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局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精品文档 (2).docx
-
资源ID:17848294
资源大小:21.6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应急管理局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精品文档 (2).docx
应急管理局2020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2020年以来,区坚持以现代中华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应急管理体制。一、2020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主要工作和成效1.提早部署重点工作一是提早谋划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2020年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细化分解了20项重点任务。二是扎实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牵头部署区领导重点时段带队检查、消防安全检查、危险化学品整治等专项治理行动。三是明确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成立了14个安全生产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区有关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2.深化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一是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共对17家企业下达执法文书13份,责令整改安全隐患30处;对25家加油站下达执法文书53份,责令整改安全隐患35处;责令5处撬装式加油装置整改安全隐患4处,并对其中1家撬装式加油装置权属单位立案调查;打击非法成品油销售行为1起。二是稳固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共对35家企业下达执法文书87份,责令整改安全隐患192处。三是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共发现危险化学品、燃气安全、特种设备、消防安全、建筑施工等领域共存在问题644个,目前整改率均在98%以上。四是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区累计派出检查组827个,检查单位3164家,排查隐患1102处,目前已整改830处其中重大隐患1处,已整改1处。五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排查一般隐患1494项,已整改1089项,给予行政处罚42次,责令停产整顿5家,暂扣吊销证照1家,关闭取缔1家,罚款46.5万元。六是协调解决各类安全隐患问题。受理并按时办结各类安全隐患举报投诉事项78起。3.严格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一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成群众公议案件5件,2020年全区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和辅助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认证考试工作。二是认真制定执行安全生产执法检查计划。下达各类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文书213份,给予事前行政处罚8起,共计罚款7.7万元。三是开展安全生产“双随机执法检查。成立6个检查组,抽查企业23家,下达执法检查文书31份,责令整改安全隐患6处,并对3家企业开展立案调查。联合区卫健委对6家涉粉工贸企业下达执法文书14份,责令整改安全隐患5处。4.建设安全生产防控体系一是持续加大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查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今年共调查工商贸及建筑生产安全事故3起,对事故责任单位及事故责任人落实行政处罚共计71.65万元。二是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制作宣传视频、安全文化宣传展板,举办宣传咨询日、安全生产知识微信有奖竞答、主要领导刊登署名文章、线上直播“云赏安全教育体验馆、观摩行政执法行动、主题征文、安全生产大宣讲等一系列活动。三是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立。对照(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中明确的140项任务,调度推动各项目的任务全面落实。四是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工作。今年以来,4家小微工贸企业通过三级标准化评审,5家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企业全部完成创立,25家加油站正在积极开展创立工作。5.完善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一是落实应急值守。落实全年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统筹突发事件报告和应急处置。二是强化预警和快速响应体系建设。牵头成立了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建立了区应急管理平台等预警信息系统,及时编制、审核和各类预警信息93条。三是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体系。目前已完成区生产安全事故等34部应急预案的增编和修订,59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编制生产安全事故等应急处置卡160张。组织开展“区大兴周谷堆液氨泄露应急演练等各类应急演练。四是充实应急救援气力。对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进行摸底留档,先后与蓝天救援队、区人武部达成合作共建协议。6.细化各项防灾减灾救灾举措一是强化防汛防洪保障机制。修订完善(区防汛抢险综合应急预案),成立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制定并印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带班领导轮值表),建立全区风险隐患台账,组建31支防汛应急抢险队伍,开展多场防汛应急演练及培训,设置专项资金,发动储备物资超520万元,与市蓝天救援队建立合作关系,屡次联合开展应急演练及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二是完成汛期防汛抗洪任务。牵头召开专题会议,迅速完成人员培训,有序统筹协调防指办各项工作,累计调度抗洪抢险投入人力23262人次其中蓝天救援队107人次,出动车辆935次、投入排水泵351台次、皮艇49次,砂石料约4559吨、警示带及彩布条4300余米、编织袋约203607条、帆雨布5285余米,紧急转移安置346人,打赢区防汛抢险攻坚战。汛前屡次实地勘察无为大堤责任段,主汛期主动带班驻守,整肃队伍纪律,组织人员清障巡堤,保障了无为大堤责任段平安度汛。三是认真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及时落实查灾核灾及灾情统计上报工作,统筹调拨救灾款物,先后投入防汛救灾资金950万元,发放棉被15床、空调被120床、其他救灾物资630套。四是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举办全区灾祸信息员培训班,联合开展自然灾祸应急处置桌面推演活动,开展了全民介入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7次。五是持续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强化落实各重要环节,认真开展森林火灾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联合属地开展应急演练活动。7.聚焦防震减灾主责主业一是加强地震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有效保护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举办防震减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二是加强防震减灾宣传。开展全区防震减灾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创立省级、市级防震减灾科普学校和防震减灾示范街道,开展科普宣传7次,印发各类宣传物品2万余份。8.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先后抽调10人承当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应急值守工作已逾310个昼夜,先后安排13名工作人员共保障了3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运转,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采购、申领、运送各类防护、生活物资逾5万件,为全区36个单位分发防疫消毒物资12.75吨,并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下的安全生产指导工作。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局1人获“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省抗击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局机关党支部获“区先进党组织称号。二、“十四五谋划一安全生产方面1.全面推进重大安全风险防备体系建设。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防控,全面推进城乡安全风险管控,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立工作,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2.统筹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全面提升依法治安能力水平,持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攻坚治理,完善工贸、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体制。3.严格目的考核与责任追查。坚持根据“三个必须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并落实到部门工作职责规定中,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渎职追责。4.强化宣教体系建设。深化开展一年一度的“安全生产月活动,在全社会构成人人介入、人人关注的良好气氛。5.加大整治检查力度。持续完善以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相结合的监管机制,坚持边检查边整改,以检查促整改。6.扎实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紧盯重点时段,全面排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与隐患,有效防备遏制各类事故发生。二应急管理方面1.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应急管理组织协调,建立健全本区各级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指挥体系。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救援队伍、专家、物资、装备等应急资源“一张图。加强应急救援响应指挥,实现科学救援、安全救援、高效救援。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六有条件保障,建立“八个一等制度体系。2.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综合协调工作体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完善分工负责工作体制。完善属地管理工作体制,落实灾区统一指挥事故救援、防灾减灾、灾祸救助等应急处置责任。3.持续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构建事故灾难和自然灾祸应急预案体系,推进应急预案演练向实战化、常态化转变。4.科学化应急管理。探索运用先进技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我区应急平台系统建设。3.多举措加强综合性救援气力建设。强化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训练,鼓励、指导社会气力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救援社会化有偿服务、物资装备征用补偿、救援人员人身安全保险和伤亡抚恤政策。4.持续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强化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建设,增加储备物资数量种类,建设高标准区应急救援中心。三防灾减灾救灾方面1.优化灾祸监测站点布局。强化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灾祸预警信息体系,扩大灾祸预警信息的覆盖面,加强时效性。2.落实自然灾祸综合风险普查。组织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祸综合风险普查并进行相应评估。3.完善综合监测预警机制。引导社会组织积极介入减灾救灾,加强自然灾祸风险防治能力。4.强化防治工程建设。推进全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和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和改造提升,有效实现应急避难规范化。三、2021年工作安排一安全生产方面1.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根据国家和省、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部署安排,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紧盯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2.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建立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安全监管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实现年度内事前处罚次数和金额双上升。3.扎实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把握重点时段安全生产特点和规律,分析研判客观存在的安全风险,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落实整改。4.加强事故调查和责任追查力度。严格根据“四不放过原则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渎职追责要求,进一步加大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查力度,促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5.夯实企业安全基础。突出重点行业领域,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立,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在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领域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推进城市社区安全网格化建设。6.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建设。依托社会治理综治系统,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全面建成高效运行的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二应急管理方面1.推进应急区域联动。推进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一体化建设,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性重大灾祸事故联防联控体系,提升区域应急协调联动能力。2.狠抓应急管理处置制度落实。强化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统筹协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建立健全快速反响机制。3.加强信息化建设使用。推进我区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一期、二期项目、国家应急指挥综合业务系统建设,强化信息化平台推广使用,抓好基础数据采集工作。4.补齐防震减灾短板。继续推进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体系建设项目的完善落实,持续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演练工作,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管理工作,加强专业人才和队伍的建设。三自然灾祸防治方面1.稳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建设。健全灾祸信息员管理的长效机制,组织业务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升灾祸信息员防灾减灾工作能力,加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立工作。2.未雨绸缪防汛抗旱工作。调整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职责,建立应急联动机制,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主动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压实防抗责任和任务。开展常态化防灾避险应急疏散演练,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测报预警。3.稳定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形势。调整和完善我区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机构和组织体系,充实一线防灭火的人员和装备。加强防火宣传,催促指导开展全种类和全范围的森林火灾处置技战术训练,完善物资储备保障制度。