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完善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考政治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完善版.精品文档.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解析及训练固始一中高三政治组 王宇明 2012/10/17全国新课标经济生活中涉及的计算题大体上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如计算商品的价值量、个人所得税等等;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如各种分配方式的判断、供求影响价格变化。要做好政治计算题的步骤:首先,掌握概念,理解内涵;其次,梳理关系,寻找联系:经济生活计算题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无非三种,即正比、反比、无关。 第三,总结规律,掌握公式:概念之间数量关系成正比的,用“×”,成反比的,用“÷”。计算公式:成正比的,变化后的数值 = 变化前的数值×(1或变化值); 成反比的,变化后的数值= 变化前的数值÷(1或变化值)。一、有关商品价值(价格)的计算题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只与“社会的”有关,和“个别的”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和“社会的”无关,和“个别的”有关;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题1:(2008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B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解析:单位商品的家质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该商品的价值是1×1/(1+25%)=0.80元。【变式题2009年某部门生产某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如果2010年该部门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那么该部门2010年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高了( )A.50% B.35% C. 60% D. 45% 【解析】2009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2010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依据上面的公式,设2010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X,则8/(1+X)=5,解之,X=60%。选C。例题2:(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解析】劳动者数量增加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使生产产品的数量增加10%,则商品价值总额相应增加10%,则为100亿元×(1+10%)=110亿元。因为商品价值总额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为干扰信息,不予考虑,故选A。例题3:(2007年全国文综卷24.) 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解析: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可得:1克黄金=8克白银,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可得:5件A商品=16克白银,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黄金的价值量降低1倍,则5件A商品4克黄金,1克黄金=4克白银,则5件A商品=4×4=16克白银。答案应选C例题4:(2008四川延考卷24)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 A6元 B8元 C10元 D12元解析: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无关,不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应选C (想一想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有何影响?)例题5 :(2007全国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2小时,价值为 40元。如果生产者 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 1 小时,那么,A 在 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D4 160 40 解析: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即商品的数量和个别劳动劳动时间成反比,生产者 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社会劳动时间的1/2,在相同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数量的2倍,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2小时,4小时应生产2件,生产者 A则是2×2=4件。个别劳动时间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仍为40元。商品交换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40元×4=160元,所以,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是160。答案为D。2、货币本身的价值变化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不同的是升值用加法;贬值用减法)。例题1、(2008全国卷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解析:其他条件不变时,“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2007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1.5倍,其价值量用货币表示是15元×1/1.5=10元。“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的情况下,价值10元的M商品的用该国货币表示为多少钱。此时,不能简单认为就是在10元钱的基础上增加20%,应该计算比例,即要计算出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的情况下,现在的1元相当于去年的0.8元, 那么价值10元的M商品价格G究竟是多少呢?用比例关系可以看出,1:0.8=G:10,此时答案就出来了,G=10/0.8,就是12.5元,选B。 3、供求和价格相互影响,供求的变化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例题1:(2008山东卷15)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C解析:供求影响价格,需求量的增加,使商品的价格上升,曲线应该上移。因此,选C例题2(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 B减少50单位 C增加10单位 D减少10单位解析:价格影响供求,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则A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20单位,替代品价格下降10%,则A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30单位所以,应选B(注: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价格是同向变动的。替代品是指可以互相代替来满足同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价格是反向变动的)训练题:1、(2012鲁18)下列曲线图中,某商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相交于E点。若生产该商品的企业普通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引起E点向E点方向移动。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曲线图是2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药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10万件、80元、800万元 B10万件、40元、400万元C20万件、80元、1600万元 D20万件、40元、800万元二、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例题1:2007年四川文综卷26、某国全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cA. 1.8万亿元 B. 2万亿元 C. 2.2万亿元 D.2.4万亿元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设流通次数为x,那么 16/x=2 x=8 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16×(1+10%)/8=2.2 因此,应选C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通货膨胀率是多发行的纸币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的比率,因此,通货膨胀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通货膨胀率)。货币贬值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商品价格与货币贬值率成反比,即现在商品的价格=原价格÷(1货币贬值率)。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率和纸币贬值率不是一回事,如通货膨胀率这20%,物价上涨20%,但纸币贬值率不一定是20%。例题2. 某国待售商品100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10元,据测定该年每1元平均流通5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货币量是_亿元,当年该国政府实际发行了4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_元纸币,通货膨胀 率为_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 A.4000、0.25、100% B.2000、0.5、100%C.2000、2、50% D.2000、0.5、50%解析: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由此公式可知,这一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100010)/5=2000亿元。而这一年实际发行的纸币量为4000亿元,为实际需要货币量的2倍,所以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此时1元钱的购买力只相当于2000/4000=0.5元。通货膨胀率=(现在已发行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4000-2000)÷2000=100% 该题正确答案为B。例题3: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 ,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 A 28% , 22元 B 25% ,20元 C 22% ,18元 D 25%, 18.75元解析:按照题目要求,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5×(1+20%)=6(万亿元),而实际发行了8万亿元,因而一元货币等于6/8=0.75元的购买力,货币贬值程度为8-6/8=0.25,现在商品价格为15/1-25%=20元。故答案为B项。还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价格上涨率是从低到高,以基期物价水平为基数)纸币贬值率=(现期物价水平基期物价水平)/ 现期物价水平(贬值是由高到底,以现期物价水平为基数) 。 例如,一个国家去年的商品平均价格100元,今年商品的平均价格150元,那么,通货膨胀率=(150100)/100=50%,纸币贬值率=(150-100)/150=1/3三、关于外汇汇率的计算问题1、一般计算要注意:在外币数量一定情况下,一国货币付出数量与其币值、汇率成反相关;币值、汇率成正相关;本币和外币变化相反。例题、(2008天津卷26). 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解析:解法一:美元贬值意味着人民币升值,由此,以人民币为标价出口时商品价格已经上涨5,再加上美元贬值,那么商品以美元标价应该是上涨5以上。故选B。解法二:解答本题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事例计算。比如这个商品价值100元,上涨5后,其价格为105元。按汇率为1比7来算的话,100元时,该商品为14.28美元;105元时,该商品为15美元。从美元角度算,该商品的价格上涨了(1514.28)÷14.280.0504,上涨5以上。2、通货膨胀与汇率的变化:若原来M国对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X%,则现在M国对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的通货膨胀率为X%,则现在M国对N国的汇率为m:n(1+X%)。若M国的货币贬值率为x%,N国的货币贬值率为y%,则现在M国和N国的汇率为m/(1-x%):n/(1-y%)例题、 (2009海南单科,1)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5.5。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其他条件不变,从购买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A14.95B15 C15.6 D16.05【解析】因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故07年l单位M国货币相当于08年M国的货币量1×(110)=1.1;又因为07年l单位M国货币l单位N国货币为15.5,故08年两者的比例为1.15.5=15,故A、C、D均错,应选B。训练题:2009年是各国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应对金融危机最关键的一年,由于投放的货币过多,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如果2009年美元与某国货币的兑换比是1:6,2010年假如美元通货膨胀为20%,某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美元与某国货币的兑换比是( )A. 1:3.75 B. 1:7.5 C. 1:7 D. 1:8【解析】2009年美元与某国货币的兑换比是1:6,2010年美元通货膨胀率为20%,某国货币通货膨胀率为50%,2010年美元与某国货币的兑换比应为1×(120):6×(150)=1:7.5,选B。例题、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日人民币对美元就升值2,即1美元=8.11元人民币。据此可以计算出升值前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元美元。A、10 B、8 C、12 D、14解析: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升值前1美元能换的人民币为:8.11元×1+2=8.2722元。则100元人民币能换的美元为:100÷8.272212.1美元。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此类题务必分清是本币汇率(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多少外国货币),还是外币汇率(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多少本国货币)。二者本质一样,但计算中的数值却不同,容易因为粗心而弄错。3、货币升值、贬值与汇率的变化:若M国与N国的汇率是m:n,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升值x%,则m:n=m:n/1+x%;若N国货币贬值x%,则m:n=m:n/1-x%。若N国不变,M货币升值y%,则m:n=m/1+y%:n,M货币贬值y%,则m:n=m/1-y%:n例题、(2005四川25)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人民币元。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少支付人民币25元 D多支付人民币25元解析:欧元升值了5后,1欧元=10人民币元+10×5人民币元=10.5人民币元, 1欧元比原来多0.5元人民币, 5欧元则多支付人民币25元. 应选D训练题:2011年8月5日,1美元对人民币报价6.45元。自2005年我国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已达25%,据此推算,我国2005年实行汇率制度改革时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A、15.5美元 B、8.43美元 C、12.4美元 D、14美元4、关于人民币升值对我国个人理财、企业利润影响的计算例题1、我国某服装出口企业去年在国际市场上按5美元/件的价格出售50万件服装,该企业生产服装的成本为人民币10元/件,当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假定今年该企业售出的服装数量、价格及生产成本不变,而人民币对美元在去年的基础上平均升值2%,则该企业今年获得的利润约( )A.比去年增加28万元 B. 比去年增加20万元 C. 比去年减少35万元 D. 比去年减少25万元【解析】去年企业获得的利润为(5×7-10)×50万件=1250万元,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现在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比例为1:7/(1+2%)1:6.86。今年企业获得的利润为(5×6.86-10)×50万件=1215万元,两者相比,企业今年获得的利润比去年减少35万元。选C。【解题技巧】解答本题第一步应算出去年企业获得利润的情况,然后根据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变化算出今年企业获利的情况,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后,美元与人民币的兑换比例是本题计算的一个难点。本题也告诉我们,人民币升值,以美元标价的出口价格不变,我国企业获利减少。例题2、(2008重庆卷27).我国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该企业生产该商品的成本为人民币14元/件。假设结算当日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则该企业可以获得利润为人民币 A.1400万元 B.5600万元 C.7000万元 D.9800万元解析:按10美元/件的价格售出100万件某商品,总价值为10×100=1000万美元。按1美元兑换人民币7元换算成人民币为7×1000=7000万元人民币,再扣除成本14×100=140万元人民币,7000140=5600万元,应选B例题3、(2007年·北京文综卷·29)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7.7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年后人民币升值到1美元7.5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式是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答案:B解析:人民币存款:7700元×3%7700元7931元 美元存款: (7700元/7.7)×4%(7700元/7.7)1040美元1040×7.5元7800元四、关于恩格尔系数的计算问题 。用公式表示: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不包括用于投资的存款、买股票、买债券的部分)×100%。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定量关系和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例题1、(2008上海政治卷共同部分8)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根据下表推断某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 某年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项目吃穿用其他总计金额(亿元)170050017001004000A温饱水平 B小康水平 C富裕水平 D极度富裕解析: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额÷消费支出总额)×100% ,那么某市的恩格尔系数(%)=1700÷4000×100%=42.5%, 40-49为小康水平.应选B例题2:(2008广东政治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A.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B.从收入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 C.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 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乙省城镇居民解析:恩格尔系数可以总体反映消费水平,和消费水平成反比。应选D五、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问题所谓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分别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总值=生产成本+利润,所以,经济效益=利润/生产成本例题1、(2009宁夏文综12 )某企业年初自有资本400万元,银行贷款100万元,当年贷款的年利率为8%,企业的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为10%,则企业的年净利润为( ) A. 29.2万元 B. 32万元 C. 39.2万元 D. 42万元【解析】根据毛利润率=毛利润/总资产这个公式算出毛利润是50万元,再减去当年贷款的利息100万×8%×1=8万元即可。故选D。【解题技巧】企业利润的计算公式有两个:第一,如果题干给出了年利润率,企业利润=生产总值×年利润率,本题要求算出企业的年净利润,则需要用毛利润减去银行当年贷款的利息。第二,如果题干给出了生产成本,企业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例题2、(2008上海政治卷B组33)下表是某年份内两家制造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几组数据比较。产量(万台)活劳动与物质消耗总量(万元)单位产品平均售价(元)售出产品数(万台)甲企业13004000.7乙企业0.63005500.6注:活劳动与物质消耗总量=总成本企业利润=总收益(平均售价*销售量)总成本请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2)该年份内哪家企业经济效益较好?解析:总收益=平均售价×销售量 甲企业总收益=400×0.7=280乙企业总收益=550×0.6=330.甲、乙两企业的总成本都是300万元,而且,甲企业还有(1-0.7)=0.3万台产品没有销售出去,所以,乙企业的经济效益较好.例题3、(2006高考政治广东卷)降低生产成本是企业兼并的基本动机之一。某行业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企业正在对四个兼并方案进行讨论。从最能降低平均生产成本看,根据下图,该企业应该A兼并一家年产量为200万吨的同行 B兼并一家年产量为100万吨的同行C兼并一家年产量为300万吨的同行 D兼并一家年产量为400万吨的同行解析:从平均成本曲线图可以看出, 该行业生产规模在年产量300万吨时, 平均成本最低. 因此, 答案应选B例题4:下列情况说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是( ) A.去年投入资金200万元,获利140万元;今年投入资金300万元,获利160万元。 B.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资金减少1/2,利润总量减少1/3。 C.占用资金比以前增加10%,利润总量增加5%。D.资金增加10%,利润总量也增加10%。解析:该题考查对经济效益的理解,资金利润率和成本利润率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A项,资金利润率70%变为60%,经济效益下降。B项,利润减少的幅度低于资金减少的幅度,经济效益提高,应选。C项,利润增加的幅度低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下降。D项,利润增加的幅度等于成本增加的幅度,经济效益不变。六.关于存款利息和银行利润的计算利息是借款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而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它是根据利息率来计算的,一定时期存款或贷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的高低。银行利息=存(贷)款数×利率×时间期限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注意材料提供的是何种利率,如果没有特殊说明就是指年利率,那么年利率=月利率×12 月利率=日利率×30例题1: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假设某储户有5万元的活期存款,年利率为2.2%。当年居民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了5%,则该储户一年的存款收益的实际购买力是( )A、1100元 B、924元 C、1045元 D、836元解析:应注意存款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物价变动率,银行存款规定的利率应该是名义利率,实际利率要考虑物价变动幅度。即50000×2.2%(1-5%)=1045元例题2、张某原有定期一年的2万元人民币存款,年利率为2.25%,利息税为20%,国家上调银行存贷款率后,一年期存款利率为4. 14%,利息税率为5%。在新的利率制度下,张某将2万元人民币存人银行,一年后可以多拿利息DA、820元 B.662.4元 C.360元 D.426.6元解析:在利息上调之前,张某的利息收入为:利息收入:(2000×2.25%)×l一(20000 x2.25%)×1 x20%=360(元);在利息上调后,张某的利息收入为:(20000X 4.14%)×l一(20000x4.14%)×lx5%=786.6(元);多得利息=786.6360=426.6(元)。训练题1、某居民将3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存期一年,年利率为2.70%,到期扣除利息税(税率为20%)后,该居民可得到的利息为 A、306元 B、810元 C、360元 D、648元2、根据银行计算,1万元一年定期存款按照原来3. 60%利率,一年利息扣税后为288元,如今利率上调为3.87%、利息税调减为5%之后,一年利息扣税后会增加 A、21.6元 B、27元 C、45.9元 D、79.65元答案:D D3、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上一年是3.87%, 今年上调为4.14%, 上一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 今年的通货膨胀率达5%。小张的5000元人民币在利率3.87%时存入银行一年后,银行利率上调为4.14%, 小张连本带息又存入银行, 请问,一年后小张存款的本息为 ( ),今年和上一年比较,小张存款的实际利息( )A、 5408.5.元 , 减少88.16元. B、5408.5.元,增加88.16元. C、5207元 ,,增加122元 , D、5408.5.元,减少122元解析:上一年, 小张存款的本息共 5000+5000×3.87%=5193.5 又存入一年后的本息5193.5+5193.5×4.14%=5408.5. 上一年, 小张存款的实际利息=5000×(3.87%3%)=43.5今年小张存款的实际利息5193.5×(4.14%5%)= 44.66 今年和上一年比较44.6643.5= 88.16.。应选A.七、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问题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率例题1、(06文综全国卷25)股票W的票面金额为1元,预期一年后可获得5%的股息,同期银行存款年利息为4%。一投资者若以10000元购买股票W,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理论上最多能够购买股票W的数量为:CA12500股 B10000股 C8000股 D7500股解析:本题考查的股票价格的计算,但命题却没有以传统的角度问(最后一般问题都是股票价格是多少),而是以一个新的角度,问股票的数量,此题并不难解答,但学生在做此题过程中很可能受传统思路的束缚,审题不清的话容易选择A,此题要求学生第一步明确:一年后每股股票的价格是:1x5%/4%=1.25元,第二步确定计算方法:1000/1.25=8000股例题2、(06文综四川卷24)目前购买股票和债券已成为我国居民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某人持有每股面值100元的股票1000股,预期股息率为3%,当其他条件不变,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从2.5%降为2%时,他的股票会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元解析: 股票价格和股票的票面金额不同。股票票面金额仅仅代表为投资人投资入股的货币资本数额,是固定不变的,而股票价格受国家宏观经济形势、预期股息、银行利率、汇率等影响是变动的。股票价格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预期股息和银行利息率。股票价格与股息收入成正比,与银行利息率成反比。依据股票价格公式可计算出题中小张购买的1000股股票价格为:1000×100元×3%/2%1000×100×3%/2.5%=30000元,答案为B。八、关于分配方式的计算问题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特别提醒:农民在承包集体的土地上获得的经营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流转土地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收入。 例题. 甲在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甲利用空闲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1万元;甲购买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甲出租住房,年收入1万元。甲一年的劳动收入为_。( ) A.4万元 B.5万元 C.6万元 D.7万元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劳动收入”,即通过付出劳动而取得的收入。试题中,甲的年薪是劳动收入,即4+1=5万元。甲的红利收入和出租住房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该题正确答案为B。八、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问题首先,确定应征税额:收入扣除费用。依照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去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税额。其次,根据税率(题中已经给出)分段计算(这是关键)。附、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注: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例题1、(2007·宁夏文综卷·14)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16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2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2000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3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A.165元 B.190元 C.400元 D.525元解析:首先确定该小明爸爸的应税额:3500-1600=1900元,然后根据各段税率计算各段税额 500×5%+1400×10%=16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例题2、如果某工程师的月工资为5800元,则他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A、105元 B、125元 C、230元 D、235元解析:本题的具体计算为:首先确定该工程师的应税额:5800-3500=2300元;其次明确各段税率1500×3%+800×10%=125(元)。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训练题:赵工程师的月工资为7000元,在个税修改后应该交纳的所得税是多少元?九、关于增值税的计算问题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或增值额×税率例题1、 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服装厂应付的款项共计9945元,其中布料的销售价格为8500元。纺织厂销售这批布料应缴纳的增值税为1445元(8500元乘以17%的增值税率)。这笔增值税由纺织厂上缴国家,并在开具给服装厂的增值税发票上明示。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百货商场,服装的销售价格为15000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是( )A.1105元 B.1445元 C.1200元 D.2550元解析:解答此题有两种方法:第一,找出增值额部分,即15000-8500=6500(元),然后用增值部分乘以税率,即650017%=1105(元);第二,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环节已纳税金,即1500017%-1445=1105(元)。因此正确答案为A。例题2为扩大国内需求,降低企业设备投资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按照新的方案,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增值税。假设某企业一年内购买原料500万元,购买机器设备200万元,职工工资300万元,销售收入1500万元,增值税税率是17%,按新的增值税方案,该企业将缴纳增值税_元。 A255万 B170万 C136万 D85万(解析:1500*17%(500+200)*17%=136万)十、.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例题 (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商品数量为10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