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教育论文优选-精品文档.docx
大学心理教育论文优选注重加强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在大学生心理保持积极健康的情况之下,才能够更好的为社会建设做奉献,促进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大学心理教育论文优选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大学心理教育论文优选篇1浅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摘要:在人的整体素质当中,心理素质占据着基础地位,它影响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发展。目前,90后正在成为大学生中的主力军并且即将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重视。他们特有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将通过加强老师队伍建设;发挥网络优势;注重学生管理;挫折教育;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等途径,来讨论怎样使他们更健康地成长发展。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一个人若没有健康的心理,即便有过人的才智、高超的能力与强健的体魄,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群体是将来的社会精英,是中华民族的将来,他们肩上承当着重大的现实责任和更深远的历史责任,因而他们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应值得我们重视。一、90后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以自己为中心大多数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有很强的自己优越感,基本没有受过挫折。久而久之,他们在心理上逐步养成并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而当他们走进大学校门后,已经构成的以自己为中心的心理习惯难以很快改变,便用这种心态与同学、舍友相处;而相处的对象不再是包涵、顺从和溺爱的家庭成员。于是他们对人际关系感到迷茫和不适应,甚至逐步产生失落感。加上要不断面对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日常生活琐事,相处中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一些性格比拟内向不擅长与教师、同学沟通的学生就有可能出现心理危机,甚至走向心理极端。 (二)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由于90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家庭成长环境良好,他们的成长道路几乎非常顺利,而在其背后存在的却是普遍较弱的抗挫折承受能力。武汉大学关于碰到挫折心态的调查显示:在抽查的90后800名新生中,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本人心理睬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本人会因而一蹶不振。只要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历,从头再来。这组数据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挫折能力明显缺乏。 (三)人际交往障碍90后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中学阶段人际关系相比照较简单,而比拟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习惯了以自己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在人际交往经过中欠缺技巧和沟通能力。进入大学,同学、教师大多来自四面八方,生活方式也由原有的个体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体生活方式,很容易导致他们在集体生活中的摩擦,产生矛盾碍于面子又不懂及时沟通沟通去解决问题,所以容易产生苦闷不安的情绪,且不愿沟通,这种情绪容易让他们变得冷漠、孤僻、自己封闭。同时,90后与中国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同时成长。他们基本上从小就接触网络,他们的思想行为形式与网络有着密切联络,沉浸于网络的虚拟世界里使他们产生一种虚拟人格,面对现实世界的交往他们显得盲从不知怎样应对。二、90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因素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在经济发展上获得了宏大的成果,人们的物质生活相较以往能够讲是获得了极大地丰富。90后一出生,就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物质生活资料、医疗保障和基础教育,让他们越来越远离艰辛朴素的传统观念,他们从未经受过物质匮乏之苦。所以,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就只要顺理成章的获取.毫无顾忌的享乐。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文化沟通也在不断加深文化发展多元化、观念多元化。90后这一代少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多了西方思想的影响。同时,我国二元构造形式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不同社会阶层的状况差异也很大,在90后身上就表现为自卑心、攀比心、虚荣心等。学校这个小社会由于师资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对每一位学生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使得有些心理问题的学生在没有主动寻找解决途径的情况下他们的心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二)家庭因素90后孩子的家庭环境中,大多没有同胞的兄弟姐妹,缺少和伙伴互爱互助的实际锻炼,缺少集体影响,而这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家长所不能给予和替代的。加之他们的祖辈、父辈过分呵护,导致大多数90后任性、敏感、自己为中心,抗挫折能力不强,合作意识淡薄,缺乏艰辛奋斗的毅力和居安思危的责任感。还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是采用简单、粗暴的传统的家长制手段使子女构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家庭内部问题,尤其是离婚率的不断上升,使部分90后经历了家庭解体的打击,造成他们性格和心理上的某些缺失和成长中的断位。 (三)网络因素网络作为现实生活中的第四媒体,其便捷性与高效性、开放性与分享性、生动性与交互性,以及信息的丰富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等特征使得网络媒介对个体的影响力大为加强且更为持久。海量的信息、丰富的知识和趣味性很强的游戏,使得网络成为90后的学习、娱乐的第一选择。导致90后对网络过分依靠,造成个人心灵明显封闭,削弱了他们的价值判定和控制能力。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而他们在获取信息时又缺乏价值判定和控制能力,低俗、虚假的信息对他们的心理构成了宏大的冲击。他们不断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盲目而轻率地面对各种选择,这种处事方式不可避免地被带到了现实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而由于监督、监控和管理技术尚不完备,致使网络的不良倾向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青少年心理扭曲和价值观念偏差。三、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加强老师队伍建设1.加强老师队伍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面对90后学生的特性,老师本身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调查科研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就业指导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更要有协调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教育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等,还应及时更新和提高本身知识构造和技能,创新工作方法,对90后存在的心理问题利用心理学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判定和疏导,进而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学习经过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化解矛盾,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效性。2.调整辅导员的年龄构造和人员配备。合理化高校辅导员的年龄构造,缩小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将有助学生心理特性的理解进而利于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鉴于90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在扩招的基础下学生人数又不断增加,而国内高校普遍存在超过1200的师生比现象,让辅导员们不堪重负,必然降低教育效果。在很多高校辅导员的配备上存在不是心理学、教育学或者思想-教育等相关专业的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工作者不能及时有效地把握学生的信息和心理状态,进而对受教育者的教育效果会显得不明显、不及时。所以增加人员配备,优化人员构造也应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3.改善管理与沟通方式,用尊重、赞美和鼓励鼓励学生。90后的大学生自己意识很强,他们渴望独立,希望能得到尊重。在管理学生经过中,教师、辅导员可能会不自觉地运用权威来到达一定的管理效果,这反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被动和戒备的心理效应。与学生的沟通沟通中,我们要注意适当的尊重、赞美和鼓励。辅导员要做好管理工作,也应该把握赞美这一推动气力,用不同手段去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进取心。这种鼓励和尊重有利用学生自己管理的有效施行,他们能够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主动而积极地介入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及社会实践中去,不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学会进行自己分析,自己认识,自己监督,进而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发挥网络优势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调查显示:63.7%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是聊QQ,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本人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网络平等、隐蔽、快速、实时、互动的特点,通过网上心理解析、培养、训练、辅导、咨询、测验、诊断、治疗等方式向90后大学生介绍心理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与咨询服务。这种在匿名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消除他们的心理阻抗和逆反心理,使他们会放下所有的负担和顾虑,接受咨询,进而使心理咨询工作者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握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并做出切合实际的引导及处理。网络心理教育咨询实现心理教育咨询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若是使用得当,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对治疗心理障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注重学生管理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1)大一注意适应性和自立能力的培养。如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人际关系的建立等,做好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然后通过对挑选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新生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建立个人心理档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大二通过素质拓展提高学生意志力,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在实际交往中的能力和技巧。(3)大三、大四侧重升学、就业辅导,在这段时间内心理出现较多的冲突与矛盾,如不能及时得到有效的缓解则会积郁于心,所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选择找工作还是升学,是我们心理工作的重点。 (四)注重发展性心理咨询高校应注重发展心理性心理咨询。高校心理咨询的根本目的,不仅仅使有各种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尽快缓解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危机,更重要的是使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使其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正确体现。一方面,重视针对具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调适性心理咨询,使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宣泄消极情绪,以缓解心理压力,能够改变其在认知上的错误观念,进而确立正确的合理的考虑方向和方法,使其尽快摆脱心理异常的纠缠而保持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应注意针对广大心理健康的学生进行发展性心理咨询,通过发展性心理咨询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本人在心理发展经过中要注意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提供处理方法,防止并消除其在成长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鼓励、催促和帮助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已经具有的各种现实能力,充分挖掘本人的潜在能力,进而使其进一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好地塑造个性和完善人格,更充分地发展自己。加强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重大,我们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创新的工作方法来解决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使他们在步入社会前顺利完成心理健康成熟的经过,最终实现自己价值。参考文献: 1戴长澜.中国首份90后大学生调查报告:心理抗挫能力弱N.中国青年报,2020-11-12 2雍慧琦.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诲刊,2020(5) 3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20(4) 4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5张莉.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及辅导员工作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2020(22)下页带来更多的大学心理教育论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