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20131030.ppt
-
资源ID:17825016
资源大小:5.93MB
全文页数:16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20131030.ppt
科学课程标准研读叶兆宁叶兆宁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做中学做中学”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教学中心科学教育改革项目教学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江苏汉博教育培训中心20132013年年1010月月1国培计划(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之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之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培训团队研修项目东南大学小学科学班课程标准课程标准2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what students should know and be able to do)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对课程标准培训的思考对课程标准培训的思考3哪些人哪些人需要学需要学习课程习课程标准?标准?他们为他们为什么要什么要学习课学习课标?课标?课标与他标与他们的工们的工作有什作有什么样的么样的联系?联系?他们应他们应该重点该重点学习哪学习哪些内容?些内容?什么时什么时间学?间学?通过什通过什么方式么方式学?学?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的思考4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争论怎样才能看清争论?怎样才能对课程标准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怎样才能帮助一线教师跳出教材、跳出课标,对科学教育有更高的认识?前测前测51、您研读过科学(、您研读过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吗?在年级)课程标准吗?在这本标准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是哪三个关键词?这本标准中,对你影响最深刻的是哪三个关键词?2、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您经常使用标准吗?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您经常使用标准吗?如果您经常使用,那么您认为标准对教学起到怎样的果您经常使用,那么您认为标准对教学起到怎样的指导作用?指导作用?3、您认为标准、课程与课堂教学三者是怎样的关、您认为标准、课程与课堂教学三者是怎样的关系,请用简要的语言或图表示出来。系,请用简要的语言或图表示出来。6科学科学课程课程课程与课程与标准的标准的关系关系课程课程标准标准科学课程科学课程 什么是科学课程?什么是科学课程?7科学教育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泛指关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的知识与能力方泛指关于自然科学技术领域里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育面的教育幼儿园幼儿园小学小学中学中学大学大学终身教育终身教育8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内)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内)9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1014世纪至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人类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人类在知识、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一系列革命。在知识、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的一系列革命。其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其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科学日益受到重视,科学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科学日益受到重视,科学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的一部分。早期欧洲大学一般分为文学院、法学院、医学早期欧洲大学一般分为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神学院,科学教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院和神学院,科学教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18世纪发生的产业革命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世纪发生的产业革命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工,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划定了界限。会的分工,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划定了界限。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19世纪中期英国教育改革家斯宾塞(世纪中期英国教育改革家斯宾塞(Spencer)系统阐述了科学教育思想。系统阐述了科学教育思想。19世纪初期,科学开始踏进大学的殿堂,世纪初期,科学开始踏进大学的殿堂,19世世纪中后期逐渐蔓延到中学。纪中后期逐渐蔓延到中学。斯宾塞、赫胥黎、艾略特等教育家对科学教育斯宾塞、赫胥黎、艾略特等教育家对科学教育制度的形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制度的形成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儿童详细描述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观察和学教儿童详细描述各种动植物和矿物,观察和学习自然现象,关注儿童的发展习自然现象,关注儿童的发展实物教学实物教学小学科学小学科学自然学习自然学习11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20世纪上半叶(世纪上半叶(1900-1950年)年)1917-1957年为美国教育的进步主义时代。这一年为美国教育的进步主义时代。这一时期确立了儿童中心的教育观,科学教育有较时期确立了儿童中心的教育观,科学教育有较大发展。大发展。对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克雷格对科学教育理论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是克雷格和杜威和杜威反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小学科学课程更反映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小学科学课程更注重实际和个人发展,强调经验是科学教学的注重实际和个人发展,强调经验是科学教学的起点,注重将起点,注重将“科学方法科学方法”作为科学教学的主作为科学教学的主要目标。要目标。12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13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拉开了美国科学教育改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拉开了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序幕革的序幕20世纪世纪60年代更多的科学家、科学教育改革家和课年代更多的科学家、科学教育改革家和课程发展专家进行了科学教育改革,对理科教师进行程发展专家进行了科学教育改革,对理科教师进行了大规模的培训。提倡结构性知识是目的,科学探了大规模的培训。提倡结构性知识是目的,科学探究是手段。究是手段。70年代的教育主流是强调年代的教育主流是强调“返回基础返回基础”。改革的重。改革的重点是点是“适用知识适用知识”。重视面向所有学生的、普通学。重视面向所有学生的、普通学生能够接受的适用知识。包括生能够接受的适用知识。包括STS教育理念的出现、教育理念的出现、科学素养口号的提出、环境保护教育的兴起等。科学素养口号的提出、环境保护教育的兴起等。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1480年代年代国家在危机中国家在危机中科学促进联合会科学促进联合会AAAS发起了有关科学、数学与技术教发起了有关科学、数学与技术教育改革的长期规划。育改革的长期规划。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科科学素养的基准学素养的基准等等1991年年美国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年教育战略中提出了面向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世纪美国的四项教育战略,科学教育被列为教育目标之一。美国的四项教育战略,科学教育被列为教育目标之一。1996年正式出版年正式出版全美科学教育标准全美科学教育标准英国与英国与1988年通过年通过教育改革法教育改革法,明确规定在中小,明确规定在中小学实施统一的学实施统一的“全国学校课程全国学校课程”,将科学列为,将科学列为“核心学核心学科科”,并颁布,并颁布国家科学课程标准国家科学课程标准(1989)科学教育的历史科学教育的历史国际国际1590年代至今,各国均处在标准实施和修订过程年代至今,各国均处在标准实施和修订过程中中美国美国2011年出版了年出版了科学教育框架科学教育框架,2012年年网上发布网上发布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初稿,初稿,2013年发布正式版年发布正式版英国英国2007年颁布了新的科学教育标准年颁布了新的科学教育标准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中国科学教育的历史16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我国科学教育历史17古代中国一方面技术发达,另一方面儒家理论古代中国一方面技术发达,另一方面儒家理论的经验论和认识观念的直观化,使得科学理论的经验论和认识观念的直观化,使得科学理论结构具有过分技术化的倾向,而不重视理论体结构具有过分技术化的倾向,而不重视理论体系的自我完善,科学理论难以得到相对独立的系的自我完善,科学理论难以得到相对独立的发展。发展。我国古代科技著作:我国古代科技著作:考工记考工记九章算术九章算术梦溪笔谈梦溪笔谈四书四书五经五经成为学校的主要教材,真正成为学校的主要教材,真正的自然科学课程根本没有。的自然科学课程根本没有。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我国科学教育历史u19041904年年1 1月(农历月(农历19031903年)由清政府颁年)由清政府颁布布奏定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又称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u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且在全国普遍实行的学校学制,也是新学堂全国普遍实行的学校学制,也是新学堂科学教育进入制度化的标志。科学教育进入制度化的标志。u初等小学堂的科学学科名为初等小学堂的科学学科名为“格致格致”,内容为内容为“动植物矿物及自然物之形象动植物矿物及自然物之形象”,在五年的初等小学阶段课时量相同,每在五年的初等小学阶段课时量相同,每周周1 1课时。课时。u19121912年,高小开设年,高小开设“理科理科”,内容与,内容与“格致格致”相同相同 奏定初等、奏定初等、高等高等小学堂小学堂章程章程1904年 18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沿革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沿革 奏定初等、奏定初等、高等高等小学堂小学堂章程章程1904年年 1923年年小学自然小学自然(包括自(包括自然园艺)然园艺)课程纲要课程纲要1929年年小学自小学自然课程然课程暂行标暂行标准准小学自小学自然课程然课程标准标准1932年年191936年年小学常识小学常识科课程标准科课程标准小学高年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程级自然课程标准标准小学小学初级初级常识科课程常识科课程标准标准小学高年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级自然课程标准程标准1941年年小学低中小学低中年级常识年级常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小学高年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级自然课程标准程标准1948年年新中国成立前,在多次的调整中,科学学科名称虽几经改变,新中国成立前,在多次的调整中,科学学科名称虽几经改变,但在小学各学段都占有重要地位,重视程度不亚于算术但在小学各学段都占有重要地位,重视程度不亚于算术20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设置学习了前苏联的课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设置学习了前苏联的课程体系。各学科课程文件也像前苏联一样以体系。各学科课程文件也像前苏联一样以“大纲大纲”命名。在命名。在19561956年年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19631963年年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19781978年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纲(试行草案)的逐步修订过程中,科学学科的逐步修订过程中,科学学科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直到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直到19881988年实施义务教年实施义务教育,在教学计划中自然学科被作为单独科目在小育,在教学计划中自然学科被作为单独科目在小学学1 16 6年级设置,才重新确定了科学教育在小学年级设置,才重新确定了科学教育在小学阶段作为重要基础学科的地位。阶段作为重要基础学科的地位。21小学自小学自然教学然教学大纲大纲(草案草案)1956年年1963年年全日制全日制小学自小学自然教学然教学大纲大纲(草案草案)1977年年全日制十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年制学校小学自然小学自然常识教学常识教学大纲大纲(试试行草案行草案)1986年年全日制全日制小学自小学自然教学然教学大纲大纲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教育新中国成立后的科学教育221988年年九年义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教育全日制小学自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然教学大纲纲(初审初审稿稿)1992年年九年义务九年义务教育全日教育全日制小学自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然教学大纲纲(试用试用)2001年年全日制义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务教育科学学(3-6年年级级)课程标课程标准准(实验稿实验稿)2007-2010 再次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再次修订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3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径科学教育的发展路径24阐释期阐释期科学知识灌输科学知识灌输 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发达国家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未来的科学家。实践期实践期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方法训练 基于基于STS的教育。的教育。深化期深化期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素养培育 主要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全体公民的教育。进入进入21世纪,世纪,科学对于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重要性科学对于现代社会日益增长的重要性使人们对使人们对K到到12年级科学教育日益关注。年级科学教育日益关注。教好科学的四个理由教好科学的四个理由- 科学是一个能用以提高全世界生活质量的事业科学是一个能用以提高全世界生活质量的事业- 科学可为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语言、逻辑和问题解科学可为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语言、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提供基础决能力提供基础- 民主国家需要其公民能做出包含科学信息的个人、民主国家需要其公民能做出包含科学信息的个人、社区和国家决策社区和国家决策- 对于一些学生,科学将成为他们的终身职业或业余对于一些学生,科学将成为他们的终身职业或业余爱好爱好- Ready, Set, Science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1】科学家采用许多不同方式,并带着许多不同先入之科学家采用许多不同方式,并带着许多不同先入之见来接近研究问题,见来接近研究问题,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单一的科学方法单一的科学方法,科学家采用一系列方法来提出假,科学家采用一系列方法来提出假设、模型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的理论,他们也设、模型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的理论,他们也采用不采用不同方法来评定他们理论的成效,并完善他们的模型、同方法来评定他们理论的成效,并完善他们的模型、解释和理论解释和理论,他们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系统的收,他们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来系统的收集数据,并运用各种工具来提高他们观察、测量,集数据,并运用各种工具来提高他们观察、测量,数据分析和陈述的可靠性。数据分析和陈述的可靠性。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2】科学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事业,科学家常与他科学从根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事业,科学家常与他们的同事们的同事交流交流,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都有,科学主要,正式的或非正式的都有,科学主要由庞大的群体或者广泛的科学家网络主导。科学家由庞大的群体或者广泛的科学家网络主导。科学家互相发送电子邮件,参与会议讨论,通过在刊物和互相发送电子邮件,参与会议讨论,通过在刊物和书上发表文章来公开或回答科学概念。科学家同样书上发表文章来公开或回答科学概念。科学家同样使用广泛的使用广泛的文化工具文化工具,包括技术设备、数学表达式,包括技术设备、数学表达式和交流方法等,这些工具不仅决定科学家的所见,和交流方法等,这些工具不仅决定科学家的所见,还决定他们所做的观察类型。还决定他们所做的观察类型。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对科学研究本质的思考3】尽管不同的科学领域依赖不同的科学过程来形成科学理论,尽管不同的科学领域依赖不同的科学过程来形成科学理论,但所有的科学领域都享有特定的特征。但所有的科学领域都享有特定的特征。数据和证据在决定任数据和证据在决定任何问题的过程中占有首要地位,何问题的过程中占有首要地位,当通过实验或观察所获得的当通过实验或观察所获得的可靠数据与某种假设和理论相矛盾时,这种观点必须得以修可靠数据与某种假设和理论相矛盾时,这种观点必须得以修改或摈弃,必须寻找其他解释来吸收或考虑新的证据。理论、改或摈弃,必须寻找其他解释来吸收或考虑新的证据。理论、模型和假设植根于经验证据,因而能得以检验和修正,如果模型和假设植根于经验证据,因而能得以检验和修正,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拓展。科学家通过建立和修改模型、假设和需要的话还可以拓展。科学家通过建立和修改模型、假设和理论来说明可能的最大范围的观察结果。理论来说明可能的最大范围的观察结果。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学习的思考对学习的思考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1】认知研究者逐渐在探究儿童的能力方面更为精通,在认知研究者逐渐在探究儿童的能力方面更为精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发现这个过程中,他们已经发现儿童具备出乎他们所预料儿童具备出乎他们所预料的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推理能力的更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推理能力。研究表明,即使。研究表明,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都具有令人惊讶的基于在物理环境是幼儿园的孩子,都具有令人惊讶的基于在物理环境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来自如地思考自然世界的方式,如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来自如地思考自然世界的方式,如看物体降落或碰撞,观察动物和植物。儿童也可通过看物体降落或碰撞,观察动物和植物。儿童也可通过与家人交流、看电视、去公园或在外面玩耍来认识世与家人交流、看电视、去公园或在外面玩耍来认识世界。界。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学习的思考对学习的思考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2】学校之外的经验影响和塑造儿童带入课堂的知学校之外的经验影响和塑造儿童带入课堂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经验在儿童之间有很大识和能力,这些经验在儿童之间有很大差别差别,常导致儿童之间在知识、能力和兴趣方面也存常导致儿童之间在知识、能力和兴趣方面也存在很大不同。在很大不同。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学习的思考对学习的思考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反思儿童的科学理解能力3】幼儿以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推理的能力同样比人幼儿以科学的方式来进行推理的能力同样比人们所预想的要强很多们所预想的要强很多,来自所有背景和社会经,来自所有背景和社会经济水平的学生都展示出极强的推理能力。尽管济水平的学生都展示出极强的推理能力。尽管他们可能缺乏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可以而且确他们可能缺乏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可以而且确实参与了很大范围的微妙且复杂的推理过程,实参与了很大范围的微妙且复杂的推理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这些过程可以形成科学思维的基础。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教学的思考对教学的思考1】目前的许多科学教育是基于这样一种概念,即儿童目前的许多科学教育是基于这样一种概念,即儿童具有不能克服的特殊认知缺陷。一种广为人所接受具有不能克服的特殊认知缺陷。一种广为人所接受的观点认为,儿童在几乎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的观点认为,儿童在几乎没有成人干预的情况下自然地通过每个认知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然地通过每个认知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发展出新的能力。因此,教育者们常认为他们必须发展出新的能力。因此,教育者们常认为他们必须等待儿童达到一个特定的认知阶段,并已经准备好等待儿童达到一个特定的认知阶段,并已经准备好掌握特定的概念或活动,而不是建立在儿童已有的掌握特定的概念或活动,而不是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上。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对教学的思考对教学的思考】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带入学校的知识、兴趣和教学需要建立在学生带入学校的知识、兴趣和经验基础之上。经验基础之上。2007-2009科学教育的变化科学教育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在科学、学习和教学方面的变化关注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关注儿童是如何学习的关于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关于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关于普适性的科学概念(关于普适性的科学概念(big big ideas)关注关注STEM的综合的综合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 Mathematics)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生规则。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原生规则。 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则。教育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教育原则:在教育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科学教育的原则科学教育的原则35由由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科学教育的原则和大概念重新审视科学教育重新审视科学教育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中关注什么?中关注什么?36关注科学教育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关注科学教育在多维度上的目标,以及目标之间的融合深化理解、实证能力、科学态度关注进程和指向关注评测关注教师发展科学科学课程课程 什么是科学课程?37科学教育科学教育 课程课程科学课程科学课程38课程主要是指根据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的课程主要是指根据学校教育的教学内容设置的各种具体教学科目。各种具体教学科目。广广义义的的科科学学课课程程 凡是以科学凡是以科学技术为教育技术为教育基础的教学基础的教学科目及教育科目及教育资源资源狭狭义义的的科科学学课课程程 综合性科学综合性科学科目科目39科学教育科学教育课内课内幼儿园幼儿园小学小学品德品德科学科学综合实践综合实践校本校本劳动技术劳动技术中学中学大学大学课外课外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设置结构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设置结构40科学(科学(3-6年级)年级)科学(科学(7年级)年级)科学(科学(8年级)年级)科学(科学(9年级)年级)高中阶段:分科科学课程高中阶段:分科科学课程物理物理化学化学物理物理生物生物生物生物7年级年级8年级年级9年级年级分科设置方式分科设置方式综合设置方式综合设置方式地理地理历史历史课程应包含课程应包含41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方法课程的实施方法课程的评价方法课程的评价方法课程的支持系统课程的支持系统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42教育部制定教育部制定2001年年7月出版月出版再次修订版再次修订版2013-2014修订送审版修订送审版2011年年3月月标准标准43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标准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教在学校教育中,课程标准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教学指导文件。学指导文件。课程标准一般由国家发布课程标准一般由国家发布制定了对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制定了对学科学习的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讨论:为什么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习和了解课程讨论:为什么作为一线教师要学习和了解课程标准?标准?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包括哪些内容?44前言前言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总目标、分目标、各部分目标的总目标、分目标、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相互关系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质世界、地球与宇宙实施建议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交涉建议、关于科学教材编写建议、教师队伍交涉建议、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教学设备和教室的配置课程性质与理念课程性质与理念45课程性质课程性质46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启蒙课程。(36课程)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素养为宗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修订送审稿)旨的基础性课程(修订送审稿)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需要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科普研究所在中国科协下属的中国科普研究所在19921992、19941994、19961996、20012001、20032003、20072007年、年、20092009年对年对我国公众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进行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了调查。按照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指标体系,公众同时达到按照国际上较为公认的指标体系,公众同时达到对对(1 1)科学科学知识知识( (术语和概念术语和概念) )的基本理解的基本理解;(2 2)科学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的研究过程的基本理解和和(3 3)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对社对社会的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会的影响的基本理解程度,就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就可以被认为具备了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48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9年年11月至月至2010年年5月开展了第八次中国公月开展了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民科学素养调查。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主要结果主要结果OECD-PISA-Scientific literacy 200649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use of that knowledge to identify, acquire new knowledge, explain scientific phenomena, and draw evidence-based conclusions about science-related issues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science as a form of human knowledge and enquiryAwareness of ho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pe our material,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science-related issues, and with the ideas of science, as a reflective citizen.Taking Science to School -200750Strand 1: Know, use, and interpret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of the natural world.Strand 2: Generate and evaluate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explanations (model building, inquiry, empirical evidence).Strand 3: Understand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Strand 4: Participate productively in scientific practices and discourse.修订送审稿修订送审稿中课程性质的具体条目中课程性质的具体条目51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旨的基础性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密切联系的课程课程基本理念基本理念52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展 36课标课标基本理念基本理念53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者和引导者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养形成的评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养形成的评价体系价体系 修订送审稿修订送审稿5436课标课标修订送审稿修订送审稿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的学习方式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学的兴趣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学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采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和科学素养形成的评价体系素养形成的评价体系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美国美国2011科学教育框架科学教育框架55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children are born investigators关注核心概念和实践关注核心概念和实践focusing on core ideas and practices逐步发展认知逐步发展认知understanding develops over time科学与工程既需要知识也需要实践科学与工程既需要知识也需要实践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quire both knowledge and practice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经验connecting to students interests and experiences提升公平性提升公平性promoting equity三个重要的关键词三个重要的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 学习主体学习主体课程目标课程目标57陶行知先生深刻指出:“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也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了,而活的思想太少了。”周光召:周光召:“知识经济时代的两大特征:知识化和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两大特征:知识化和全球化” ” “希望学校不要以过多的考试把学生束缚在接受现有知识希望学校不要以过多的考试把学生束缚在接受现有知识上面,要更多地传授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培养创造的能上面,要更多地传授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培养创造的能力,学为了用,学为了创造。要学好基础知识,着重能力力,学为了用,学为了创造。要学好基础知识,着重能力的训练,提高发掘事物内部规律的能力;在复杂的事物中,的训练,提高发掘事物内部规律的能力;在复杂的事物中,掌握关键,发现内部奥秘的能力;培养交流、吸收与不断掌握关键,发现内部奥秘的能力;培养交流、吸收与不断创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总目标总目标59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情感;亲近自然、欣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分目标分目标60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知识请用图表示出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关系请用图表示出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关系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科学教育的原则与大概念中提及的中提及的教育目标教育目标61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力于:力于: - 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理解一些科学上有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念 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 概念概念 - 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学能力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学能力 - 科学态度科学态度美国美国2011科学教育框架中提及的目标科学教育框架中提及的目标62中国历年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中国历年科学课程目标的比较63 1904 1904年年 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 格致格致 其要义在使知动植物矿物等类之大略形其要义在使知动植物矿物等类之大略形象质性,并各物与人之关系,以备有益日用生象质性,并各物与人之关系,以备有益日用生计之用计之用。19121912年年 小学校教则和课程表小学校教则和课程表中规定高小设中规定高小设置置“理科理科”。其教育目的如下:。其教育目的如下: 理科要旨,在使儿童略知天然物及自然现象,理科要旨,在使儿童略知天然物及自然现象,领悟其中相互关系及对人生之关系,兼使练习领悟其中相互关系及对人生之关系,兼使练习观察,养成爱自然之心。观察,养成爱自然之心。6419231923年年 小学自然(包括自然园艺)课程纲要小学自然(包括自然园艺)课程纲要教育目的教育目的。 1 1、启发启发对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基本知识。使对于自然物和自然现象的基本知识。使明了自然与人生有美术明了自然与人生有美术的的、经济的经济的、社会的社会的、卫生卫生的各种关系。的各种关系。 2 2、有有欣赏自然欣赏自然, ,研究自然和爱好田野生活的兴研究自然和爱好田野生活的兴趣。趣。 3 3、有有利用自然和利用自然和种植种植、蓄养蓄养的知能。的知能。6519291929年年 小学自然课程暂行小学自然课程暂行标准标准19321932年年 小学自然课程标准小学自然课程标准 1 1、启发启发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于进求理解自然的基本知识,并养成对于科学的研究态度和试验精神科学的研究态度和试验精神 2 2、增进增进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利用自然以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问题的智能。智能。 3 3、培养培养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欣赏自然,爱护自然的兴趣和理想6619361936年年 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程标准小学高年级自然课程标准1. 1.指导儿童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养成儿童爱护自指导儿童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养成儿童爱护自然和研究科学的精神。然和研究科学的精神。2. 2.指导儿童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增进儿童利指导儿童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并增进儿童利用自然,改进国民生活、国家经济等的知识和用自然,改进国民生活、国家经济等的知识和能力。能力。3. 3.指导儿童获得普通的卫生医药常识,并培养儿指导儿童获得普通的卫生医药常识,并培养儿童努力促成家庭、社会、公众健康的理想。童努力促成家庭、社会、公众健康的理想。6719421942年年 小学高年级自然科课程标准小学高年级自然科课程标准1. 1.指导儿童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并养成其研究自指导儿童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并养成其研究自然的兴趣。然的兴趣。2. 2.指导儿童明了人生和自然界的关系,并增进其指导儿童明了人生和自然界的关系,并增进其利用自然和改进生活知能。利用自然和改进生活知能。3. 3.指导儿童获得普通的卫生医药常识,并了解公指导儿童获得普通的卫生医药常识,并了解公共卫生的重要。共卫生的重要。4. 4.指导儿童探求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指导儿童探求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681956年年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草案)1.使儿童对周围自然界最普通的物体和现象获得必要的、初使儿童对周围自然界最普通的物体和现象获得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