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远程教育的研究与阐述.docx
残疾人远程教育的研究与阐述1意义与作用1.1利用当代教育技术开展残疾人远程教育的优势以网络为平台的远程教育在残疾人教育中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当代远程教育与封闭式的传统学校教育不同,其教学手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都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能包涵各类的教育对象。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无排他性等特点,残疾人学生能够根据本人的需要和爱好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另外,远程教育多媒体的应用形式(声音、文字、图象、数据),使学生在感官上能够全方位、立体地接受知识信息,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尤其能知足残疾人学生的特殊需求,补偿残疾人学生由于生理原因产生的信息缺失。例如,盲文软件、语音、语言提示系统、mp3等音频技术能够帮助盲人克制阅读和沟通的障碍;丰富的视频资源、屏幕放大等IT技术能够帮助聋人克制听觉和语言沟通上的障碍;电脑的应用使肢体残疾的学生能够足不出户和外界联通,学习各种新的知识。1.2开展残疾人远程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以社会公平为主要标志,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理应遭到社会的支持和扶助。远程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残疾人身体的缺陷,为肢体、听力和视力等各类残疾人学生提供了和健全人共同学习的时机,让残疾人也能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阶段残疾人入学率,全面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促进残疾人就业和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和谐公平的有力体现。实践证实,很多残疾人通过接受远程高等教育,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就业时机增加,进而责任运的轨迹发生了彻底的改变。1.3发展残疾人远程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人均占有的高等教育资源还不特别丰富,面向残疾人的高等教育资源就更显匮乏。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教学形式,克制了时空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了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方便条件。发达国家开展残疾人远程教育较早,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作法。例如,日本远程教育主要包括以放送大学为代表的开放式远程教学和全日制大学通信教育部兼办的通信制远程教学两种形式。1967年开场筹建放送大学,并公布了(放送大学学园法)。除了立法保障外,还注重在校际之间开展当代远程教育的合作,施行远程大学、研究生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间信息分享。日本大力支持残疾人信息通道相关的领域,利用网络提供面向残疾人的各种信息。把盲文图书馆和盲文出版设施、盲人信息提供设施联通构成盲文信息网络。到1998年3月,已有65所学校参加,占全国盲校的91.5%。国内外的经历表明,远程教育形式能够较大程度地避开由于身体和生理缺陷给残疾人带来的制约,为残疾人提供比拟灵敏、便利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因此也是合适我国国情的提升残疾人学历水平的最有效方式之一。2发展与成效国家开放大学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密切合作,自2004年起率先在全国运用远程开放教育理念开展了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九年来,累计培养残疾人学生7334人,已毕业2513人,2011年招生人数占高等教育残疾人招生总数的13,已经成为残疾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气力,逐步探索出一条合适我国国情的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新路。2.1创始了独有的双系统办学形式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通过与残疾人联合会合作,创始了独有的双系统办学形式,使残联络统和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凝成一股合力,优势互补、分工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残疾人事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双系统办学形式整合了国家开放大学系统的教育资源和全国残联络统的网络优势与政策优势,将残疾人教育同残疾人福利事业与就业互相结合。在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地方学院或由地方学院和当地残联共同建设教学点。目前,已经构成了由一个主院、34个地方学院和教学中心组成的残疾人远程教育办学网络。2.2构建了全新的混合教学形式残疾人教育学院构建了全新理念的混合教学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残疾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灵敏性。混合式教学形式包括学习者的混合和教与学方式的混合。应用当代远程技术手段,远程面授课堂实现了语音、图像、文字的综合利用,弥补了残疾人学生视觉、听觉、行动等方面的不便。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将肢体、视力、听力等残疾人学生和健全学生混合在一起参加面授教学、网上教学、辅导和互动,进而知足了各个类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能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2.3创设了无障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无障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借助网络和实体相结合来实现。其构成要素呈多元化,包括无障碍校园环境、网络支持环境、老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除了在校园设置无障碍设施外,学院借助双系统优势培养了一批热爱残疾人教育事业的老师队伍。由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举办的“交通银行特教园丁奖先后举办了三次,残疾人教育学院已经有4人获奖。残疾人教育学院利用缺陷补偿原则,设计制作了合适不同类型残疾人特点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知足个别化、自主学习需要的支持服务环境。学院还创立了国内第一个残疾人专属平台阳光学习网,残疾人学生和健全学生能够通过阳光学习网完成各门课程的构成性考核。例如,利用语音补偿原则,学院为视力残疾人学生单独开发了学习测评系统,通过听语音信息及提示并借助简单的键盘快速键操作,他们就能够独立地参加学习和考试。2.4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几年来,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根据残疾人生理、心理特点,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和发展为目的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工作,构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气氛。学院及各地方分院分别组织了歌唱比赛,书法、绘画、摄影、手工艺品展,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还利用创办学报、诗歌比赛等方式为残疾人学生提供展示本人的舞台。有的分院还建立了心理咨询热线和法律咨询热线,热心为残疾人学生服务。学院建立了阳光奖学金制度,褒奖具有优秀表现的残疾人学生。沈阳的李文君、武汉的董明等同学曾遭到、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学院办学成果得到了教育部、中国残联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博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3存在的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在利用当代教育技术手段推广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和探索,获得比拟明显的成绩,也面临着一些问题。目前,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还没有全国统一的办学形式和残疾人学习补助政策。固然共同从属于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各地的办学主体和助学政策也各不一样,有的差异很大,双系统的运行形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上职责分工不清导致信息不畅、报销手续繁琐,影响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残疾人参加学习的热情。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学院的专业设置还比拟单一,只要社会工作、数字媒体、英语和会计专业,不能全面知足广大残疾人的需要。另外,针对不同类别残疾人的专业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有的地方师资气力缺乏、当代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制约了残疾人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应当以就业和提升生存能力为前提,但现有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无法知足广大残疾人的就业需求,与美国、日本等残疾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出色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借鉴先进经历,在调研的基础上扩大专业,施行应用型的教学计划,以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4瞻望与考虑瞻望将来,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需要向内挖潜,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推进人才培养形式创新;向外联合,寻找办学教学合作方面新的机制。4.1整合资源优势,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要进一步发挥系统优势,整合残联络统和其他社会资源优势,面向全国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开展高等教育和岗位培训。实践证实,但凡发展较好的各地残疾人学院,其所在省市和地区领导都特别重视,得到很好的政策支持。国家开放大学要继续加强和中国残联的联络,各地残疾人学院应密切和各地方政府尤其残联的联络,多方密切配合,以政府文件形式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残疾人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同时,要加强宣传,争取社会气力的介入,寻求新的合作机制,为有介入意愿的企业和爱心人士提供时机,创立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介入残疾人教育的和谐气氛。4.2加强内涵建设,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关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把握残疾人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学习需求,把残疾人教育教学的发展置于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转型和国家开放大学的建设进程中。怎样适应市场需求、开设更多的适应不同类型残疾人需要的专业,是残疾人远程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残疾人教育学院应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多学习国外先进作法和国内特殊高等院校的经历,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保障水平,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通过提供个性化服务,知足各类残疾人学生的需求。4.3加强培训,提升残疾人学生的就业能力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技能和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残疾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关注残疾人教育就是关注残疾人整体生活质量。要以职业教育的理念指导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资源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增添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能学、会用,走上社会能尽快适应工作的需求,享受教育的成果。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应加强培训,在残疾人学生中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认证证书双证式教育,知足学生的就业需求。4.4加强心理辅导,提高残疾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残疾人学生由于身体因素、生活环境、早年经历等原因往往比拟敏感,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有助于提高残疾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条件的各地方学院应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有从业资格的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在选修课程中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咨询热线,预约时间进行重点咨询。并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咨询的虚拟平台。同时对负责教学管理的辅导老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构成网络化心理辅导体系,及时解决学生碰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结语实践证实,利用远程教育方式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合适中国国情,是促进残疾人教育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只要坚持为以人为本、热心为残疾人学生服务的理念,开拓进取,不断改良,残疾人远程高等教育必将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