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农村殡葬改革的措施-精品文档.docx

    • 资源ID:17816957       资源大小:20.9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农村殡葬改革的措施-精品文档.docx

    农村殡葬改革的措施(社科纵横杂志)2014年第九期一、农村殡葬改革中基层政府存在的困难和挑战1.传统殡葬形式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政府在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经过中,没有充分意识到殡葬改革作为社会秩序中一个重要环节的社会意义,对殡葬风俗本身的生命力准备缺乏,在实际开展经过中,政府的行为没能在构建一个新的社会殡葬风俗上破而后立,真正构建和完善农村新的殡葬秩序。殡葬风俗是社会秩序的一方面,有其本身构成的原因和存在必要。从有文字记载开场,殡葬都在社会生活十分是在政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到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后,在丧葬文化与孝道文化严密联络基础上的,与忠君思想密切靠拢,将丧葬礼仪作为对孝道的衡量标准之一。传统殡葬风俗也体现了人们对生前的势力荣华富贵的留恋,对离世后各种美妙的想象的现实表达,对神鬼思想和轮回的敬畏。几千年的传统,殡葬风俗经过国家统治阶层的强权推进,和传统文化相融合,已经构成了固定的形式,成为传统的道德规范,为人们遵守行事。2.农村的情况仍然复杂1人口诸多,殡葬任务繁重。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1年末,中国乡村人口65656万人,占全国的48.8,而实际上农村的范围要更大,农村殡葬改革涉及的人口要更多,这么多人要改变土葬习惯,采用火葬方式,改变相应的殡葬习惯,其中需要做的基础工作非常多,任务是非常繁重的。2自然环境复杂,监管难。农村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相比城市来讲,山区、丘陵、湖泊和湿地在农村要多的多,而殡葬改革的对象是人,对于集中城市的市民来讲,没有条件去逃避火化,没有地方装棺土葬,没有地方搭灵棚搞传统祭奠,然而农村有的是地方,农民有山地、林地、耕地,在山区、丘陵寓居的农民有更多的地方能够选择,这些条件对土葬都是有利的。相对于在农村开展殡葬改革,管理成本很高,基层政府很难对农民的殡葬行为进行全面监管。3.专项投入严重缺乏农村的殡葬改革,严格来讲,开场时间还很短,十分是农村处于中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社会文化层次最低的地方,开展殡葬改革最为棘手的就是投入问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问题。表如今:一是专项经费缺口极大。殡葬改革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的工程,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作为基层政府,要从本来不多的财政中拿出经费开展殡葬改革,存在着政府本身和工作难度的双重压力,而且殡葬改革每年都要投入资金,甚至还要增加,使得很多基层政府在殡葬改革开展一段时间后热情剧减,不再列支投入,造成一些地方殡葬改革开展的基础经费都无法保证,无法维持正常的殡葬工作开展。二是基层政府要为农村的“鳏寡孤单者的火化等费用买单,此外还要对偷埋土葬者承当起尸运输等费用。4.殡葬改革政策产生的问题1殡葬改革政策本身的问题一是殡葬政策并未减轻农村经济负担经过调研,以2012年鲁西C镇为例,相比传统殡葬要增加600元的火化费用,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二是火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推行火化的目的之一是降低农村环境尤其是地下水源污染,而实际上,火化本身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殡葬行业火化废气中有害物质多达几十种,有烟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氨气、硫化氢及其它有机污染物,造成局部地区大气环境污染较重。2殡葬改革政策引发的其他问题一是给民众带来情感伤害由于传统封建丧葬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教育程度偏低、科学知识普及不够等原因,广大农民群众还不能很快从观念上接受火葬。有的人信奉“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的人信仰“风水地气、“命理学讲,风水、命理、阴阳宅文化等在农村还有较大市场;另外,有的人强调“入土为安、“重殓厚葬,以为死者不能入土是“死无葬身之地,火化父母是不孝的表现等等。据在鲁西C镇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真正从内心赞成火化的农民只占到10%,而不赞成火化迫于遵从政策才实行火化的占到80%,顽固不化、对抗政策、坚决不实行火化的占到5%。若是能够自由选择殡葬方式,不实行火化的比率仍然惊人。在农民丧葬观念还未彻底转变之前,由政府部门进行自上而下的强迫性火葬推动,必然给农民的情感带来极大伤害。二是引发基层政府与民众之间及民众内部的矛盾对立县市、区殡葬执法部门及基层乡镇政府构成了殡葬改革政策主要的执行主体。他们直接与民众接触,处理相关事务。由于民众尤其是农民在土葬改革经过中大多数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政府可能存在一些不满情绪,碰到相关部门执法时,他们就产生抗拒和厌恶心理,很容易与执法人员产生对抗和冲突,进而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对立状态,互相之间失去应有的信任感;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殡葬改革中也承当一定的职能,比方为上级执法部门提供信息情报等,这也使村民与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对立;有些农民为了逃避执法,亲属亡故后偷偷土葬掩埋,而在执法部门核查清理经过中,与之有宿怨的村民可能会主动揭露,这往往助长了村民之间互相猜忌的心理,进而使农民内部也产生了矛盾对立的情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农村亡者丧葬具有宗族特性比方某长者亡故,其宗族后辈都要参加葬礼,因而这些矛盾冲突很可能会演变为宗族与相关部门及其他宗族之间的矛盾对抗,进而给农村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二、对策与建议一加大宣传、营造殡葬改革的舆论气氛殡葬改革是一场民族风俗和丧葬文化的整体性革新,厚重的民族心理积淀决定了这场改革具有长期性。实现殡葬改革宣传的效果,必须从改变理念,提高群众的殡葬改革意识入手。要在宣传上下功夫,在教育引导上做工作,在研究制定好宣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细致的宣传,让群众对殡葬改革有充分的了解,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让殡葬改革的宣传在农村持续的开展,营造出浓厚的舆论气氛,让群众由被动逐步变为主动,由抵触到接触了解,由考虑到逐步接受,完成宣传教化的初层次工作。要找准载体、丰富内容、活化形式,宣传殡葬改革的正反两面的典型事例,在内容和形式上更接近群众,借助文化娱乐手段,通过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展现殡葬改革的好处和优点,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进行宣传,到达潜移默化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必需要建立起殡葬改革宣传的长效机制,改变群众的心理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集中宣传发动群众后,坚持把殡葬改革的宣传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通过不间断的教育引导,来稳固培养农民的殡葬改革意识,让殡葬改革在农村在人们的心中真正生根发芽,成长起来。二构建和谐文明的殡葬民俗1.进行葬法、葬礼改革,提倡文明祭祀创新和发展各种各样的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灰处理方式,如建立骨灰堂、墙、塔、楼、廊、亭等设施寄存骨灰,或施行骨灰撒海、树葬、鲜花葬、草坪葬、吹灰葬等生态葬法;改革旧的葬礼风俗,用遗体告别、开追悼会等代替披麻戴孝。创新祭祀方式,提倡文明祭祀。2.完善殡葬改革政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改善殡葬改革效果充分考虑到殡葬政策问题的复杂性与殡葬改革的难度,实事求是地完善殡葬改革政策。能够借鉴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综合运用包括法律、经济、教育、行政等各种手段,提高殡葬改革政策的有效性;要赏罚并重,在处罚违法者的同时制定相应的奖励优惠或补贴措施,以提高民众殡葬改革积极性,进而改善殡葬改革效果。3.尊重民众意愿,循序渐进、推行火葬从实践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火葬还不现实,更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殡葬改革重大突破。一个剥夺了死亡之后自主选择尸体处理权利的文化,无论怎样都不能算是充满了人文关心和当代精神的文化。要尊重民众意愿,有步骤、有差异地推行火葬。在当前经济不够发达和文化教育水平不够高的特定历史阶段,建议缩小火葬区,扩大土葬区域范围,在土葬区能够提倡遗体深埋、不留标记或植树种花等方式进行土葬,保障民众自由选择遗体处理方式的权利,以彰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三提倡“厚养薄葬“厚养,顾名思义指的是以优厚的待遇去供养。“厚养不仅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方面多给予慰藉。十分是工作繁忙的子女,更应该常回家看看,让老人在生前多享受天伦之乐。接受厚养薄葬这一观念看起来特别简单,其实并不容易,关键是怎样看待薄葬。厚葬除了体现儿女对老人的尊崇与报恩之心以外,还有一定成分是给别人看的。怎么样让人们淡看丧葬活动的社会意义,而着重于丧葬家属本身的内省,这其实是与厚养密切相关的。假如儿女在老人生前真正做到了厚养,问心无愧,那么他们就不会看重丧葬仪式的隆重与否。在厚养薄葬这一观念深化人心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推行新的更文明的丧葬与祭祀方式。四探索不同方式的丧葬结合当地实际,调查研究本地殡葬方面的风俗习惯,结合改革推进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比照,探索制定符合本地殡葬改革的方式和形式,建立和完善符合当地实际的殡葬新习惯。以鲁西C镇为例,正在推行农村社区集中寓居,全镇97个行政村规划调整为6个农村社区,每个社区都配套幼儿园、小学、社区医院、连锁超市等等,可以以配套建设一处骨灰堂,统一存放骨灰,走城市殡葬形式。人们坚持土葬无非是“入土为安的观念指导,观念很重要,其实“入土能否就一定指土葬呢?也不尽然。把骨灰撒向深海、撒向森林、撒向田野,一样都是“入土。这既不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又不留下让人忌讳的任何痕迹。从长远来看,积极探索、推广不同的丧葬方式“绿色殡葬,它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埋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这种把尸体火化后将骨灰埋入树根底下或将骨灰埋人地下后,再将树木植于其上的一种方式固然也称为“树葬,但有别于民俗学意义上的树葬。另外,改变人们的观念,倡导新型葬式也很重要,如花葬、风葬、海葬等。总之,殡葬改革与殡葬行政执法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健全殡葬政策法规,依靠政府行为,以民政部门为主,各相关职能部门为辅的殡葬联合执法队的通力协作,才能将殡葬改革工作做好,才能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节约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人们的传统观念不断更新,殡葬改革将会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

    注意事项

    本文(农村殡葬改革的措施-精品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