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小城镇开发的升级转型策略以青岩古镇为例.doc
-
资源ID:17690834
资源大小:157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贵州小城镇开发的升级转型策略以青岩古镇为例.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贵州小城镇开发的升级转型策略以青岩古镇为例.精品文档.贵州小城镇开发的升级转型策略以青岩古镇为例 1.中国小城镇的发展 1.1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城镇化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比重下降,而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最终引起乡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增加,而且居民点的房屋建设和生活习惯等向城镇型转化并稳定1。 城镇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过程。 虽然有时候城镇化的进程会被人们的思想观念、政府的方针政策或是国家的法律法规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呈现“超前城镇化”或者“滞后城镇化”的现象,但从长期来看,城镇化的发展是客观而有规律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 1.2中国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会逐渐向小城镇转移,而农村城市化需要通过小城镇建设实现3。 所以,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显得特别重要,而合适的发展道路一般体现在小城镇发展道路的选取上。现在,中国小城镇有以下六个主要发展模式。 1.2.1中心城市依托型小城镇 中心城市依托型小城镇通常距离中心城市比较近,一般是0-50千米左右,区位优势非常突出。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主要依附于中心城市。 因其与距离中心城市的远近和被中心城市辐射影响程度的不同,中心城市依托型小城镇可以归化为城郊型小城镇和卫星城镇型小城镇4。 城郊型小城镇和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是0-30千米左右,在中心城市的经济圈范围内。城郊型小城镇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由于受到中心城市社会经济的强烈辐射的影响,它的经济发展会比较迅速,慢慢地会发展成中心城市的一片拼图。 卫星城镇型小城镇到中心城市通常是30-50千米左右,它受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的程度没有城郊型小城镇强。 按国际小城镇发展的经验以及我国目前情形,这种类型小城镇的发展空间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阔。 1.2.2工业型小城镇 工业型小城镇可以归化成以下三个类型。 资源依托型工矿业小城镇不仅拥有充裕的矿产资源,还采用传统的采掘方式。这种类型的小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底就是由传统的采掘方式和加工工业构成的。资源依托型工矿业小城镇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做到产业结构的升级或经济结构的转型。 传统加工业型小城镇拥有发展传统加工业的历史传统,而传统加工业的产品在一些方面拥有明显的优势,一直以来传统加工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怎样做到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是这类小城镇主要面对的困难。 现代工业催生型小城镇工业现在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它的工业发展最开始的时候起源于大中城市现代工业沿交通运输干线以及周围地区的辐射影响,而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农业和商业,甚至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现代工业催生型小城镇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维持镇域经济发展一定的独立性。 1.2.3市场带动型小城镇 市场带动型小城镇经济的主体是商业。最初的小城镇通常都是建立在市集的基础上,它的经济依附于市场而发展起来,城镇化的过程其实就市场成长的过程。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通常与农产品初级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都有很大的关联。 只有坚持以服务为本,做到传统商业想现代商业的转型,这类小城镇才能发展得更好5。 1.2.4农业产业化型小城镇 农业产业化型小城镇的农业商品化程度比较高,而且随着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升高,资金的不断积累,推动了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然后发展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体的农村工业化,进而推动了商贸业的成长6。 农业产业化型小城镇通常受镇域内农产品资源的限制,整体经济抗风险能力比较差,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应该多多注意产业结构的适当多元化。 1.2.5旅游开发型小城镇 旅游开发型小城镇通常在名胜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周围,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有的自身还拥有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是它的主要产业。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通常借助它本身的旅游资源的优势发展一些和旅游相关的产业,比如贸易、旅馆、餐馆等一连串行业。有些小城镇是建立在自然景观基础上的,这些城镇通常散布在风景迷人的九寨沟、张家界、庐山等风景区内或是周围。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型小城镇通常散布在拥有独特民族风情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历史文化古迹附近。 贵州的小城镇也有很多种类型,但是以青岩为例的话,因其本身富有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必然是旅游开发型最合适7。青岩古镇的建设不是简单的新农村建设和城镇改造,而是要升级转型成为以旅游接待为核心,建设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新型旅游小城镇。因此开发模式不能以工业为核心,也不能简单抄袭其他地方的做法,避免千城一面的开发模式。所以青岩发展的线路拥有和其他小城镇不一样的特点,要准确地把握这种特点,并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以便实现青岩古镇的顺利转型和迅速而有规律的发展。 1.2.6综合型小城镇 这种类型的小城镇通常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镇域面积宽广、交通方面、三次产业特别是工业和农业都有相应程度的发展。 综合型小城镇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并未形成主导产业,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它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各次产业综合作用产生的。因此,这种类型的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要慢慢形成其主导产业,并且还应该调节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贵州旅游小城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贵州拥有多种多样的旅游资源,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通常会让位于区域中心的小城镇具备旅游功能和旅游经济价值,因而发展为旅游小城镇。怎样将旅游小城镇建设好,完全发挥出小城镇的旅游功能,实现其区域价值的优化,就成了现实关注的问题7。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贵州旅游小城镇的概况及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贵州旅游小城镇发展简要评论 现在,贵州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小城镇的特色保护。应该借鉴沿海一些地区的经验和教训,避免走弯路,使贵州旅游小城镇有一个好的发展方向7。 贵州旅游小城镇总体的可以分成两个类别型:一类是具有明显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其区域内拥有历史文化街区和为数不少的文物古迹,另一类是由于区域旅游的发展让其发展为区域的旅游服务中心,有一些小城镇会同时拥有上面两个特征。 旅游小城镇的开发与建设通常涉足两个空间板块,分别是开发新区和旧城改造。总体上,贵州旅游小城镇,尤其是独特的文化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都还是初级阶段,但不管怎样都应该重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贵州的旅游小城镇开发和建设中,青岩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 在90年代以前,青岩古镇的房屋建筑参差不齐,民居点和店铺大多都破烂不堪。青岩早期的规划既简单又片面化倾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其问题。后来经过多次探索与规划,市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终于找到了一条较适合的道路,这条道路结合了古镇的开发与保护,之后便每年都投入开发与保护资金,基本上将所有的现代建筑都拆除,一步一步地对传统的街巷、民居房屋、店面以及寺庙等古建筑进行维修,才有了现在恢复往昔容貌的青岩。随着当地旅游业的逐渐兴起,当地居民们得到不少实惠,然后他们自发出资,依照规划重新修整自己的房屋和店铺,初步奠定了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让青岩古镇旅游小城镇的建设形成了良性循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来,给青岩的旅游经济带来了可观的效益。 2.2贵州旅游小城镇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建设资金不足,整体开发水平低 乡镇通常都是经过国家对集镇农贸市场的修葺、移民搬迁和主干道建设置换土地对当地小城镇实施小规模的修整,因而整体开发效率不好。而且环境基础设施滞后,大多数小城镇都是沿着硬化主干道两边慢慢形成的“马路经济”。 2.2.2规划欠缺,千城一面 贵州旅游小城镇的规划设计基本上规划水平都不高,比较肤浅,城市房屋建筑格调统一无趣。由于“清理重建”的推土机运动,现在的建设都没有什么品位,千城一面,缺乏特色,对于其他成功的建筑生搬硬套,显得格格不入。只注重功能,却对小城镇原有的文化底蕴视而不见,那些历史的沉淀,朴实的土木结构的民居、历经风霜的沥青瓦都不复存在了,传统景观格局被破坏、民族的历史被遗失,而文化却被逐渐冷落和遗忘,引起“特色危机”。 2.2.3对传统历史街区的漠视,开发理念落后 缺少环境规划,开发和建设中充斥着长官和低俗设计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宣泄,基本没有文化品位,大多城镇街道、关键地段、主要建筑物的设计都没有什么内涵。整体环境质量不好,建筑间距太小、密度过大、绿化带不成比例。还把真古董拆除了,造假古董,简单照搬,完全没有了原来的文化韵味;没有进行整体性保护,导致历史场所失去了原来的真实感;资金缺乏,很多古民居根本得不到保护;将保护变成封存,导致古民居成为“古董”,这样只会加剧其精神的快速消亡。 2.2.4市政设施缺乏 小城镇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数量根本不够,许多水电供应、排污、垃圾处理、公共厕所等市政设施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布局不合理,利用率没有到达最大化,城镇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贵州小城镇环境管理比较滞后,违章建筑比较多,水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漫天飞舞,没有良好的镇容镇貌。 3.青岩古镇建设旅游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3.1青岩古镇旅游资源分析 青岩古镇在贵阳市南郊,距市区约29公里,东接黔陶乡,南与惠水县接壤,西与燕楼、马铃乡相连,北邻花溪,是贵阳通向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同时还是花溪区南部的农村商品集散地。离兴盛都市这般近的古镇,恐怕在贵州全国也为数不多吧。这能使游客很迅速的到达旅游地,免去了车途的疲劳。 古镇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年),隶属贵州省贵阳市,迄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曾有九寺、八庙、三宫、三阁、一院、一楼,还有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原是土城,经过几百年历史的洗礼,还有多次整修扩建,由土城而逐渐形成街巷纵横错综的石城。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底蕴,它的多民族聚居历史游览价值极高。 青岩本来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后来因为驻军导致汉族人口逐渐变多。现今青岩仍有32的人口是少数民族。主要的少数民族是苗族和布依族,还有侗族、满族等一些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有些至今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俗,他们独特的服饰、别具一格的歌舞、与众不同节日等都是珍贵的旅游资源8。 青岩的旅游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也不少,但是单项旅游资源却平淡无奇,没有垄断性。比如军事攻防功能根本比不上山西张壁和重庆合川钓鱼城,也没有周庄那般具有悠久的历史,民居房屋也没有西递、宏村、乔家等地方独特,庙宇也没有山西省台怀古镇的精美,状元文化也不及四川马家场镇等。 而且古建筑是古镇旅游的一项重要资源,但青岩的遗存却没有多少了,特别是那些具有价值及重要特殊意义的旅游资源,而且那些修复和仿建“古董”档次低、质量差,没有什么开发价值。 3.2青岩古镇旅游业的现状 青岩古镇开发为旅游景区以后,发展得不错,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青岩古镇近期发展比较迟缓,游客逐渐显示出减少的势头。 (1)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情况 青岩古镇也存在着大部分旅游景区的共同问题,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没有同步,基础设施、市政配套设施、景观环境设施、游客接待设施不完善,以致使有人只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在进行景区游览活动,反而在观光街道沿途小摊点上的时间还比较长。再者,青岩没有什么旅游休闲活动,游客没有选择其他项目消费的余地。 (2)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从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来说,青岩古镇只是到了成长期,并没有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交通条件也不是很便利,景区内更没有可供给住游客住宿的地方,可以说,在旅游六要素“衣、食、住、行、游、购”中,没有完整的链条,各项活动衔接不好,产业结构不稳定。因此,旅游创汇情况不是很明显。 (3)旅游宣传促销 青岩古镇处于开发阶段,宣传力度不够大,来游玩的基本都是贵阳本地人,自身的旅游吸引半径比较小,也没有自己独特的视觉符号,形象感知弱。 3.3青岩古镇旅游市场研究 3.3.1青岩古镇旅游市场背景分析 (1)国际状况 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三千亿美元9。 最终旅游业将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者将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形形色色的旅游者们将踏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2)国内状况 截至2006 年中国人均 GDP超过两千美元,中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将近十四亿人次,而3个黄金周旅游人次就达到三亿多,同比增长13;中国入境旅游的港、澳、台游客人数接进1亿人次,而外国游客人数则超过两千万人次10。 再过5年(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旅游目的地,其旅游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3)西部旅游发展情况 “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这已经成了政府和学界的共识,西部旅游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将为贵州及青岩的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力11。 (4)贵州省目前趋势 贵州省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将旅游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把贵州省打造成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大省12。 青岩所属的贵阳综合旅游区是贵州省资源、各项配套设施、交通、旅游人数各方面最好的一个旅游区。青岩古镇又是贵阳旅游区内综合方面最突出的。 通过对比青岩古镇与贵州其他景点可以看出,到现在为止贵州并没有综合型旅游接待中心,因此可以将青岩打造成以旅游接待为核心,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新型旅游小城镇。 (5)贵阳市发展背景 贵阳市“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和思路:一是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要重点培育青岩古镇、息烽乌江峡、阳明祠等二十个精品景区,规划出一批黄金旅游线路。二是要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激发旅游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三是要将旅游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将旅游产业化水平提升。四是要全面拓宽渠道,再次加大旅游投资。五是要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六是要加强旅游宣传,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这种国际、国内、西部以及贵州本省的良好格局都为青岩古镇的旅游发展准备了巧妙的外部条件和空间,也营造了合适的氛围和条件。 3.3.2青岩古镇目标市场定位 近期青岩古镇游玩的很多人已经不能说是旅客了,他们基本上都是花溪区居民或者是古镇周边的个体户,其实并没有几个外来旅客,这不仅仅是因为古镇的吸引力不够,同时也是因为青岩古镇最开始面向市场时,目标定位得太狭小,就使青岩由旅游景区快变成了如今的休闲小镇。 通过消费者的行为,我们可以发现国外游客比较为偏重对古镇多元的本土文化的感受,但国内游客比较倾向于贵州的自然风景区和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土特产等。就贵阳而言,贵阳市民的休闲娱乐的时间比较充足,比较懂得劳逸结合,消费的冲动比较超前,而且休闲消费市场早已启动,潜力很大。 因此,可以将青岩古镇的目标市场定位为:立足于贵阳及近郊的市民日常和周末的特色休闲与体验旅游娱乐场所;立足于贵州的王牌景点,贵州文化对外呈现的窗口;立足于全国甚至世界的历史文化名镇;将青岩建设成一个特色休闲与体验旅游娱乐场所、观光休闲体验型景区、多彩贵州文化体验中心、贵州大型游客综合接待中心以及贵州旅游商品集散地10。 3.4青岩古镇建设旅游小城镇的潜力 据贵阳市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人数3940.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 2010年旅游总收入425.96亿元,比上年增长44.5%13。 2013年全市全年旅游总收入728.66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达5229.79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6009.08万人次;接待外国(海外)游客13.42万人次14。 另据花溪旅游投资公司青岩分公司经理申晟宽介绍,今年(2015年)春节期间,青岩游客量出现“井喷”,同比增加了50%以上;进入青岩的自驾车,日均达两千辆左右。 以上数据显示了贵阳旅游市场有不错的发展空间,为青岩的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另外由于贵阳市居民这一旅游客源的拓宽和全国古镇旅游需求兴盛的局势,可以推测出,青岩古镇开发后的游客量将会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4.青岩古镇旅游小城镇升级转型的对策 4.1升级转型,扩大宣传力度,吸引国内外游客 国外游客,对于多元化的本土文化的多重体验较为偏爱,国内游客则比较倾向于自然风景区、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土特产等。因此,可以迎其所好来进行升级转型,以吸引国内外游客,本文对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4.1.1扩大对外宣传力度 为了增强青岩古镇的知名度,必须要加强对外宣传,特别是一些有特色的景点,如:赵以炯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周总理的父亲、邓颖超的妈妈、李克农等革命先烈和他们的家属在青岩的秘密居住地。通过电视、报纸、微博、微信等新型的媒体来进行包装和宣传,并通过引入一些电视剧、电影的拍摄,或者一些建筑类的研讨会,让国内外游客所熟知和进一步了解,增强青岩古镇在国内外的知名度15。 4.1.2保护、挖掘本土文化 根据青岩古镇拥有的旅游资源情况,除了明清历史文化为主导外,还有建筑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多民族聚居等多种文化,这些灿烂的文化就是青岩古镇的特色之处。因此,必须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青岩文化加以进一步保护和发掘,让青岩古镇“人文青岩,和合之美”的旅游形象更为鲜明,以吸引国内外游客体验这种多元化的本土文化特色。 4.1.3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内外游客的高品质需求,要在古镇原始风貌保护的基础上,从给水、供热、供电、通信等方面着手,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使设施建设与古镇历史文化风貌相协调,体现古镇文化特色,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 4.2实现青岩古镇市场定位的措施 4.2.1加强旅游地的文化保护 对于古镇保护来说最重要的是历史,不管是明清时期房屋建筑,还是历史文人遗留的真迹,抑或是名人故居牌坊,都应该被保护起来,因为这些都青岩古镇的精髓所在,是吸引人们前来的宝贵旅游资源。相关部门应该拟定一些关于文物保护的政策,并确切落实。 4.2.2完善旅游地的产品设计 对于青岩主要景点风光、名人故居、古城墙的标志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景点加以深入说明,成功的旅游标志对于提升旅游形象显得特别重要,成功的标志能够引出人们对某个旅游地的记忆和憧憬,而且可以更好地展现出青岩古镇的资源特质和文化底蕴,慢慢地被国内外的游客接受17。 4.2.3规范特产的生产和销售 不断推出青岩古镇的特色商品和食品,规范特产的生产和销售流程,更多地面向市场销售,但应减少冗余的商铺,让游客在体验古镇风光的同时,购买到纯正的特产,让游客更多感受到古镇的气息。 4.2.4加强青岩古镇的卫生环境建设 对旅游者来说,一个旅游景区的卫生环境是极为重要的,不能单单只是维护景区里的环境,联接景点的街巷也要注意。必须做到定期抽查、检查工作,重点处理居民生活垃圾。 4.2.5升当地居民的服务素质 当地居民是景区中人数最多的,他们分布面广,他们的生活习惯、民族语言和服饰以及节日活动等都是人文气息浓厚的古镇所具有的重要旅游资源,和古镇一样会进入游客的眼里、心里。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消费的吃、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服务18,旅游服务质量的好坏和当地居民的热情好客有着很大关系,所以旅游者都希望目的地居民是友善的、具备当地气息特点的,一般来说,景区居民对旅游的态度通常会顺着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从新奇、友善、热情、担忧、恐惧变到漠然19。根据这种情形,景区负责人应该让当地居民得到实惠,并对开展旅游活动引起的交通和环境的消极影响予以相应的补偿,与此同时还要处理好居民与游人之间的矛盾,以合理方式经商,切不要坑蒙诱骗初到游客。让人文关怀、历史之光成为青岩古镇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4.3古镇旅游开发运行 4.3.1政府主导 古镇旅游开发不能纯粹依赖市场,应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在政府的强力干预下,创建一个由政府引导的市场运作机制,协调好古镇管理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关系,是保证古镇旅游顺利发展的必须手段20。政府旅游产业政策的实施力度是由政府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定位决定的。 从2005年起,旅游产业被花溪各级政府当做新的经济增长栽培,旅游业也得到青岩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制定了一连串的政策和措施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 鉴于青岩古镇的一些研究和旅游发展情况,以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模式比较适合青岩古镇,镇政府应该设立专门旅游开发领导小组,对古镇的旅游开发规划工作和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镇政府可以经过规划对小城镇旅游的开发实现宏观调控,开发资金的投入也应该由政府筹集,并通过收取门票偿还投资21。 4.3.2规划先行 先行拟定发展规划是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22。应将城镇规划、旅游规划、水利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各项规划要从系统的时间、空间观念做到无缝衔接;在理念上要创新,体现人本思想,满足游客与本地居民生活、休闲、生产发展等方面需求,要充分体现旅游休闲、统筹城乡发展、形象品位、民生、经济、对外开放、文化等功能,实行城镇建设与旅游发展一体化23。 4.3.3推动社区参与 青岩是在古镇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兴起的,所以社区对旅游活动正确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都会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应该为当地居民提供一个发表看法和提出意见的方式,提供一个能够让居民从他所持有的资源中获得财富的市场机遇24;镇政府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旅游氛围,为社区居民创造经济的机遇和渠道;镇政府可以通过启动项目,启动资金的投入,激发人们的投资热情;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宣传、开展征求意见会、动员大会等,从观念上增加居民对开展旅游的认可;并通过每家每户商铺、店面的效益体现,实现人人都是旅游主体,个个都得到实惠的旅游发展局面。 4.3.4增强青岩古镇影响力 依附于一些著名的景点,可以在景点周边的巷子或者街道建造一些别具特色的仿古商铺。比如:开设一些茶馆以供游客休息喝茶,体验古的韵味;开设一些古色古香的客栈,供游客吃饭、住宿;晚上摆一些戏台,设一些小吃,丰富游客的夜生活;也可以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开一些酒吧,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这样就使得古镇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着其独有的魅力,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强了古镇的影响力。 5.结语 古镇旅游开发要深挖它的文化底蕴,并且要制定一系列规定加以保护。旅游文化竞争力是其景区的旅游文化在与其他景区的竞争中所呈现出的差异优点和景区综合力。文化底蕴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全面展现,将会让古镇类旅游产品整体缺少文化内涵,不足以呈现古镇文化的特点,减弱了古镇的市场竞争力,引发古镇旅游业的发展陷入一个有需求、却没有没市场的尴尬局面。想要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深度挖掘古镇旅游规划中的文化属性是唯一途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