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会计监督试析-精品文档.docx
公司内部会计监督试析摘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上市公司的内部会计监督功能弱化、审计执业不规范、法规政出多门、证券监管力度缺乏、处罚的力度也不够大等。为此应加强对上市公司治理,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和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关键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会计监督;公共监督管理委员会一、引言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系统是经济信息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市公司己经逐步走上了规范的会计信息披露的轨道。但近期几年来资本市场所暴露出的问题,都足以讲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因而,讨论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与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生成机理以及怎样进一步强化证券信息监管是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二、文献综述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斯蒂格勒、植草益、丹尼尔.F.史普博等人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监管进行了深化的研究,构成了公共利益论、寻租论、经济监管论和程序论等各种不同的监管理论观点。泰勒和特利PeterTaylorStuartTurley,1986就政府会计监管目的、会计信息披露要求、法律框架、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经济后果等方面,对监管进行了比拟系统全面的研究;瓦茨和齐默尔曼RossL.WattsJeroldL.Zimmerman,1986从有效性市场假设的角度评述了早期的信息披露监管观点,阐述了市场失灵、监管成本、股价效应以及监管目的等问题;沃克HarryI.Wolk,1997分析了会计监管的经济学原理;迈克林StuartMcleay,1999展示了监管体系的复杂框架,从欧共体区域角度讨论了政府在推动会计协调中的作用等。在国内方面,江川1997研究了有关利益关系人及其动机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庄丹1999、陈国辉和李长群2000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政府会计监管的必要性;薛祖云1999从经济学视角构建了一个分析会计信息监管的理论框架,包括会计信息供求关系、会计监管主体行为、监管性质和经过等问题;刘峰和林斌2000、谢德仁2001研究了政府监管对注册会计师业发展的促进和影响;葛家澍、黄世忠2002从对安然事件得分析入手对美国的监管运行机制进行了反思;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2002以博弈论为基础,分析了会计监管的形式及其效率,并搭建了一个以政府为主导的独立监管形式;夏冬临2002分析了美国的会计监管实践形式和会计监管的成本效益,等等。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政府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政府监管失灵造成上市公司会计监管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监管部门本身问题,如权责不清、气力不强、程序不明、执法力度不大、处罚不严等。二上市公司内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内部监管形同虚设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主要是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施行的。但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管相当薄弱,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内部审计部门没有担负起监管的角色。三上市公司外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外部监管不力上市公司外部监管主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进行的。但目前来看,社会性的监督机构并没有起到最后防线的监督作用。我国上市公司现行会计监管是政府主导型会计监管,财政部和证监会通过法律受权担当了监管的行政职责。监管政策的建设经过与会计改革的经过同步,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经过。在转轨经济经过中,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产权不明、公司治理混乱的情况,再加上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等,使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缺乏有效需求。由于介入监管政策制定的利益驱动缺乏、知识积累不够,利益相关者对监管政策的制定持“理智的冷漠态度,会计监管政策制定更多地是一个“理性计算的经过。新晨四、对策与考虑第一,建立“开放式会计监管理论开放式会计监管。就是在政府主导的立法型监管中,增加民间监管主体的介入,在政府对会计失灵的干涉中,更多的引入市场机制。引导市场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自发需求,来贯彻政府的强迫性要求。第二,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审计制度。第三,成立一个独立的监督机构公共监督管理委员会,在会计监管的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到达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参考文献:1、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陈侃劳.会计监管的基本形式与国际经历J.陕西审计,2004(1).3、徐经长.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