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沟煤矿安全设施试运转报告.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赵家沟煤矿安全设施试运转报告.精品文档.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60万t/a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设施和组要生产系统联合试运转情况报告第一部分 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12号关于吕梁市兴县、石楼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精神,吕梁市石楼县煤矿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于2009年7月3日经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审查通过,同意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兼并石楼县4处矿井重组为2处,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为其中1处,是由山西佳亨煤业有限公司和山西原则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两矿重组而成。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 (晋)名称预核内2009第007977号文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企业名称核准为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0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换发C1400002009121220048741号采矿许可证2012年11月20日换发了长期采矿证,批准开采2-11号煤层,井田面积6.4873k,生产规模为60万t/a,服务年限为13.8年。二、 工程项目概况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石楼县罗村镇东南9公里处的原则河村一带,隶属罗村镇管辖。距石楼县城方位309°,直线距离26 km左右。地理坐标:东经 111°00 40- 111°0241,北纬 36° 55 03- 36° 5715。井田与石楼有简易公路相通、距石楼一交口县级公路2.7Km,距孝午公路30左右,从石楼县、交口县向东可与108国道及大运高速公路相接,从石楼县向西可与陕西省相接。井田至阳泉曲火车站约50。从阳泉曲火车站可与南、北同蒲线相接,阳泉曲火车站与国内的铁路线连通,交通较为便利。1、 矿井开拓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后利用原山西佳亨煤业有限公司的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立井,三井筒均落底4号煤层。主斜井:断面形状为半圆拱形,净宽3.7m、净断面为10.9,倾角24°,斜长384m,井筒内装备带宽800mm的胶带输送机、台阶扶手,担负矿井原煤提升和进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 副斜井:断面形式为半圆拱形,净宽3.0m、净面积为8.03,倾角21°,斜长345m,井筒内装备单钩串车,敷设供水管路、压风管路、主排水管路、高压电缆、通讯、信号电缆、黄泥灌浆管路、防跑车及信号装置,担负矿井全部辅助提升、人员上下和进风任务,设台阶扶手,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立井:井筒净直径3.0m、净断面积7.07,垂深126m,装备封闭式梯子间,担负矿井回风任务,为矿井的一个安全出口。依据井田开拓部署,副斜井落底+1260m标高设甩车场,井底车场主要担负材料、设备、矸石的周转及运输任务。副斜井井底车场周围设有主排水泵房、中央变电所、管子道、井底水仓、等候室、医疗室等硐室。井底车场及车场内硐室布置在4号煤层中,井底车场和井下消防材料库采用料石砌碹,其余车场硐室采用混凝土支护。根据有关政策要求,设计完善了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在与甩车场相接的轨道巷上布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消防材料库北面,由于施工条件等候室布置在副斜井甩车场南面,该施工全部按照初步设计和初步设计变更完工。 根据确定的井田开拓部署,井田内共布置三个采区。矿井在井田南部布置2号煤一采区,在其一采区东翼布置1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即2101工作面)达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矿井开采顺序为先开采一采区、再开采二采区,最后开采三采区。一采区巷道布置:采区轨道大巷、采区运输大巷、采区回风大巷。矿井一、二采区采用倾斜长壁采煤方法,三采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采用高档普采。首采工作面为一进一回布置,分别为进风顺槽和回风顺槽。2101首采工作面进风顺槽设计为矩形断面采用锚网支护,锚索补强,巷道净宽3.2m,净高2.2m,净断面7.04。回风顺槽为矩形断面,采用锚网支护,锚索补强,巷道净宽3.2m,净高2.2m,净断面7.04。工作面设计长度为90m,采高为1.47m。采区布置二个普掘掘进工作面,分别为2102进风顺槽、2102回风顺槽,两顺槽巷道净宽3.2m,净高2.2m,净断面7.04,支护形式为:锚网+工字钢。 2、瓦斯根据关于吕梁市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报告的批复文件精神得知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5m³/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0.96m³/min,属瓦斯矿井。 3、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已批复的初步设计地质报告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矿井井田地质构造属中等类,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0m3/h,最大涌水量为50m3/h,水文地质为2、4号为中等;10、11号为复杂类型。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情况一、工程建设情况本次资源重组严格按照审批的初步设计施工,根据矿井建设的特点,合理布置以采、掘、机、运、通为中心的各主要生产环节,使系统更加简单经济,运行安全可靠。矿井建设期间,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从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材料质量等方面严格审核,认真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了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在过程中,强化监督管理,严把安全及工程质量,充分发挥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管职能,严格落实责任监督、巡查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各项管理制度,在施工前精心组织,施工过程中控制,竣工后按规范标准预验收和竣工验收,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矿井在兼并重组批复后,我矿委托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和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在建设中我矿再次委托山西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变更和山西石楼华润联盛赵家沟煤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经吕梁市煤炭局审查,地质报告以吕煤规发【2011】700 号文批复,初步设计以吕煤基字【2011】84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变更以吕煤基字【2013】350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经吕梁市煤矿安全监察局审查,以吕煤监监察字【2011】46号文批复;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变更以吕煤监监察字【2013】69号文批复;随资源整合进行的不断深入,我矿相继委托各相关设计单位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环保专篇、职业病危害评价、节能报告、财务决算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等,现各种专篇报告均已通过相关单位的审查和批复。2011年4月1日经吕梁市煤炭局以吕煤基字【2011】183号文批复开工建设,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我矿井已于2013年5月31日建设完成。经26个月的紧张施工,现全部工程已建设完毕。于2013年1月、2013年3月、2013年6月,煤炭工业吕梁地方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相关人员分次对我矿单位工程进行了质量认证,通过审核出具了质量认证书,现所有工程认证率100%,合格率100%。经主体企业申请,县局初验上报,市煤炭局组织采掘、通风、机电、调度信息、综合等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对我矿兼并重组整合项目联合试运转条件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初步设计变更和安全专篇变更进行了现场检查,我矿对照所提意见整改上报后,在2013年8月20日,经吕梁市煤炭工业局登记备案以吕煤基发【2013】655号文准予我矿进入联合试运转阶段。本次资源整合建设项目由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通过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招投标,建设项目中的矿建工程由福鼎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土建工程由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安装工程由中煤第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安装。上述监理、施工队伍均在省厅进行了资质备案和项目备案。二、工程建设投资情况矿井兼并重组工程批准概算为总概算为25160.42万元。实际完成26472.02万元,本项目单位工程总计63个,合格工程63个,其中井巷单位工程17个,完成工程量为29276m3,投资7152.65万元;土建单位工程13个,完成工程量为38093 m2,投资3587.42万元;机电安装单位工程33个,完成工程量47台(套)安装投资2356万元;设备购置完成6489.57万元;其它投资5486.56万元;借款利息4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000万元。三、联合试运转情况 截止目前,矿井的主、副井提升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压风系统、供电系统、地面生产系统、辅助运输系统、监测监控系统等地面辅助设施已按60万吨/年设计规模建成。井下在首采区布置的一个高档普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已按设计完成。现矿井安全生产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特殊工种和管理人员全部按要求进行了培训,并领取了安全资格证和特殊工种人员资格证,达到100%特证上岗。经过几个多月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行正常、设施安全可靠,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符合验收要求。第三部分 矿井各系统建设情况1、提升系统 主斜井装备一部型号为DTL80/15/2×90型带式输送机,带速2.m/s,输送距离395m,倾角24°,输送量150t/h,担负矿井原煤的提升任务。输送机安装有跑偏、温度、烟雾、撕裂、自动洒水、急停、堆煤、断带等综合保护装置。副斜井装备一部型号为JYP-1.6×1.2型单滚筒提升机,为斜井单钩串车提升,担负着提升矸石、大型设备、材料等运输任务。2、运输系统井下采用4部胶带运输机运输,上仓带式皮带运输机:带宽800mm,带速2.0m/s;运输下山带式输送机(1#):带宽800mm,带速2.0m/s;运输下山带式输送机(2#):带宽800mm,带速2.0m/s;一采区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带宽800mm,带速2.0m/s,负责井下原煤的运输和转载任务。3、 通风系统本矿井为瓦斯矿井,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矿井采用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采区巷道为轨道巷、胶带巷进风,回风巷回风,回采工作面采用单进、单回的U型通风系统,掘进工作面采用机械压入式通风。矿井采用两台FBCDZ-8-No19B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90kw,矿井总进风量54.9m3/s,主斜井进风26.4m3/s,副斜井28.5m3/s,回风立井回风57.2m3/s。矿井新鲜风流由主斜井、副斜井进入,经过井底车场、南运输下山、南轨道下山运输平巷、轨道平巷一采区轨道巷、一采区运输巷2101首采工作面、2102进风顺槽、2102回风顺槽一采区回风大巷回风平巷南回风下山总回风巷回风立井地面。井下构造了风门、风桥、调节风窗、密闭等通风设施,在主副斜井处建有空气加热室,回风立井安装了防爆门。采掘工作面风量、风速及瓦斯浓度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系统符合设计要求,风流稳定,能够满足安全需要。4、 供排水系统井下供水采用深井抽水到地面高山静压水池,由高山静压水池压入供给井下各用水地点;井下主排水泵房安装3台MD85-45×6水泵,配套电机为YB2-315S-2型,功率为110kw,电压660V,一用一备一检修。排水管路选用133×6无缝钢管2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最大涌水时2趟管路同时工作,通过副斜井排至地面矿井水处理站。采区水泵房安装3台DF85-45×5水泵,配套YB2-280M-4型电机,功率为90KW,一用一备一检修。排水管路选用159×6无缝钢管2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矿井防排水系统正常运行,联合排水试验符合规定设计要求,满足安全需要,系统检测合格。5、压风系统选用R132IU螺杆空气压缩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压风管路:干管选用108×4型的无缝钢管,支管选用89×4型的无缝钢管。压风管主管沿副斜井井筒敷设。6、供电系统矿井建设两回路10kv电源,一回引自罗村35kv变电站,供电距离5km,另一路引自介板沟35kv变电站,供电距离5.5km,导线均采用LGJ-120。工业场地10kV主变电所内设S9-630/10/0.4KV双绕组变压器2台;以两回10kV电源线路向综合10kV变电点、地面深井水泵房、井下主变电所供电;以一回10kV电源线路向机修车间多电源试验装置供电。矿井工业场地10kV电源出线均采用电缆出线,并采用电缆沟和穿镀锌钢管直埋相结合的敷设方式。以两回380V向空气压缩机、风机房、办公楼、通讯调度、井下水处理、消防泵房等供电,以一回380V向单身宿舍供电。于绞车房附近设综合10kV变电点,采用两回YJV22-8.7/10kV-3×70 300m引自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10kV侧不同母线段,设S9-1000/10 10/0.4kV两台,室外布置,单台变压器运行负载率为74.0%。低压侧设10台GGD型固定式低压开关柜,以两回380V向主井井口房、主副井空气加热室、副井绞车房、生产系统、联合建筑、锅炉房、黄泥灌浆等供电,以单回380V向污水处理、坑木加工房等供电。为提高电能质量,低压侧设无功补偿装置两套。主变电所以双回10kV向采区采区变电所供电;以单回10kV向运输大巷胶带输送机配电硐室供电;以双回0.69kV向井下水泵房供电;以单回660V向轨道、运输大巷设备等供电。 采区变电所以单回10kV向高档普采工作面移动变电站、顺槽掘进工作面移动变电站、运输顺槽胶带输送机移动变电站供电;以双回660V向一采区采区水泵、顺槽掘进局扇供电;以单回660V向其他设备供电。井下局部通风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供电,并实现了自动切换。总之井下中央变电所,采区变电所所有设备及设施按照设计完工,井下机电设备设施电缆及其安全保护设施按照设计完工,实现了双回路电源供电,现供电正常。井上下供电系统所有设备已经全部按照有关标准进行建设安装,目前运行正常。7、水处理系统矿井设有井下水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各一座,井下水处理站内设调节池、净化间、煤泥处理间和消防洒水池,设计处理能力1440m3/d;生活污水处理站主要设施有调节、沉砂沉淀池1座,地埋式污水处理器一套,设计处理能力为240m3/d。 系统满足设计要求和生产、生活需要。8、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用1套KJ70N型矿井安全监测及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对井上下生产环境及各主要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实施数据采集、传输、显示、记录;选用KJ528型产量监控系统,对产量进行监控;选用KJ128A井下人员及设备定位系统,可实现对井下人员考勤、跟踪定位、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运行稳定;选用KT135型无线通讯系统和KT179型语音广播系统。上述各大系统均能符合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相关要求,系统设置及日常管理你维护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的标准执行。9、地面生产系统原煤经井底煤仓下安装的无级调速K-3给煤机将原煤给到主斜井胶带输送机上提升出井,经转载胶带输送机送到筛分楼YAH1842型圆振动筛(筛面面积7.6m2),圆振动筛对原煤按±50mm分级,+50mm的块煤入手选带式输送机手选拣矸后, 拣矸后块煤落地储存。筛下-50mm入仓储存。手选矸石直接用手选带的回程带运到矸石溜槽堆放到选矸楼外临时排矸场地堆放,由JL-50型装载机装入汽车外运至永久矸石场。地面设有器材库、油脂库、消防材料库、机修车间、坑木加工坊等生产设施已经投运,现运行正常。10、供暖系统工业广场建一座锅炉房,选用型号为SZL4-1.25-AII型蒸汽锅炉两台负责工业场地行政福利、辅助厂房及生产系统等建筑物的采暖,均采用集中供热。地面辅助建筑物采用自然通风,对浴室、灯房、食堂、变电所等设置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供暖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和环保需求。11、通讯联络系统矿井根据相关要求,新建了矿井安全调度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集信息调度、视频监控、无线通讯、监测监控、安全报警等功能于一身,选用SH-3000D型调度交换机,容量500门,采用大屏显示有效信息,和公司集团、上级有关部门的监控系统融网,并提供实时监测信息。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可实现所有无线、有线用户的调度双向通话。井下通信电缆沿主井井筒敷设,并配备矿用本安型电话机。井下调度电话设置在各机电硐室、重要场所、采掘工作面、胶带机头等处,工作面、各主要场所及巷道安设应急广播和扩音电话。地面各要害地点及井下主要场所配有直通电话,实现矿井调度、无线通信、应急广播系统“三网合一” 12、压风自救和供水施救系统矿井已经安装完成井下压风自救系统和供水施救系统,在所有避灾路线途径上共安装8组型号ZYJ(A)压风自救装置,和8组DMSY-10供水施救装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要求。13、防尘洒水系统(1)、地面消防洒水工业场地地面消防给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最大消防用水量发生在材料场,消防用水储存在日用消防水池中,体积为600m3,消防用水补充时间为48h。消防采用临时高压制,消防用水由消防泵供给。消防主管道成环状布置。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下式。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消防半径不大于150m。(2)、井下消防洒水井下消防洒水水源取自处理后的井下排水,储存在静压水池(V=400m3)中,池水经管道自流进入井下各用水点使用。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井下消火栓及消防支管出水口水压一般为0.4Mpa,其它用水出水口水压一般不小于1.0Mpa。在井底与车场连接处、采区大巷口、机电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绞车硐室等处设消火栓。胶带输送机设自动洒水灭火装置。在井下煤仓、输送机、装载机和其它转载点设置圆锥洒水器;在掘进工作面、主运输巷、主回风巷道、回采工作面回风巷道中设水幕;在掘进、回采工作面设鸭嘴喷雾器。在消防洒水主管道上每隔50m或100m设一DN50的支管,并加装闸阀、可调式减压阀和消防快速接头各一只。 14、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安监总煤装201215号文件的要求,矿井补充完善了井下紧急避险系统。自救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和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规定: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min的自救器,入井人员应随身携带。本设计为入井人员、救护队员、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和采区临时避难硐室配备ZY45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主要在井下环境空气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及缺氧窒息性灾害时,现场人员及时佩戴,以及救护人员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时迅速撤离使用,保护人员正常呼吸并逃离灾区。ZY45型隔绝式化学氧自救器配备总量568台。永久避难硐室和移动救生舱为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该矿在与甩车场相连的轨道大巷上设置1个永久避难硐室。根据本矿人员分布情况,确定永久避难硐室最终的容纳规模为80人。永久避难硐室生存室长46m,净宽4.0m,净高3.30m,净断面积11.48m2,掘进断面积21.36m2。永久避难硐室过渡室长7m,净宽3.0m,净高3.0m,净断面积8.03m2,掘进断面积16.39m2。永久避难硐室为井底附近提升、排水、辅助运输、供电作业人员和瓦斯监测人员、维修人员等零散作业人员提供避难场所。矿井投产及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井下2号煤层首采区布置有一个高档普采回采工作面,配备2个炮掘工作面。回采工作面最大班工作人数为21人,掘进工作面最大班工作人数为10人。设计选用KJYF-96/12型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额定避险人数12人。矿井在一采区轨道巷和运输巷之间设置2个可移动分体式救生舱,额定避险人数48人,供采、掘工作面工作人员紧急避险。以上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15、企业文化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为大力弘扬“忠厚吃苦、敬业奉献、开拓创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我矿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我矿井设立了体育健身设施,厂区设立了企业文化宣传栏、牌版及电子显示频;井下巷道设置了各类安全警示标语、避灾路线指示和各种标识牌板;举办了安全主题演讲、歌咏、煤矿知识竞赛、篮球、拔河、跳绳、羽毛球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矿区文化氛围,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建设奠定了基础。第四部分 安全管理及劳动组织 一、组织及劳动组织我矿建立完善了矿井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了“六长”:矿长、总工程师、基建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安全副矿长、通风副矿长兼矿长助理一名,中层管理设通风、机电、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各一名,建立了生产调度室,安监站、技术科、地测防治水中心、机运管理中心、一通三防管理中心、通风科、地测科、机电科、监控中心、质标办、基建科、供应科、销售科、办公室、企管科、人力资源部等管理职能科室,及采煤队、掘进队、机电队、运输队、皮带队、通风队、污水处理厂、保安科、救护队等队组。二、安全管理矿井建立完善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安全目标管理制度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矿井建有可同时容纳100人的培训中心一座,所有职工培训、登记备案、工伤保险、特殊工种持证上岗都达到了100%。在矿井建设期间,我矿注重安全管理的创新,从隐患查处的高效闭合、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日常信息的管理、重大事故预控等方面入手,使煤矿安全管理真正做到量化、超前、及时、准确,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以上为我矿6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总体建设情况,在此衷心希望各级领导、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矿将认真对待,积极整改,同时再次对各位领导对我矿井建设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祝各位领导、专家生活愉快、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