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毕业论文_1.docx
护理风险管理毕业论文护理风险管理指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医务工作者及探视人员等可能造成危险与伤害的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并对其采取正确处理的经过。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护理风险管理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护理风险管理毕业论文篇1浅析儿科常见护理风险管理【摘要】目的减少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儿、家长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减少和消除护理风险对患儿的危害,同时能保证医务人员安全和医院的声誉,持续性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风险事件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组织护理质量由于儿童体弱,无法言语以及病情的多变,决定了儿科护理的风险性大大高于其它成人科室,新护士不了解儿科护理的特殊性更是加大了护理风险性。加上患儿年龄小,不配合治疗,一些家长缺乏医学常识,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经常住院,患儿家长的依从性差等。这些行为也给病房护理安全带来影响。在这里,我将儿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和怎样躲避风险介绍如下,以提高护理安全。1、入院宣教不到位;无家属陪护,或陪护渎职;床栏杆没有拉起,或床栏缝隙太宽,小孩从缝隙内坠床。入院时,仔细告知患儿及家属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了解思想动态。一人一陪护,随手拉好床栏杆。床拦套布套,防止小儿从床栏缝隙内坠床;毛巾钩、儿童床栏杆一律用圆形,不用直钩、直角的。2、护士应加强学习保障用药安全的重点内容,如通过采集药品讲明书,业务学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无菌操作原则等。经常进行技术操作训练,提高护士的技术水平,力争一针见血,尽量使用留置针,密切巡视注射部位,观察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渗漏、肿胀,如有渗漏、肿胀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并对渗漏部位给予25%硫酸镁湿热敷,减少对患儿的伤害,确保护理安全。3、严格遵医嘱控制输液滴速,有条件的可用输液泵控制,无输液泵的更输液速度尤为重要,对危重病人就更为重要。临床曾经碰到过由于输液速度过快造成肺水肿,引起严重后果的。所以,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4、严格遵医嘱控制输入药物的剂量,十分是一些特殊的药物,如氨茶碱针,氯化钾针等。把握药物的毒副作用,儿科常用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如氨茶碱等药物由大剂量配制成小剂量的方法,弄清剂量的换算,以确保参加的药物量愈加准确。同时某些药物对液体量也十分有要求,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添加液体量,如将药物参加分装袋中,则需放足液体量方可参加药物,以防短时间内大剂量药物进入体内造成不良反响。4、注意某些药物的配伍禁忌。如今儿科常用的药物,如头孢类,炎琥宁,以及氨溴索这三类药物互混会产生白色沉淀,故同时使用这三类药物中间需间隔其它药物或无菌用水,以免发生反响。5、加强巡视,让病儿家属了解必要的输液注意事项,以提高输液的安全性。如告之家属不能提起孟菲氏滴管下方的输液管,以免空气进入下端;告之家属在患儿输液经过中离床活动时,需保持输液瓶与输液部位的高度大致一致,以保证滴速的准确。同时,告之家属小儿好动,不合作,输液器针头经常被拉出,家长医学知识缺乏,将污染的针头直接插回输液瓶。告诉家长一旦输液器脱落,呼叫护士,输液针头不可插入瓶塞,必须消毒瓶塞后,重新更换输液器。茂非氏滴管的液体量输完时都要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等。6、加强患儿病情的观察,如病儿的面色,呼吸等,十分是一些十分的、细微的表现。某次,我值班时发现一患儿双手不停地乱抓,貌似痛苦状,仿佛象大人在叫救命似的,我用听诊器一听诊,发现患儿满肺湿啰音,仔细一询问,原来病人家属刚刚擅自将患儿抱离病房输液,而将液体瓶提得过高,造成输液速度过快。经过积极的处理,才未造成严重的后果。总之,由于儿科的风险性大于其它科室,所以更要求儿科护士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岗位职责是工作的指南,是护理的法宝。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病房护理安全。实际工作中,少数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欠缺,诸如查对不严,交接班不认真,违背操作规程,巡视患儿不及时,导致打错针,发错药,抽错血,为患儿抽血或静脉穿刺后忘松止血带等现象的产生。值班时未体现慎独精神,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进而延误治疗和抢救机会。因而作为儿科的护理工作者应有高度的责任心,擅长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学习和进取的精神,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位护理人员要有一颗高度警觉,有责任感的心,防患于未然,把风险降到最低,确保患儿的安全,早日康复出院。护理风险管理毕业论文篇2浅谈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摘要】目的研究讨论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精神科护理安全。方法学习把握风险管理知识,研究精神病人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制订相关风险管理预防措施,施行护理风险管理。结果通过施行风险管理预防措施,避免和化解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障护理安全。结论运用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能减少和化解护理缺陷,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精神病人护理工作风险与利益在整个医疗护理经过互相并存1。相对滞后的精神科基础医学研究,使护理潜在更大的风险。由此可见,研究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加大监测医疗风险及预防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护理风险也就是患者或医院工作人员在护理经过中因不确定因素导致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使之存在着更多风险因素。有效施行护理风险管理是精神病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护理经过中由于工作疏忽或认识缺乏都有可能造成护理缺陷或事故发生,进而引发护患纠纷。作为精神科护士应认识到护理经过存在的风险,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使风险最低化。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收治精神患者78例,均为男性,年龄在31至69岁之间,平均年龄56岁。1.2精神病人护理风险因素分析1.2.1病人本身因素精神病人受精神症状影响,情感、行为等方面异常,易对本人或别人造成伤害。精神病人无自知力,不成认本人有病,拒绝住院和治疗,大部分是被迫入院,因此对住院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做出逃跑甚至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2。慢性精神病人病程长,精神衰弱,不能料理本人的生活,噎食、坠床等意外时有发生。1.2.2药源性因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副作用,引起癫痫、体位性低血压、心跳加速等症状的发生3;用药剂量一旦控制不好很多不良反响就会引发;又因精神病需长期治疗用药且药效慢,就会出现患者拒服或藏药等现象。1.2.3管理体制因素部分精神科护士经受不住繁重的任务与高风险、压力大、待遇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选择调离,人员编制进一步减少。一些规章制度没有落到实处,有些护士缺乏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一些护士缺乏经历,专业知识把握不够,不熟悉常见的安全隐患,也不能预见潜在的安全隐患。没有端正态度,缺乏职业道德,不尊重患者,言语冷淡或粗暴。1.3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1.3.1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责任制度,确定相关的工作职责,责任到人。病区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检查各项护理工作制度能否落实,检查要有侧重点和针对性。严查核心制度的施行情况,对重点人员施行重点环节和时段的强化管理。规定巡视护士的职责要明确,加强其主动观察患者病情和及时做记录,避免按医嘱机械执行,并制定相关风险预案。对交接班制度进行修订,重点监护对象的观察及记录不能错漏。严格签字制度,要家属知晓患者的各项相关情况,必须告知家属,并要求其签字同意。1.3.2加强环境及安全管理天天进行病房清扫,避免积水、潮湿,防止病人因地滑而摔倒,保持病房环境的清洁;确保病房的通风情况良好,空气畅通;应及时修理、更换损坏的设施。严格记录给患者发药、量体温的时间及相关情况,避免出错;对进餐、娱乐活动的安排要有序,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要立即解决。检查新患者、外出返回患者的随身物品,检查能否携带危险物品。天天利用早中晚期间的护理对患者床单元进行检查,每周至少1次进行系统的大检查。1.3.3加强患者管理观察了解患者的风险因素如患者病史、家族史、症状、心理和用药史等。安排专人负责重症患者,确保其24小时不离开视线;安排人员加强和巡视重点时段,并严格做好记录。及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辅导,提高患者本身的健康意识。护士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用语亲切自然,在患者面前多表现关心,以减少患者对住院的抵触情绪,同时加强患者对精神疾病知识的了解。鼓励和安排患者参加适量的体育活动及对有益于身心的娱乐活动。合理安排患者床位(如有跌伤风险的患者给其安排靠墙的床位,适当调整床铺高度并加用床档),浴室厕所要放置防滑垫和防滑扶手。1.3.4加强护理监控护士长要经常进行巡视,检查护士工作及及有关制度能否落到实处。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护士的服务态度,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对调查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及时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对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安全管理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公布检查结果,分析最近的危险因素,并找出改良措施的详细方案,尽可能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2.结果78例精神病人有3例发生意外,均为跌伤,意外发生率占比为3.44%,无意外死亡患者。经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管理,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3.讨论精神科病房的患者常受症状制约,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因而进行风险管理的前提是能正确识别这些风险因素。医疗护理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专业性强、个体差异大及处理的病情复杂。精神病人是特殊群体,护士要具有良好的素质、稳固的专业知识、丰富临床经历及强有力的观察,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风险,对之进行有效防备,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精神科病房病人多且病情复杂,需长期住院,无家属陪护,而护理人员的编制缺乏。让患者参加多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工娱活动,实行分组管理,倡导患者间相互沟通,使病人的住院生活不单调,从中找到归属感,体会到亲情般的暖和,分散和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病人之间建立友谊,住院环境和谐,对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护理风险管理是护理质量改良的重要部分,施行护理风险管理,评价护理工作存在的缺乏与隐患,改良与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参考文献: 1熊丽,唐海兰,蒋明珉.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20,21(5):881-882. 2唐荣.精神科病房的风险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20,6(34):145-146. 3马斌.精神康复病房患者的风险评估与护理干涉J中国医学创新,2020,8(2):81-83.猜你喜欢:1.电大护理风险毕业论文范文2.关于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3.毕业论文关于护理专业方面4.护理管理论文范文5.风险管理论文范文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