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设计.精品文档.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地质普查设计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地质普查设计拟 编:吕绍玉审 核:刘明远总工程师:孟昌忠队 长:石 平提交单位(个人):吴平编制单位: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提交时间:2009年04月目 录第一章 前 言11.1 目的任务11.2 地理位置及交通1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2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3第二章 地质特征32.1 区域地质32.2 普查区地质特征6第三章 矿(化)体地质特征8第四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94.1 工作部署94.2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10第五章 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15第六章 组织管理及保证措施1761爱人员组成、设备及材料计划1762 生产进度与时间计划安排1763 保障措施17第七章 预期效果18附 图 目 录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地形地质及工程布置图 110000第一章 前 言1.1 目的任务 受业主委托,贵州省地矿局一一三地质大队拟在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一带开展铅锌矿普查工作。其主要目的任务是:通过110000地质填图和少量地表山地工程控制,大致查明范围内地层、构造特征;大致查明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大致查明成矿控制因素;大致查明对矿体起破坏作用的断裂构造的性质、产状和分布范围。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体)或矿层。大致查明矿石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矿石品位及其空间变化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石自然类型,矿石中有用组分、共生或伴生有益组分及其利用的可能性;初步评价矿石的工业利用价值。对矿石加工选冶的可行性做出概略评述。了解、收集区域和普查区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初步了解矿体顶、底板围岩和矿石稳定性。并估算(333)+(334)?资源量,提交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普查地质报告,为该区能否转入下步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1.2 地理位置及交通工作区位于普安县城北东约20km,隶属普安县罐子窑镇。地理坐标:东经104°5845-104°5925,北纬25°5330-25°5630,面积5.2922km2。申请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工作区有乡村公路通达,交通较方便(见图1)。表1 勘查范围拐点坐标拐点编号经 度纬 度1104°590025°56302104°591525°56303104°591525°55584104°592525°55585104°592525°54176104°592325°54177104°592325°54048104°592525°54049104°592525°533010104°594525°533011104°594525°554512104°590025°55451.3 自然地理及经济概况 本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气温最高35.7,最低零下-11,年均14-15,年平均无霜期250天,平均日照1600小时;雨量充沛,最大日降雨时可达135mm,年降雨量为1300-1700mm,多年平均1300mm,5-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76-85%,11月至次年4月为枯季;丰水期6-8月,枯水期12-4月。 区内隶属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区内最高处位于勘查区西部骡子大坡,海拔高程1830m,最低点位于西部白家凹一带,为1610m,相对高差为220m。地形切割较大,区内无较大地表不体。 当地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少量其它苗、彝族、布依族,农作物主要为玉米、洋芋、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经济文化为落后。 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工作区及附近的铅锌矿点,早为前人所发现,并进行过土法冶炼。后因冶炼技术水平低,金属回收率不高而停采。 1958-1966年贵州省地质局黔西南队在该项区进行了铅锌矿普查地质工作。 1969-1972年贵州省地质局108队在该区进行过120万盘县幅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调查,工作区为铅锌矿一级找矿远景区。 1977-1982年贵州地质局112队、105队在该区开展了包括本设置区在内的详查工作,1982年5月提交了贵州省普安兴中铁铅锌矿区小山坡矿段详细普查地质报告。第二章 地质特征2.1 区域地质2.1.1 地层 区域上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下第三第、第四系(见插图2),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各地层岩性特征详见表2。表2 区域地层简表地 层厚度(m)主要岩性第四系(Q)0-30粘土、砂砾下第三系(E)0-727砾岩、砂岩三叠系中统关岭组(T2g)452-875中厚层灰岩、白云岩,下部含泥质,底为绿豆岩下统永宁镇组(T1yn)536-875灰岩、白云岩、膏盐溶塌角砾岩及少量页岩飞仙关组(T1f)286-864岩屑砂岩、粉砂岩及泥岩,上部夹灰岩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180-600粘土岩、粉砂岩、砂岩夹灰岩、煤峨眉山玄武岩组(P3em)P3em2450-480拉斑玄武岩、玻基玄武岩夹火山碎屑岩、凝灰岩及粘土岩P3em1140-50火山碎屑角砾岩、凝灰岩及粘土岩,局部夹煤线中统茅口组(P2m)480-700生物灰岩、灰岩、白云岩,夹燧石团块或条带栖霞组(P2q)100-200生物灰岩、泥晶灰岩、燧石团块灰岩及砂屑灰岩梁山组(P2l)30-227粘土岩夹石英砂岩及灰岩石炭系上统马平组(C2m)60-230生物灰岩、夹砂砾屑灰岩黄龙组(C2h)60-260厚层块状生物灰岩、偶夹白云质灰岩下统摆佐组(C1b)550-850厚层灰岩、白去岩及生物灰岩大塘组(C1d)35-134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岩关组(C1y)0-112灰岩夹白云岩泥盆系上统代化组(D3d)80-197泥质条带灰岩桑郎组(D3s)70-136硅质碉下统火烘组(D2h)275-446泥质夹泥灰岩罐子窑组(D2g)0-785泥岩夹硅质岩2.1.2 构造 普查区在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普安旋扭构造变形区。 2.1.3 区域矿产 铅锌矿为区域的主要矿产,产于D2g、D2h、C1y、C1d、C2b、C2hn地层中,多为铅锌矿点及矿化点,地表铅锌矿(化)点多,大多未作深部控制。工作位于区域上铅锌矿一级找矿远景区。 2.2 普查区地质特征 221 地层 普查区内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泥盆系罐子窑组(D2g)、火烘组(D2h)、桑郎组(D3s)、代化组(D3d);石炭系岩关组(C1y)、大塘组(C1d)、摆佐组(C2b)、二叠系梁山组(P2l)、栖霞组(P2q)、茅口组(P2m);下第三系(E);第四系(Q)、(见附图1)。地层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2.2.2.1 泥盆系(D) 罐子窑组(D2g):上部为深灰色中厚层状钙质泥岩夹硅质岩,中部为灰色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夹泥灰岩,下部为灰黑色泥灰岩。厚度大于200m,为普查区分布的主要地层。 火烘组(D2h):灰、浅灰色中厚层泥灰岩。未见底,厚度大于100m。桑郎组(D2s):灰、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夹竹叶状灰岩。底部偶含燧石。厚70-136m。代化组(D3d):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泥质条带灰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度80m。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外围拉坡田至大凹子一线。2.2.1.2 石炭系(C)岩关组(C1y):上部为灰黑色薄至中厚层泥灰岩、含燧石泥灰岩。中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岩(泥岩)与泥质硅质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薄至中厚层含燧石团块泥质灰岩,局部夹紫红色粘土岩。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度为253m。大塘组(C1d):上部为深灰、灰色薄至中厚层含燧石团块灰岩、白云质灰岩及泥灰岩,下部为灰黑色含炭质泥岩、硅质粘土岩、紫红色薄层粘岩与硅质互层。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69m。摆佐组(C1b):顶部为灰色块状粗晶白云岩;上部为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灰岩;中部为浅灰色厚层白云质灰岩、块状灰岩;下部为浅灰色厚层灰岩,局部夹白云质灰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580m。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中北部及西部广大地区。2.2.1.3 二叠系(P)梁山组(P2l ):下部为浅灰、灰白色薄层中厚层石英砂岩及粘土岩、泥灰岩。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35m。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苦竹箐、中西部店子上等地。栖霞组(P2q):上部为浅灰色、灰色厚层至块状细晶灰岩,含少量含燧石团块;下部为灰、深灰色中至厚层灰岩,含燧石团块及白云质团块;底部为灰黑色中至厚层泥质灰岩夹炭质页岩。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88m。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南部苦竹箐、中西部店子上等地。茅口组(P2m):上部为灰至深灰色中至厚层状含燧石团块及白云质团块灰岩夹灰岩;下部为灰至浅灰色厚层至块状含白云质条带灰岩、偶含燧石团块。厚320-450m。2.2.1.4 下第三系(E)为砾岩层和紫红色砂岩、粉砂岩。厚0-727m。2.2.1.5 第四系(Q)主要为残积、残-坡积物、崩塌堆积物、冲积物、人工堆积物。主要分布于矿区斜坡、低洼地带。厚度0-15m。2.2.2 构造 普查区内位于南北向格拉背斜南部,主体构造线呈北西向延伸,小山坡复式背斜占据全区,强烈褶皱是普查区的主要特征。F1逆断层是普查区内铅锌矿的主要控矿断层。F1:为逆断层,倾向南西,倾角50°左右,断层北东盘地层为火烘组(D2h)灰、浅灰色中厚层泥灰岩,南西盘地层为罐子窑组(D2g)灰色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夹泥灰岩。断层两侧次级构造发育,控制着区内铅锌矿有产出。第三章 矿(化)体地质特征普查区铅锌矿矿(化)体产出受地层有利空间或构造节理裂隙因素的控制。区内发现矿化点1处。产于泥盆系中统罐子窑组与火烘组中的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中,沿层展布,呈似层状产出,产状平缓,据前期踏勘,含矿带长大于30m,厚1.00m左右,据矿产调查资料,含Pb0.58-2.20%、Zn2.19-12.63%。光谱分析含Ag0.001-0.0015%,并伴生Cd、Ge等元素。主要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白铅矿等,脉石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矿石具半自形粒状结构、浸染状或星点状构造,具有低温热液交代(主)一充填(次)矿床特征;围岩蚀变要有白云石化、硅化、方解石化。第四章 工作部署及工作方法4.1 工作部署4.1.1 工作部署原则根据本次普查工作的目的,在工作部署上必须遵循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找矿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4.1.2 工作部署根据前期勘查成果及普查区的实际情况,本次普查工作部署如下:第一阶段:选择测区或周边地层出露完全、地质构造简单地段进行12000的地层测量;开展全区系统的110000地质填图;对老硐及民采矿点进行清理编录和取样。第二阶段:布置探槽、钻孔对第一阶段划定的异常区域进行验证。第三阶段: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制。4.2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4.2.1 地层剖面测量选择测区或周边地层出露完全、地质构造简单地段进行12000的地层剖面测量,细化地层单元内岩石组合特征,研究岩层厚度、岩类组合、结构构造、分层标志及地层层序、接触关系等。实测剖面时,有特殊意义的岩层、矿层,不论厚度大小,均应单独分层,编录时应根据条件,尽量直接量取岩层真厚度,并有重点地采集岩矿样,进行室内鉴定,有根据地建立岩石地层剖面。4.2.2 地形测量与地质工程测量测量采用坐标系为北京坐标、黄海高程系,主要工作为勘探线剖面测量、物探剖面测量、勘探工程坐标测量。测量精度与要求按DZ/T0091地质矿勘查测量规范执行。4.2.3 110000地质测量采用国家正式出版110000地形图作底图,采用穿法与追索法结合,GPS定点,配合探槽,初步查明工作区的地层、构造、含矿层和矿体的地表分布特征,着重了解工作区构造、岩性、岩相及沉积环境及其与矿化蚀变带的关系。根据前期取得的地质资料,对普查区目的地层每平方公里地质观察点不少于80个,其它地层每km2地质观察点不少于40个。(1)填图方法采用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原则,含矿岩性层露头以追索法为主。地质界线上的点距按100-200m,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据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可适当增减(参照规范),主要以查明区内地层、构造、矿体露头几何形态及空间展布为目的。山地工程、矿体露头及重要的构造点用仪器法测定,岩性点用半仪器法测定。(2)基本查明地层层序、含矿岩系、岩性、厚度及其变化情况,详细划分地层,含矿地层的填图单位划分到段或亚段。(3)基本查明区内褶皱形态、断裂构造性质、断距、产状等;(4)结合探矿工程初步查明可采矿体露头、位置、层位、厚度、矿石特征及其变化情况,了解矿石工艺性能、利用方向及夹石情况;(5)了解主要矿体顶底板岩性特征,开采技术要素等;(6)调查其它有益有用矿产等。4.2.4 槽探用于地质填图、矿体或含矿层的地表追索及浅部矿体的控制。采取由疏而密,循序渐进的原则,垂直地层、矿层和构造走向,沿矿体或含矿层露头200m工程间距布置。通过槽探工程地表取样,了解矿层(体)的特征,地表延伸长度、厚度及品位,了解矿体的矿石结构构造、风化情况。工程编录按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原始编录规范要求进行。构造槽应能清晰地观测到断层产状要素,应尽量揭露矿(化)体顶底板;确保施工安全,揭露深度一般3m,编录、采样即时、准确,地质编录原则上是一壁,必要时可增加槽底,探槽编录时,矿层及标志层不论厚度大小必须单独分层。取全、取准地质资料后即时回填。4.2.5 钻探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浅入深,经济合理的原则布置钻探工作,设计工作量240m。钻探工程质量应符合地质矿产部1982年颁发的岩心钻探规程的规定,必须达到以下六大指标要求,即:岩层采取率不得低于65%,矿层、矿化带及顶底板采取率不得低于80%。在矿层中钻进时回次进尺不得大于0.8m。当连续两个回次或进尺2m的采取率低于75%时,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每钻进50m或终孔时,应测量钻孔弯曲度(方位角和钻孔倾角),钻孔倾角每100m不得超过2°。每个钻孔均应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并观测钻进中的水位变化,每班测起钻孔水位和下钻前水位各一次,间隔时间不少于10分钟。记录钻进过程中发现的涌水、漏水、涌砂、掉块、塌孔、缩径情况及裂隙、溶洞掉钻现象出现的孔深。详细进行岩心的检查和编录,并侧重于裂隙、溶洞及地下水活动痕迹,溶蚀现象及岩石破碎性的编录,测定线裂隙和岩溶率,描述岩溶、裂隙的发育情况,充填物性质和充填程度等。涌水钻孔应停钻测量水头高度和涌水量、水温等,并进行杨水试验。每钻进100m及见矿或主要地质换层和终孔时,均需用钢尺校正孔深,孔深误差一般配赋在最后五个回次内。钻探班报表应做到数据准确、齐全、整齐、清楚。所有竣工钻孔均需用水泥封孔,并埋设孔口标桩。钻孔穿过矿层的直径一般应不小于75mm,以满足取样的要求。岩矿心保管按原地矿部颁发的岩矿心管理规定执行。426 采样与化验4261 化学样品采集在山地工程中采用刻槽法,规格根据矿石物质组分均匀程度一般采用10×3cm或5×3cm,钻孔岩芯采用劈岩机1/2沿其长轴方向劈取,分段长度1-0.5m,最长不超过1.5m,不同矿石类型分别取样。4262 化学样品加工样品加工按切乔特公式Q=Kd2进行缩分。式中:Q-缩分后的样重 K-缩分系数(按K=0.2缩分) d-样品粒径(mm)加工中样品损失泣应小于5%,缩分误差小于3%,缩分后副样重量300g。4263 化学样品化学分析样品测试单位:国土资源部贵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资质单位)。 基本分析样:目的是确定主要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用于圈定矿体。基本分析项目为Pb、Zn。化学全分析样:目的是为了解各种矿石类型或品级的铅锌矿的各种元素或组分的含量,各类型分析样为1-2件,采用组合分析的副样。 分析质量监控内检样品占原样总数10%,外检样品数占原样总数5%。另外,在基本分析样见矿的情况下,要分别从副样中采集组合样和光谱样分析,了解矿石中的伴生有益有害组分。具体分析项目及采集方法按相关规范要求。4264 岩矿鉴定采样、鉴定一般岩石样品:在肉眼观察基础上采集不同的岩石,作岩矿鉴定,它是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矿石样品: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按不同矿石类型采样。它是研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也是为进一步研究矿石选冶性能的基础。所有岩矿鉴定样送国土资源部贵阳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合格资闸单位)鉴定。427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开展1:10000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初步查明含水层、隔水层层位、厚度、裂隙、岩溶发育情况;了解地下水枯丰季变化情况;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调查、了解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428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样平采取按矿属类型、品级、组构特征和空间分布分别采集,样品采取和加工选(冶)试验按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执行。收集分析铅锌矿资源国内、外市场供需状况,结合普查地质资料、矿区的自然经济条件、环境保护等,对矿床做出概略技术经济评价。为进一部勘查、开发提供依据。429原始记录、综合整理与报告编制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现场作业,作到客观、准确、齐全。按DZ/T0078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验收。工作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综合研究,及时调整与完善补充设计。执行DZ/T0079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2009年12月30日前提交普查地质报告,报告编写执行DZ/T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第五章 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为确保本项目工作目标的实施,设计以下实物工作量并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二000年二月)结合市场价格作相应的经费预算(见表2)。完成上述工作需资投入资金约60万元。主要实物工作量及经费概算表项目工作量预算(万元)备注技术条件计量单位本年工作量单位预算标准(元)本年预算(万元)甲乙丙123=1×2一、地质测量1、1:10000地质填图km2153379.205.07地区系数1.22、1:10000水文地质km2151388.402.08地区系数1.22、1:10000环境地质调查km2152558.403.84地区系数1.23、1:2000地层剖面测量km25296.801.06地区系数1.2二、钻探1、深部钻0-200mm240494.4011.87三、槽探土夹石km310007320732地区系数1.2四、岩矿实验1、基本分析样件20017000340按市场价2、综合分析样件5500000253、化学全分析样件21020000204、小体重样件3030000095、岩矿实验件520000010五、其它地质工作1、老硐清理m100142.001.42地区系数1.22、勘探线剖面测量km10888.000.89地区系数1.23、剖面线测量km1752.400.08地区系数1.24、钻孔地质编录m2409.600.23地区系数1.25、工程点测量点20978.001.96地区系数1.26、探槽地质编录m10003.600.36地区系数1.27、岩芯取样m5012.000.06地区系数1.28、岩芯保管m1005.000.059、设计论证编写份140000.004.0010、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份150000.005.0011、报告印刷出版份120000.002.00六、工地建筑3.62野外费用10%七、管理费2.75总费用5%总计57.69第六章 组织管理及保证措施 61爱人员组成、设备及材料计划根据工作需要,组织成立普查项目组,并负责完成各项地质工作和相应报告的编制提交。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人(任项目负责人),技术人员7人,安全人员1人,后勤人员1人。配备野外生产生活交通车辆1台及相应的野外作业设备设施。62 生产进度与时间计划安排普查时间为二年,野外工作时间二十个月,其余时间为资料收集、综合整理及报告编制。如取得一定找矿进展,需投入进一步勘查开发,另行编制设计及实施。63 保障措施631 技术措施以DZ/T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为本项目工作标准。靠GIS支撑,进行全方位、综合性成矿分析及成矿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按国土资源普查有关规定和要求,以先进的技术方发及理论创新为目标,作好设计、报告的编制工作。执行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质量、成果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层层把关,各司其职。632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安全器械,把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未萌状态。633 质量保证为保证项目的勘查质量,建立大队、项目单位、作业组、个人四及质量管理体系,对野外收集的各种资料要求个人100%自检,小组抽查100%,项目单位抽查50%,大队随机抽查,合格率要求100%。各项工作按相关规范严格实施。第七章 预期效果通过上述工作的完成,预计取得如下地质效果:1、大致查清含矿地层的展布,岩性、构造特征及其与矿(化)体的关系;2、基本了解矿(化)体形态、产状及规模;3、初步掌握铅锌矿的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4、预计于2010年12月30日前提交贵州省普安县罐子窑铅锌矿普查地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