝的强度和气密性。一条焊缝施工完毕后,将焊缝气腔两端封堵,用气压检测设备对焊缝气腔加压至250kPa,维持3-5min,气压不应低于240kPa,然后在焊缝的另一端开孔放气,气压表指针能够迅速归零方视为合格。C.0.2 HDPE膜挤压焊接的真空检测:挤压焊接所形成的单轨焊缝,应采用真空检测方法检测。用真空检测设备直接对焊缝待检部位施加负压,当真空罩内气压达到2535kPa时焊缝无任何泄漏方视为合格。C.0.3 HDPE膜挤压焊缝的电火花测试:等效于真空检测,适应地形复杂的地段,应预先在挤压焊缝中埋设一条0.30.5mm的细铜线,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防渗系统工程技术规范CJJ113-2007.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