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设计方案_.docx
地基处理设计方案_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地基处理设计方案1工程大概情况1工程名称: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2工程位置:北京天竺空港经济开发区A区12号,北侧为天纬三街,东侧为天柱东路。3工程描绘:本工程勘察单位为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本工程±0.0=29.677m,勘察时假定高程50m北侧传达室台阶上=28.277m相对标高-1.4m。拟建建筑物构造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见下表:拟建建筑物构造特征及复合地基技术要求表12岩土工程条件根据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提供的(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具体勘察报告)2021YT1148,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述如下。2.1拟建场地地质背景及地形地貌北京市市区处于华北台地北缘,市区西、北及东北三面环山,东、东南为广阔的华北平原,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山区部分不断抬升,平原不断下降,并接受巨厚的河流相沉积物。自西北部的山前地带向东南部平原区河流相沉积物逐步增厚,地貌单元由冲洪积扇过渡为冲积平原,地层岩性由以卵石类土、砂类土为主渐变为以粉土、粘性土为主的交互地层。拟建场地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主要受温榆河冲积扇影响,沉积土层为互层状粘性土、粉土和细砂。根据有关资料,场区第四系覆盖层厚度约300m。本次勘察范围内钻孔孔口处地面标高在49.86m50.58m之间,现场地开阔,地形基本平坦,局部存在混凝土基础及地下管沟。2.2场区气象条件北京市平原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2。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4-5;7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526。标准冻深为0.8m,年平均降水量550660mm,且集中在雨季79月份,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可超过20m/s。2.3场地地层构成拟建场地钻孔揭露25m深度范围内,表层为人工填土层,其下为新近沉积层和一般第四纪沉积地层。现从上至下分别描绘如下:填土层粘质粉土素填土:黄褐色,湿,以粘质粉土为主,局部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砖渣、灰渣等杂质,无层理,构造松懈。夹1杂填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2.003.80m,层底标高为46.1748.58m。1杂填土:杂色,稍湿,主要为混凝土块,含少量灰渣、砖块等,部分为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面层,夹少量粘质粉土,构造松懈,无层理。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2.40m。新近沉积地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黄黄褐色;湿很湿;中密密实;中高压缩性,含云母、氧化铁;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本层揭露的厚度为0.402.30m,层底标高为45.0347.08m。一般第四纪地层粉、细砂:褐黄黄褐色;湿饱和;中密;含云母、石英,砂质不均,局部夹砂质粉土、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本层揭露的厚度为3.007.00m,层底标高为39.5942.68m。细砂:褐灰浅灰色,饱和,中密密实,含云母、石英及少量有机质等,砂质不均,夹粘质粉土、粘土薄层或透镜体,夹1重粉质粘土、粘土。本层揭露的厚度为1.5013.00m,层底标高为29.5839.87m。1重粉质粘土、粘土: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中中高压缩性。本层分布不均,在场地东北部的厚度较厚,揭露的最大厚度为4.40m。重粉质粘土、粘土:褐灰灰色;很湿;可塑;含云母、氧化铁和少量有机质;土质不均,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或透镜体,中中高压缩性。夹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部分钻孔未揭穿该层,揭露的厚度为0.503.30m,层底标高为26.5429.95m。1粘质粉土、砂质粉土:褐灰色;含云母、氧化铁及少量有机质;湿;密实;中中低压缩性。土质不均,局部夹粉细砂薄层。本层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20m。细砂:褐灰黄灰色,饱和,密实,含云母、石英及氧化铁等,本层未揭穿,揭露的最大厚度为3.30m。地层构造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地基处理设计方案2.4拟建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本次勘察期间,25m深度内测得1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为7.908.70,初见水位标高(相对)为41.2842.29;稳定水位埋深为5.808.30,稳定水位标高(相对)为41.7744.33;主要赋存于粉、细砂中。补给;以大气降水入渗和地下径流为主,以人工开采及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3编制根据1)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的(中外运天竺空港物流中心改扩建项目岩土工程具体勘察报告)(2021YT1148);2)甲方提供的构造设计图纸;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21;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20;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6)(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20;7)(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20年版;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20202-200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CFG桩复合地基设计(1)现场探槽情况表明,本工程基础位于杂填土或素填土,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湿陷性,可采取夯扩碎石挤密+CFG桩处理方案,但碎石挤密桩存在处理效果不好及场地老楼基础等条件限制,本工程适宜采取换填+CFG桩处理方案,第种处理方案具有提高承载力,消除湿陷性好等特点,故本工程采取第种处理方案。根据甲方提供的构造设计图纸、地基处理设计要求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采用挖除外表0.5m填土层,采用体积比3:7灰土进行分层碾压回填至设计标高,在换填土设计顶标高上进行CFG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4.1灰土换填处理根据勘察报告,原地基土为杂填土,承载力为80kPa,换填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为110kPa。基底标高为-2.1m。讲明:1换填土要求:土料应选用砂质粉土、粉质粘土、粘质粉土,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范围。2换填前应对换填范围内填土大层进行挖除,以开挖至原状土层层控制。3每步回填厚度及碾压遍数为参考值,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最终确定。4碾压机械采用重1218t的振动碾压机。5换填土施工必须在每层密实度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工序施工。6换填土顶面没边超出基础底边缘不应小于300mm。4.2CFG桩处理经设计计算,在地基处理范围内布置桩径410的CFG桩,选取第层或1层作为CFG桩桩端持力层,CFG桩详细设计计算结果见下表。CFG桩施工完毕后,截桩清土至桩顶标高下0.50m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下20cm处,在CFG桩复合地基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褥垫层的施工,褥垫层厚度为200mm,虚铺23cm厚的碎石垫层,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粒径不大于3.0cm,压实至20cm至素混凝土垫层底标高处,夯填度不大于0.90。铺设褥垫层应超出基础外缘200mm。4.3施工技术要求及检测4.3.1换填土质量控制标准4.3.2CFG桩复合地基质量控制为保证工程质量,地基处理施工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严格按规范控制施工质量,施工偏差应知足规范要求。1桩长允许偏差:+100mm;2桩径允许偏差:-20mm个别截面;3垂直度允许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